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288節
幾個新晉舉子面面相覷,這也太讓人下不來臺了,還能說什么? 解元倒是個大方的:“溫雅士既然寫了四君子之一的竹子,怎么能少了其他三君子呢?起碼也得有個蘭花吧?” 這是杠上了? 不過溫潤看解元是沒有什么敵意,畢竟剛才開口起哄的可不是他。 他這是給打圓場呢。 溫潤就笑了:“當然,當然!” 于是他又提筆,嗯,抄了一首鄭板橋的詩。 此是幽貞一種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徑,更寫高山一片遮。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蘭》。 瞬間兩首詩一出,眾人親眼所見,不得不佩服溫潤的才學,的確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 “其實這些都沒什么?!睖貪櫟溃骸拔覒撎峁P寫一首應景的詩才是?!?/br> 他就真的提筆,寫了一首應景詩,詩的名字就叫《得南闈捷音》。 忽漫泥金入破籬,舉家歡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載征途發達遲。 何處寧親唯哭墓,無人對鏡懶窺帷。 他年縱有毛公檄,捧入華堂卻慰誰? 一首詩,寫出了眾人寒窗苦讀的心聲,考中秀才只是邁出來第一步而已,隨后他們需要繼續努力。 考中秀才,還要經歷歲考,起碼要經歷一次,才能考鄉試。 可是鄉試未必能上榜,他們三五百人考試,只有一百多人考過,剩下的人全都名落孫山。 有些人,家里的老人是真的去世了,他們沒有等到中舉的那一刻。 榮耀是個人也是家族的,考中舉人就真的可以改換門庭了,因為舉人就有資格當官了。 讀書人,說是十年寒窗苦讀,說起來簡單,經歷過的人,才有那個心酸的記憶。 考中了秀才還要繼續努力,考中了舉人,其實還要繼續努力的,如果不努力,舉人做官,是有限制的,大家都知道,而且走不長遠。 要想真的為官做宰,唯有考中進士……可這一關一關的過,有多難。 有多煎熬,大家都是經歷過的人。 眾人沉默了,半晌之后,在解元的帶領下,眾人站起來,齊齊朝溫潤一躬身行禮:“謝!溫雅士?!?/br> 這一聲“謝”,溫潤收下了:“好了,都坐下吃飯吧,繼續吃飯?!?/br> 溫潤的這首詩,也引起了其他三人的共鳴:“寫的太好了?!?/br> 呂山長低頭,眨了眨眼睛:“我當年就是心灰意冷,才想自由自在的過日子,后來又想明白了,才去參加的會試,考中了之后,也沒想過入官場,只因為入了官場……太復雜,我不合適,就回來了,當了個山長?!?/br> “是??!”辛明大人吐了口氣:“當年我也是千辛萬苦過來的,唉!” “我想起了我已經離世的雙親?!睔W震大人更是如此,他父母都在他考進士之前就離世了。 他是真的如同詩里寫的那樣,捧入華堂卻慰誰?就算是考中了進士,回家去給誰看呢? “吃飯,吃飯!”溫潤趕緊招呼他們,這氣氛搞得沉重了啊。 為了活躍氣氛,溫潤倒是提了一個要求,叫“重赴鹿鳴宴”。 “重赴鹿鳴宴?”辛明大人愣了一下。 “什么意思?”呂山長也有些糊涂了。 溫潤笑著道:“鄉試中舉之人如果界周甲六十年,適其鄉試開科,便可與新科舉人一起參加鹿鳴宴,此稱為重赴鹿鳴宴。通俗地講就是舉人中舉六十年,如果那一年剛好開鄉試就可以重赴鹿鳴宴?!?/br> 其實,這是清代的創舉,是朝廷賞賜老年科第之人的恩典,可謂榮寵至極。 溫潤以前研究過科舉,對那些八股文啊,倒是沒什么,可是對一些科舉趣事卻記得非常清楚。 尤其是“重赴鹿鳴宴”這種事情。 自科舉制度創立后,同科中式者稱為“同年”,明末以來,逢周甲之際,新老中式者也互稱同年。 康熙十四年乙卯科鄉試,松江進士唐昌期以明萬歷四十三年乙卯科中舉,恰逢周甲,遂會先后有年。 廣東人尹之逵中順治十四年丁酉科舉人,至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年八十,以巡撫會先后同年赴鹿鳴宴。 至此,遂有重赴鹿鳴宴之舉,然多由地方長官自行相邀,未形成制度。 乾隆三十九年,直隸總督周元理上奏,說順天府有一個舉人,現年八十九歲,鄉試中舉,現逢周甲退休在家,可否準其重赴鹿鳴宴,乾隆帝批示:準入宴。 其后,逢周甲舉人重赴鹿鳴宴,均由地方長官奏請成為慣例。 為了與前朝有所區別,重視文臣科舉,清朝的時候,恩寵更上一層樓。 由于適逢鄉試周甲實屬難得,況且年壽已高,朝廷為了彰顯祥瑞之氣象,便開始加恩賞賜重赴鹿鳴宴者。 起初是舉人賜進士,后又賞三品、二品頂戴。 到了嘉慶時期,重赴鹿鳴宴“賜加官加銜者”已成為常態。 清代因為多開恩科,故有恩科鄉試中式之舉人逢周甲之期,無鄉試正科。 對此,同治元年、六年分別準恩科中式舉子于周甲鄰近之科重赴鹿鳴宴。 