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298節
軍方基地的規模跟管理制度,比各地官方好上不知多少倍,或許這就是地方跟國家的差距。 晚上沒有帶人選房看房的,而且此時已經是深夜,一整天精神高度集中,三人一狗都累得厲害。 姜寧問道,“住旅館還是睡車里?” 霍翊深警惕道:“我們在車里將就一晚,沒必要去旅館?!?/br> 初來乍到,不知基地是否真的絕對安全,車里的家當搬來搬去容易引人注意,但不帶著萬一被偷呢? 姜寧沒有意見,在車里過夜就行。 上車,關門。 讓霍翊深從背包里拿出四個豬腳飯,都是以前做打包放在空間的。 米飯粒粒香,綠青綠油油,豬腳軟糯彈牙。 吃完飯,又喝了杯果汁解膩,聊了些有的沒的,然后調整好座椅睡覺。 越野車位置寬敞,躺著睡覺不算擁擠。 雖然身處基地,但累了好幾天很快就睡著,倒是狗子警惕得很,偶爾會睜開眼睛,沒察覺到異常又繼續睡。 睡到天蒙蒙亮,被嘹亮而直擊人心的號角吵醒,軍隊拉練了。 姜寧睜開沉重的眼皮,抬起手腕看了下表,凌晨四點。 天還沒亮呢。 翻了個身,繼續睡。 霍翊深很清醒,給她跟豆豆蓋上毯子,自己穿好外套下車活動。 姜寧醒來六點多,而他已經鍛煉一圈回來。 早餐是豆漿饅頭,吃完下車放松身體,考慮到中心大廳的工作人員還沒上班,三人一狗在附近逛起來。 基地很大,延綿幾十公里,一眼望不到盡頭。 姜寧連望遠鏡都準備了,遠處一棟棟整齊的樓房是幸存者的宿舍,每棟有12層,跟各地官方的新城不同,居民區不存在亂搭亂建,衣服滿天飛的亂象。 整齊,劃一,標準軍事化的生活起居。 普通幸存者尚且如此,更別提真正的軍人。 無數的幸存者陸續走出宿舍,快速而有序地奔向工作場所。 姜寧循著他們的方向,看到了連綿的種植園,食品加工廠,發電廠,冶煉廠,五金加工廠…… 嚴格來說,這就是座小縣城,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軍事區在更遠的地方,不是望遠鏡能窺視到的距離,不過他們的居住區倒是只有幾公里遠。 早訓結束,各部隊有序解散,一道道挺拔的身姿,年輕而冷俊的臉龐。 隨著時間推移,有些外出的拾荒者陸續回來,銹跡斑駁而破舊的車,癟氣的輪胎,仿佛隨時都要散架。 車里下來四五個人,每一張都是飽經風霜的臉,可拾回來的物資卻并不多,搬搬抬抬到交易廳分類過磅換積分。 選擇做拾荒者,甚至持之以恒到現在的,哪個不是放蕩不羈愛自由。 末世前三年,他們憑著過人的身手跟膽識,能找到大量的物資,日子過得很是瀟灑。 可現在已經末世九年,附近城市能翻的早就不知翻了多少遍,別想著還能撿漏,連半片廢鐵皮都找不到。 有時候哪怕遠到幾百公里以外,費油費力不說,還沒有任何收獲。 他們也不知道以后該何去何從,反正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吾寧死,不打工! 上班時間到,姜寧到中心大廳的房屋租售區咨詢。 帶著兩只,租公寓樓的可能性不大,喝口湯隔壁都能聞到味兒,再說里面大多數住的是拾荒者,或是幸存者家屬區,屬于是非高發之地。 所以,她果斷選擇獨立小院。 板塊碰撞不知何時來,能享受多久就享受多久吧,平時行事低調些就行了。 不過獨立小院可不便宜,除了每個月50斤的月租,還得半年起租的。 換句話說,姜寧要交300斤的糧食。 昨天才剛交完150斤的糧,再拿300斤出來實在太打眼的。 她琢磨道,“可以用茶煙酒抵嗎?” “可以,但要看質量?!?/br> 質量肯定不差,但也不能拿太好的。 其實這都不是事,姜寧這兩年陸續從空間拿出來物資,就是為了給它們制造歲月痕跡。 姜寧提要求,“能先看房嗎?” 工作人員答應下來,叫助手帶他們去看房。 助手估計是軍屬,感覺活得比較滋潤,見姜寧跟霍翊深是美女帥哥,她也愿意說話,“獨立小院只空了三套,你們也算運氣好,要來早或晚都沒有的?!?