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614節
當時的呂宋處于西班牙殖民統治之下,視甘薯為奇貨,當地的殖民政府“禁不令出境”。但是父子二人都想將這一農作物帶回家鄉,于是陳振龍經過精心謀劃,“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并在繩面涂抹污泥,于明神宗萬歷二十一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卡的檢查,“始得渡?!?。 航行七天,于農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 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 陳氏引進番薯之事,其實不是什么秘密,早在明朝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書上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土之后,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谷二十倍”。 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 本朝立國之前,還是前朝末年,江南水患嚴重,五谷不收,饑民流離。 彼時,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松江華亭縣的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華亭,隨之向江蘇傳播,但風水好的地方,人家不屑種植這種東西,只有一些山區,土地種植的收成不好,改種番薯之后,卻收成頗佳。 故而將這個番邦之物,寫入了他的《農政全書》,這在中原士大夫里,可是很少見的事情。 而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本朝立國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 據老太太說,陳世元在山東膠州古鎮傳授種植番薯的時候,親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獲,得薯尤多,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在那個朝代更迭的時期,糧食都是軍隊的第一目標,平民百姓想要填飽肚子,難??! 番薯既高產,還不為人所知,所以大家偷偷地種植。 這么一個小小的番薯,在華北地區便很快推廣開來。 只是這個東西畢竟不是糧食,又是海外之物,種植的人有,但是大面積種植的沒有,大家都是吃個新鮮,還真沒人重視過這個番薯,只知道這東西不挑地,還能在饑荒的時候,幫人度過難關。 畢竟番薯的嫩芽尖兒都能炒了吃,根莖還能結那么多,大家都當儲備糧,種一些留種。 如今陳氏一族已經在山西太原那里落地生根,那里土地減薄,種植番薯卻能獲得豐收。 “這個東西因為是個新的玩意兒,推廣了多少年,大家也只是當做災荒之年的救濟糧看待,而不是年年歲歲都種植這玩意兒?!崩咸溃骸霸僬f了,咱們這兒有白薯,這番薯,可沒幾個人認,哪怕產量高于白薯也一樣?!?/br> “這東西,還有嗎?”溫潤晃了晃手里頭的番薯。 “沒了,送來的兩百斤我都吃了?!崩咸粩偸郑骸霸谀锛业臅r候想這個東西,沙地里種植的番薯特別好吃,比在這邊的更好一些,于是娘家每年中秋節禮的時候,就會給老太婆送來二百斤,全當解饞了?!?/br> 一聽說這里沒有了,溫潤又道:“那么,山西太原那里肯定有了?” “肯定有啊,太原城外還有陳家村,那里是陳氏一族的居住地,他們為了祖上的遺訓,一直有種植這個番薯,家里倒是從來沒有缺過這個東西?!崩咸溃骸叭绻笕艘サ脑?,可以直接去山西太原城西城門五里外的陳家村,上千口子人呢?!?/br> 就像溫潤說的那樣,太原身為山西的府城,又是古城,那里的人可不少,五里外的陳家村,一聽這地段就知道,是個風水寶地。 