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第94節
書迷正在閱讀:全網黑回鄉下種田爆紅[美食]、我當捕快那些年、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
考到最后,若說不少學子先前還懷抱有些許希望的話?,到后面已徹底絕望。 三年等待, 十年寒窗, 皆為這一日。 然而,出乎意料的改動,令他們?此生所有積累, 幾乎盡為泡影。 最后一場考試到最后,謝知秋似乎隱隱聽到不少摔筆聲、折斷東西聲,甚至有一個考生在考場嚎啕大哭起來?—— 那從遠處傳來?, 卻連謝知秋的號舍都能清晰聽到的哭聲,像臘月深夜間,樹林里呼嘯而過的悲戚寒風。 謝知秋本人并未崩潰, 只是她理解科舉之重?,聽到那樣的哀嚎, 內心難免有所觸動。 在一片愁云的氛圍中, 謝知秋穩了穩心態, 淡定如故,完成最后一張考卷。 * 春闈結束后, 這回試題內容的變化,果然在梁城引發?軒然大波! “為什么這回頭兩天考的全是策論,詩賦反而只剩下最后一天的兩道??!多年來?的考試題制,難道?可以一聲不吭就改嗎?!禮部必須給我們?個說法!” “齊相!我們?要見齊相!齊相一定會為我們?寒生說話?!” 一群士子在貢院外鬧事,很快被巡視的衛兵捉走。 而縱然是沒有反應激烈的考生,多半感覺也不太好。 有老考生在外面搖頭嘆氣:“老夫考了幾十年了,一輩子都在與詩詞作伴,如今再讓我改寫策論,哪里還寫得出來??現?在這個年紀,也不知道?下回還考不考得了了,這輩子,恐怕也就這樣嘍?!?/br> 另一人道?:“關?鍵是這回變成這樣,下回又會如何?若是這次不中,我們?接下來?還要準備三年,這三年是按照以前的詩賦為重?準備,還是按照新的策論為重?準備?” 眾人爭論不休。 不過,在這等形勢下,倒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我倒認為,題制有變未必是壞事?!?/br> “過往科舉重?詩賦輕策論之事,為人詬病已久。名士如甄奕、丁湫都曾上書闡釋其弊端?!?/br> “科舉是為了選擇為官之人,擇優而用,本就應選擇有實干能力之人??疾哒摦?然也未必萬無一失,但至少比詩賦更能選出有做事能力之人?!?/br> “誠然我這回也將復習重?點放在了詩賦上,考得并不是很好。但是既然大家都是如此,又何嘗不是一種公平呢?其實考生本來?就該以真才實學為準,而不是考試技巧,難道?憑借對考試技巧的鉆營拿到高分,就是公正了嗎?” “現?在或許對考生來?說一時不適應,但長遠來?看,于官場,于百姓,于百姓來?說,都是有益處的?!?/br> 顯然該學子之言,也代表一部分人的心聲。 于是此等言論,又在考生中引發?一陣熱議。 * 正當?梁城士子吵得熱鬧時,林世仁也跑來?見謝知秋。 “蕭兄,你考得怎么樣?” 林世仁顯然也被這回的考題安排嚇到,只是相比較于其他學生的無措失望,他表情倒有點慶幸。 他說:“幸好自從進了太學,我幾乎沒有認識的人,一直與蕭兄形影不離。蕭兄你跟著嚴學士學習的時候,我也一同聽了一些,那些策論題我居然都不至于兩眼一抹黑,全都作出來?了!” 光看林世仁的神情,不難猜到,他覺得自己答得不錯,在這回人人都沒料到考題會變化的情況下,像他這樣的,說不定反而占到不少便?宜。 林世仁沾沾自喜:“這才是我第一次參加春闈,本來?以為和?備考多年的人肯定不能比,就當?試試手了,沒想到還會有這種變故……我昨日去了趟太學,嚴學士可是被人團團圍住??! “以往大家都覺得他為人過于板正,脾氣又臭又硬,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教不了科舉,這回方?察覺嚴先生這類人的好處來?,以后再有人想請教嚴先生,指不定要排隊了! “不過,依我看,嚴先生還是最器重?蕭兄你。 “蕭兄你在改制前就時常請教嚴先生了,他自然對你感情不同,日后想來?也會對你比旁人親近……對了,蕭兄,你感覺如何?我看這考題,對你比對旁人有利得多吧?” 謝知秋話?少,先前光聽林世仁說話?,不曾答他。 此刻,她才略一頷首,道?:“都答了,但結果如何,尚不可知?!?