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美食錄 第70節
林稚又喝了一口茶,“不知四郎意下如何?” “當然是好!”李四郎笑道,“小郎君既然相信我,我一定不負小郎君所托?!?/br> 林稚笑道:“那便這么說定了?!?/br> 李四郎已經進入工作狀態:“不知小郎君想要辦何種類型的茶坊?” “臨安城的茶坊大致分為四種,一是插花掛畫點綴廳堂的高雅茶坊,二是說書游藝的娛樂茶坊,三是招徠生意的當街茶坊,還有花茶坊,就是,呃……” 說到這里,李四郎有些尷尬地停住嘴,“這個小郎君肯定不會做的,我就不介紹了?!?/br> 兩人尷尬地跳過話題,林稚問道:“四郎之前在春風樓所開茶坊屬于哪種?” “娛樂茶坊?!?/br> 李四郎道,“要想高雅就得安靜,春風樓那種人來人往的地方,根本安靜不起來。至于招徠生意的當街茶坊,又有些太鬧了?!?/br> 想到自家酒樓二樓就是酒肆,雖不至于吵鬧,但要比起那種陽春白雪、高山流水的高雅茶坊,還是亂了些許。 他道:“那我便和四郎一樣,開一所娛樂茶坊?!?/br> “英雄所見略同!”李四郎笑道,“以小郎君酒樓的地理位置和環境,舍娛樂茶坊其誰?” 林稚點頭稱是。 又問了該如何裝修、買什么茶具、點什么熏香、請不請點茶分茶的師傅——答案是不必,李四郎就會,且是個中一把好手。 說到此處,李四郎也有些躍躍欲試,想給林稚表演一番。 林稚忍不住笑了,“求之不得,四郎請便?!?/br> “便是點茶吧?!崩钏睦擅嗣亲?,“分茶幾日沒做,有些手生了,改日練熟了再給小郎君表演?!?/br> “幾日不練就手生”,沒聽過廚師幾天沒做飯就不會做飯了,可見茶藝這行有多考驗基本功。 “四郎開始吧?!?/br> 沒有滾水,無法沖開茶粉,只能現燒。 見李四郎拿出一個提梁粗大、壺嘴細長且不透明的鐵壺,林稚好奇問道:“這是什么瓶子,看不見,如何判斷水開?” “小郎君有所不知,這叫湯瓶,用湯瓶燒水也是茶藝表演的基本功夫之一?!崩钏睦砂褱繑R在爐灶上,“聽聲辨水開是我們這些人的絕活?!?/br> 林稚忍不住比了個大拇指:“厲害?!?/br> 水燒好了,只見李四郎提起guntang的湯瓶,用沸水去澆碾好的茶粉,邊澆邊攪,須臾,茶湯上泛出一層乳白色的雪沫乳花。 林稚看了一眼那綠瑩瑩的茶湯,心道:“抹茶?” 他在慈幼局時從來沒接觸過茶藝相關,就算是接觸過,也只是在李局長的介紹當中,是以從沒見過這些東西。 正疑惑著,李四郎的介紹如期而至:“這層白色浮沫叫做沫悖,小郎君可以嘗嘗,香醇得很?!?/br> 林稚依言拿起茶盞,輕抿一口,夸贊道:“甘甜潤滑。特別是那些‘沫?!?,像云朵一般綿密,還有點奶味兒?!?/br> 還有一句話他沒說,那就是有點像奶茶里的奶蓋。 “云朵……”李四郎笑道,“好新鮮的比喻!這茶粉都是綠茶的細芽嫩葉,嫩到極致,味道自然也好?!?/br> 林稚點點頭,把“一定要選擇綠茶嫩葉”也記到了小本本上。 又說了幾句茶坊裝修相關,林稚辭別李四郎,去當初購買酒杯的那家器皿鋪買茶杯。 那器皿鋪店主認出林稚這個大客戶,帶著燦爛的笑容迎上來,“小郎君可是還要買些酒杯酒盞?” “不是?!绷种蓳u搖頭,“這次買些茶盞?!?/br> “茶盞啊。茶盞咱家也有,小郎君看看這些黑瓷碗,很受茶藝界歡迎?!?/br> 器皿鋪店主繼續道:“別看這碗笨重胎厚,造型也古樸得平平無奇,卻是建州窯生產而出,耐熱不燙手,最適合點茶分茶?!?/br> “因為沫悖顏色潔白,只有用黑碗才能凸顯其色澤乳白。如果用白瓷碗或白瓷杯,就會稍顯遜色?!?/br> 林稚點點頭,沒錯,和剛才李四郎與他說的一樣。 除了不能用白瓷碗白瓷杯,還不能用金銀銅碗,否則會讓茶湯帶上鐵銹味。 買了幾十個小黑碗、佐茶用的瑞腦金獸香、很嫩很嫩的綠茶細芽嫩葉,在三樓掛上名人字畫,門前豎上拴馬樁子——這是茶坊的專用標志。 做完這些,茶坊就差不多能開業了。 三樓茶坊和一樓食店、二樓酒肆的裝修風格都不一樣,偏雅致婉約。 大堂內有紅木八仙桌,天窗掛有柔和溫暖的燈燭,桌上擺放著古樸清雅的茶具,還有不絕如縷的裊裊香氣。 沈小七深深吸了一口淡雅的熏香,“阿郎,我們的茶坊什么時候開業???” 林稚卻遞來一碗盛滿湯水的碗盞,“先嘗嘗這豉湯味道如何?!?/br> 豉湯就是用豆豉搭配其他食材熬煮的醬湯。 每到冬天,臨安城各大茶坊除了各式茶湯,還會兼賣豉湯。林稚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要湊一湊這個熱鬧。 