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22節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sao數百年。 一口氣寫完,嗯,很好,他只是抄襲了清朝的詩,估計這會兒沒有清朝,也沒清朝那作詩的人。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sao數百年?!?/br> “好,好詩!” “好一個”各領風sao數百年”??!” “大氣!” “某沒有想到,這詩詞還有如此意境?!?/br> 對于溫潤的贊美之聲不絕于耳,眾人也覺得他這詩詞果然寫的精妙,尤其是最后一句,豈不是說的在場的各位? 而且今日的確沒什么出彩的佳作,溫潤的這首詩,算是第一個了。 他又是東道主,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永安的人在表現他們的才華。 這算是一個完美的收官了,因為隨后幾個詩詞都一般般,許攸激動地滿臉通紅,溫潤真是給他們長臉??! 最后他們還是很早就散了,一個是因為天色不早了,怕第二天學政大人有事情,他們需要養精蓄銳,要多多的在學政大人面前露臉才是。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沒人再有信心,能做出超過溫潤的作品。 與其在這里獻丑,不如趁早回去吧! 今日的魁首已經出現了,他們還留下來干什么呢? 溫潤喝了點酒,有點發熱,去洗了把臉,才跟著許攸回去,倆人沒回許家大宅,而是回了書院。 回去之后溫潤洗了個澡,洗去一身的酒氣,就躺在搖搖椅上,晾干頭發的同時,還哼起了小曲兒。 他不敢哼什么驚世駭俗的曲目,就哼唱東坡先生的那首《水調歌頭》,后世將這首詞排成了歌曲來演唱,他也會的,而且還挺在調子上呢。 平時去唱歌的時候,他就會點這首歌。 一身輕紗長袍穿在身上,光著腳丫子,一對木屐在旁邊放著,他哼著歌,搖搖晃晃的特別舒坦。 就是身邊的許攸,他沒回自己的房間,在這里瞎激動:“你這首詩一出,他們都敗退了,哈哈哈……對了,這首是叫什么?” “鴻升小文會?!睖貪欀苯觼砹诉@么一個名字,按在了這首詩上:“名字簡單易懂?!?/br> “不是,如玉賢弟啊,這個可不行啊,那首叫《竹林小筑》,這首叫《鴻升小文會》,你這都是什么名兒???好歹弄一個比較文雅一點的???”許攸很是感嘆:“不過你這首詩啊,比上一首更好!就怕學政大人對你有意見,你那首《竹林小筑》可不如這首《鴻升小文會》??!” 詩也有高下之分。 “哎呀,當時那個情況下,《竹林小筑》最為合適?!睖貪櫜缓哌罅耍骸岸谛∥臅臅r候,這首《鴻升小文會》最合適,全看情況如何。誰作詩還能越做越差???都是越做越好??!” “也是??!”許攸美滋滋的道:“我們這次可真是長臉了,明天想必學政大人就會知道你的佳作?!?/br> “無所謂了,這其實也不是為了顯擺?!彼娌皇枪室獾?,但是能讓永寧縣臉上有光彩,他也是高興的:“對了,你考得如何?感覺上來說?!?/br> “還行吧?”許攸想了想:“我是以竹言志,多了不敢說,過關是沒問題的,就是可憐了那三位?!?/br> 溫潤知道他說的那“三位”是誰。 有三位已經五十幾歲快六十了的“老秀才”,前文提到過,過了七十歲,才不許這樣的老秀才也要跟著“歲考”,可憐??! 但這就是規矩,沒辦法,他們不想來,因為跟一幫小年輕一起考試,總覺得丟人現眼,卻不得不來。 這事兒,沒辦法。 “唉!你就好了,不用歲考,學政大人又那么欣賞你?!痹S攸酸了吧唧的道:“我明年就要考試了,一定要考上,我也不想再歲考了?!?/br> “嗯,乖!”溫潤笑了:“行了,去睡覺吧,這都什么時候了?!?/br> “哦?!痹S攸跟他道別,就回去了。 溫潤依然懶懶的躺在搖搖椅上:“這個時代,還是很好的嘛?!?/br> 他混得好,就是很好的時代,他混得不好,就是cao蛋的時代。 懶散舒坦了,他就起來,直接去了屋里頭睡覺,一覺睡到大天亮。 書院的飯堂有早點,溫潤去的時候,其他人都吃得差不多了,許攸一直在等他,見到他之后拉他到自己的桌子上:“學政大人還在看卷子,咱們的山長也在,現在書院里只有兩位先生在管事兒,但是沒有上課,只讓我們自己溫習?!?/br> “應該的,好幾百個卷子,不能不看仔細一些?!睖貪櫟溃骸爱吘菇衲昵锾?,就要鄉試了?!?/br> 一般鄉試也分時候。 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 京畿的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而一般鄉試都是在本地的布政使司駐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也是本地最大的考試場地。 