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14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人[快穿]、門徒[快穿]、黑心蓮的理想、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她好孕爆棚、本次表演,按秒計費
其實是群毆。 只可惜謝自然不想接他話,她說:“沿圖聽說有其他四兇出沒,我聽了描述,像是混沌?!?/br> 孫元翔倒吸一口氣道:“這四兇本應十幾上百年才出現一只,眼下扎堆,可是亂事又起?” 謝自然道:“不知?!?/br> 這不知說得比較利落,她本來對道法外的事不是很感興趣,那些兇獸之類的,非萬不得已她甚至不會出手驅逐。 孫元翔也不說別的,只是將她請進屋,沏了茶。他吃茶所用方子很傳統,會在茶里加入各種稀奇古怪的堅果,最有意思的是,他還會從壇子里挑出幾塊高老莊出產的腐乳,一邊聊一邊吃。 聊天的內容橫跨各大洲,天南海北,真落到實處的卻很少,謝自然有一句話被孫元翔聽在耳里,又暗自記下來。 她說:“最近妖怪是不是變多了,我看他們很活躍?!?/br> 孫元翔沒法回答,只說“是嗎是嗎”。 * 再說葉瀾。她進長安很難,當年高長松拿烏斯藏的度牒進來,大大簡化了他的入長安流程,畢竟他是官府性質的交流,大唐要給點面子。 葉瀾就不同了,她是個劍修,而且沒什么根底,都是第一次來唐,要不然謝自然臨時出現擔保,她被從大唐遣返都有可能。 等好容易審核結束被放進長安城了,她便開始思考住哪。 雖掙了些錢,但住的太好也不行,咱不能鋪張浪費,可住便宜的……要不去拆一下民間旅舍盲盒吧! 還沒等她摩拳擦掌將住所定下來,謝自然就率先邀請她來自己位于長安的宅邸休息。 葉瀾當機立斷,就放棄了旅舍之行,改跟謝自然住。 這其實有些不方便,謝自然家毗鄰東市,那兒寸土寸金,似能證明謝自然財力的雄厚,然而葉瀾對此感覺一般,她甚至覺得有點遠,因此她要去的是西市。 別的不說,凌霄派能派她出馬,證明葉瀾很是有兩把刷子,她已經決定好了,這幾天先什么都不管,先把手頭工作做了。 她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在西市貨比三家。 一,高長松那的白酒與平時喝的米酒,到底有多不同。 二、將這兒所有的酒價都打聽地一清二楚,尤其是白酒。 葉瀾: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高長松:??? 誰跟你戰了? 第147章 西市是唐代胡人的大本營,倘若高長松帶三meimei來大唐安居樂業,定也居住在西市。這里是長安外國人的聚居區,粟特人、烏斯藏人、波斯人、真臘人……無論是來自阿拉伯的,還是東南亞的都居于此。 對唐人來說,從大唐外來的都是外國人,可對高長松這個烏斯藏人來說,西市簡直是民族融合大聚集地,在這里,他能看見各國人,感受他們身后的不同文化。 任何一個初來西市的人都會被這里的氣氛迷住,葉瀾也不例外,她不動聲色地打量與旅舍相接的胡餅攤,金燦燦的胡餅烤得酥脆,那股葷油的香味幾米外都能聞到,葉瀾暗自吞咽口水,她自覺這一路都吃得不錯,卻還是被胡餅吸引住了。 不多時,她就買了張胡餅,咯吱咯吱吃了起來。 街上人皆側目,這群胡人來唐已久,早能分辨出漢人的美丑,白衣飄飄的劍士吃酥脆的油渣餅,絕對是幅惹人注目的西洋景。 葉瀾吃完胡餅,人也走到了酒肆一條街,金發碧眼的波斯姬提著酒勺,倘若客人多了,她還會進店內跳一段胡旋舞。 酒肆是葉瀾此行的目的地。 白酒從烏斯藏遠道而來,高長松尚未組建屬于自己的商隊,因此都是由中間商代為銷售,目前兩大中間商分別來自益州與絲路沿線。 