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23節
當時顧湘對李子俊的態度,人人都看得出,劉傳富那么精明的人,自也知道。 再加上后頭劉媒婆推波助瀾,夸顧湘時,時常順帶著把李子俊拉出來現現眼,他的名聲是真真正正地臭了大街。 李子俊很明白,如果繼續待在村里,鄰里見到他就要想起這些事,他便會永遠被綁上恥辱柱,一定會影響他的將來,思來想去,他痛下決心,當斷則斷地要搬到縣城里去住,遠離這些是非。 壽靈縣是偏遠小縣城,房租不貴,且縣里尤其優待讀書人,那些官府備下的廉租房,讀書人想申請的話,通常很容易就能申請得到。 李子俊前幾年在縣城讀了好幾年書,自然知道這些潛在規則,他打算好了準備同母親租一間廉租房過度一下。 還可以與同窗借一點銀錢安家,他不覺得這是件難事。 他有個同窗,叫郭林的,是河沿村人,前年父親病逝了,只剩下一腿腳不方便的老母親,他實在沒法子把他娘一人丟在村里自己出來讀書,差一點便要離開私塾回家去,正是先生和幾位同窗借了些銀錢給他,還幫他把母親接來縣里,暫安置到廉租房。 先生還給他介紹了不少抄書的活計,去年郭林便順順當當地考上了秀才,還娶了金先生的女兒為妻。 金家小娘子溫柔賢惠,做得一手好繡活,既能賺錢也能照顧婆母,如今這小子只用在家里踏踏實實地讀書,什么都不用cao心,日子可是相當和美。 李子俊羨慕的不行,思前想后,覺得郭林為人其實不大機敏,他都能把日子過起來,自己怎么就不成? 王氏也十分信任兒子,雖說離開住了幾十年的家,心中惶恐,嘴上卻是一路上罵罵咧咧,發誓要過得特別好,讓那些蠢物們都看看,他們到底損失了什么。 他兒子聰慧,早年她找算命先生算過,兒子肯定能中舉,村里這些年就沒出過幾個秀才,更不要說舉人,將來有他們后悔的時候! 母子兩個躊躇滿志,但到了縣城才發現,李子俊的設想是一步都實現不了。 廉租房月租便宜,只要二十文便可租個正正經經的小院,可等著租的人前頭還有十幾號,李子俊年紀輕輕,王氏年歲也不大,根本不夠資格。 至于他想借錢,那更不現實。 李子俊在村子里表現得才高八斗,十分有天分,其實在私塾里他就是不上不下的普通學子,又是從去年就再沒去過私塾,如今冒然找同窗借錢,誰會借給他? 而且就他此時在村里的名聲,縱然隔著距離,可多少有點風傳到私塾里去,讀書人最重風骨名聲,誰肯同他這樣的人打交道? 在縣里沒待幾日,李子俊是四處碰壁,從家里帶出來的那點盤纏都花得干干凈凈,他愁得都想賣掉村里的房子。 可自他爹死后,他那房子就再沒修過,刮風透風,下雨漏雨,那點破爛村里人沒人舍得花冤枉錢買,外頭的人更不會跑到偏遠山村買幾間破舊屋子,想賣也是賣不出去。 沒辦法,娘倆愣是混得和災民,流民一樣,只能跑去窩棚區落腳。 也幸虧他們娘倆熬得面容憔悴,失魂落魄,身上也沒值錢的物件,完全沒有被搶的價值。 幾個貨郎去窩棚區賣糙米時見到過李子俊,他是蓬頭垢面,十分狼狽,顧湘聽過這些八卦,稍稍品味了一下,她要承認,她有點暗爽,有點痛快。 這日忽然又落了場雨,第二日晴了天,地上卻已是染了秋霜。 院子里一顆老梨樹,今年莫名掛了果,顧湘偶然一抬頭,見到幾只熟透了的,便支使五郎拿竹竿打下來,細細洗過,又從箱子里翻出一罐蜂蜜,避著人篩選了幾塊冰糖,再配上幾樣藥材,熬了一小鍋梨膏收入瓷罐。 顧湘嗅了下,至少味道極好。 她新買了延壽湯……藥酒的配方,感覺腦子里被灌了一堆東西,但要說立時上手,她是真沒信心能不浪費藥材,少浪費點都難。 此時忽見梨樹掛滿了果,便突發奇想,或許先從最簡單的食療方子開始,小試身手,找找信心? …… 日正當中,風順著河水吹過,到是少了幾分粘稠,卻多了幾分粗糲。 