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316節
這個時候,還不管,也不罰,干什么呀? “拖著唄!”歐震大人道:“估計上頭也沒想好怎么辦,或者是上頭支持他們的人沒想好怎么善后,就只能先拖著,如果災民處理得當,可能他們的罪責少一些,但是如果釀成了大禍,他們是最好的頂罪人?!?/br> 溫潤不高興了:“好不好的,都是他們的責任??!” 歐震大人沒說話,只是臉色陰郁的厲害,他沒跟溫潤明說的是,自己也有連帶職責,到時候,可能會保不住官位,最好的結果,就是降職處置,他好不容易成為了知府,降職的話,就得干回原來的知縣了。 像他這樣在仕途上有了重大錯誤的人,吏部三年一次的考評,恐怕也不敢給他高分。 你說他能不犯愁嗎? 可是這事兒,溫潤就沒辦法啦! 他不是朝臣,也不是什么皇親國戚,這個時候,他也沒什么好辦法:“那咱們先安置災民再說其他吧!” “也只能如此了!”歐震大人還能說什么? 溫潤也沒辦法,只好拱拱手,抄了一份邸報,午飯都沒在這里吃,去了永清府書院。 說是來送邸報的,實際上就是來看看,呂山長有什么好辦法?還有就是兩個弟弟,讓他們抄寫邸報,順便談一談現在的時事。 不過書院里的氣氛更不好了,溫潤都有些擔心兩個弟弟的學業:“這里要是不能學習的話,不如放假回去吧?” 呂山長擺了擺手:“并非如此,他們是想出去幫忙賑災,可是能干什么呢?醫者可以給災民看病,甚至是預防瘟疫;廚子可以做飯熬粥,賑濟災民的肚子。這個時候,我才讓他們知道,什么是百無一用是書生!等他們意識到了這一點,就該跟著請來的先生,好好地進學了?!?/br> “請了什么先生?”溫潤愣了一下,還有書院學生們不學的科目嗎? 好像是沒有吧? “老夫請了七八個有名的大夫,輪流給他們講一講醫者的課程,讓他們如果有需要而身邊又沒大夫的時候,也能給自己看看病?!眳紊介L十分語重心長的道:“不為良相,當為良醫?!?/br> 溫潤頓時,肅然起敬! “您果然真名士也!” 北宋丞相范仲淹年輕時就仰慕諸葛孔明,立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后來這個理想成為無數有志之士的共識。 只是如今大家讀書都奔著當官去了,可是這科舉,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天下讀書人千千萬,可是科舉取士能有幾個? 說一句“過五關斬六將”亦不為過。 可這萬里挑一的科舉,能考上的人少,考不上的人太多了。 總不能,一直讀書下去吧?有條件的倒是可以一直讀書,沒條件的呢? 沒條件的人太多了,讀書雖然不如練武費錢財,可也不是一般人家供得起的一項事業。 怎么辦呢? 那些家里供不起的讀書人就會放棄科舉,改別的行當了。 一般就是教書先生,賬房先生,或者是給某個大家子弟做啟蒙先生。 無一例外都是需要識文斷字的行業。 可這些都不太符合讀書人的性情。 只有一個行業,是先賢們都稱贊過的,那就是醫者。 所謂“懸壺濟世”,醫者父母心。 也能讓讀書人一展所長,濟世救人嘛。 故而古代的職業里,醫生才會叫“大夫”。 這也是因為學醫的人,文字功底必須要扎實,而且中醫醫學博大精深,要想學會貫通,起碼十年八年的才行,還要有累計經驗的時間,一個好的大夫,沒個十幾二十年,是不可能成為“名醫”的,那些中醫年紀愈大經驗越豐富,故而一些人只管找老中醫看診。 話又說回來了,能讀書識字的不多,人家要是真的聰明,早就科舉出仕了,讀書不好的也會奔著教書先生這種清閑工作去的,除非有大毅力的人,讀書識字之后,靜下心來學醫,哪怕學的不精通,能給普通人看病就行了。 呂山長就是要求學子們,能治療一些頭疼感冒的就行了。 “他們將來都要進京趕考的,哪怕學一點手藝傍身,那也得選擇岐黃之術!”