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婦女主任 第34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快穿之我家娘子是上神、睡錯男主后我徹底開擺【NP】、(HUNTERxHUNTER)獵物馴養與食用指南、永夜囚籠(NPH-架空現代)、區區五根(NP 穿書 爽文)、白月光復活之后
專家們下鄉,走到哪個大隊,哪個大隊都得招待好了,有些大隊沒養豬,正好趙村兒大隊之前組建筑隊的時候,跟其他大隊約定過用豬rou來抵他們社員的工錢,現在就用上了。 公社欠他們錢,他們也欠著別人錢,然后趙村兒大隊又用東西跟各個大隊抵錢,這個東西包括但不限于糞肥、豬rou…… 趙蕓蕓想到秋收后的苦日子,便腦子打結:“這也太麻煩了!” 趙柯鼓勵她:“問題不大,大隊相信你們?!?/br> 別的大隊就一個會計、一個記工員,趙村兒大隊養出三個會計——牛會計加上趙蕓蕓和潘翠蓮,當然不是白養的。 趙蕓蕓眼神幽怨,也只能認命。 公社那邊兒,段書記吳主任和酸菜廠的廠長早上八點陪客人們參觀酸菜廠。 陳三兒開著拖拉機等在酸菜廠外頭。 酸菜廠就那么大點兒,一圈兒轉完用不上十五分鐘,廠長多介紹幾句,花不上一個小時,就出來了。 陳三兒開拖拉機的技術經過這段時間荒地里的來回磨煉,已經可以稱得上農機站的拖拉機手骨干。 但同時,他也忙得沒有時間經?;刳w村兒大隊,這一次,他送一行人回趙村兒大隊,順便回去看看想念的人。 十點半,拖拉機開到趙村兒大隊。 趙柯和趙新山提前等在村口,趙蕓蕓也湊過來。 趙新山警告地看她一眼。 趙蕓蕓眼神亂飄,就是不走。 趙新山又不能大庭廣眾下罵她,直接趕走也太奇怪,只能眼不見為凈。 趙蕓蕓期待地望著遠處的拖拉機。 拖拉機一停在曬場,那頭趙新山和趙柯迎上去招呼段書記他們,趙蕓蕓悄悄和陳三兒眉來眼去。 年輕男女日日見,容易生矛盾,但見不著,總盼著見,有限的時間只想黏一黏,多看幾眼。 趙蕓蕓是個直接的性子,意識到她對陳三兒感情不一樣,曖昧幾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陳三兒處對象。 陳三兒不愿意偷偷處,也不愿意他沒努力出啥結果的時候,讓趙蕓蕓被人說嘴。 他說要努力,真的是拼命努力,表現給趙蕓蕓的家人看,也表現給全村人看。 倆人的事兒,還局限在小部分人中,并沒有傳開,可年輕男女,顯然情難自禁。 所幸,現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公社領導和專家們身上,沒啥人關注他們。 酸菜剛拿過來,燉入味兒還得些功夫,趙新山提出請大家去辦公室坐著喝水聊天兒。 翟老師他們為著考察來,不好意思到老鄉家就吃吃喝喝不干正事,主動提議先去田里轉轉。 哪有客人來,還沒招待就先干活的,趙新山勸說:“馬上就吃飯了,不差這一會兒……” 翟老師堅持。 段書記說和:“專家同志們這么說了,趙隊長,你們就帶帶路,我們也跟著一起轉轉?!?/br> 趙新山對趙村兒大隊的農業結構如數家珍,挨個說了一遍,詢問專家們先去哪兒。 翟老師他們來之前對雙山公社的情況有些了解,也通過趙瑞了解過趙村兒大隊的種植情況,知道趙村兒大隊的農業結構很典型,農畜林都有,種植品種不單一,而且有初步的科學化和機械化。 現在,他們聽過趙新山的介紹,翟老師和衛老師簡單一溝通,便決定先去水稻地看看。 一行人轉到稻田地。 趙村兒大隊的水稻是試驗品種,新品種正式大規模推廣之前,肯定要在各地進行試驗,同一個省不同的緯度不同的土壤、水質、溫度都可能對水稻的發育生長成熟造成影響。 這是很有觀察價值的稻田。 翟老師他們一走進稻田埂,便忘了其他,專注地觀察,互相交流。 趙柯和段書記等人都沒打擾他們。 記者選了合適的角度,對著他們拍了兩張照片,然后走近聽他們交流的內容,進行記錄。 中午,學校放學,高年級的一群學生們聽說他們在水稻田,有省城的專家,跑過來湊熱鬧。 趙柯示意他們安靜,又招招手,叫他們過來看。 翟老師、衛老師幾人鉆研了一會兒,才想起趙柯他們,趕緊收起見獵心喜,轉過來,看見一群孩子很意外,“他們是……” 趙柯拍拍一個學生的肩,笑著解釋:“我們大隊小學的學生,讓他們聽聽專家同志們的經驗,多了解了解農業,也開拓開拓眼界,都是農民的孩子,站在農民的肩膀上騰飛,不能忘本兒嘛?!?/br> 幾人對視一眼,更加意外。 趙村兒大隊培養孩子的態度,太特別了。 不過他們并沒有對此多做評價,對趙新山說起他們簡單觀察的結果。 趙村兒大隊的水稻長得不算特別好,不過對新手來說,已經相當合格,明年有經驗,肯定會更好。 衛老師建議:“明年你們可以在稻田里養一些鴨子或者魚,豐富你們大隊的養殖種類,你們大隊有這個條件?!?