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47節
第145章 因為西北有高樓 “???”一群才子們,瞪大了眼睛。 “這……孔雀為何東南飛?”謝六公子也傻眼了,舉著喝干了湯水的勺子:“這首《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也叫《孔雀東南飛》,乃是一首漢代樂府詩?!?/br> “不錯?!睖貪欬c頭:“這首詩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全詩三百五十七句,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個字,溫某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只是有一點不明白,孔雀東南飛,為什么要往東南飛呢?還有自掛東南枝,東南到底有什么,這么吸引人和孔雀呢?要說飛鳥的話,那大雁也南飛的呀!” “???” “為什么不是大雁南飛呢?”溫潤問他們:“大雁可是忠貞之鳥,是納吉之禮?!?/br> 納吉,就是訂婚,在問名后,把占卜、合婚,卜得適合結婚的吉兆通知女方的儀式,也叫“訂盟”,是婚禮中關鍵禮儀。 而在《儀禮·士昏禮》之中記載:“納吉用雁,如納采禮?!?/br> 就是給對方一對大雁,女方嫁入家門的時候,再把這對大雁帶回來。 “大雁明顯比孔雀更適合比喻夫妻之道吧?”溫潤低頭喝了一口湯:“為何是孔雀呢?其實這頭一句,乃是起興,同時又是以物托志,可為什么要用孔雀東南飛呢?諸位,可有答案?” “你有答案?”鄧二少不服氣,氣呼呼的看著溫潤。 “當然,不過,我請教各位,若是各位答不上來,那就不客氣了,各位可得給我的學生們,當三天的先生?!睖貪櫟溃骸安灰竽銈冎v解四書五經,只要你們講解一些詩詞歌賦上的學問,諸位以為如何?” “這個賭,我們打了!”謝六公子拍板了:“不過你若是輸了,你需要送我們一人一副,你家的那個,十字繡,十全十美嘛,我這出門在外,年禮就送這個了?!?/br> “好??!”溫潤本來就打算送他們十字繡品了,也早就準備好了,而且他肯定自己輸不了,因為這群才子們,讀書讀的腦袋都僵硬了,根本沒有后世人那么靈活。 有了這個打賭的約定,眾人吃過了湯水就下了竹亭,各自回去休息,說實話,他們回去是想辦法的,答案一定有,但,是什么答案呢? 幾個人先是睡了一個午覺,隨后不要溫潤陪同,聚到一起,討論了一下午。 “為什么東南飛呢?孔雀是南方的鳥兒?!?/br> “云南那里頗多?!?/br> “也見過云南總督進貢給皇家的孔雀,還有白色的呢!” “是啊,有綠色,有藍色,還有白色的,可……這跟孔雀東南飛有啥關系?” “南邊兒魚多?” “拉倒吧,孔雀不吃魚?!?/br> “要說南方的鳥兒,鴛鴦啊,仙鶴啊,都是南方的鳥兒,倒是大雁,來回的飛,怎么不是大雁呢?溫兄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 “這能是什么答案呢?” 一群人研究了一下午,吃晚飯的時候,也沒能找到合適的答案,連個可能的答案都沒研究出來。 溫潤晚飯的時候,請他們吃的是“撥霞供”,也就是宋代時候的火鍋,那個時候的火鍋涮的不是羊rou,是兔子rou,云霧之間,兔rou粉紅,像是“撥霞弄云霧”,故而叫“撥霞供”。 還有蓮房魚包等等,這些都是溫潤讓人做的,幾個人到了之后,看了卻大吃一驚:“這不是府城里,那家新開起來的大鴻升酒樓的特色嗎?” “是啊,這聽說是在故紙堆里翻出來的菜譜,是在一本叫《山家清供》的書里頭找到的東西?!?/br> “蓮房魚包,這東西一般人都不知道怎么做!” “還有這個,這是大鵬卵,這東西到現在都沒人知道是怎么做的!” “書上只說了有這道菜,以及這道菜的來歷,可沒說怎么做的……?!?