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177節
俞州看得出來自己這皇帝岳父并不是做面子功夫,而是真的寬容,也便沒有那么顧忌了,回答道, “陛下,人口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無論是種田還是建設,我朝現在都非常缺少勞動力?!?/br> “臣已經估算過了,楊氏和劉氏九族嫡庶人口加起來,至少有七八千人之多,除去其中的婦女老友,能干活的成年男丁,也有四五千……” “這多人丁,與其全部誅殺,還不如送去干苦力,給我朝的發展建設做貢獻,朝廷也能少征幾千徭役,也算是造福百姓了?!?/br> 文德帝點頭, “你說得有理,但這些世家盤根錯節多年,若是朕不將楊氏和劉氏九族之人全部誅殺,他們抓住機會逃走東山再起怎么辦?” “俞州,朕知你年輕不忍血流成河,可你要明白,朕要對天下人負責,決不能讓這些叛黨擾亂江山安寧?!?/br> “陛下肩負天下重任,微臣明白,不過,比起將人全部殺掉以絕后患,臣有另一法,可幫陛下解憂?!庇嶂莸?。 “哦?說來聽聽?!蔽牡碌鄹信d趣。 俞州繼續道, “楊氏和劉氏兩大世家經營多年,肯定還有不少我們未能調查出的隱藏勢力,陛下要誅他們九族,就真的能夠保證兩大世家族人一個都無法逃脫嗎?” “恕臣說句大逆不道之言,當年前朝昏君同樣下令誅殺甄氏九族,但最終甄氏還是活下了不少族人,所以與其堵,不如疏?!?/br> “陛下可下令,告訴楊氏和劉氏那些族人,只要他們愿意供出兩大世家隱藏的勢力,又或者供出他們埋藏的金銀珠寶,便可赦免死罪,至于活罪怎么處罰,就看他們提供的消息和金銀價值如何了……” “等他們該說的都說完后,陛下又可告訴嫁入這兩大世家中的女眷哥眷,只要她們娘家愿意出錢贖人,按照身份不同,幾千兩到幾萬兩,甚至十幾萬兩不等,就可放這些女眷哥眷和離歸家?!?/br> “畢竟,女眷哥眷殺了可惜,流放做苦力也不行,還不如用來換銀子,咱們現在國庫不是正好空虛缺銀子嗎?” “嫁入兩大世家的媳婦夫郎人數那么多,如此一來,咱們國庫少說都得進賬上百萬兩,多劃算?!?/br> “要是這些哥兒女子的娘家不愿意拿錢贖人,沒關系,回頭在我家的娛樂報紙上,刊登一個名單,把沒有贖自家哥兒姑娘的大人名字,全給寫上去,讓百姓們圍觀?!?/br> “那些達官貴人最是愛面子,肯定遭不住這種公開處刑?!?/br> 文德帝:…… 文德帝詢問,“但你怎么保證那些哥兒女子,就能舍得下自己的丈夫兒女,回家后不會想辦法作妖救人?” “這簡單!” 俞州興致勃勃出主意道, “陛下你放心,除了少數夫妻感情好,以及戀愛腦……呃,就是愛情至上的女子哥兒,大多數肯定不會留戀她們丈夫的?!?/br> “畢竟世家喜歡聯姻,有多少夫妻是因為相愛而結合的?是回娘家繼續錦衣玉食不香,還是吃糠咽菜太誘人?” “她們相公整天三妻四妾,秦樓楚館,庶子庶女一大堆,外室藏嬌更不少,對她們一點都不好,只要是腦子沒毛病的人,應該都不會留戀吧?” “不然圖個啥?圖那些男人風流花心?圖那些男人頭禿肚大?重新嫁人或者以后養幾個面首小狼狗不好嗎?” 文德帝:…… 都是男人,何必如此舌毒。 但那邊俞州半點沒覺得哪里有問題,他說的是大實話,即便同樣身為男人,他也對這個時代大多數男人瞧不上。 俞州還在繼續道, “只要把這些道理,給那些女眷哥眷說清楚,做做思想工作,相信大多數女子哥兒都知道該怎么選擇?!?/br> “如果她們舍不得兒女,男丁肯定不能放,但那些未出嫁的姑娘哥兒,也可以給錢贖出去,反正留下來,朝廷也是將人發配去教坊司當官妓賺錢,哪里賺不是賺?她們還會感激陛下您仁德寬厚?!?/br> “當然,這些未出嫁的姑娘哥兒想贖身,價錢就得更高些,如此,咱們國庫又進賬一大筆!” “如今天下財富盡在那些勛貴世家,還有官員手中,想要國庫豐盈,就得從他們身上薅羊毛?!?/br> 身為如今戶部的掌權者,俞州可謂是盡職盡責給國庫撈錢了。 文德帝:…… 這樣想的話,那他當年清理朝堂的時候,豈不是虧大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俞州還有更損的。 俞州最后拱手提議, “陛下,為了防止那些因各種原因在外,逃過此次抄家抓捕的劉氏楊氏族人藏匿,陛下還可對天下百姓宣布,只要誰能幫朝廷抓到藏匿在逃的楊氏劉氏族人,朝廷就免誰家三年徭役?!?/br> “微臣相信,聽到這般消息,百姓們肯定會積極配合舉報的?!?/br> 古代百姓最怕的是什么?不就是餓肚子和徭役么,有這樣的胡蘿卜吊著,全天下百姓都是陛下的眼線。 