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48節
第146章 長見識了 原來謝六公子帶來的那個扁長的盒子,里頭另有乾坤。 上面掛了一下子的玉佩! 起碼二三十塊,不同的玉佩。 顏色也各不相同,造型更是別致。 謝六公子隨手摘下來一個淡黃色的玉佩:“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一枚玉佩,一匹小馬上騎著一個小猴子,可愛吧?” 孩子們來了興趣,他們都是見過馬匹的,也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去縣城,看到過耍猴人,猴子很可愛,小猴子更可愛。 “這個造型呢,就叫馬上封侯……?!敝x六公子侃侃而談,從玉佩的造型,質地,到下頭墜著的流蘇,都有一定的講究。 聽的溫潤張大了嘴巴……他倒是知道,古代的高門華府,一個簪子都有不同的說法。 比如說小姐帶的玉蘭花簪子,就是含苞待放的款式,證明小姐還沒成親,待字閨中。 而少夫人戴的玉蘭簪子,就是鮮花怒放,證明少夫人已經是婦人了。 再說這玉佩也特別有講究,按照謝六公子的說法,他的身份,還不夠搭配這樣的玉佩花樣,為什么他有呢? 因為這是公主所賜! 好歹他家跟皇帝還是親家呢。 他這塊玉佩,乃是第一次見公主的時候,公主看他聰明伶俐,特意賜給他的寶貝,平時不戴著,就放著,把玩一下的,因為這玉佩不僅是淡黃色,下面的流蘇,用的是金色流蘇,非皇親國戚,或者是上賜不可用。 再說一面青翠欲滴的竹報平安玉牌,這是用翡翠做成的,少見的硬玉,因為這個時候,翡翠還沒多大名氣,也不出自中原,只作為云貴總督的進貢之物。 也有云南來的商賈,販賣此種硬玉,但因為雕刻不方便,這種硬玉很硬不說,還很脆,一個不好就雕壞了,他這方玉牌,算是其中精品,價值百兩銀子。 孩子們“哇”的驚呼出聲。 他又拿了一只玉環出來,這也是佩戴之物,不過這只玉環乃是古玉,據說是唐朝時期的東西,羊脂白玉,細膩如脂,他還讓孩子們挨個上手摸一摸:“記住這種觸感,是這樣的才是羊脂玉,不是,或者差一點的都不是,現在有不少賊人騙子,造假玉騙人,你們以后千萬不要被騙了,知道嗎?” “知道了!”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并且十分稀罕的摸著那羊脂白玉的玉環。 接下來,什么岫巖玉,天山玉,甚至是瑪瑙玉,都介紹了個遍。 什么“蟾宮折桂”啊,“男佩觀音女戴佛”啊,很多花樣子,溫潤都知道,但是沒有謝六公子說的這么詳細。 比如說,有一種玉佩叫“子辰佩”。 即雕刻互有顧盼的一龍和一鼠的玉佩。子代表鼠,辰代表龍。子辰佩是我國古代玉佩的傳統題材,寓意吉祥。 漢代子辰佩是平安的含義,而到了這個朝代,子辰佩就有望子成龍的美好含義了。 但是呢,民間禁止用龍鳳造型的東西,那是皇室專用,故而這子辰佩的造型十分復古,就是古代龍形,只有其型而不見造,也就是大概像個樣子,但不可詳細雕琢。 還有一種出門戴著的“司南佩”。 眾所周知,司南是古代發明的指南儀器,用于正方向,定南北。 古代的司南形狀如勺一般,而司南佩的含義就是告誡人們不要迷失方向,屬于玉辟邪之一。 人們認為,出門掛司南佩,寓意吉祥。 而溫潤看著司南佩,很奇怪的造型,這東西形狀如“工”字形,呈扁長方體,分為上下兩層,為兩長方柱相連形,橫腰環一凹槽。 頂部琢有類似小勺之物,底部為盤形,光素無紋。 