溫潤立刻就決定:“繞路去山西!” “好?!蓖醅B立刻就同意了。 他們原來走的是一條直線的回京路線,如果走山西的話,是要繞半個圈出來,不過他們時間充裕,去一趟山西太原,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何況山西也有駐軍,去巡視一番,也說得過去。 因為山西的駐軍,是當年先帝的親軍! 一直非常受到優待,不過老卒們脾氣倔,不想在京城安享榮華富貴,有那么一群人就想守在老家過日子,于是被派回了山西太原那里戍邊。 太原那邊的外圍就是邊疆了。 而他們本來是要走南昌武漢,從鄭州直奔保定府,然后入京即可。 但是他們走武漢之后,要從鄭州去太原,然后再奔保定府入京城。 他們倆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但是跟來的官員不行了:“不跟太子殿下說一聲的嗎?” “放心吧,太子殿下一定會同意的,這可是一個好東西?!睖貪櫭雷套痰牟坏昧耍骸盎仡^大家都有功勞,都有功勞!但是這第一個大功勞,是陳氏的,第二大功勞,是年紀老邁,且出嫁多年的老太太的,還不忘祖宗之德,一直在推薦這番薯給人們,第三是漕幫?!?/br> 溫潤特意看了漕幫眾人一眼:“這是你們老夫人給你們帶來的好處,有了這個功勞,不說你們榮華富貴吧,可也能保證漕幫的安全,起碼百八十年的,沒人敢找你們的麻煩?!?/br> “這怎么好意思呢?”范沈幫主撓了撓頭:“那我大舅舅他們,不會有什么事情吧?” 舅舅家對他挺好的,可不能因為這個害了他們。 “不會,他們會得到朝廷的嘉獎,而你有了這么一個娘舅家,也是你的福氣??!”溫潤樂呵呵的道:“范沈幫主,恭喜了!” 有了這么一個舅舅家,范沈幫主不說平步青云,可也絕對不怕人欺負了。 作者閑話: 這個故事是江湖編的,借鑒了一些番薯的傳說,不過番薯的確是一位姓陳的人帶回來的,而且的確是很好吃,嘿嘿嘿…… 第589章 回京之路:山西 范沈幫主高興地不得了:“同喜,同喜!” 雖然不知道這玩意兒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他看溫潤這么說,覺得有門兒! 于是也十分的積極。 溫潤給他想了個辦法:“你要是擔心的話,這樣,如今的知府人不錯,我再給你調來同知和知州,以后這可是知府,起碼能先安穩個十幾二十年的,加上一些功勞,你這漕幫就穩當了,不過事先跟你說好了,那些亂七八糟的你都收拾了吧,別等朝廷動手,到時候,我也幫不了你?!?/br> 真的朝廷動手了,溫潤雖然不會袖手旁觀,可想要幫忙,也幫不上什么忙了。 “知道知道,明白明白!”范沈幫主忙不迭的點頭。 溫潤又給兩位夫人送上了帶來的禮物,給老夫人的就是一整套赤金鑲嵌了白珍珠的頭面,華麗又好看,而且很適合老夫人戴。 給幫主夫人的是一整套的赤金鑲嵌翡翠的頭面,華麗的同時,也很有格調。 另外,溫潤還送了幫主夫人一整套的四書五經,是最新的版本,上面的批注,是當朝名宿大儒莊世鑫的手筆。 這老爺子已經八十高齡,頤養天年了,他親手批注的東西,有市無價。 多少學子,每日捧著自己的杰作,在他老人家的府門前轉悠,希望能得到他老人家的指點,可惜,因為老爺子年紀大了,莊家怕他累著,一般都是讓老爺子的孫輩出面,接待那些學子們,老爺子自己是不行了,每日帶著小玄孫,到是挺開心。 這一套書籍,是老爺子閑來無事寫的,被莊家作為賀禮,送給了溫雅士。 溫潤珍而重之,如今送給這位幫主夫人,同樣是對漕幫的看重之意。 “大人有心了?!惫?,這位幫主夫人,江南富商之女,十分的歡喜。 因為溫潤得到了老夫人和幫主夫人的歡心,倆女眷說什么都要留他們在這里住一夜:“這中午吃了點隨便的東西,晚上可得好好吃一頓,給你嘗嘗,老婦人十六年前埋下的女兒紅酒?!?/br> “一來這里就埋下了嗎?”溫潤瞪大了眼睛,沒聽說這位老夫人有個十六歲的女兒??? 江南人家的習慣,都是生女兒埋米酒在自家院子里,等女兒出嫁的時候,挖出來請賓客們喝掉,這就是女兒紅了。 “是啊,當年是想著,如果能有個女兒就好了?!崩咸悬c犯愁:“可惜沒那個福分?!?/br> 溫潤想,這可能是個悲傷的故事,他就不問了。 