這次考試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 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 如果上面在春天舉辦,就是在二月份左右,溫潤就是在春天考的試,許攸直接趕上了秋天考試。 學政大人一來就歲考,其實是摸一摸底,看一看這些人的水平如何,將來鄉試的時候,看卷子也能有個心理準備。 許攸點點頭:“可不是么!這次能來歲考的都是想去考鄉試的,就算不想去的,也得來歲考?!?/br> 事情就是這么的無奈。 “行了,學政大人在看卷子,咱們就別跟著cao心了?!睖貪欈恿藗€懶腰:“我看看早上吃什么?哦哦,花生筍絲???” 小菜做的很精致,但是每一頓都帶著“竹”,不是竹筍就是竹蓀,甚至是紅燒竹鼠。 這可是一道特產小菜呢,沒有竹林的地方,是沒有竹鼠的啦。 梅干菜rou包子,花生筍絲,搭配的八寶粥。 溫潤看了半天:“沒有咸鴨蛋嗎?” 前世是北方人,他口重一些,覺得沒有咸菜下不去飯。 今生穿越到了南方,好么,一頓清淡吃的他啊,口都淡了。 現在也就能吃個咸鴨蛋啦! “你這什么口味???八寶粥呢,甜的,你還要吃咸的?”許攸差點翻了個白眼兒:“亂不亂???” 溫潤不吭聲了,因為許攸說的很對,他只是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唉。 低頭吃了早飯,而且這早飯也沒吃消停,還有人不斷地來來去去,都跟溫潤打招呼,溫潤昨天可是出了風頭的,不少人都認識了他。 他也認識了不少人,不過大家都是保持君子之交,點頭打招呼,寒暄一二。 但是架不住人多??! 三五百號人呢,還有昨天沒去的,聽說了他的大名的,紛紛來打招呼,溫潤只好一一回禮,忙的很。 吃過了早飯,他就往回去,想著養養神兒。 結果迎面碰到了好幾位,其中就有溫家莊來的溫源跟溫浪。 這倆人好歹都是在書院讀書的人,哪怕有了溫潤這個事兒,他們倆還是厚著臉皮,在書院里讀書,為的是要出人頭地,幻想著自己考中秀才,得中舉人,甚至是會試,成為進士,為官做宰……。 想的很美好,可現實非常殘酷。 春天考試那會兒,他們在書院里考試,成績平平,結果后來連縣試都沒過去! 連秀才都沒能考上,何況是舉人了。 這次聽說學政大人來了,這倆人也是四處鉆營,可惜的是,名聲太不好了,在本地,都知道溫潤的事情,故而在學院里沒人搭理他們。 可是外面的人不知道??! 加上這兩個人好歹也是書院里的學生,他們溫家莊又有好幾個人在這里讀書,故而抱團的很,他們一群人的宿舍,是連在一起的,現在他們幾個住在把頭的那幾個房間,其余的房間空了出來,給那些來書院的人入住。 還特意選擇的是從府城來的舉人們。 哎呦喂,幾個人嘚瑟了,尤其是領頭的溫源,那叫一個意氣風發??! 不過,鴻升酒樓的小文會,他們沒去,因為沒貼子,又沒什么文名,進不去。 加上知道溫潤主持的這個小文會,他們去了又怕受辱,就沒冒頭。 這人啊,有那文質彬彬的就有不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昨晚溫潤的那首《鴻升小文會》,果然,知道的人多了,就有人提了溫潤,想結交一番。 溫源跟溫浪,還有其他幾個溫氏子弟,說實話,“溫”這個姓氏,少見一些,在當地,也只有一個溫家莊。 一聽就是以姓氏為居住地的命名方式。 溫源溫浪他們又說都是兄弟,誰家兄弟這么多?只能是族兄弟,親戚么。 現在溫潤一出名,這些人就立刻找上了溫源和溫浪他們倆,想要結交一番。 溫源跟溫浪本來是不想幫忙的,這不,無奈的是,冤家路窄,他們“狹路相逢”了。 他們既然想結交溫潤,自然是知道溫潤的,有的人還見過溫潤,但是跟溫潤也就是點頭之交。 所以需要人引薦一番,結交一下。 雖然學政是一年一換,甚至是二年一換,但是這一屆的學政,勢必是要主持鄉試的,故而很多人都想跟學政大人前扯上關系。 溫潤是這些人里頭,唯一一個快速、飛速的跟學政大人前扯上關系的舉人。 “這不是溫潤,如玉賢弟么!” 溫潤的這個字,其實很好,君子,溫潤如玉。 加上他年紀小啊,其他的舉人都三四十了,他才二十出頭,剛剛弱冠啊。 “幾位兄長請了?!睖貪櫩吹剿麄冞€能保持一種公式化的微笑,可是看到他們身邊跟著的溫源溫浪他們,這笑容就只剩下淡淡的了。 就這么客客氣氣的也不是結交的意思,其他人都看著溫源,因為知道溫源跟溫浪倆,溫源才是當大哥的,溫浪是當弟弟的。 溫浪也看向了溫源,這把溫源給氣的??! 你倒是先跟溫潤打個招呼,試探一下溫潤??? 看能不能跟溫潤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和氣一些? 畢竟現在他們代表的不止是自己,也不是溫家莊,他們現在都是永安人。 被這些人看的很無奈,溫源不得不張嘴:“溫潤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