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覺醒了 第8節
書迷正在閱讀:復仇遊戲-紳士俱樂部、你吃飯沒有、纏金枝(古言1v1,先婚后愛)、淪陷為Enigma的籠中雀[ABO]、酬愿(1v1 偽骨科 雙向救贖)、葉府嬌嬌(NPH)、頂級寵愛、男朋友太拽怎么辦、暮夜良人、我能看見正確的怪談規則[無限]
黃衛英早就料到他們會否認了,左右,她跟徐元今天來這么一出,也并不是讓趙家認錯賠償。 聽著黃衛英的語氣這樣篤定,趙大柱兩口子也有幾分不確定了,語氣已然虛了下去:“這,就算是大丫頭做了錯事,但我們夫妻倆是真的不知道啊。 她都那么大人了,腿長在她身上,我們夫妻倆又不可能整天不錯眼地盯著她,你們要想找大丫頭的麻煩,去她下鄉的地方找她去,總之,跟我們沒關系!” 趙大柱推得那叫一個干凈,不過,這話倒是完全發自內心,他一個月就那點兒工資,還要養家糊口,可沒錢賠給人家,更何況還是為了個沒出息的丫頭片子呢! 第17章 揭過 像是終于聽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句話一般,黃衛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行,這話可是你說的,以后我們家教訓趙如茵,你們可不能護著那個凈會害人的壞分子!” “媽,那就這么放過他們了?咱們不是白跑了一趟?”徐元有些不甘心地道,眼神時不時地瞥向趙大柱,似乎是在掂量著從他身上能榨出幾兩油水來似的。 趙家兩口子心里暗暗祈禱著,希望這娘倆兒能見好就收,要找就去找大丫頭,可別再來找他們的麻煩了,畢竟,面前這個小年輕,一看就頗為不好惹! “算了,總歸都是趙如茵做的壞事,她爹媽也被瞞在鼓里了,冤有頭債有主,咱們也不好牽連無辜?!?/br> 聽到這話,趙大柱就像看到了救星一般,忙不迭地點頭,示意自己非常贊同黃衛英的話,似乎是怕再多晚上一秒鐘,他們家就要被這個脾氣暴躁的年輕人給砸了似的。 徐元有些不滿地撇撇嘴,威脅的目光落在了趙大柱身上: “你們趙家的底兒,我可是一清二楚,我媽性子軟,不跟你們計較,我可不是好惹的,要是再有下一次,我就直接鬧到一車間去,非把你這個工作給攪黃了不可,讓你們一家子,從此滾出鋼廠。 另外,再替我給趙如茵捎句話,有本事她就一輩子都留在農村別回來,不然,我早晚要跟她算一算這筆賬?!?/br> 看著黃衛英母子倆漸漸走遠了,趙大柱這才讓媳婦兒去關上了自家的門,躲開了看熱鬧的鄰居們。 飯菜已經有些涼了,三個孩子卻是絲毫不嫌棄,眼見著“熱鬧”沒了,又開始動起筷子來扒拉著碗里的飯。 趙大柱兩口子則是胃口全無,對視一眼,忍不住嘆了口氣,大丫頭任性妄為,做下了錯事,她倒是拍拍屁股下鄉去、一走了之了,倒是把這一攤子麻煩事兒全扔給了家里。 且不提這些個聽到內情的鄰居們會在背后怎樣議論,之后又會怎樣迫不及待地疏遠他們,就說,暗處里一直有戶人家在盯著,隨時準備揪你的錯處,時間長了,有誰能接受得了??? 這個大丫頭,可真是把一家人給害慘了! 事實上,并沒有出乎趙家人的預料,幾乎是在他們剛關上自家門以后,鄰居們便像是好不容易尋著了談資一般,關上自家門、開始議論起剛才的事情來。 不過,雖然對黃衛英母子倆身份的猜測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識卻是可以達成的,那就是,以后得離趙家人遠著點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趙家人能干出替人報名下鄉這種事兒,誰知道以后還會不會做些什么更出格的事情呢? 