/br> 幾個人也是吃過這些東西的人,一看就知道,跟大鴻升酒樓的那個,差不多。 關鍵是,很多人也想效仿,卻不知道怎么效仿。 加上那大酒樓去的人,都是高官顯貴,有心想找茬的,又不敢下手,生怕得罪了那些貴客。 所以外面絕對不可能有那種菜色。 他們在永清府也是吃過了好幾個有名的酒樓菜館,就是一家都沒有大鴻升酒樓的那種菜。 這菜色不止好看,還十分的文雅,都是從古書上得來的,故而在永清府,那還是一絕呢! 現在在這里看到,能不吃驚么。 “永清府有大鴻升酒樓,我們永寧縣卻是鴻升酒樓,這里才是根本?!睖貪櫺χ埶麄內胱骸斑@一桌菜,小弟可是特意吩咐過得,來來來,咱們坐下慢慢吃?!?/br> “這是什么?”鄧二少好奇的指著一道菜問溫潤:“從來沒見過?!?/br> “這叫山海兜?!睖貪櫺α耍骸澳耸悄纤螘r期皇宮里傳出來的美味佳肴?!?/br> 山海兜,菜名豪邁大氣,有種要把高山大海裝進兜里縱情天下的感覺。其實,它就是卷餅類的食品,在南宋經過花樣翻新,變成了海鮮山貨拌涼皮,就好似咱們現在吃的“雞絲涼皮”,就是食材略有不同。 又告訴他們,這道菜起先叫“蝦魚筍蕨兜”,因為山貨、海鮮遇到了一起,所以也叫山海兜。 這每一道菜,溫潤都能說出一個子午卯酉來,且有一本《山家清供》作為參考,幾個人吃的那叫一個幸福啊,甚至覺得比在酒樓吃的都要好,酒樓里可沒有這么博學的人,跟他們說每一道菜的出處和做法。 這些東西,都文雅得很。 “你們來的不是時候,如果是春夏之際來這里,我請你們喝湯綻梅?!睖貪櫺χ霉?,給他們一人夾了一個蓮房魚包:“如今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了,這蓮房還是家里自己用水養著的,本是想著過年的時候吃一吃,如今先給你們嘗嘗鮮?!?/br> 他們家用好幾個大水缸養著這蓮房,只是為了吃,并不為了蓮子,故而開花之后,也就那么養著。 這還是溫潤提點了陳強家的,陳強家的才養了這么點兒出來,真的是為了過年的時候,吃個新鮮來著。 結果沒等過年,這些人就來了,為了給老爺漲面子,陳強家的就干脆拿了這壓箱底的好東西出來。 果然啊,這幫家伙吃飯都吃進了故紙堆里,溫潤也懶得跟他們吵吵那些之乎者也,干脆大家一起研究美食吧! 這一手果然鎮住了他們,不僅吃的東西,喝的也很講究,等到吃飽喝足了,這幫人也消停了,老實的回去洗漱休息。 溫潤這里什么都好,就是頻繁地洗澡比較讓人無法理解。 主人們還好,就連仆人長工都是如此,以至于跟來的那些下人們,都有些費解了,他們家這么干凈的嗎? 甚至有那么幾個領頭的,都在心里想著,這比他們府上還講究,主人講究,下人也跟著講究,連長工都是干干凈凈的嘿! 這種事情,謝六公子他們不會不知道。 因為很多時候,他們貼身照顧的書童,也會講一些這里的事情給他們聽,于是他們就知道,這里很干凈。 “干凈總比不干凈好?!边@是鄧二少的原話。 而謝六公子更高興一些:“干凈好??!” 他的貼身書童,給他洗了腳丫子,讓長隨將臟水端走,自己擦了擦手,將少爺的鞋子放好:“是啊,總比一些人家衛生狀況好一些,小的還記得,上次那個什么大人家的孩子,好么,頭上還爬虱子呢,就這還是官宦子弟,比小的都臟?!?/br> 謝六公子想起那件事情,臉色也不太好看:“別提了,一提起來就郁悶?!?/br> 那是一個什么府城里的官員家的孩子,據說也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有沒有才華,他沒看出來,就看到這人行禮的時候,發髻上還爬出來兩個小虱子,抬著一個白花花的小蟣子,你說這叫什么事兒??? 不等他開口,鄧二直接把人攆走了。 那天之后他就直接搬去了鄧二家里,再也不住什么客棧,什么民宿了。 衛生狀況堪憂??! 要不然他也不會到哪兒都要用自己的鋪蓋。 幾個人入睡之后,溫潤也躺在炕上睡得噴噴香,今天吃的不錯,明天該干點什么呢? 結果不用他想了。 