據說有清一代,得重赴鹿鳴宴者,共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更有賞頭品銜,以及尚書銜、太傅銜者,尤以阮元、潘世恩,崇保三人禮遇最優。 雖然本朝沒有這個規矩,但是溫潤提了出來:“鹿鳴宴是科舉時代的盛宴,是千千萬萬讀書人平生最想參加的一次宴會,首赴鹿鳴代表著他們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而重赴鹿鳴,則表示他們活得長壽,多子多孫多福,可謂人生一大幸事。試想一下,若是一甲子之后,你們一群同窗,再次重赴鹿鳴宴,會如何?” 過了三十的舉人們,對此可不抱什么希望。 活到一甲子之后?那得九十多了吧?難! 可年輕人,越是年輕的越是憧憬不已,比如王玨他們,才十幾歲,不到二十,那努力的活一下,八十歲,還是可以的嘛。 溫潤又提出來,請朝廷到時候賞賜點榮譽頭銜什么的,那就是錦上添花啦。 “此事,本官與諸位大人聯名上奏朝廷!”辛明巡撫一拍桌子:“到時候,要提出來,是溫潤溫舉人首倡此提議?!?/br> 這是要在奏折里,提到溫潤的名字。 不管如何,溫潤也有舉人的功名,算是他們文人這一邊的;至于他的那個記室參軍的官職……他們可以選擇性遺忘。 畢竟那個職位,說白了就是王將軍私人決定的,能給當個官兒,就能給拿下來,無所謂了。 可這直達天聽的好事兒,又是給文人圈子里增光添彩,必須要提一提。 不能忘了溫潤這個大功臣。 作者閑話: 江湖這幾天一直在咳嗽,很難受,全身酸痛,大家要多多的預防,就算是有了癥狀也不要驚慌,多喝溫開水,減少出門的次數,過了這個期間段兒就好了 第277章 帶舉子們回老家 鹿鳴宴可以說是圓滿成功,舉辦的很是不錯,比起以往的鹿鳴宴,更加的讓人印象深刻。 溫潤也給一群舉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解元,對他的印象很好。 這一屆的舉子們,當然是以解元為尊啦。 這可是全省考試第一名! 吃飽喝足了才散,有點微醺的被人送了下來,溫潤就看到了王珺。 實在是親衛們站在那里太明顯了! “回去了?!蓖醅B親自將他扶進了馬車,其他人一個都沒管。 王玨他們只好去了后頭,魚貫的爬上了馬車,他們也喝了不少酒,而且因為高興啊,一個臉蛋兒紅彤彤的,情緒一直是興奮的狀態。 跟一群人作別之后,就被王珺帶人護送著回到了家里。 王玫小姑娘已經讓人準備好了洗漱的熱水,洗漱過后,溫潤“啪嘰”一下子就倒在了炕上,鼾聲四起。 一直到天都黑了,點燈了他才迷迷糊糊地醒來:“什么時辰了?” “晚上了,要吃東西,也只能吃點宵夜?!蓖醅B將人提溜起來,給他喂了點溫開水,溫潤又急急忙忙的下了火炕,跑了一趟洗手間,回來又用冷水洗了把臉,這才清醒過來:“他們呢?” “都在休息呢,也有醒來喝水的,放心吧,有人照顧?!蓖醅B道:“你還渴不渴?我讓后頭的人熬了rou粥,煮了冰糖雪梨?!?/br> 秋天干燥,吃點雪梨潤潤肺。 “好?!睖貪櫱逍蚜耍骸皩α?,這中了舉,帶他們回老家一趟吧,上上墳,祭祭祖,讓先人們在地下也知道知道,后人給他們爭光了?!?/br> “應該回去一趟,但是我……我不能輕易離開駐地?!边@不年不節的,他這鎮守將軍沒事兒是不能離開府城范圍的,跟過年的時候不同,過年的時候,他提前打好了招呼,可以回老家去,何況他老家也在永清府治下。 “我回去就行了,你在這邊不用去?!睖貪櫟溃骸拔乙仓滥氵@有職位的是不能隨便動的啦?!?/br> 古代就是這樣,雖然是人治社會,可終究是有一些固定規矩不能破。 比如武將,輕易不能離開駐守之地;文官在任職地方的時候,是不能跟地方有牽扯的,比如說收個學生啊,與當地人結親,這都不被允許。 所以很多官員,在兄弟姐妹或者是自家晚輩的親事上,都是非常謹慎的,不能跟當地人結親,只能另外想辦法。 王珺倒是問了他一句:“鹿鳴宴上,有相中的人沒有?” 他弟弟meimei都要相看人家了,他有點著急。 “沒有合適的,解元那家伙,兒子都十歲了,入了私塾讀書呢?!碧崞鸫耸?,溫潤就嘆了口氣:“其他人不是娃兒都生了,就是已經在秀才的時候就成親了,還有兩個倒是年紀相當,可已經定親了,不好下手搶人家的姻緣,其他的都不行?!?/br> “聽說有個叫韋林的舉子,年紀不大,學問挺好?”王珺努力的回想,好像是弟弟們提過兩次這個舉子。 “拉倒吧!”溫潤癟了癟嘴:“那小子不好,帶頭起哄,想為難我呢,死活不能將meimei給他們家,真進了門,還不得把我meimei欺負死???” 王珺又提了幾個人,不是成親了,就是人品有問題,反正溫潤都不同意。 王珺都沒轍了:“你這到底是要個什么樣的人家???這不行那不行的,幸好meimei還不著急?!?/br> 還沒及笄呢,當然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