顧老實擱下竹筐,接過閨女遞來的一碗溫熱的梨膏水,咕咚咕咚地灌下去,頓覺喉嚨一清,額頭見汗,心火卻是瞬息消散。 河堤上一干力工們大半日地辛苦勞作,到了中午個個口干舌燥,只聽這動靜,聞著這股子味,就口舌生津,從心里犯起一絲‘饞’意。 顧湘都不必吆喝,河道上那些失去她的小食攤好些時日的力工們,就自動自發地拿了自家的碗過來排隊。 一碗要三文錢也沒多少人打退堂鼓。 顧家一家子老少到是有點舍不得喝了。 梨膏水的滋味實在好,一湊近,一股香甜氣直入肺腑,不必喝便覺得渾身舒泰,程浩捏了捏干癟的錢袋,咬咬牙買了一碗,裝到竹筒里就匆匆回家。 他家里小兒病著,每日都是一下工便趕回去照應。 小兒子自入夏以來就日日咳嗽,大夫看過說是風寒,程浩的家底都要掏出來給孩子看病。 可都好幾個月過去,小兒子的病仍舊不見好,這陣子連飯都不愛吃,眼看消瘦了許多,當爹娘的簡直要心疼死。 今天這梨水他嘗著極好,也不知兒子愿不愿意喝。 走到家門口,他就聽見小兒子劇烈的咳聲,還有女兒小桃子的啜泣聲,程浩嚇了一跳,忙推門而入,小兒子靠坐在床頭,眉頭緊蹙咳得臉頰發紅,女兒小桃子嚇得手足無措,他安撫地看了女兒一眼,便熟練地給兒子拍了拍后背。 好半晌,咳聲才停下,程浩面上故意露出些笑容:“苗苗,阿爹給你帶了糖水來,快嘗嘗看?!?/br> 小苗苗不想喝,他現在一吃東西肚肚就難受,但這是阿爹的心意,他還是乖乖地露出個軟軟的笑容,就著阿爹的手小心地喝了一口,一口梨膏水入肚,小苗苗登時感覺一直堵在嗓子眼的什么東西瞬間沒了。 好舒服! 第三十九章 古里古怪 小苗苗使勁扒著程浩的手腕,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了大半碗,眼睛閃閃發亮。 “阿爹,好甜啊,好香,特別好喝?!?/br> 程浩愣了下,心中瞬間涌起巨大的喜悅。 他妻子生小兒子時難產過世了,程浩自此沒再娶妻,只守著一兒一女過活,這個小兒子是他又當爹又當娘一手帶大,孩子有一丁點的變化他都是頭一個發現。 自病了,小兒子說話時總有點上不來氣的樣子,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會兒這樣活潑過。 “好喝就多喝,阿爹再去給你買?!?/br> 程浩偷偷抹去眼角的淚光,看著兒子抱著他手里的竹筒貪婪地把梨膏水都喝了下去。 下午還要上工,程浩把高興得眼睛亮晶晶的小兒子交給女兒照顧,自己翻出這幾日剛攢下的銀錢都揣懷里,輕輕拍了拍。 他就這么兩個孩子,現在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是為了他們,只要兒子喜歡,三文還是五文錢又有什么舍不得的。 當天下午,程浩就頂著周圍那些或者郁悶,或者如看敗家子一般的目光,又跑到顧湘的梨膏水攤子前頭買了兩大碗的梨膏水回去。 花了六個大子,程浩還真有點rou疼,不過一回頭,就見小苗苗捧著竹筒,湊到jiejie身邊喂了她一口,姐弟兩個幾乎一般無二的臉上浮現出想同款的可愛笑容,程浩登時就高興起來。 賺了錢本就是為了花嘛。 夜里的風有些冷,程浩就睡在小兒子的床腳處,一來要隨時給他蓋被子,二來也習慣了小兒子每晚都咳得厲害,每天夜里要起來無數次喂水,拍背,哄睡覺。 程浩盤算著一入秋要開始忙農活,今年的勞役也算結束,他是不是該再去找個別的來錢的差事做一做。 他家里這些年不大順遂,兩個孩子三番兩次地鬧病,地賣了好些,如今就剩下一畝兩分。