/br> 她說話帶著善意。 但姜寧聽出來了,哪怕是軍方基地也扛不住接連的天災,不管是霧霾酸雨,還是沙塵暴跟泥石流,都是有幸存者折損的。 助手代步的是自行車,但獨立小院在幾公里外,姜寧考慮到效率決定帶她一程。 按著助手指的方向前進,隨處還能見到酸雨斑駁過的痕跡。 不過基地提前給房子做過保護,所以哪怕外部有腐蝕,但里面的結構沒有問題。 獨立小院分成ab兩區,a區住的是基地軍官及家屬,b區才對外租售。 兩區的出入口緊挨著,但中間有隔離帶。 20分鐘左右,汽車緩緩駛進b區。 隔著車窗,看到a區使出幾輛軍車,門口還有軍人站崗。 住在隔壁,估計安全感爆棚。 只是這種安全感,并沒有讓姜寧或霍翊深真的感到安全,夾著尾巴做人就對了。 b區有200幢獨立小院,助手逐一帶著看房。 小院沒有圍墻,而且能看得出有人住過的痕跡,但收拾得很干凈。 格局都一樣,等三套都看完,姜寧選擇了最干凈的那套。 回去的路上,她跟助手閑聊起來,“我們打算做拾荒者,但是初來乍到沒有經驗,不知平時要注意些什么?” 助手詫異,“你們為什么不選擇入伍?如果考核沒過,由基地給你們安排工作也行?!?/br> 姜寧假裝滿頭霧水的模樣,“做拾荒者很危險?” 第373章 你們也進來了? 以為姜寧初來乍到不了解,助手科普起來,“入伍條件很苛刻,每天都要進行高強度訓練,但吃住是最穩定的,真要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災,也有基地給軍人托底。 普通工人是勞力工,但基地會安排住宿,吃住環境稍微差了點,但比起外面還是要好很多。 拾荒者前幾年還行,雖然出去有風險,但運氣好賺的也多,厲害的一趟足夠兩三個月的開支,但是現在不行了,外面幾乎什么都不剩,出去就是浪費功夫?!?/br> 外面找不到東西,為了生存只能從同行手里搶。 當然,他們在基地不敢亂來,都是出去埋伏或約戰,贏得就能把物資帶走。 更甚至,還有去掃黑窩的。 總之,刀口舔血亂得很。 聊的投緣,助手建議兩人重新考慮,“拾荒者真的太危險了?!?/br> 姜寧苦笑,“我們也想參軍,但家里還有孩子要照顧?!?/br>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助手識趣地沒再給建議,他們自由選擇就好。 回到中心大廳,姜寧拿出4條過期煙,5瓶名牌白酒,6斤茶葉。 房產租售部門沒有給價格,讓她拿到交易中心折算成積分。 兩人轉到交易中心,還得補30斤的糧食才能抵扣半年房租。 姜寧不想掏糧食,繼續用茶葉抵。 辦好手續,拿到房子鑰匙,她見時間還早,有些想去了解潛水艇,但給霍翊庭否了。 “軍方基地不比外面,我們要防的不是別人而是軍方,剛來不太適合直接過去問,等機會找其他渠道了解一下?!?/br> 霍翊深熟悉軍警系統,姜寧選擇聽他的。 兩人開車回b區196號小院。 小院兩層樓,三房一廳的格局,套內80平方左右,還是挺簡陋的。 老規矩,進來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是否有監聽裝置。 霍翊深檢查得很仔細,差點沒把墻給拆開,連下水道都不放過。 獨立院子可不比別墅區,樓間距只有五米都不到,說話聲音稍微大點,隔壁都能聽到。 確定沒有問題,開始安裝窗簾,省得一舉一動都落在別人眼里。 這兒可不比別墅,有實力就能打橫走。 姜寧只拿了床,桌子,沙發等一些最常用的家具,全部都是18樓時用的舊家具。 花了幾個小時,終于布置完成,再次有了臨時的家。 草草吃過午飯,各自回房間休息。 姜寧靠著霍翊深的肩膀,“如果天災就此結束,我們就這樣過簡單的生活該多好?!?/br> 屈指9年,姜寧已經從19歲到28歲,而霍翊深也不再是當年的年紀小伙,已經奔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