這個話題的確是講了一小天兒,中午連點心和湯水,他們都是跟孩子們一起吃的,嗯,中午提供了羊rou湯給大家。 半碗羊rou一碗湯,吃過了之后,孩子們是飽肚了,其他人就算是沒吃飽,也不會覺得餓啦。 然后繼續看謝六公子,這一天下來,溫潤都長見識了。 原來古代有這么多規矩要守,有這么多東西要知道??! 等到孩子們放了學,溫潤領著他們回了家,在書房里喝茶等晚飯的時候,包郵的感慨一番:“原來只是聽說,現在才知道,各種配飾,果然講究?!?/br> “最主要的是,這些東西,一般寒門并不懂?!敝x六公子道:“我祖父也是寒門出身,中了進士,留在京城三年,也沒搞明白這些,后來當了官員,慢慢摸索,才知道這里的各種講究,等到我出生的時候,家里條件好了,母親從小就開始教導,這些東西,非得有人教導才能知道其中的奧秘,平常也沒有這樣的書籍可以觀看和借鑒,這就是為什么,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br> 他所說的“寒門難出貴子”,就是說貧寒人家的子弟,見識有限,難以真正的成為貴人。 畢竟出身在那里擺著,你不能指望一個農戶家里養出來一個貴氣公子??! 溫潤不有得點頭:“是啊,是??!我也不太懂,一般都是在書上看到過,可實物是真沒見過,更別提上手去摸了,就怕給人摸壞了,賠不起?!?/br> 他就算是在前世,有不少博物館可以去參觀,可人家博物館也不可能讓你上手去摸人家的展品啊。 那些文物都被好好地放著,罩著防彈玻璃罩,擺在那里,你想看可以,但是要在一米以外,甚至是兩米以外觀看。 不少去博物館的人,都帶了望遠鏡,就為了看得仔細。 哪兒像現在啊,還能上手摸,還能摸仔細了。 這些東西哪兒樣不貴?一個玉佩幾百上千兩銀子,摸壞了砸鍋賣鐵都賠不起,比如那一方漢代的玉玦,在外面,那是有市無價的寶貝! “其實,一般的時候,我也不讓人隨便摸這些配飾的?!敝x六公子輕咳一聲,有點尷尬的小聲解釋:“只是聽說你家甚是講究衛生,孩子們也干干凈凈,這才允許他們上手摸摸?!?/br> 這都是貼身帶著的東西,怎么可能隨便讓人摸? 要不是他知道老王家的衛生狀況,也不敢讓人隨便上手摸的,那金黃色的流蘇,就不是一般人能摸得到的東西。 “不管是什么原因,今日多謝長生兄了!”溫潤正兒八經的行了一個大禮給他:“今日一番教導,我們都受益匪淺?!?/br> 謝的這位謝六公子,趕緊回了一禮:“如玉賢弟客氣了?!?/br> 溫潤謝過了他,就看向了其余的人:“明日,誰去授課?” “我去吧?!迸盹w站了出來:“明日我去給孩子們講一講禮節?!?/br> “哦,正好,正合適!”其他人紛紛贊同。 溫潤也是如此,因為他昨日才知道,彭飛的外祖母,乃是山東孔府出來的姑娘,那可是孔圣人后代。 從小又最疼他這個外孫子,故而他有一半的童年時間,是在老太太那里過的,老太太自己是個大家閨秀,管孩子也有一套,別看彭飛是個武將世家出身,那規矩上卻一點不差那些書香門第。 果然,第二天的時候,彭飛給孩子們教導禮儀。 比起溫潤教過的那一點淺顯的禮儀,彭飛教導的就多了。 光是叩拜,就分了好幾樣,見官員的,見長輩的,見平輩的。 祭拜先祖的,祭拜鬼神的,祭拜神仙的,都不一而足。 尤其是拜見上官的時候,這就涉及了官場上的一些學問。 例如對下如何,對上又如何? 平級的官員如何對待,比你高一級的頂頭上司又如何行禮問好?若是你的上司的上司,又該如何? 溫潤對古文有研究,不代表他就對古代官場有研究。 