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 第14節
第10章 眾人請愿 未央宮 衛青一路急行,直至未央宮前。 一見天子,衛青立刻抱拳跪地,直接請命: “陛下!臣請出兵攻打匈奴!” 劉徹對衛青的到來并不感意外。 只是劉徹還未從天音所說的消息中緩過神來。 短短兩刻鐘的時間內,劉徹受到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 先是突生黑幕,疑有災禍,而后天幕出現,泄露仙界,再之后,又被落下閎指出此為大漢,方得知世界廣袤,大漢疆域,實在是不堪提。 而后,落下閎又由天音指點,保證能修新歷法,用以指導令時。這份喜悅剛上來,天幕又放出天災成因和大災之景,讓劉徹不得不緊急思考對策,以保證后續應對。 就這,還沒完!天幕緊接著又放出‘天國’救災之景,其鼎盛國力,可見一斑! 以上種種,每一條沖擊,都能令人半天緩不過神來! 可劉徹還能強撐著,根據天音內容,和臣子分析出其人身份,并推測時間,揣摩目的。 其意志力,不可謂不強! 直至天音準確的提到了‘漢人’和五胡亂華,漢人人口竟然銳減持八百萬! 這段話語的信息沖擊下來,劉徹是真撐不住了。 因為只要稍一分析,就能從人口數量上,想到一個最糟糕、也最有可能的可能。 漢,亡國了! 而且還是被胡人入侵而亡! 自己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什么匈奴乃疥癩之患!分明是亡我大漢之敵! 劉徹沉浸在大漢亡了,不行我必殺匈奴胡人以絕后患的情緒當中,差點沒有立刻答應衛青的請求。 但政治家的本能,還是讓他遏制住了自己。 大軍開動,便沒有回頭之路,沒有做足準備,絕不能貿然答應。 劉徹沉聲,對著衛青說道: “你先起來!” 這便是不答應的意思了。 衛青怔住,竟沒想到天子會拒絕自己的請戰。 他忍不住再次喊道: “陛下!” 對于有用的人才,劉徹向來寬容。 “你先起來,朕未說不出兵,只是不能現在出兵!” 說完,劉徹又加了一句: “如今可是春季,還是要以春耕為重?!?/br> 春季舉全國之力打仗,下半年是不想過了嗎? 劉徹這么一說,衛青瞬間反應過來。 他腦袋被天音讖言燒的火熱,如今臉更是被燒的通紅。 自己怎么忘了謹慎呢?! 打匈奴需要集結大軍,其主要兵力肯定不是從農人中挑選,而是一直脫產的騎兵和步兵,但這不代表不需要征召農人,且不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 因為打仗,本質就是在打后勤,轉運糧草和征調糧草才是最大的問題,前者會抽調農人,延誤春耕,后者是讓儲存本就不多的糧食,再要拿出來一部分供應大軍開撥,農人們的糧食,在春夏兩季的時候已經極為緊張了,要是再征調一部分…… 農人糧食不足熬到秋收,那必然會民怨四起,國內會生亂的! “陛下,是臣魯莽了?!?/br> 劉徹沒有在意衛青的失態: “朕知你是憂心大漢,無事,起來吧?!?/br> 說起來,這還是劉徹第一次見衛青如此莽撞。 許是出身的緣故,衛青相較于那些大臣,諸侯,行事上極為小心謹慎,謙遜。 并不是說衛青因為出身自卑,相反,正是這種謙遜和謹慎,才讓劉徹更加看重與他。 人乍富、得志猖狂的例子從未少過,大多數下場也好不到哪里去。而這種能在巨大權力、財富面前穩定住自己,知道自己的地位因何而來,不驕不躁的人,才能成大器! 這也是為何劉徹愿意培養衛青的重要原因。 他希望自己培養出一個能護佑大漢三十年的將軍,一個屬于自己,屬于大漢的廉頗、蒙恬! 而衛青身上,有這種品質和能力! 要是沒有天音讖言,劉徹看到衛青如此失態,甚至還會調侃幾句,看看臣子笑話,再加以安撫,拉近關系。 只是現在,劉徹是一點心情都沒有了。 他話都不想說,只想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一個人緩緩。 朕想過自己的大漢會亡,可沒想到是這樣亡的??! 可惜,如今的情況不會給劉徹時間。 衛青剛起來,未央宮外就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以曹時為首的功勛子弟,還有以薛澤為首的百官,全都到了未央宮前。 烏壓壓的一大片人。 這陣仗,比上朝的人還多! 兩方人馬,不約而同的對著劉徹下拜,而后一同請求道: “懇請陛下出兵,征伐匈奴及四方胡人,以保我大漢江山永固!” 數百人齊聲請愿,聲音洪亮如鐘,響徹天際! 這數百官員、功勛權貴剛剛說完,駐守宮門的侍衛手持血書,快步奔來! “陛下!太學學子血諫!請陛下出兵匈奴!” 文武百官,功勛權貴,太學學子,竟一致請求出兵! 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景! 劉徹巍然不動,藏在袖中的雙手卻在微微顫抖,登基至此,努力了整整十二年都沒有做到的上下一心,如今因為天幕,就這么輕松的擺在了他的面前! 仿佛,此刻自己只需要一聲令下,那么整個大漢上上下下,都會為了戰爭而動,之前的那些阻力,將全部不會存在! 看著眾人或火熱、或急切、或恐懼的表情,劉徹的雙目越發的冰冷起來。 阻力,真的不會存在么? 鄉野 趙過捂著頭,放空腦袋,也不再刻意的去聽天音,緩了好大一會兒才舒坦起來。 這讓他錯過了關于戰亂部分的內容。 好在,這種信息對他來說不算多重要。 一旁的農人們還在爭執怎么上天。 他們分不出來那些不連貫的畫面,其實跨越了好多個朝代,但不管怎么說,現代拍攝的影片,哪里還有窮人呢?所以再‘古’的場景,在農人們眼里,也富的流油。 誰不想過天幕上的日子呢。 爭執中,視頻已經到了末尾。 天幕上出現了一位老者,他帶著斗笠,穿著靛藍色的衣裳,挽起褲腳,在田地里推著曲轅犁,指揮著牛前進。 犁扎進田里,將泥土翻出,遠處的山被薄霧掩蓋著,一片寧靜祥和。 在悠揚綿長的背景樂下,天音開始了收尾。 【……歷史的硝煙已然遠去,中原這片大地,有太多次王朝更替,還有數不清的戰亂,農耕與游牧兩個文明,從劉邦建立漢朝,冒頓單于統一草原開始,因降雨和地理所控制,戰戰合合兩千余年,最終,走向了統一。 而那統一過程中的陣痛,也慢慢被大眾所遺忘,只化作史書上薄薄的幾頁紙張。 萬千思緒,唯剩嘆息?!?/br> 漢?劉邦? 這不是高祖的名諱嗎? 趙過愕然抬頭望天,還來不及震驚,就被天幕上的農人牛耕吸引住。 那老人頭發發白,身形瘦弱,已近古稀,卻憑借著新奇的農具和牛力,輕而易舉的翻耕著土地。 趙過瞪大了眼,他對著還在爭執怎么上天的農人們大喊起來: “別吵了,快看天上,看那個農具!” “???” 還在爭執的農人們順著聲音抬頭去看。 一看,頓時驚奇起來。 “這牛好聽話!” “農具,快看農具什么樣子的!老翁都能推的動!” “太厲害了!” 驚奇過后,農人們又雙叕將話題轉移到上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