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317節
結果差點沒被人噴死! “這樣的不是好事情嗎?”溫潤也小白了一把。 因為他也是這樣想的??! 家里地方是不大,也住的差不多了,但是有不少地方,是空著的么,現在讓人住進來,等災情過了,他們再出去就是了。 “好什么好?這種事情,以前不是沒人干過,結果問題大發了!那些災民一無所有,見富戶有吃有喝,高堂廣廈,心中難免生出不平之意,加上人多壯膽,竟有那白眼狼,心懷不軌,沖擊富戶人家的庫房,強搶人家糧食財物,甚至強占人家女眷的,官府還不得不派兵鎮壓,結果抓是抓住了,怎么處置又是個問題。有了前車之鑒,誰還敢接納這些災民,別搞得最后里外不是人?!蓖醅B嘆了口氣:“咱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安置,然后找活兒給他們做,讓他們有一份收入,能填飽肚子,等水退了,他們還得回去呢,總不能不回家,不要家了吧?” 就因為如此,很多富戶雖然不計較災民在自己家的門檐下蹲著,可絕對不會開門讓他們進去居住。 溫潤聽了簡直是無語死了。 這種“仇富”的心理,古今皆有??? 溫潤再也不說這種話了,打算都沒有再提起。 不過倆人第二天一起出門去的軍營,一路上,溫潤又看到了幾個災民在鬧事,不由得皺眉,王珺就騎馬跟在他的車子旁邊:“怎么了?” “那幾個人雖然穿著破破爛爛,也說自己是災民,可是看他們的樣子,身強體壯,就算是找個零工,也樂意要他們這樣的人,怎么還守在這家人門前不走了呢?”溫潤的馬車走得慢,聽得見那些人在叫囂,什么“我好餓”啊、“肚子疼”的,明顯是在鬧事兒。 而這個時候,衙役們來了,是永清縣的衙役,將幾個鬧事的人帶走了,同時脾氣不好的臭罵了一頓幾個鬧事的,還有衙役抱怨:“這些人抓了又不能打,只能關在牢房里,幾天的時間還得供他們吃喝,又挑剔牢房的伙食不好,什么東西!” 還有一個老衙役,脾氣也不太好,踹了那些鬧事的好幾腳:“右手右腳的,不知道找個零工做,賺點錢,以后好回家用,就知道在人家富戶門口鬧事,鬧事就要進衙門,牢房的飯,比外面的可要差多了,也別跟我們抱怨,爺們兒可不是伺候你們這群家伙的!” 幾個人怪模怪樣的被衙役押走了。 溫潤看的直皺眉:“這可真是……城里有不少的地方,需要人做工吧?” “現在這個時候,少有人大批量的雇傭人員做工?!蓖醅B想了想,才想起來:“不過聽說魯明老板,雇傭了不少災民給他做工,工錢還挺高,只是有人不要錢財?!?/br> “還有這好事兒?”溫潤頓時瞪大了眼睛。 “他們要糧食,不要錢!”王珺沒好氣的告訴他:“誰不知道,現在銅板銀子的都沒有用,糧食才好,其次是布匹?!?/br> 這一年眼看著過了一半,結果田里的水還沒排放出去,家鄉也成了澤國,到秋天的時候,糧食價格恐怕低不了,布匹也會漲價的。 所以他們不要錢,要糧食和布匹,這兩樣是硬通貨,偶爾還有人會要鹽巴。 溫潤點點頭:“都是聰明人?!?/br> 這可比要錢,保值多了。 到了軍中,溫潤去盤算了一下,軍中的糧食除卻夠他們自己人吃的,還有很多都是儲存起來的,一直沒動,下雨也沒受潮。 臘rou和鹽巴也都很好,其次是藥材。 這會兒不論是糧食還是藥材,都漲價了很多,但是溫潤一直沒動,只存著,反正軍中的藥材肯定剩不下。 且這個時候,軍中總有一些湯劑給他們服用,為的是防瘟抗疫,溫潤的打算,很早就開始了。 中午的時候,王珺叫他來吃午飯。 “今天有你愛吃的魚,可惜都是小魚,火頭軍那邊找了個人,將這些小魚收拾干凈了,拿油煎了煎,味道還不錯,吃點吧?!敝罍貪欉@幾日胃口不好,其實這是王珺特意問了火頭軍那邊有什么食材,趕巧了,火頭軍那邊采購的時候,有小販將一簍子小魚當做搭頭給了他們。 就一簍子,連分給幾位大人吃都不夠,只能給一人做了吃,最后火頭軍們選擇了記事參軍溫大人。 于是特意做的仔細一點,給溫潤送來了。 大家都知道,他跟將軍大人的關系,倆人呢,從來都是一起吃飯的,故而給了他,其實也是給了將軍大人。 要不怎么說,火頭軍的人都圓滑呢。 看看人家這事兒辦的,多巧妙??! 溫潤看到那盤小魚就樂了:“好東西??!” 這種葫蘆籽兒的小魚,長不大的,所以才叫“葫蘆籽兒”,說它小的就跟葫蘆籽兒似的,不過這種小魚肚兒大,這個時候正是它產卵的季節,收拾干凈的小魚,用料腌一下,去除腥氣,然后過油炸熟,趁熱撒上細鹽和一些調料粉,就能上桌吃了。 外表酥脆,內里醇香,還有很多的魚籽兒呢。 絕對是盛夏時節,下酒下飯的好菜。 “火頭軍那邊采購的時候,給的搭頭,太少了,給誰都不合適,他們就做了這個給你,正好咱倆一起吃飯,相當于也給了我?!蓖醅B拉著他洗了手,坐下來拿了筷子:“這兩天你也沒吃好飯,又去看賬本了?” “我……?!睖貪櫼材闷鹆丝曜?,剛要說什么的時候,小文就跑了進來:“將軍,參軍,巡撫派了人來,說是有急事!” “讓他進來吧!”要是別人,王珺不會搭理,起碼不會耽誤自己吃飯,可是辛明大人,那就不一樣了。 他們跟辛明大人的交情,可是不淺。 小文出去就將人帶了進來,是辛明大人身邊的長隨:“將軍,參軍!” 他倒是識時務,沒喊什么“溫雅士”,稱呼的是軍營之中的職位。 “什么事情,讓你來了大營?”溫潤好奇的主動問了一句。 畢竟,巡撫是文官,而王珺是武將。 哪怕關系好,他們倆平時在公事上,其實交集的很少。 更別提,還派人來軍中大營找王珺,派的還是辛明大人身邊的長隨,這長隨可是跟了他快二十年的光景了。 而且這長隨還是他奶兄弟,奶娘的兒子。 從小一起長大,后來送去學武,學成歸來,就成了他的長隨之一。 這還是辛夫人跟溫潤說的呢,抱怨辛明大人了當了巡撫,就更公務繁忙了,跟長隨在一起的時間,比跟她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都長。 “我家巡撫大人讓小的來請兩位收拾一下,去迎接欽差,還有兩個時辰,欽差的車架就到碼頭了?!遍L隨道:“聽說這位欽差,是國舅爺!” 第304章 陸岑,陸云揚 “不是還有兩個時辰嗎?先吃了飯再說!”王珺要先吃飯。 “耽誤不起啊將軍!”長隨趕緊道:“大家都在碼頭那里等著呢!” 言下之意,您還吃什么呀?趕緊的走吧! “吃兩口就去?!睖貪欄s緊回頭,跟王珺一起趕緊吃飯,估計辛家的長隨沒見過這樣的人,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看著倆人吃飯。 其實兩個人也沒吃多少,但是也不能餓著肚子去迎接欽差吧? 稀里嘩啦的吃了點飯菜,一抹嘴兒,就出了大營,留下秦副將主持大營事宜。 秦副將也夠有意思的,他的飯菜沒來呢,看到將軍這里有的剩,干脆也不走了,坐在這里將倆人剩下的飯菜一口氣,都給打掃了。 他自己的飯菜,叫人送去分給了其他人。 非常的勤儉節約。 王珺是騎著馬的,但是溫潤坐著馬車,他們一路緊趕慢趕,終于到了碼頭。 “真隆重??!”王珺抓著韁繩一勒,戰馬就停了下來。 溫潤的馬車也停了,溫潤掀開車簾子一看:“是很隆重?!?/br> 可不是么,整個碼頭已經戒嚴了。 