雖然侍候莊稼上,他算得上老把式,但這點地出產的糧食交了稅錢,這一家子嚼用都有些不很夠…… 身體太過疲累,雖腦子里總不安靜,程浩還是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程浩耳邊好像聽見咯咯的笑聲,有什么東西在脖子上蹭來蹭去,他猛地睜開眼,恍惚地轉頭四顧,被陽光照得眼睛幾乎睜不開。 天竟然大亮了! 程浩心里一驚,伸手去摸兒子,一把就摸到了兒子毛茸茸的小腦袋,低頭看見睡眼惺忪的兒子趴在他脖子邊,小屁股露了大半,不知做了什么美夢,嘴里還發出咯咯的笑聲。 恍惚了下,程浩一下子坐直身體——昨晚他兒子咳嗽了嗎? 好像只咳了一次? “苗苗的病,這是見好了???” 程浩心里激動,手心里都攥出一手心的汗,兒子病了這么長時間,喝藥也無用,他都擔心孩子落下病根。 第一時間,程浩就想到了顧湘的梨膏水。 主要是他家的生活極規律,除了昨日添上的梨膏水,他再沒給兒子喝什么旁的東西,當然,也有可能是喝下去的湯藥終于起了點作用,但任何一點希望也不能放棄。 他從床上爬起來,叮嚀桃子守著弟弟,揣上錢就直奔河堤。 顧湘早早就出了攤。 村民們如今干的都是賣力氣的活,必須吃得扎實,偏上工又在,在家吃飯并不方便,顧湘每天早晨準備些實惠的朝食,食客們那是相當捧場。 今天顧湘煮了一鍋粟米粥,配上芝麻烤餅,芝麻烤餅里刷上醬料,夾上兩根黃瓜條,拿村里常見的荷葉包上。 買一個餅,喝上一碗粥,胃里就熱烘烘一片,簡直不要太熨帖。 程浩來時,小食攤前面已經排了好長的隊,他等不及,還在老后面就高聲呼喊:“三娘子,梨膏水給我留兩碗,我兒的咳嗽病已經鬧了好久,始終不好,昨天喝了你兩碗梨膏水,終于好了!” 顧湘笑道:“大清早的可不賣梨膏,您兒子咳嗽么?那該吃梨膏,光喝水效用不佳的,等下我給你拿一罐?!?/br> 程浩心里一撲騰,急聲道:“三娘子,你的意思是梨,那梨膏能治咳疾?” “自然能?!?/br> 顧湘莞爾,“我是按藥方子做的,效果應該不壞??人匀羰遣粐乐?,單拿梨熬水喝也有些效果……” 程浩當即愣住。 顧老實正好在附近做活,聽顧湘這般說差點一腳踩泥坑里,周圍的力工,村民們呆了半晌嘩然一片。 “三娘子,你這是哪得來的秘方么?” “程浩,聽你的意思,這梨膏很是管用?” 程浩激動得熱淚盈眶:“管用,特別管用?!彼ь^看顧湘,簡直像在看一尊菩薩。 村民們面上卻是有點古里古怪。 最前面買飯的食客嘆道:“三娘子你可真大方,如此有效用的秘方,竟也肯告訴旁人知道?!?/br> 顧湘:“……” 她在腦子里把原身的記憶擠了擠,這才恍然,她這是把喝梨水治咳嗽當成了常識。 事實上,或許有些貴族,大夫知道些類似的食療方子,卻絕不會說給旁人,普通百姓可沒有渠道去知道這些東西。 顧湘隱約記得,似乎在她的世界,也是直到清朝梨膏治咳嗽的事,才從宮里傳入民間。 如今梨膏還是宮里專用的藥品,民間很少有人知道。 顧湘心下嘆氣,看來在村民眼里她又犯了一回蠢,不過她到也不至于真去在意這點小事。 既已充了次大方,她干脆就大方到底,把罐子里剩下的梨膏都挖出來給程浩,不過還是叮嚀道:“這食療藥方對咳嗽是有效,但只是治咳嗽,令公子病了,一定要正經去看大夫?!?/br> 程浩聞言簡直感動得熱淚盈眶。 當天,他就把梨膏拿回去給小兒子吃上,結果晚上他兒子睡得十分香甜,一覺到天明,是一聲都沒咳嗽。 消息不脛而走,顧湘的梨膏都快被傳成了神藥,一時到成了緊俏貨,每天過來排隊買的人是絡繹不絕。 顧湘小賺了一筆,心下覺得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