他就記得看過一些電視劇,古代的下官見到上官,是要跪地行禮的……但并不是哦。 現在官場的規則,是高一級的要作揖,彎腰四十五度,以表示恭敬。 再高一級的要彎腰九十度角,以表示極高的恭敬。 要是再再高一級,那就要跪拜行禮了,因為不管是什么官員,人家高你三個級別,肯定是大官??! 你不跪也得跪了。 又比如,這文武見面打招呼,如何行禮?還有,見皇帝也是有講究的,要經過“演禮”。 而且是不同的出身,要有不同的去處。 文官要去禮部,找人演禮之后,才能見到皇帝,行禮自然錯不了。 而武將要去的是兵部,因為文武不同,這見皇帝的大禮一樣,可奏對回話的禮節大不相同。 這一頓教下來,溫潤都覺得自己受益匪淺了。 轉天換成了高盛來教導孩子們。 他給孩子們講的是發型! 看過古裝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里面的人物都是長發及腰,清一色的黑長直,那時候的女子為了干活方便都會把自己的頭發編起來,就是編麻花辮,這在我們現代也是非常常見的,那那些不用干活的女子,比如說達官貴人家的小姐,夫人,以及宮廷中的妃子,她們的頭發都由自己的侍女來打理,往往都是造型各異,上面還會搭配適合今天佩戴的發簪之類的。 其實在古代,女子的發型往往也代表自己的身份,未出閣的小姐會有一半的頭發沒有盤上去,已經嫁為人婦的女子頭發都是全盤的,不會有遺漏的頭發在下面,這就像是古代男子的成年禮一樣,是身份的一種象征。 他講的就是各種男子女子的發型! 這發型也有講究,溫潤也才知道,不是一個丫鬟就能散著頭發,在府里頭上演飄柔的,因為古代丫鬟是要伺候人的,故而丫鬟們的發髻,都是盤起來的,為的是方便干活??! 不過是留著一些劉海,代表她們是云英未嫁的姑娘而已。 而已婚的管事娘子、仆婦等等,最多的是將頭發梳成一個圓髻,綁在腦后,方便干活兒。 比如說老王家,馬三兒家的就是良家婦女,她可以梳墜馬髻、芙蓉髻等等,因為她身家清白,只是被溫潤雇傭來照顧王玫小姑娘的人。 可是陳強家的就不一樣了。 哪怕陳強家的手巧,她也不能梳這樣的發髻,她的發髻就那么幾樣,要么是頭發盤成一個圓髻,用網兜束縛,以兩根銀簪子固定在腦后,或者是三根銀簪子。 或者是將頭發編成麻花辮,再盤起來,放在頭頂,以銀簪固定,再戴上兩朵素色的絨花,就行了。 還有女眷們的發髻也有講究,比如說平民百姓家的婦人,只能梳什么樣的發髻。 而官員家的夫人,又是什么發髻……。 聽的溫潤又開了眼界,一個發型各種講究,不止是女人,男人也有! 翌日換成了丁林,這丁雙木倒也是個人才,他講的是木材。 也是按照規矩來的,百姓家里可以用楊木、柳木、榆木、柚木等等,但是不可用雞翅木,黃花梨什么的,比如幾品官員可以用紅木,皇親國戚可以用紫檀,一品大員也可以,金絲楠木只能給皇帝做龍椅,只能給皇帝、皇后和太子做棺材,連太子妃死了,如果沒有皇命下達,也是不可以用金絲楠木做棺材噠! 而雷鳴給孩子們講的是紋飾,各種各樣的紋飾。 平民百姓用的花草紋,卷草紋,如意紋……。 高官顯貴用的,皇室用的龍鳳紋……。 也很講究,他不止知道,還會畫出來,告訴孩子們,記住了。 溫潤簡直是奮筆疾書,他也要記住了! 這個賭打的真的太值當了,這些東西他都不知道,如何教給孩子們?古代的階級很嚴格的,沒有人指點,真的是瞎子摸象啊。 若是等他們自己一點一點的去了解,那得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