整個長安城中,白酒的價格都是統一的,只有微調。 葉瀾跟胡姬比劃許久,這胡姬漢話說得不好,一股外語味,最后還是找來了店鋪的大胡子掌柜,此人長得圓胖,像只圓滾滾的球。 價格跟葉瀾想得差不多,分散稱與整壇買兩種,按照正常的供需規律,買得越多越便宜。 葉瀾又陸陸續續跑了許多家鋪席,別的不說,這西市酒價還是很統一的。 益州的商賈掌管其他大宗買賣,店開在東市,東西二市側重點不同,西市更有煙火氣,東市則更加清幽。 那些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小攤販不見了,東市的街道很寬敞,兩側鋪席大氣。 聽說這里出售昂貴的酒、海底的珊瑚、與黃金等價的香料,還有來自絲路另一端的璀璨寶石。 益州是著名的絲綢產地,此外,綾羅綢緞中極有名的“單絲羅”也產自此地。 高長松將白酒賣給公子哥劉毅背后的劉家,他們將酒包裝得極好,跟絲綢歸為同等貨物一同售賣。 劉家的掌柜很熱情,誰叫葉瀾看上去就很富有呢? 劍修別的不說,面子上還是很能唬住人的。 益州的店鋪不接受酤酒,都是一瓶瓶賣,裝酒的瓷瓶不說價值連城,也品質上佳,這里賣得就比西市貴。 哪怕是貴,生意也很好,達官貴人都愛從他們這拿酒,基本都供不應求。 葉瀾將其作為生意經,記在腦海中,暗自點頭:倘若真能在東勝神洲賣酒,我們也這么干。 逛一圈后,葉瀾飄飄然離開,不帶走一絲云彩。益州的酒太貴,她不買。 劍修都很懂貨比三家。 后面幾天她在街坊里轉了轉,確實找到了便宜酒水。賣得便宜也是有原因的,人家的白酒摻水了,摻得還不少。 依次調查完后,葉瀾有數了,知道大唐的白酒賣幾錢,都是怎么賣的,如何抬價云云,她以大唐的開元通寶與靈石換算,得出讓她咋舌的天文數字。 搞清楚,這可沒上次拍賣時來得貴??缮洗?,那叫物以稀為貴,眼下在大唐,白酒的供給量絕對不低,卻還保持著高價,這才是品質的證明。 之后葉瀾還調查了長安的物價,與東勝神洲大安國的物價進行對比,從而算出了白酒在大安國的售賣價格。 這項工作持續了比較長的時間,甭看葉瀾說話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她其實是個學霸。修行者中修出成果的,腦子都不錯。 她也做過小買賣,為了靈石,劍修都是多面手。 先前做小買賣時葉瀾是吃虧的,眼下做完全準備,都是她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了經驗,要避免重蹈覆轍。 轉眼間,大半個月過去了,先前分開的一群人中,竇亮過得最舒服,他做成了一筆買賣,給福祥觀注入新的資金,本人則從先前風塵仆仆的狀態中脫離出來,舒舒服服地躺道觀里,過上衣食住行都有小道童伺候的生活。 可長景不好,掌門過幾天就看他不順眼了,竇亮也算是掌門輩人看著長大的,初回來時還很高興,過幾天就倍感嫌棄。 竇亮起遲了要被嫌懶惰,若喊小道童給他捏個腿,那更是要承受死亡視線。 他這么被嘮叨幾日,頂不住了,從福祥觀跑出來,先順葉瀾留的口信去旅舍找她。 找到人后發現,葉瀾成日神出鬼沒,忙得像個陀螺,竇亮看后心下不忍,怎能讓仙人如此忙忙碌碌?于是自告奮勇幫她一起。 有了竇亮的幫助事半功倍,這時,他們又遇見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 謝自然帶著孫元翔上門拜訪葉瀾。 孫元翔一看見葉瀾就驚道:“你是那個劍修!” 葉瀾:。 不知該如何回應,便不作答。 如同在揚州一般,葉瀾憑借她的風姿在長安城內聲名鵲起。 唐代人做官不止科舉跟出身世家兩條路,還有所謂的“南山捷徑”。 這是說你到距離都城較近的山上隱居,刷一刷陶淵明式的隱士逼格,就有概率被視作高人,請人出山做官。 