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7節
一個秀才,來到縣衙,難道就不怕有什么麻煩事兒嗎? 他再給溫潤透透底兒,好歹有個心理準備,別一會兒生氣,再發怒。 學政大人可是站在他這邊的,一個搞不好,東翁恐怕真的是吃不了兜著走。 虛受堂里,已經有人了。 虛受堂的設計很簡單,只有一間房,房間很大,房間里面一張床、一八仙桌、一對太師椅。 如今太師椅上坐著倆人,倆人都是一身便服。 倆人身后站著各自的隨從,另外還有一個人,是在門口站著的,這個人很年輕,大概十七八歲的年紀,穿著一身錦衣華服,看著有點瑟縮,像是被嚇傻了似的,手里頭攥著個折扇,腰上掛著的玉佩,香囊等等,一看就是個有錢人家的少爺那種人。 可能是犯了錯誤吧?這家伙一點精氣神都沒有。 而眼巴前的兩位都沒穿官服,但是溫潤在原主的記憶里知道,這兩位,一位是縣令大人,一位是熟人,那天他們在道觀遇到的那位大老爺。 “學生見過縣令大人?!睖貪櫹冉o認識的人行了一禮,然后看向了那位大老爺。 “溫潤,溫如玉,本官乃永清府學政張賢,張慶正?!睆埓笕嗣?,笑瞇瞇的看著溫潤。 學政大人? 這個官職可有意思了。 全稱叫“提督學政”。 在朝上是沒有分級的一個官職,主要管轄省級的科考和教育工作,主管一省主管教育、科考的官員,俗稱學臺。 一般從各部院侍郎(從二品),京堂(大理寺、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常寺、太仆寺等等,為三品或四品京官),翰林院修撰編修侍讀侍講(五品或六品),科(既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正五品),道(既都察院十五道監察御史,從五品),各部院郎中(正五品)等中由進士出身者簡用。 因此各省學政并無固定品級,若以侍郎而授學政即為從二品,以郎中授學政者即為正五品,唯有一點,出任這個官職的人,必須是兩榜進士出身。 學政俗稱學臺、學院、學憲。 其官與布政使、按察使不同,嚴格意義上說并非地方官、而是由皇帝親自委任指派的官員,反倒是類似欽差的性質,雖然沒有什么代天巡狩的意思,可是管理好教育工作,那也是為朝廷培養人才,加上每到一地,接觸最多的就是讀書人,且年輕的讀書人居多,更能知道本地的一些事情。 溫潤不知道他是提督學政很簡單,因為他前身考鄉試的時候,只遠遠見過一面,沒什么印象,然后就是考試,急著回家,被出嫁。 要是考過了鄉試成為舉人,那么他在成為舉人之后的鹿鳴宴上,就會見到這位學政大人了,而且是近距離的見到,不再是遠眺。 因為成為舉人之后,是有鹿鳴宴的,到時候各個新舉人都會相互認識,然后是跟上級官員認識。 他不是舉人,所以不認識也沒什么。 只是溫潤還是一愣,隨后又行了一禮:“學生溫潤,見過學臺?!?/br> 第29章 冒名頂替 “起來吧,你可還記得我?”這位張賢張慶正大人,倒是提醒了一句,表示他跟許諾以前就認識。 這讓坐在一旁的縣令大人臉都黑了。 不認識還好說,認識可就不太好辦了。 這個小秀才也不知道是哪兒燒了高香,竟然跟學政張大人搭上了關系。 溫潤不溫不火,不折不屈的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 “記得,在道觀山下遇到的您?!睖貪櫺α诵?,他也就搭話到了這里,然后就保持微笑,恭敬的神態,然后就沒然后了。 他不吭聲,倒是讓縣令大人難做人了。 不得已,縣令大人只好看向了毛師爺。 這里能開口的唯有毛師爺最合適,其他人都不行。 