問了李四郎這豉湯做法,是將豆豉搗碎,擱滾水里煮一煮,再放入砂仁、良姜、橘皮、蔥末、花椒、茴香,如此而成。 林稚也不明白為何大宋人民會喜歡這個味道,看上去和黑暗料理似的。 沈小七接過湯碗喝了一口,咂著滋味道:“有點咸,有點苦,還有點麻……但也不是不好喝?!?/br> 想來這湯水最大的作用是驅寒溫胃,要想喝真正好喝的湯,還得上一樓。 是以林稚的要求放得很低,“不是不好喝就行?!?/br> 茶葉、豉湯、熏香、暖爐,一應俱全,林稚在屋里轉了一圈,覺得挺滿意。 他的小茶坊可以開業了! 作者有話要說: 1茶坊種類出自《過一場風雅的宋朝生活》 2點茶步驟和豉湯做法參考《東京夢華錄》 第72章 茶坊開業 看到酒樓門口橫著的攔馬杈子, 楊六郎對身旁的許郎君笑道:“看樣子,林氏酒樓的店主郎君似乎開了間茶坊?” “林氏酒樓的前身就是忻樂樓,我以為這位林店主會像原先的忻樂樓店主一樣, 把三層都改成食肆, 沒想到是這樣的安排?!?/br> 許郎君微微一笑,“倒也別出心裁?!?/br> “這位店主郎君別出心裁的事還少嗎?” 楊六郎邊往酒樓里走邊念叨, “便是不說各種新奇的菜式,畫了畫兒的食單、二樓酒肆那面詩墻、還有限時的菜品展示……嘿, 我倒真有點想看看三樓的茶坊是什么樣子了?!?/br> 許郎君道:“吃過飯再去——莫要再點些湯湯水水了,當心占了胃口?!?/br> “我盡量吧!”楊六郎哈哈一笑。 兩人找了處為數不多的空位坐下來, 撿著桌上擺著的一碟酸甜果子吃。 山楂去核去蒂,放糖漿里翻炒, 直到外層裹上一層綿密的糖霜, 就是后來的糖雪球——飯前吃點酸的,尤其開胃。 看見兩個熟客, 林稚端著麥冬仁飲子過來,“兩位郎君要吃些什么?外頭風寒, 先喝些飲子暖暖胃?!?/br> “麥冬仁飲子?是新上的吧,之前從未喝過?!?/br> 楊六郎躍躍欲試,這就要端起壺給自己斟上一杯,然而想起友人剛才所說的“當心占了胃口”,又訕訕收回了手。 林稚見狀有點納悶, 這位大肚漢今日轉性了? “可是飲子不合郎君胃口?”他笑問。 “并非如此, 并非如此!”楊六郎訕訕,“店主郎君……還是先點菜吧?!?/br> 林稚笑道:“好?!?/br> 最后二人點了三道菜, 豆腐rou釀香菇、清蒸鱸魚, 還有一道干炸小酥rou。 “郎君今日不點從前常點的豬肚雞湯、火腿燜筍嗎?”都是些不帶湯的菜。 許郎君終于坐不住了, 笑道:“不瞞店主郎君,我二人今日特意點了不帶湯的菜,就是為了用完這頓午食,再去新開的茶坊品一品茗?!?/br> 林稚懂了,這是給肚子里騰地方呢…… “其實兩位郎君可以等到日后閑來無事,再來品茶?!?/br> 也是,為了留著肚子去喝茶,結果自然是飯也沒吃盡興,茶也沒品好。兩人回過神來,都覺得剛才的行為有些牛嚼牡丹。 許郎君溫和一笑,“多謝店主郎君提醒?!?/br> 于是楊六郎放飛自我,把豬肚雞湯、火腿燜筍都點了個遍。 豆腐rou釀香菇鮮美濃郁,清蒸鱸魚清香可口,干炸小酥rou外焦里嫩,還有那熬得奶白奶白的湯水…… 半個時辰過后,兩人捧著吃得滿滿的肚子,一同約定明日再來品茶。 翌日,楊六郎和許郎君在酒樓門前對視一眼,徑直奔赴三樓,一進門,便瞧見了坐滿大半間的茶坊。 郎君女郎各自品茗獨酌,偶爾有三兩個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堂中央站著個說書藝人,仔細一聽,講的正是《關大王戰蚩尤》。 說書人面前圍坐了一排人,個個聽得聚精會神。 找了個地方坐下,還沒聽兩句,那說書人一拍醒木,卻是要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楊六郎還沒聽過癮,急忙攔住那人,“敢問先生,下回分解是什么時候?” 那說書人把手中醒木收起,笑著回答:“每日未時三刻,這是店主郎君定的時間?!?/br> 未時三刻……楊六郎苦笑著點點頭,心想這回可是讓林氏酒樓套牢了。 說書人姓鄒,三十多歲,是李四郎介紹過來的,為人老實可靠,口齒也伶俐。 林稚讓他說了一段《漢書》,果然很不錯,口齒清楚、抑揚頓挫,便留了下來,每日定時定點來講說一段。 說書人離開之后,林稚正好來三樓拿燈燭,看見那兩個熟悉的身影,笑道:“楊郎君,許郎君,要不要來碗豉湯?” 這屋子里雖暖,但兩人剛從外面進來,難免覺得寒冷,許郎君道:“正有此意。勞煩店主郎君給來上兩碗?!?/br> 林稚依言端來,“兩位郎君趁熱喝?!?/br> 楊六郎往那顏色格外深褐的湯水瞟了一眼,“這是黑豆做的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