/br> 趙新山沒經驗,不知道還能這么養,詢問后得知不會影響水稻,就記下來。 趙柯難得得到專業人士,借機問:“我們公社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和水資源,我們能再豐富一些作物的種植嗎?果樹、藥材、蘑菇木耳?” 翟老師沒有立即給出肯定的答復:“這個需要我們詳細深入的考察之后,才能給出結論?!?/br> 趙柯點頭,又問:“我們公社想要栽樹,是不是也可以選擇更適宜樹木生長的土壤環境?” 翟老師問:“栽樹?果樹嗎?” “不是?!?/br> 趙柯否認,可勁兒地裝逼:“我們公社當下的目標是大力發展農業,肯定要開墾荒地,大量伐木,但又不想影響我們公社的生態,給子孫后代留下隱患,所以想要打造一個生態上的良性循環,給未來打基礎,這是有可能實現的嗎?” 這下子,翟老師他們看趙柯的眼神,完全是毫不掩飾的震驚。 他們震驚于她的前瞻性。 很少有人會覺得樹也是資源,也需要循環。而且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期,一般很難兼顧到環境和生態,也很少有人會顧及這些。 飯都沒吃飽呢,就開始展望未來,普通的人聽見,肯定要譏笑:步子跨太大,不是扯到襠,就是異想天開。 但確實有學者專家提出過類似的觀點…… 恰巧,翟老師也發表過相關的論點,所以他驚訝過后,便像是遇到知己一般,目光灼灼地看著趙柯:“趙同志,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見識?!?/br> 趙柯裝作不好意思地笑。 趙新山適時驕傲道:“趙柯愛讀書讀報,思想上肯定要進步一些,想得也更周全?!?/br> 段書記點頭,認同地說:“我們公社的發展規劃初版就是小趙寫得,后來合作社開會,規劃更科學細致,也更長遠,小趙功不可沒?!?/br> 翟老師和衛老師等人越發好奇,“規劃?” 段書記穩重講解:“短期的富裕不是我們的最終追求,我們公社規劃以每五年為節點,第一個五年目標是大力發展農業,同時維護一個健康的農業生態……” 至于怎么維護。 雙山公社現在的發展方向是先進帶動后進,趙村兒大隊發展更快,帶動整個公社。 而趙村兒大隊當下的發展方向,農業和養殖業相結合,還對林業躍躍欲試…… 趙柯有的沒的一通說,忽然謙虛道:“我們公社還想嘗試蓋暖棚,進行一些試種培育工作,我們專業知識有限,正好這次請到幾位專家同志們,想多請教一下,所以我才問了前面的兩個問題?!?/br> 暖棚?! 師生幾人眼神全都熱起來。 趙柯眼里閃過一絲滿意。 她從前當然不太了解這些,就是有一個大概的宏觀的認知,回趙村兒大隊之后漸漸明確自身定位和目標,才開始瘋狂汲取各方面的知識,反復思考。 但她一個人,哪能面面俱到。 這么恰到好處的貼合,當然是人為的。 他們提前背調過——趙瑞早就在學校打聽過了,農學院那邊兒一整個學院共用那么幾塊兒地,一個學生養一株兩株作物,扣扣搜搜的。 他們提前研究過——怎么最大限度地展現優勢,進行誘惑。 他們整個雙山公社都可以作為課題,還可以建暖棚哦,而且趙柯他們還這么懂他們,理解他們。 就說想不想留下吧。 第176章 雙山公社當下急需能幫助他們科學發展農業的人才, 知青們在這方面能夠提供的幫助完全比不上專業的農業專家。 所以在邀請成功之后,公社合作社開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怎么針對這些專家,利益最大化。 他們特別想要留下這些人, 但又不直接邀請, 描繪一大堆直擊內心渴望的設想和展望, 就戛然而止。 翟老師和衛老師他們抓心撓肝。 做研究都得耐得住寂寞和艱苦, 花費個十年二十年來完成一個課題也值得,可有些門外漢不懂裝懂胡亂指揮, 太多的研究是因為外部問題半道夭折。 雙山公社一個這么偏遠的公社, 規劃太理想化, 又實在有研究價值, 真的能做起來嗎?他們有這個實力嗎? 如果真的能夠做起來…… 他們會答應來雙山公社考察,很大程度源自于雙山公社的名氣,趙村兒大隊跟報紙上說的幾乎沒有出入,公社領導的態度, 好像又真的上下一心為發展…… 這可太難得了! 這個機會, 如果錯過,太可惜了…… 翟老師和衛老師越想越心癢,吃殺豬菜都有些心不在焉。 趙村兒大隊的社員們已經習慣村里來一些“大人物”,但還是對專家們挺好奇的,瞧他們吃rou都不開心,嘖嘖稱奇。 “城里人條件這么好呢?rou都不愛吃?!?/br> “知青也是城里來的, 沒見他們不愛吃啊?!?/br> “沒準兒……省城不一樣?” 說話的幾個社員看向同樣來自于省城的記者同志, 他大口大口吃得挺香。 “那是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