黃衛英跟徐元母子倆算是打了一場小小的勝仗,一路上即使遇到了認識的人,依舊面色如常,回到了家,在飯桌上,才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著家里人講起了他們母子倆在趙家默契配合的故事來。 其實,按著黃衛英的脾氣,有人敢算計她,別的不說,先上去抽三個嘴巴子再說,可是,事涉徐元,她就難免會更謹慎些了。 打趙如茵一頓,傷在身體,當時可能會給她帶來些許疼痛,但十天半個月過去以后,傷好了,她極有可能記吃不記打、死性不改地繼續算計。 與其這樣,倒不如斷其臂膀,給她一個格外難忘的教訓,要知道,趙家雖然重男輕女,不怎么把閨女當回事兒,可到底是親的,給不了太大的助力,在信里寫一寫省城的消息,這總該沒有問題吧。 現在因著黃衛英母子倆這么一鬧,愛面子且窩里橫的趙大柱,只會把所有的怨氣都撒在趙如茵頭上,別說給大閨女寄東西了,不專程寫信過去痛罵她一頓,都算是好的了。 如此一來,徐元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最起碼,在恢復高考以前,趙如茵還是老老實實地當她的知青吧,沒有趙家人替她奔走,山高水遠的,她怎么著也不可能把手伸進省城來! “既然出了這口氣,這件事情就此揭過吧,人家都說,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咱們家也不能為了這么個女同志,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她現在在農村,被分配到的下鄉地點也不怎么樣,以后見著這人,警醒些也就是了,咱們吶,該怎么過日子,還是怎么過日子?!?/br> 一家人正常的生活節奏不能因為趙如茵被打亂,徐來福希望孫子能記住這次識人不清的教訓,如是說道。 那廂,誠如徐來福所料,趙如茵在農村過得并不好,要知道,同樣是當知青,分配地點卻是有很大講究的,要不怎么會在每次下鄉報名結束后,都有人去打點知青辦的工作人員呢? 相比起書中她被分到的地方,現在的下鄉地點可就偏遠多了,經濟自然也要更落后一些,進鎮上買點兒東西都不方便,何況,趙如茵本就沒帶多少錢和票。 沒辦法,全國這么多下鄉點,總有條件不那么好的地方,這些地方也總要安置人,趙如茵知青檔案上詳細寫著的那件事情,后面可是跟了街道辦主任的簡短評語,這個時候不拿她頂上,又該拿誰頂呢? 看到知青點的條件,趙如茵心都涼了一半,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給家里寫信訴苦,就指望著能從她爸媽手里,再多摳點兒錢票出來,也好讓她過得更輕松一些呢。 可她不知道的是,她給家里惹來這么一樁麻煩,別說錢票了,這會兒她要是站在爸媽面前,趙大柱都恨不得沖上來抽她幾下解解氣,所以,這封信注定是要徒勞無功了。 另外,對她曾經做過的事情一清二楚的大隊長,也時刻提防著她故意使壞呢,他們農村人沒那么多心眼子,可玩不過趙如茵,嘖嘖嘖,一出手就想害了人家后半輩子,真是人不可貌相吶! 省城里,對于徐元來說,女主角這顆大雷被扔到農村去了,沒個三五年也不可能找到門路回城,而他,也早在拒絕下鄉、參加食品廠招工的時候,就走上了一條與夢里完全不同的道路。 所有的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以后,那個夢境只能做參考,卻不能成為倚仗,而他們家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絕不會再落到那樣悲慘的境地去! 第18章 錄取 到了招工考試結果公布的這一天,徐家人雖然嘴上不說,心里卻都是有幾分緊張的,吃過早飯后,照常出門上班,并未把這股壓力傳遞給徐元。 最近天氣漸漸轉涼,徐元給自己加了件衣服,沖著他奶安慰般地笑了笑,這才出門了。 