原來就不讓人下水,現在更是一個平民百姓都看不到了。 碼頭的水位有點岌岌可危的意思,故而碼頭基本上都關了,只有一處還開放,那就是官府碼頭。 這個碼頭是當年永清府第一個建起來的碼頭,用的料子自然是最好的,這個碼頭清一色用石塊砌成,牢固程度,千年萬年??! 另外就是這里地方最大,平時南來北往的都是官府的船隊,和大型船隊。 一般的船隊都靠不上呢。 往常這里都是諸帆林立,現在這里啥都沒有。 以前這碼頭上都是堆積的貨物,無數的搬運人員來來往往,很多力工都是光著上身,露著背脊扛大包。 現在呢? 這里站滿了維持秩序的衙役,不許普通百姓靠近。 另外就是林立的是各種旗幟,是各位官員的行牌。 溫潤掃了一眼:“好多官員都來了?!?/br> “咱們也去吧?!蓖醅B無奈的下了馬,將溫潤扶了出來,倆人前面也有人擺開儀仗,舉著將旗。 他們倆倒是唯一的武官,將旗一舉,大家就知道,王珺來了。 溫潤的官職是不固定的,又是有私人性質的雇傭,故而他沒有旗幟可以打。 但是王珺是這些人里唯一有兵權在手的人,故而他來了,這幫人立刻讓開道路,讓倆人順順利利的走到了前面,跟辛明大人他們匯合了。 “怎么這么晚?”辛明大人一邊抱怨連連,一邊又一臉期盼的看著遠處的江面。 “不是說,不讓在水上行船了嗎?”溫潤還抱怨連連呢:“多危險??!” “沒辦法,聽說來的欽差大臣是土生土長的北方漢子,沒見過大江大河什么的,還沒坐過大船,而且水路比陸路更快,加上漲水不怕觸礁,這就一路順風順水的下了江南,打前站的人還說,這位欽差大臣挑剔的很,嬌生慣養長大的,吃喝上都要精心,還要安排好住處跟服侍的……美婢?!?/br> 就差說這位是來游山玩水的了。 溫潤掃了一眼已經穿著巡撫官服的辛明大人:“那您安排了?” “安排什么呀?同時來的還有江南總督……陸岑,陸云揚大人?!毙撩鞔笕诵÷暤牡溃骸坝兴?,誰敢搞那些???年后剛二月二,這位總督大人回京述職,應該是可以留京的,不過他前腳剛走,后腳這就發了大水,沒人比他更了解江南道了,故而皇上又把他給派了回來,還是江南總督,不過他先回來的,去了隔壁的州府看情況,那里遭災比較輕,這邊比較嚴重,加上欽差大臣直奔咱們這永清府來的,他也就一起來了?!?/br> 經過辛明大人的解說,溫潤才知道這位江南總督陸岑陸云揚大人的“彪悍”經歷。 這人跟他前世還算是老鄉,東北人,據說身材高大,性格豪爽。 小時候就是個神童,后來一路順風順水的考中了秀才、舉人,會試又中了進士,殿試的時候,因為長得過于高大威猛,而被先帝一眼就看到了! 不過這個人有個優點,那就是寫字非常認真,你看一個猛男,卻寫了一手端端正正的館閣體不說,還擅長簪花小楷,這就讓人意外了。 先帝也因此記住了這個人,給了他一個二甲第一,也就是傳臚的出身。 然后入了翰林院,做了個庶吉士,等到三年之后,他就被先帝外放到了江南的一個中等縣做縣令。 不過大概是這東北人太耿直了,他在任期間,沒少收拾一些為富不仁的家伙,政績竟然十分突出。 隨后當了知府,那就更厲害了,還抓了一個飛天大盜呢。 三年之后,吏部給的評審是:上上! 先帝一高興,給了他一個閩南布政使的頭銜,他去了海邊兒,就宣傳教化當地的民眾,民生治理的不錯,六年之后,他就調任了,去了山西做巡撫。 再三年,他回京述職,那個時候三皇子已經登基稱帝,對這位老臣是很關注的,親自召見,聊了半天呢,吃了一頓御膳,在京城徘徊三個月,就成了江南道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