這里南山捷徑是個比喻,意思是說在唐代,只要是出名的、有格調的任務,那就有人感興趣,想要認識認識、引見引見。 葉瀾看著顯眼,其實你第一眼看她,也會懷疑她是不是那些走捷徑、刷存在感的人,可等多看兩眼,很難不被她冷艷高貴的氣勢給迷惑住。 定會產生“這樣的人,絕不會如此”的想法。 再加之后也不是沒有人給她遞拜帖、明示暗示想要跟她聊聊,只可惜沉迷做市場調研的葉瀾并沒有理會這群人的sao擾,該做什么做什么。 這就讓人驚訝了,她竟然是個真不慕名利的! 此外還有從東勝神洲來的人扇陰風點鬼火,說:“劍修就是這樣的,他們心中只有劍,沒有名與利?!?/br> 大唐的東勝神洲人少,卻不是沒有,這群人在東勝神洲面前是大唐通,在唐人面前就是大安通了。 也不是沒有人說劍修窮,別看他們氣質超凡,但他們真的窮,可就是沒人相信。 好在,孫元翔是知道劍修窮的。 孫元翔長居大唐,可他是在東勝神洲出身的,童年還在那兒成長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看了葉瀾半天,認為這是個典型的劍修,看這一身氣勢,還是劍修中的佼佼者,而且她長得很好,怪不得在長安如此受歡迎。 謝自然介紹道:“這位是孫元翔?!彼f,“我受友人鐘離珺所托,巡游之途不忘注意各地妖魔異動,眼下有所發現,來長安說與他聽?!?/br> “不想卻正與他錯過,聽聞他倆月前就出發前往烏斯藏了?!彼滩蛔◇@訝道,“他所拜訪的,正是給你們掛在嘴邊的高長松、高十二郎?!?/br> 竇亮撫掌道:“這可真是巧了,仙姑可是要跟我們同去?” 謝自然道:“我與這名道友,也是鐘離郎君的好友孫道友準備一同前往?!?/br> 竇亮道:“好說好說,本就是一例路山玩水過去,多幾個朋友豈不美哉?”又問葉瀾,“葉道友意下如何?” 葉瀾肯定是答應的,不僅答應她還回憶說:“若是鐘離珺跟高十二郎在一塊,倒是尋常,他們倆關系可好,在大安國形影不離,我聽說他們還共養了一只驩頭?!?/br> 孫元翔聽后有些酸,他本來以為自己跟鐘離珺的關系就很好,雖然時常是他在邊上上躥下跳,鐘離珺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嗯嗯嗯”,可他們也是相處時間最長的拍檔啊。 哎,想不到那高十二郎才跟鐘離珺相識沒兩年,竟跟他關系這么好了,果然是抓住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嗎?可恨啊可恨! 而且,鐘離珺在那肯定樂不思蜀了,他也想感受感受在外玩耍的快樂??! 于是乎,這一支西行小分隊就草草結成了。 …… 葉瀾這支隊伍行路比較趕,連春節都是在路上過的,過春節那幾天,他們正好在西番哈密國,體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西域春節。 別以為西域人不過春節,后世西域地區的墓xue中曾出土過剪紙與餃子,這還是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xue中出土的。 西游記中的西番哈密國很像今新疆地區,這里慶祝春節的方式跟大唐其他地方沒什么不同,吃的是餃子,墻上貼剪紙,喝的是自己釀的葡萄酒,在唐代隨處可見的炙羊rou、煮羊rou也屢見不鮮,一大盤一大盤擺著。 對于他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旅人來說,看胡姬跳舞,大口吃羊rou,還是很巴適的。 西番哈密國距離烏斯藏不遠,又過了幾天,他們就來到了銀裝素裹的烏斯藏,幾人也沒有在古格鎮上多停留,直接奔著高老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