除非那些在逃的楊氏劉氏族人,能夠跑到其他國家去,否則遲早被抓到,群眾眼睛最雪亮。 百年世家又如何?內部分化,釜底抽薪,照樣傾塌。 文德帝:…… 這他娘的真是個人才。 — 所以,在俞州的詭辯勸說下,文德帝最終同意了這些提議。 決定只將楊府和劉府滿門,以及一群比較重要的主謀禍首給斬殺。 其余楊氏劉氏族人,和其他官員們,則按照供出的消息秘密,和家族財寶埋藏所在,酌情考慮量刑。 消息傳到牢房中后。 如俞州所說,那些原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的劉楊兩家族人,還有二皇子一系的官員們,一個個為求生和減刑都瘋了。 全部爭相恐后的爆料,相互揭短,再也團結不起來。 比起等待以后的族人營救,大家還是更想現在抓住生機,畢竟靠人不如靠己,能活著誰想死啊。 尤其是那些女眷哥眷,爆料自己夫家的消息,比她們男人還厲害! 有些她們男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這些女眷哥眷都清楚! 就像俞州說的那樣,這些哥兒女子大多在夫家日子都過得憋屈,現在說幾個秘密就能活下來,為啥不干? 于是。 那些原本隱藏著,正在慶幸自己躲過一劫的劉氏楊氏族人:…… 這群貪生怕死的混賬玩意兒! 而等這波爆料消停后,女眷哥眷們可以花銀子贖身回娘家,不用跟著夫君受苦的消息,就放出來了。 一群男人:恨不能重新投胎。 一群女眷哥眷:還有這種好事? 贖身!必須贖身??! 不就是幾萬十幾萬的兩銀子嘛,她們娘家有錢! 這些哥兒女子基本都是聯姻出嫁的,誰稀罕陪曾經對自己不好,現在又落魄了的夫君一起吃苦,那不是腦抽么。 眾哥兒女子紛紛通知自己娘家趕緊拿銀子來贖人。 不僅要贖自己,還有自己的閨女哥兒,至于兒子……那就沒辦法,只能忍痛放棄了,以后再嫁后再生吧。 接到牢里傳出的消息后。那些疼愛自己閨女哥兒的官員,自然一個個跑得都很快; 而那些不心疼自己閨女哥兒的官員…… 沒關系,牢里的那些哥兒女子也不是吃素的,都是自家人,誰還不知道點自家的齷齪事呢? 沒良心的爹娘要是不愿意救她們,她們也只能給娘家捅刀子了,反正你無情我也無義,要活大家一起活,要死大家一起死。 被威脅的官員:…… 這回的陛下真不是個東西,竟然想出這種薅羊毛的法子! 反正一番熱鬧的折騰,牢里的女眷哥眷們,除了少數基本大多都出去了,只剩下一群男丁等著發配到不同的地方服役做苦力,為建設景朝的美好河山做貢獻。 而文德帝,也從這次大清洗中,獲得了不少有用的把柄秘密,以及將空虛的國庫填得滿滿當當。 沒辦法,誰讓俞州出的主意太壞了,讓楊氏和劉氏族人相互內訌,兩大世家百年的藏寶,這回沒有吐個十成,也吐了九成出來。 文德帝收獲十分巨大。 等眾人把該交代的都交代完后,免除死罪的慢慢量刑發配(因為人數太多),罪魁禍首和重要主謀立刻處斬。 而在行刑前夕,文德帝去見了太后一面。 到底曾經“母子”一場,太后幫著麗妃差點弄死他最疼愛的皇兒,現在他也應該給太后送一份餞別“禮物”才是。 ******** 天牢中。 太后是和麗妃母子關在一起的。 隔壁是楊老夫人,忠國公夫人等人,一群因為是主謀家眷,甚至還參與了謀反之中的人,不可能像那些被牽連的女眷哥眷般花錢消災,只有死路一條。 天牢中一片哭聲和謾罵,這謾罵的對象自然是太后和麗妃。 畢竟,要不是太后隱瞞國公府偷情和保泰大師身世的事兒,麗妃隱瞞楊家二皇子兄妹的身世。 最后楊氏劉氏能因為信息不對等,準備不齊全,被文德帝打得如此措不及手嗎? 楊氏劉氏的人絕對不會承認失敗也有他們自己棋差一招的因素,只一味的將責任都怪到太后和麗妃身上,對著兩人謾罵發泄怨氣。 包括李淑儀也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充滿了怨恨。 “都怪你,我明明是父皇的女兒,是皇室尊貴的郡主,都是你害了我,要早知道我是個野種,我寧愿沒有被你生下來!你這個害人精!” 一朝跌落泥潭的李淑儀根本無法接受現實,皇室郡主身份是她最自傲的東西,她一直以自己是皇帝的女兒驕傲。 可到頭來她竟然是母親與人偷情的產物,驕傲如她真的沒辦法接受。 李淑儀恨恨瞪著麗妃,真的恨死了這個從小到大都沒有對自己盡過母親責任的女人。 “我害你,明明是你這蠢貨三番四次拖后腿,要是可以,老娘也寧愿沒有生過你!” 麗妃對女兒沒多少感情,此刻也毫不留情的大罵。 母女兩人明明是最親的人,結果現在卻比生死仇敵還要仇恨對方,人生的最后還吵得烏煙瘴氣。 倒是太后很平靜。 太后一直坐在角落,望著天牢那扇小小的窗戶,對于周圍謾罵無動于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