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299節
再過兩年,豆豆都要成年了。 換窩還算簡單,疲憊的是精神,不知何時才是盡頭。 甚至,連有沒有盡頭都是未知數。 霍翊深摟著姜寧,“只要我們不放棄,或許會有結束的那天?!?/br> 沉沉睡了沉,隱約感覺好像有人在樓下喊自己。 姜寧還以為是夢,疲倦到半天緩不過神來,還是霍翊深推了她一下,“阿寧,好像有人找?!?/br> 這段時間精神高度緊張,難得放松下來,而且考慮到有狗子看守,兩人睡得很醉。 聲音有點熟悉,姜寧起床拉開窗簾,只見樓下站著四個穿軍裝的人——兩男兩女。 天啊,居然是張超陸雨等人。 姜寧驚喜,“你們也進來了?” 不但進來,而且還當兵了。 驚喜之余,她沒忘記將眼熟的家具收起來,換上更加破爛不堪的。 下樓,來了個久別重逢的擁抱。 陸雨有些激動,“找到深哥沒有?” 姜寧很是高興,“找到了,他傷得很重,我們在外面養了幾個月,昨晚才趕到軍方基地,中午剛租好房子,還想著晚些時間看能不能找到你們,沒想到你們就過來了?!?/br> 聽到霍翊深沒事,幾人才算放松下來,連忙又道:“可樂沒事吧?” “可樂也受了傷,不過已經恢復了?!?/br> 姜寧連忙將幾人迎進屋,對著空蕩蕩的一樓道怪不好意思的,“我們剛到,還來不及置辦呢?!?/br> 張超等人也不講究,直接席地而坐,“有落腳的地方就不錯了,不用那么講究?!?/br> 打開了話匣子,幾人說起分別以后的事。 四人都受了傷人,找了處比較安全的地方足足養了一個月。 沒了交通工具,只能徒步100多公里到軍方基地,路上遇到好幾撥遷徙的難民,以及攔路打劫的黑惡。 這幾年在刀尖上滾,能安然活到今天,誰也不是吃素的,三下五除二就給收拾了,順手還得了些物資。 到軍方基地第一次件事,就是打聽姜寧跟霍翊深的下落。 遺憾的是,沒有任何消息。 四人報名考核,鄭偉麗打架毆斗被官方基地趕出來的黑歷史,輕松就被扒了出來。 就在眾人沮喪打算離開時,誰知軍方的考核官網開一面,鄭偉麗如果考核通過,可以給三個月的考察期。 姜寧詫異,“軍方向來鐵面無私,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還是說,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軍方沒說,四人當時也滿頭霧水,還是后來慢慢悟出來。 他們網開一面,肯定是有特殊原因的。 其一,鄭偉麗打架斗毆不假,但兄嫂餓死父母在前,她的沖動情有可原。 其二,幾人先后兩次在鳳城做治安巡邏員,無論表現還是功績都被警局記錄在案,軍方很容易就能查到。 其三,四人身體好,膽識更是過人,考核都是全優。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軍方基地能力出眾的女性極少,尤其是擅長天災求生的,而鄭偉麗剛好處在適婚的生育年齡。 同等天災條件下,她可能比大多數女性存活的幾率更高。 軍方基地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火種基地。 火種,不僅傳承人類的文明跟科技,更重要的任務是生命的延續。 只有延續生命,才能延續人類,火種才能被點亮。 天災發生時,鄭偉麗這批青年不管年紀或是身體素質都是處于最佳階段,年紀偏小的大部分在天災的折損,而年紀較大的這些年已經喪失生育能力,體能也在不斷走下坡。 天災已經九年,或許還會持續下一個九年,如果在此期間結束天災,她們依舊擁有生育能力。 所以,基地在選拔優秀火種時,只要品德沒有問題,會進行適當傾斜。 但這事沒法對外公開,能不能悟透因人而異,但不可否認的是,基地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所以這兩年選拔中,在同等條件下,女性的通過率相對高一點。 姜寧詫異,沒想到國家考慮得這么全面,所思所慮比普通人長遠多了。 不過她仍然不解,“你們怎么會決定參軍?” 第374章 國家計劃 都是愛自由不喜歡約束的人,而真正的軍人各方面都很嚴苛,姜寧不覺得四個人能適應。 參軍的主意是張超提出來的,他解釋道:“阿寧,天災持續到現在,越發殘酷跟無常,我們能在沙塵暴中活下來,算是走了狗屎運,但下一次呢?” 憑他們幾個是無法抗衡天災的,只能選擇抱國家爸爸的大腿。 這里不止有科技跟國防,還有很多抵御天災的過硬裝備,他們服從國家聽從指揮,生存的幾率會更高。 不愧是做銷售的,想的就是比別人全面。 