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我跟她提說認識你,她還讓我替她問候你家祖宗十八代嘞,你看她有多想你…… “她們好歹也算是睡了同一個男人,感情好正常,這要擱以前,那得叫姐妹吧?”張航媳婦激動的一拍大腿,說出來的話,讓聶安倩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端著飯碗從院子里走出來的張航和張磊,聽到這句話,嘴里的飯都噴出來了,兩個大男人哈哈哈笑的直不起腰。 張俊義氣的臉都青了,扭頭進院子,沖著金水琴和聶安倩發火:“有什么事不能回家說,非得堵著門沒完沒了,讓人看笑話?!?/br> 張航從小就跟比他大兩歲的張俊義不對付,故意大聲喊他:“俊義哥,這回來咋也不打聲招呼呢……哎,哥……” 別人家都忙著割麥時,張俊義家沒動靜。金水琴兜里揣著瓜子,在大街上跟人閑磕牙。 人家把麥都已經收到場里曬干脫粒,往家拉的時候,她還在打電話催張俊義。 等到人家開始點花生、種玉米時,他們家才著急忙慌的上地割麥去了。 一家五口全部出動,張藝然在地頭一會兒喊渴了、一會兒說餓了,聶安倩要哄她,一天下來也割不了多少。 張俊義彎腰割一會兒就把手給割流血了,包扎耽誤耽誤時間,一天下來也就比聶安倩強點兒。 金水琴和張栓柱急得不得了,他倆倒是有努力割??上麄z割的本來就不快,身體還不好,連著割了兩天,也只割了五分之一。 這俗話說的好,六月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連著十來天晴空萬里之后,突然就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 要說這雨下的其實也是蠻及時的,這個時候都已經種上了花生玉米。如果不下雨,就得拉管子從井里、河里抽水澆地。 這場雨一下,既省了柴油又省了力氣,很多人都在歡愉雀躍,這雨來的實在是太好了。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因為一大半麥子沒來及收割被泡在雨里哭的撕心裂肺。 金水琴癱在地上欲哭無淚,成熟后,沒有收割的麥子淋雨后就會發黑,如果碰到連日陰雨,就會發芽。 現在他們家不僅是一大半麥子還沒有割,割完的麥子也都泡在場里了,如果雨不能很快停,他們家就顆粒無收了,就算是雨停了,也好不到哪去。 這雨一下就是三四天,雖然后面都是小雨,可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麥子就沒法收割。 等到天晴穩之后,他們家地里的那幾畝麥發芽了,場里堆的麥穗也被積水泡爛了。 關鍵是他們現在還得趕緊把地里的爛麥給割了,種秋莊稼。 但無奈,他們家就沒一個是能干的,拖了十來天,才把玉米和花生給種上了。 種的完,出牙還不好,后續農家肥和化肥跟不上……這就是個惡性循環,春莊稼絕收,秋莊稼長得也不咋地。 這一年忙下來,除了農業稅、提留款,加上各種投資,他們家種這十來畝地還倒賠錢嘞。 金水琴氣的跟張俊義大吵大鬧,把聶安倩的臉都給撓破了,罵她是個喪門星。 屋漏偏逢連夜雨,張俊義單位放假攏共也就五六天,他在家待了大半個月。 要說其實也不算啥大事兒,麥忙天,回家幫忙干活的人也不止他一個。壞就壞在他沒有請假,這算是無故曠工。 沒有被領導抓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偏偏,縣委書記新上任三把火,縣城各單位都去檢查了一遍。 他無故曠工的就當成了典型,張俊義之前覺得自己有能力,恃才傲物得罪了不少同事。 人家趁機給他下絆子,副科長干不成不說,還要在教體局里坐冷板凳。 小領導的身份沒了,也就意味著沒有人托他辦事,給他送禮了。 就他那點兒死工資,只能說能勉強養家糊口,但這不是聶安倩想要的生活。 第85章 改嫁鄰居的前任4 張俊義越想越后悔, 他這邊日子過成了亂麻,安蘭那邊卻是夫妻恩愛、蒸蒸日上。 每次回老家,他都是躲躲閃閃不想讓人看到, 但他們農村有個特點愛聚群, 當然這也跟沒啥消遣有關。 現在別說手機, 電視一個村里都找不到一兩臺, 這農忙時上地干活,農閑時干啥?湊在一起侃大山唄。 東家長李家短, 就連吃飯都得端著飯碗跑到街口,幾個人圍一堆,吃著聽著八卦。 張睿跑大車一月里有大半個月都不在家。劉丹怕她一個人吃飯悶,總是端著碗跑到大門口喊她出來聊天。 安蘭不喜歡把飯碗擺在地上,蹲著吃。她把家里的小飯桌搬到門樓下, 吃飯時往門外一拉,院里有小板凳, 誰不想蹲, 可以進來搬。 這樣一來, 每天到飯點兒,她家大門外都很熱鬧。吃完了飯, 那些嬸子大娘們把碗筷送回家,刷鍋洗碗后又聚到一起, 曬著太陽納鞋底兒。 每次張俊義從這過,都會被這些嬸子大娘打趣一遍:“呦,俊義回來啦?你小姨子……小媳婦咋沒領回來?” “俊義啊,聽說你在縣城當大官了, 咋還讓你爸媽在家種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