盡管沒有手表,但他在心里也能大致估摸出一個時間來,從家里到紅星食品廠,走路大概需要二十分鐘左右。 從家里到百貨公司的路程更遠,家里的那輛自行車肯定是歸他媽用的,如果他成功進了食品廠,以后上班就得來回步行了。 心里那些雜七雜八的念頭一會兒冒出來一個,且當是在打發時間吧,因著心理作用,這段路程倒是不顯得長了。 總算是到了食品廠,遠遠地就可以看到宣傳欄那里圍了一圈人,想也知道,經過這幾天的漫長等待,參加考試的人肯定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自己的考試結果。 徐元亦是如此,深呼吸了兩下,稍稍排解了些許緊張情緒,他這才擠進了人群,湊近了些,開始尋找起自己的名字來。 招工名單是按著一定的順序排列的,招工人數最多的車間,自然是排在最上面,徐元并不細看,只是掃了一眼,目光往下移,很快便看到了財務科。 參加財務科招工考試的總共有七個人,名字后面都跟著成績,徐元呼吸滯住了一瞬,幸好,他的名字排在最上面,后面跟著的分數,是幾個人里面最高的,再后面,則是用粗筆寫的“通過”這兩個大字。 他真的考上紅星食品廠了!他真的要進財務科了! 腦海中只有這兩句話盤旋著,讓徐元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他的呆愣,惹來了同樣想要細看名單的人不滿,身后推搡的力道,總算是讓他回過神來。 退出人群后,徐元嘴角的笑容已是怎么都壓不下去的了,平復了一番心中的喜悅,往門衛室外面的那塊墻上,去看張貼出來的文件了。 按著錄取比例,最終成功通過招工考試的人才是少數,因此,圍在門衛室這邊的人也要少上許多,并不顯得擁擠。 徐元站在那兒,細看了一番廠子關于報到、糧油關系這些事情的說明,和身旁的幾個人打了招呼、算是認識了一番,這才離開了。 明天就要來廠子報到了,他本就是吃“商品糧”的,倒是不存在農轉非的問題,省去了不少事兒。 居民糧油供應證是跟著戶口本走的,徐元是城市“非農業”戶口,剛上戶口的時候,口糧是最低標準,后面隨著年齡增長,糧食定量也逐級增長,直到上了高中,和正常城鎮居民持平,都是27市斤。 現在他有了工作,紅星食品廠的重體力勞動者糧食定量是45斤,干部的糧食定量標準是30斤,所以,他得等明天去了人事科報到以后,拿著廠里開具的證明,再抽時間去調整自己的糧食供應定量。 雖說只多了三斤,但積年累月下來,這也不是個小數字呢,更何況,他現在正是飯量大的時候,能給家里減輕一點兒負擔是一點兒吧。 徐元回到家的時候,于晚菊還沒有出門買菜呢,像是一直在等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似的,他前腳剛進門,就看著他奶手上拿著個毛線團,站起身來問道: “食品廠的招工,結果怎么樣?” 不得不說,近兩年因為知青下鄉政策,國營廠子已經很少對外招工了,這一次,也是正巧被徐元撞上了,機會難得。 于晚菊是精打細算著過日子的人,一想到如果給徐元買工作就要花出去的那大幾百塊錢,她就心疼得不得了,所以,最好還是這次招工考試順順利利地通過了。 老太太期盼的眼神,在徐元點頭以后,漸漸彌漫上了喜悅,帶著皺紋的臉上寫滿了驕傲:“我就知道,我們家元元指定有出息!” 鋼廠的食堂同樣面向職工家屬開放,中午一般只有于晚菊和徐元祖孫倆吃飯,她懶得動手做飯的時候,就會支使徐元去廠子食堂打飯。 不過,老太太今天高興,大手一揮,決定給他們祖孫倆開小灶,中午去“下館子”。 臨近十二點的時候,于晚菊換了一身壓箱底兒的齊整衣服,又重新梳了頭,還抹上了點兒蛤蜊油,這才算是打扮好了。 挽著徐元的胳膊剛出門,就碰上正在樓道里做飯的張成剛媳婦兒,見著老太太這一身打扮,不由得好奇地問道: “喲,嬸子,家里這是有什么好事兒呀?瞧您,這么高興,還換了身新衣服?!?