想到他們都有了著落,姜寧打心底欣慰無比,希望都能好好的。 她好奇道:“你們參軍分兵種嗎?” “分,基地分了陸軍跟海軍,我們歸屬海軍的潛艇組?!?/br> “你們還能學開潛艇?”姜寧佯裝驚訝,“潛艇可不好搞,咱們國家天災前都屈指可數,怎么現在反而成大白菜了? 我昨晚在中心大廳掃了兩眼,好像潛艇還能對外交易,這是真還是假?” 幾人對望一眼,張超笑著解釋道:“此潛艇非彼潛艇,而是經過特殊設計,用來對付將來可能會出現的板塊碰撞?!?/br> 姜寧驚掉下巴,“板塊碰撞?” 陸雨等人也是來到基地才聽說的,光是想想都讓人毛骨悚然,簡直不給人類活路啊。 不過,四人幸運通過考核入伍,一切跟著國家走,如果連舉國之力都抵御不了,他們再害怕也沒有用。 想通之后,也就沒那么害怕了。 陸雨安慰道,“阿寧,其實你不用那么擔心,基地早就在想應對之策。我們之所以能成為潛艇員,就是對抗板塊碰撞的計劃之一?!?/br> 正愁找不到人打聽,姜寧頓時來了興趣,“你們要執行什么計劃,方便說嗎?” 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在部隊沒有人不知道的。 陸雨等人沒有藏著掖著,“基地有港口有造船廠,現在正在加足馬力生產潛水艇?!?/br> 姜寧皺眉,“潛水艇能在海底世界穿行,但真要發生板塊碰撞的話,海洋會發生嚴重地震海嘯,潛水艇根本沒有辦法硬抗?!?/br> 一旦零部件損壞,照樣會危及性命。 然而陸雨卻很有信心,“它們不止是潛艇,更是休眠艙……” 這是新型潛艇,遇到不可抗拒的海洋災難時,發動裝置等可以縮回艙內,潛艇會隨波逐流。 內艙有減震設計,氧氣包和食物可供應半年之久,外殼材質更是堅硬無比,哪怕撞到礁石或海洋生物攻擊都不會損壞。 姜寧若有所思,“既然新型潛艇那么厲害,全員潛艇逃生就行了,為什么還要陸地逃生?” 陸雨解釋,“一艘潛艇只能搭載10個人,而整個基地有20多萬人,不說船廠的生產能力,光是打造潛艇就要用到特殊的稀有金屬?!?/br> 末世九年了,哪怕集全國之力也無法暢通供應,更何況用到稀有金屬的材料可不少。 軍艦,輪船,飛機,陸地逃生車…… 基地能有今天的規模,拾荒者是有過高光貢獻的,為了生存也好,為了救援也罷,他們冒著危險穿梭在一座座城市,找到很多特殊材料。 隨著天災不斷破壞,材料越來越難找,別說拾荒者找不到,就連出動軍隊也沒有大收獲。 姜寧狐疑,“既然缺材料,為什么還要對外出售潛水艇?” “當然是激勵拾荒者想盡一切辦法去找,否則稀缺的材料積分也不會飆漲那么多?!?/br> 可姜寧總覺得不對,“建一艘潛水艇耗費很多材料跟人工,最終卻只能搭載10個人逃生,會不會太浪費了?” 幾個相視,張超笑著解開謎團,“基地費那么大成功建潛艇,自然不可能只是為了搭載人類逃生?!?/br> 火種基地,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傳承。 除了生命的傳承,自然還有文明跟科技。 這么說吧,潛艇就是一個大的發動機,除了人類逃亡之外,還需要搭載巨型儲物箱。 張超比喻道,“像拖頭車,拖著集裝箱前進?!?/br> 而集裝箱裝的,可能是書籍,古董字畫,種子谷物,衣服皮革,醫療設備,精密機械等等,統稱為人類的文明產物。 如果天災結束,這些文明足以讓人類快速恢復或發展。 只是基地始終以人類為先,集裝箱會和潛艇鉚接入海,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災難,軍人可以自行考慮斷開鉚接逃生。 集裝箱由特殊材料打造,可以抗海嘯跟地震,不管是滄海還是桑田,里面的裝置設計能保證物品在20年內不被破壞,同時還會源源不斷向外發出信號。 而軍方或官方高層手里有信號接收器,哪天要是災難過去,可是通過信號接收器挖掘或打撈集裝箱,借著這些集裝箱恢復人類文明。 姜寧聽了,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沒想到,軍方會根據“預言信”做出這么多準備,或許這就是舉國之力。 而眼前,隨著巨型集裝箱陸續打造完成,全國各地的文明產物都將送抵華南軍方基地。 據張超等人所知,光是集裝箱就有3000個,而每個都有400立方左右。 這對普通人來說,數據已經足夠驚人,可對國家的文明產物而言卻是九牛一毛。 他們能為后代做,只有這么多了。 進軍方基地兩個月來,張超幾人每隔兩天就會打探消息,盼著姜寧跟霍翊深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