毛師爺身為師爺,這種事情,也只能他來開口。 于是他輕咳一聲:“溫秀才,你可曾赴府城考鄉試?” “去過?!睖貪欬c頭。 “嗯,成績?”毛師爺有點猶豫,這要怎么說下去? “一直沒有祿報傳來,應該是名落孫山了?!睖貪櫅]有多么的失意,也沒有多憤恨,這古代的科舉,比現代的高考還難。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去的少,掉下去的多。 不幸的是,溫潤就是被擠下去的那個小秀才。 “其實,你考中了?!泵珟煚斨е嵛?,最后還是張學政開了口:“老夫來說吧,溫潤,你高掛桂榜,已經是舉人了?!?/br> 溫潤沒有如何驚喜,反而是瞪大了眼睛:“那為何沒有祿報?也沒有人跟我說?這是怎么回事兒?” 縣令大人慚愧的低下了頭,旁邊那個年輕人,也低頭了。 毛師爺也很為難,要怎么說才合適呢? “本官來說吧?!睆埓笕碎_了口:“你是考過了,但是沒等出榜你就回了家,據說家里有急事,可是你回去之后,跟你一起考的幾個人,也跟著走了,他們倒是知道自己考不中,去府城考鄉試,只是他們離開之后,就去游學了,也不知道你考中了沒有,而你二叔二嬸做的事情,我們也調查過了,將你嫁出去,想要霸占你的家產,但是你不愧是讀書人,行得正坐得端,將家產都處理了,又依照婚約嫁了過來,甚至還幫忙照顧三個孩子,說實話,我注意到你,是因為你的善心之舉?!?/br> 來之前,這位張大人可沒閑著。 溫潤的事情,他查的一清二楚。 “我中了,那我沒接到祿報,也沒有人通知我,更沒去參加鹿鳴宴……?!睖卮嬗辛艘粋€大膽的猜測:“就沒人注意到這一點嗎?” 舉人的鹿鳴宴??! 鹿鳴宴得名于皇帝宴請科舉學子以“鹿”為主脯的宮廷御膳,用來表示皇恩浩蕩和對人才的器重。 鹿一直來被崇為仙獸,意象為難得之才;皇帝貴為天子,“鳴”意為天賜,故皇帝為東,才子為客的這一御膳被名為“鹿鳴宴”,意指天子覓才、重才之宴。又一說為,鹿與“祿”諧音,古人常以鹿來象征“祿”的含義,以此為升官發財的盼望,而新科入舉乃是入“祿”之始。但由于古代人們自謙含蓄,并不愿將財富放在嘴邊,因為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出入的,于是取了“鹿鳴”這么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而現在的鹿鳴宴,是中舉之后,由知府和學政主持的宴會,在主要是為得解舉子餞行、勵志的一個宴會,同時也是給大家相互認識的一個機會,畢竟以后說不定會結伴去京城會試,甚至是同地為官等等。 溫潤榜上有名,可他根本就沒去鹿鳴宴。 “因為有人替你去了?!睆埓笕藪吡艘谎勰莻€年輕人:“還不過來?” 那年輕人期期艾艾的走了過來,一下子就給溫潤跪下啦! “對不起,溫秀才!”這個年輕人一臉的悔不當初:“是我豬油吃多了,蒙了心?!?/br> “你就是頂替我的人?”溫潤都要氣笑了:“我一個農家出身的小子,可沒錢將自己打扮成這樣?!?/br> 他就是最普通的青衣直綴,而對方穿的一套衣服,可能頂他五套還要多久,再看他腰上的玉佩,手里的折扇,以及手上戴著的大金鑲嵌寶石的戒指……嘖嘖嘖,一個紈绔子弟,活脫脫的一個紈绔子弟。 溫潤可“紈绔”不起來。 “咳咳!”張大人輕咳了一聲:“你來說?!?/br> 他指的是那年輕人,也就是頂替了溫潤名頭的家伙。 “你是怎么頂替我的?我也有認識的人,而且萬一我去府城呢?你怎么知道我中舉了呢?”