第二天早飯的時候,幾個人聯袂而來,跟他一起用了早飯,就認輸了。 “我們認輸,答案是什么?”幾個人里頭,鄧二少最能放下身段了,一來吃了早飯就憋不住了,端起碗吃飯,放下碗就認輸,然后迫不及待的就問起了答案是什么。 “對??!” “快說說!” “昨天被你拿一桌子宋代美食給迷了眼,竟然忘了問答案?!?/br> “就是,真是失策??!快說說,答案是什么?” 溫潤看他們一個個好奇的眼神,不由得得意了:“答案就是”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呀!” “???”幾個人異口同聲:“竟然是這個!” 都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首《西北有高樓》是產生于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 此詩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寫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種帶有廣泛社會性的被壓抑的苦悶、悲傷與期待,表現了東漢末年大動亂時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識分子的悲涼和迷茫。 全詩融情于景,語言形象生動,風格樸素渾厚,運用典故以及比喻、寄托等手法,從高樓寫起,以高飛作結,當中交錯描畫弦歌之聲及聽者感受,寫得縹緲空靈。 而《孔雀東南飛》寫的是夫妻之事,依然是借詩詞感嘆當時的朝政民風,與這首很是相合。 最主要的是,兩首詩,都是古詩詞,都是漢樂府,作者全部都是佚名! 也就是說,沒有作者的名諱流傳后世。 “孔雀為何東南飛?因為西北有高樓哇!”溫潤拍著桌子哈哈大笑:“你們啊你們,看事情只知道循規蹈矩,讀書讀的腦子都僵了,為什么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就是讓你們活學活用,幾位,你們都是才子,都是有最好的家世背景之人,可你們這么游學,可有所收獲?” “這……?!睅讉€人沉默了。 溫潤剛要說什么,謝六公子又打斷了他的話:“我們認輸了,是不是要給你的學生們,當一天的先生?今天我先來!” “好呀,不知道謝六公子,想要教導孩子們什么呢?”溫潤不由得失笑,這位謝六公子出身高貴,恐怕這輩子,都沒機會當個夫子了。 這會兒興致勃勃,倒也情有可原。 “早有準備,我呀,是沒當過夫子,但是我也是從小長大的呀!”謝六公子神秘一笑:“我明白如玉賢弟的顧忌,怕我們教壞了孩子們,故而不許我們講解四書五經等等正經的書籍,但是卻叫我們給孩子們開拓眼界,我這就如你所愿,讓你也跟著開闊一下眼界?!?/br> 他這么說,溫潤沒生氣:“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啦!” 謝六公子沒帶什么東西,他只是讓他的長隨回去,拿了一個扁長的盒子過來。 然后就一手托著這個盒子,大步流星的去了隔壁的私塾學堂,還是大小班一起上課的大課堂。 “吶,今日是我,謝松謝長生,給你們上一堂課,這堂課呢,我們不討論學問,只開闊眼界?!焙⒆觽儐柡靡姸Y之后,他也同樣還了一禮,然后坐在了教案那里:“來,看看這是什么?” 他順手,就打開了自己帶來的盒子。 溫潤一看,差點噴了嘴里的茶! 其他人也相互擠眉弄眼,也沒搞明白,這謝六公子,第一次當先生,第一次給人正兒八經的上課,講什么呢?非得帶了這么一個東西過來。 孩子們也十分好奇的看著那盒子里的東西,一個個也面面相覷,不明白這位謝先生,是在炫富???還是有毛病,弄了這么多過來,是要鬧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