呂山長一拍桌子:“起碼,他們以后考不過……還能有個手藝混飯吃?!?/br> 這個時期的大夫們,也不都是名醫什么的,而且治不好的病,也會明說治不好,請患者另請高明之類的話。 一般來說,大家頭疼腦熱的都會挺一挺,實在不行才會找大夫看看病。 名醫一般人可看不起,百姓們能有個大夫看病就不錯了,所以大夫這一職業,在古代是很吃香的……嗯,在溫潤的前世也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就是這個職業需要持之以恒,以及細心和謹慎。 畢竟是治病救人的活兒,弄不好可沒機會重來一次。 “你怎么會這么想?”溫潤還挺好奇的,要是呂山長早這么想,估計早就這么做了。 “我也是聽你兩個弟弟說的?!苯Y果呂山長立刻就笑著道:“你還瞞著我呢!” “我隱瞞了什么呀我?”溫潤還有點沒想起來,他隱瞞什么了?? “我可是聽說了,蓮花私塾那里,孩子們不僅要會讀書識字,還要鍛煉身體,更是要學醫的,你們那里不是有一個陸氏醫館嗎?那里的人每三天去講一次課,教導的醫術從淺到深,聽說已經有幾個孩子決定考了舉人功名之后就專心學醫,將來也好造福天下,我覺得很好??!科舉這條路,太難走了,孩子們多數都是草根出身,沒有什么身份背景,將來入了官場,也沒個照應的,再說有不少孩子資質的確是不行,與其辛辛苦苦的讀書還一無所成,不如學了醫術,也好濟世救人?!边@就是呂山長說的,他的靈感來源。 溫潤也恍然大悟:“當初讓人教導他們岐黃之術,也是因為有些孩子上山挖草藥,賣給陸氏醫館,我想讓他們有個額外的收入來源,還有就是幾個孩子家里有病人,想著讀書識字之后,就要給人當學徒,去學醫的,不過后來有了陸氏醫館,他們倒是不用跑出去給人當學徒了,就在蓮花私塾里學著吧,反正去哪兒學不是學呢!” 他沒說的是,他之所以這么干,是因為他知道,陸通是個神醫,沾點便宜,讓他教導孩子們,將來就算孩子們沒成神醫,那也能當個大夫。 如果能學有所成當然更好啦! 這世上,多一個濟世救人的大夫,總比多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官吏好一些,甚至是一個碌碌無為的米蟲強??! 而且如果醫術好的話,也挺掙錢的,還能給子孫后代留下個手藝。 家里有田地,再會點醫術,有秀才或者是舉人的功名,最好是舉人,因為秀才有歲考啊,舉人沒有。 這樣的話,不說大富大貴,起碼小康之家是可以的,溫飽沒問題了,將來也有了,就挺好的,蓮花坳的人沒多大的志向,能有這樣的打算就不錯啦。 作者閑話: 江湖已經回了老爸老媽住著的地方,先干了兩天活,打掃了衛生,又大采購了一番,很累,但是很滿足!老爸老媽身體很好,正在準備過年…… 第303章 國舅爺? “有眼光!”溫潤干脆承認了自己的打算,也跟呂山長說了,蓮花私塾那里的孩子們,未必能一直考上去。 考到舉人就很努力了,進士什么的,沒打算過。 其實若非溫潤一直是給孩子們發獎學金,鼓勵他們讀書,恐怕有不少人家都供不起了。 孩子讀書也不耽誤賺錢,這才讓很多孩子堅持住,考了秀才的還有一百兩銀子呢,考了舉人的更有一百兩金子! 蓮花坳里人口少,溫潤賺錢多,花得起這個教育費用。 不過溫潤不看好呂山長派人教導學子們岐黃之術:“那孩子們學的進去嗎?” 舉人了,不說十年寒窗苦讀,可也差不多了,再今年秋天就要啟程去京城會試,會試??! 不管你舉人想不想考,都得去一趟。 這是規矩,溫潤這樣的除外,他去了也考不了。 還有什么入贅的,身體有傷殘疾了的……總之,只要沒事就要去會試。 有事當然就不用去啦! “我也不求他們能學的名揚天下,只求他們能看一些平常病癥就行了,認識點草藥,等他們學了點皮毛,就帶他們去賑災,給災民看病,或者是只負責發放藥品?!眳紊介L早就打算好了:“讓他們也親眼看看,一個官員無能,累及多少百姓?!?