/br> 人都不是傻子,好意還是惡意總能感受得到吧,張成剛跟她兒子徐進生脾氣合不來,這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于晚菊自然也不會有多喜歡張家人。 這會兒,感受到幾家鄰居同樣看過來的目光,于晚菊抬高了嗓門兒,語氣里帶著幾分炫耀地道: “也不算新衣服,是前兩年做的,只不過穿的次數不多,至于說好事兒嘛,這還不是我們家徐元,前幾天瞞著一家人去考了場試,今天結果出來,這才告訴我,他被附近那家紅星食品廠給錄取了! 你們說說這孩子,主意怎么就這么大呢?還說是要給家里人一個驚喜,我看吶,他就是被我們家老頭子給慣壞了,這才敢一個人拿這么大的主意! 不過,我想著,孩子考試說到底也是費腦子的,帶著他去國營飯店,看看今天賣的東西能不能給他補一補。 反正呢,我就只管孩子的吃喝,這筆賬吶,還是等到他爺晚上回來,再跟他算吧!” 于晚菊這樣說,是有炫耀的成分,但也是怕有拎不清的鄰居,知道徐元進了食品廠以后,怨他們家沒把這消息分享出來。 干脆就說是徐元自個兒做的決定好了,真要有人不要臉地以大欺小、斤斤計較,他們一家子也會護著徐元的。 事實上,大家的消息都沒那么閉塞,紅星食品廠招工的事情自然是有所耳聞的,只不過,要么是年齡不合適,要么是學歷不夠,要不然就是還指著進鋼廠呢。 總之,就算聽說了招工的消息,他們也沒打算去參加,這會兒聽說徐元進了食品廠,一時間還有些驚訝。 畢竟,老徐家的條件在這整棟筒子樓,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別人家或許還擔心孩子進不了鋼廠,可徐元,是絕對沒問題的。 不管是廠子內部招工,還是買工作崗位,他那個五級工的爺爺,和當科長的爸,都是有門路的。 哪成想,徐元卻在意料之外地進了食品廠呢? 于晚菊卻沒管大家怎么想,總之,她孫子有工作了,還是憑著自個兒的本事考進去的,總比畢業之后一直在家里混吃混喝的人要強吧。 消息反正是放出去了,她也炫耀過了,等徐元一上班,大家總會知道的,區別只在于早晚而已,與其琢磨其他人的反應,還不如想一想,待會兒到了國營飯店要吃些什么呢。 第19章 叮囑 省城有好幾家國營飯店,最大的是市中心的那一家,而東郊這一片兒,因為國營廠子多,工人們也有這個消費能力,同樣開了一家國營飯店,就在鋼廠附近。 于晚菊跟徐元祖孫倆從廠子出來,沒走幾分鐘,就到了這家國營飯店。 正值飯點兒,國營飯店里面的客人并不少,但還是能找到一兩張空桌子的,祖孫倆一道走了進去,先是看了看掛在那里的菜牌,這才尋了空桌子坐下來。 這時候由于物資短缺,客人來國營飯店下館子,也不能想吃什么就點什么,只能看飯店當天供應什么再做決定了。 飯店會把每天供應的東西制成菜牌,掛在剛進門的那里,也免去了客人不斷詢問服務員的煩擾。 于晚菊掏出錢和糧票遞給徐元:“點一份紅燒rou、一個青椒炒rou絲、一份尖椒干豆腐,再來四兩米飯?!?/br> 他們倆人,其實點兩個菜就差不多了,但是想著徐元的飯量大,于晚菊就又多添了個菜,反正,吃不完的話也能帶走。 這年頭,浪費糧食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就算能上國營飯店吃飯的人,家里條件都不會差,可大家曾經都是過苦日子的人,眼下也依舊會保持著好習慣,放眼望過去,飯店里沒有哪一桌人會剩菜剩飯。 話說回來,國營飯店只有主食是要票的,四兩米飯,他們祖孫倆一人二兩,除了四兩糧票,還得另外掏一毛二。 當然,國營飯店用的米,那也是經過了再三挑選的,大米飯的味道,可比他們在家里蒸的要好吃多了。 而且,徐家雖然條件還行,但也不會天天出來吃,難得下一次館子,再去斤斤計較這些菜如果在家里做能省多少錢,可就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