老太太瞬間又精神了:“不過酒是好酒,放心的喝吧,不醉人?!?/br> 可不是么,米酒的確不醉人。 而且放了十六年的好酒,滋味好的不得了。 晚飯就沒中午那么大眾化了,他們吃到了漕幫的特色菜。 漕幫全魚宴! “一般人可吃不到我們老夫人的手藝?!?/br> “老嫂子多少年不下廚了?!?/br> 一群老人美滋滋的等飯,順便跟溫潤聊天:“一會兒多吃點,好東西??!” “我也吃過全魚宴,但是沒吃過漕幫的全魚宴,有什么不同嗎?”溫潤好奇??! 他前世東北人,今生江南人,兩個地點天差地別,但都有全魚宴。 就是菜色不同而已,但都是做魚么。 但是這里方便啊,山下就是玉環河,那么大,據說還挺深。 吃飯的時候,好么,飯桌子上都快擺不下了。 鯉魚三獻、家常鯽魚、梅花草魚、大魚甩子、松鼠鯉魚、芙蓉鯉魚、湖水煮魚、清蒸銀邊魚、干炸柳根、蔥花鯉魚、金獅鯉魚、普酥魚、鴛鴦魚卷、煎燜白魚、拌生蝦、拌生魚片……你還別說,這里的魚做法還真多,而且多數都是用的鯉魚,第一是鯉魚個頭大,出菜啊,第二就是對溫潤他們一行人的尊重。 鯉同“禮”的發音。 “好吃,好吃!”溫潤舉著筷子吃的嘴巴鼓鼓的樣子,王珺給他挑魚刺兒,他自己更是一手筷子一手勺子,那大魚甩子,是一大盤的魚籽,這個時候能吃到魚籽,簡直是夢幻一般,尤其是這魚籽,里面還包括魚泡在內,用大醬燉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一般來說,這種魚籽不在魚腹內,燉的時候,都會燉的散落,可這個沒散,都是一塊一塊的,連著魚泡在內,燉成了一大盤子出來,放上蔥花香菜的,又加了一點辛辣調味料進去,大醬的厚重,十分美好的遮住了那點辛辣之后的苦澀,吃起來,酥酥麻麻又滿口魚香。 溫潤一口菜,一口飯,吃的簡直是停不下來啦! “你也吃?!本涂赐醅B忙活他了,自己都沒吃兩口。 “你吃飽了我再吃,你吃魚不太麻利?!蓖醅B是怕溫潤魚刺卡嗓子。 “不會的,我都這么大了?!睖貪櫽悬c不好意思,他吃魚還可以,但是太小的魚,他吃著就不愛吐刺兒,覺得自己牙口好,將魚rou和魚刺兒一起咀嚼碎了咽下去就行了。 “嗯,你吃?!蓖醅B還是在照顧他。 等溫潤吃的肚皮滴溜兒圓,王珺才開始吃飯,這次換溫潤給他夾菜了,他不會挑魚刺兒,但是他吃過所有的菜,知道哪個好吃,哪個是什么口味。 王珺吃飯比起溫潤來,粗野了很多。 溫潤說大魚甩子好吃,他就干脆盛了一大碗的米飯,然后把大魚甩子這道菜,放到了米飯上,拌幾下,西里呼嚕的吃了好幾口:“吃挺好吃,下飯?!?/br> 溫潤抹了把臉,給他碗里頭夾了好幾個鴛鴦魚卷:“這個也好吃?!?/br> 管他粗野不粗野,反正最后吃飽了。 他們被安排在客房那邊過夜,本來范沈幫主他都打算好了,請幾個青樓頭牌的清倌人來,喝點小酒助助興,萬一有看上的,他也咬牙舍財,贖身了送給這些官老爺們。 結果他這打算跟夫人一提,幫主夫人就指著一直形影不離的溫潤跟王珺道:“你覺得,送了人過去,這兩位能不能打死你?” 說的范沈幫主一縮脖子:“那其他人呢?” “其他人你送了有什么用?水道將軍據說家里的夫人是個母老虎,別說什么侍妾了,就連通房大丫鬟都沒有,家里三子二女都是夫人親生的,而且欽差大人不點頭,他們手下的敢收禮?納人?”幫主夫人白了他一眼:“他們敢嗎?少浪費錢財,給他們別安排什么人了,找幾個弟子照顧一下就行了,正常睡覺去,別瞎折騰,馬屁拍不成,當心你拍馬腿上?!?/br> 于是這位堂堂的漕幫大幫主,只好灰溜溜的派弟子去伺候這些大爺們的洗漱,然后就沒然后了。 沒有趁夜色送什么名妓美人,嬌俏艷婢之類的,連偷偷送錢都沒有,老實的睡了一覺的眾人,還覺得他挺識相的呢。 要知道,王大將軍最初,在京城揚名立萬的事情,就是他們家有個思過院,不論送什么人進去,都往里頭一塞,死活就看天命啦。 誰管你是漂亮還是英俊???而且還會被人記恨。 所以老實點吧! 第二天吃了早飯,他們才告辭離去,臨走的時候,老夫人寫了一封家信,交給了溫潤:“大人如果方便,就帶一封信給陳氏一族的族長,好歹我是他親姑母?!?/br> 雖然許久沒有回娘家了,但是跟娘家的消息一直沒有斷。 溫潤接了信件:“是,一定幫您帶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