溫潤臉色不好看:“你跟蹤我,還是調查了我?” “不是,我是在府城酒樓里喝酒,聽人說的……你那個小叔,他跟幾個人喝酒,說……說你的家產不少,偏偏浪費在科舉上,還說你母親的娘家都沒人了,當年帶來的嫁妝,也都歸了溫家所有,他覬覦你家不是一天兩天了,聽說你來鄉試,生怕你考中了之后,他沒機會,就想著找個人家,把你嫁出去,然后家產分了……當時有個商隊的人也在,里頭有一個叫王大志的說,他有個大侄子,就很合適,然后倆人一拍即合,我沒忍住,就摻和進去了……?!?/br> 溫潤眼神太奇怪了,合著他嫁人,還有這小子摻和的一腳??! “我頂替了你的名額,反正我在府城的書院上學,也沒人認識你是誰,而我有了舉人功名,也不用費勁巴力的讀書……我給了那倆人各五十兩銀子,這事兒就這么辦了?!蹦贻p人跪在地上,突然哭唧唧的道:“誰知道,去府城的書院上學,那么多事兒???每天管得嚴,偶爾還有人來討論學問,我根本就不會!” 溫潤大松了口氣:“你以為冒名頂替就一帆風順了?” 前身再沒什么城府,他也是秀才,腦袋瓜好使著呢,而且前身大概是繼承了母親那邊的智慧,因為前身的母親,就是一個老秀才的獨女。 而老秀才當年是村里頭有名的神童,要不是后來娶的媳婦兒身體不好,老秀才可能會成為舉人。 張大人開口:“我見過他好幾次,他說是溫潤,可是我看過你的考卷,文筆工整,做的詩詞也很有靈氣,結果他竟然說不出考卷上的詩詞,自己寫的都記不住嗎?又考校了其他的功課,依然是一塌糊涂,我就起了疑心,尤其是后來在山上遇到了你,你說你叫溫潤,字如玉?!?/br> 第30章 舉人老爺啦 “是的,學政大人從山上回來之后就直接來了縣衙?!笨h令大人一臉的糾結表情:“本官才知道,這個家伙干了什么!” “這位是?”溫潤這才問年輕人的身份。 “是本官的妻弟?!笨h令大人也夠郁悶的:“要不然他也不會看到中舉的名單?!?/br> “呵呵……?!睖貪欀皇羌傩α艘幌?。 明顯這是生氣了??! 能不生氣嗎?換了是你,你不生氣? 溫潤前生在現代社會,在好多年前也有人冒名頂替,明明高考考上了,結果沒收到錄取通知書,以為自己沒考上呢,就此混入社會,打工養活自己。 可實際上是有人冒名頂替他去上了大學。 后來被查出來,那些人都沒個好下場! 以至于每年開學,都要核實身份證和照片。 但是古代還沒現代那么發達呢!怎么核實? 要么有認識的人,可以聯保,要么就只能指望上頭的人明察秋毫了,很可惜,溫潤沒趕上好人。 幸運的是,張大人察覺到了這個問題,來核實了。 這么一核實,那縣令大人的小舅子,可不就暴露出來了么,同時,這個縣令大人也坐蠟了。 這是他正兒八經的妻弟,說沒關系誰信??? 同時溫潤也明白了,為什么縣令夫人會出現在大仙祠,求神拜佛,上香燒紙是其次,主要是堵他去了。 不知道縣令夫人是怎么打算的,又要跟他說什么?不過沒說出來,溫潤也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意思。 毛師爺也在一邊開口道:“事情已經發生了,幸好他也沒干什么有損溫秀才名聲的事情?!?/br> “是沒來得及做吧!”張大人毫不客氣的道:“所有的舉人去府城上學,都要有幾個月的時間,讓先生摸一下他們的底,看看學業怎么樣,這小子一看就是個不學無術的東西,做的策論驢唇不對馬嘴!” 張賢沒說的是,他都懷疑這小子的秀才功名,是不是自己考的?要不是他翻了這個家伙,考秀才的時候,寫的卷子,恐怕這事兒也沒這么容易,早就鬧開了。 就這,知府那邊都炸廟了。 而且他有意換走現在的這位縣令,換一個“自己人”來這里。 幾種情況一綜合,他就來了。 溫潤不知道這些,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