/br> 溫潤默默的點了點頭。 他明白呂山長的意思了,這些人里頭,肯定不會都一無所成。 能考到舉人這個行當,能有進士做先生悉心教導,他們肯定有不少人會進京趕考,還有的人會考中。 將來未必不會主政一方,哪怕是個縣令呢,也得有點眼光才行。 不然就會跟永豐縣的縣令一樣,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看了看兩個弟弟,他們倆明顯也是心不在焉的樣子,看來遲早這群學子們,得被呂山長帶著,看看外面的現實世界。 給他們送了點東西,溫潤就出了府城的書院大門。 書院所在地,自然是清凈為主,這里周圍都是一些書肆,酒樓飯館的都離著很遠的距離,且松柏森森,花香陣陣,綠化的很大一片呢。 可是溫潤走出了書院的范圍,就發現有不少穿著破爛面有菜色的人,倚著墻根避開盛夏的酷暑,端著個老大的碗,像是在討飯,可又不像是乞丐。 還有一些人,可能不缺吃的?倒是沒討飯什么的,卻大包小裹的縮在一起,有的是在路邊的涼亭里,還算是好的,偶爾還能看到某個大戶人家的角門啊,側門那里,有人縮在那里的門檐下。 看著就那么讓人別扭呢! 溫潤回到了將軍府,發現將軍府倒是清凈……那是啊,將軍府周圍有一條小溪跟護城河似的流過,誰也靠不上來,大門口小石橋另一邊,弄得跟軍營的轅門似的,誰敢來貼著他們家? 可溫潤也是心里不舒服的,等到晚上吃飯的時候,王珺回來了,看樣子挺累的:“如今遭了災,軍中也不太穩定,還有人高興呢!” “遭了水災,軍中人高興什么?”溫潤最討厭幸災樂禍的人了。 “遭了水災,災后不管是暴民驟起還是盜匪橫行,都需要軍隊鎮壓,如今國朝承平日久,江南又是腹地,哪兒有什么軍功???可這樣的話,只要出兵就肯定有軍功可以撈,有資歷可以熬,甚至是如果再有點什么戰利品的,那就更好了!”王珺搖了搖頭:“我回來這一路上,還看到了一些后續到來的災民,就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混進了城里,在各家各戶的門檐下、涼亭里蹲著呢!” “我也看到了?!睖貪檱@了口氣,飯都吃不下去了:“怎么沒去安置點???” 災民有專門的安置之地,那里也有人有物資。 “這些是主動跑出來的,安置點那里,吃的喝的用的,終究是大鍋飯,大鍋菜的,也沒什么講究,就能保證溫飽?!蓖醅B倒是還能吃的下去飯:“這進了城里頭,城里富貴人家多,在哪兒討點吃的都比災民安置點的好??!” 其實很簡單,這些人跑來城里頭,也是有一定的手段和頭腦的,在災民安置點,就能吃個不餓肚子,吃飽飯甚至是吃到什么好的,有油水的那不可能,十幾萬人啊,吃一頓豬rou大蔥餡的包子,就得多少頭大肥豬? 所以他們只能是餓不到肚子,吃的能入口而已。 但是到了府城里頭,找一些富戶高門的門檐下,可憐兮兮的往那里一蹲,這些人家吃剩下的東西,都油水十足。 在這里才能討到好吃的,而且這里哪怕是門檐下,那也是有片瓦遮擋一下毒辣的太陽,下雨的時候避避雨。 因為一般的大戶人家,房檐啊,屋檐啊,門檐什么的,都很大。 除了能讓建筑看起來更加的威嚴,再就是門檐大一些,可以遮風擋雨。 偶爾有人會在下雨的時候,找個門檐大的地方避避雨,這也是一個無疑是的舉動,但是可以算得上是主人家的好心。 “他們進了城,也沒什么事情做,就那么苦苦的挨著?”溫潤皺眉了:“何況,城里也沒地方住吧?” “沒地方住,他們也要來城里挨著日子?!蓖醅B道:“覺得城里頭有保障,安置點那里,人太多,且吃的清湯寡水,雖然不缺物資,可也沒好吃的??!” 有人想要個好名聲,既然不缺物資了,那就是缺住的地方唄? 說什么可以將災民分流,住到家中有空余屋子的富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