/br> 謝知秋素來?謹慎,沒有把?握的話?,她不會胡說。 林世仁則詫異道?:“蕭兄,你真是好冷靜。若換作我是你,發?現?考題如此有利于自己,定要好生慶賀一番了?!?/br> 謝知秋眼瞼低垂,并不言語。 考題對她而言有利,她自是松了口氣。 而且就連謝知秋自己,看這情況,都認為自己十有八.九會榜上有名。 只是,不知為何,她并不覺得踏實。 許是結果出來?之前還不能安心,許是因?為會試還不算結束,她與秦皓之間的較量,至少要到殿試結果出來?才能有定論,又許是因?那“鐘厚”二字…… 謝知秋擰了擰眉心,蹙起眉頭。 * 半月時光,眨眼即過。 會試放榜會在杏花開放的三月初,因?此會試中第,又稱杏榜提名。 自從二月結束,將軍府早已掐著往年會試放榜的時間,日日派人去貢院打?探消息。 然而,唯有今日,謝知秋尚在書房讀書,就忽地聽到將軍府外頭敲鑼打?鼓、喊叫連天,那sao動由?遠及近,再之后,連鞭炮也響了起來?。 謝知秋聽到聲響,一頓,心知是成績來?了,放下書,起身到將軍府門口去。 將軍府門口已經圍得人山人海,非但護院丫鬟都聚在門前,住得近的街坊百姓也都圍過來?看過來?,堵得水泄不通。 將軍府的人都是滿臉喜色,一見謝知秋過來?,連忙讓出道?,好讓她站到門前正中間—— 謝知秋四周一顧,一見這陣仗,心知絕對是中了。當?街來?打?鼓敲鑼的,正是前來?討賞的報錄人。 那些個報錄人吹吹打?打?,為首的是個樣貌端正的褐衣男子。 他手里拿著銅鑼,原先興高采烈地領著眾人在將軍府門前大說吉利話?炒熱氣氛,這會兒見正主似乎出來?了,連忙拿起鑼錘“當?當?當?”用力敲了三下,喜道?:“來?了來?了!蕭家的進士大老爺來?了!” 話?音剛落,一眾報錄人當?即又來?了一段,吹嗩吶的吹嗩吶的,敲鼓的敲鼓。 周圍人又是一陣鼓掌起哄,紛紛道?賀。 只聽那敲鑼人扯著嗓子高聲喊遍:“喜賀蕭將軍二公子蕭尋初相公高中巍科,得亞元第二名!蕭相公滿腹才學,一表人才,他日必為尚書宰相之材!我等仰文曲星高中之光,特來?恭賀,還請文曲星不吝降福,多多賞賜!” 周圍人立即起哄道?:“多多賞賜!多多賞賜!散銀賜福!” 就連小孩子也在大人的鼓勵下上前說吉利話?:“恭喜蕭相公高中亞元,愿蕭相公官運亨通,早日娶得美嬌娘!” 鑼鼓聲愈發?喧囂,嗩吶歡騰,看熱鬧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些報錄人皆不是貢院官派的,而是自發?的普通人,搶著過來?報喜道?賀,無非是討個好彩頭。按照習俗,舉子高中,定然要設宴禮待道?賀人,也要給賞錢,所以一有人中第,立即就會賓客盈門。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大家努力說吉利話?,也是為討個賞。一般越是富裕的人家,給的賞賜越多,以將軍府的富貴,自然會有一大幫人上門道?賀要賞,分外熱鬧。 會試第二名,這可不是小事! 后頭只剩下一個殿試,既然會試都得了第二名,那說不定能進一甲之列,將來?前途無量。 蕭將軍早已出來?看情況了,自家兒子會試中第,還是第二名,他當?然相當?高興,也不會給上門道?喜的臉色看,大手一揮,便?道?:“今日府中設宴,凡道?喜者,皆可入內吃席!” 話?音剛落,圍觀眾人紛紛大聲鼓起掌來?,簇擁著進了將軍府。 關?于賞錢,將軍府里也早有準備。賞錢都用紅綢包著,裹成一個個圓滾滾的小紅包,放在托盤里,由?丫鬟們?端著,過去分發?,引眾人搶奪。 為首的報喜人更是得了一小貫錢,很是滿意,他將錢收了,連連拱手道?:“多謝大老爺!多謝大老爺!” 說著,他又當?當?當?敲起鑼來?,高喊道?:“文曲星亞元蕭尋初大相公人中龍鳳!他日必當?前程無量!” 喊完,他又連連道?了許多祝福的吉祥話?,這才收了鑼來?,打?算入內吃席去。 一眾喜氣洋溢的人中,唯有高中的謝知秋本人反應平淡,雖說給賞邀席都安排妥帖,但她從頭到尾沒什么表情。 謝知秋倒不是不高興,只是個性使然,素來?少露喜怒。 她知自己中了,還是第二名,心里也有喜悅和?放松——看來?離娶回蕭尋初和?自己的身體?,只剩下殿試一步之遙。 不過,同樣是這個第二名,也令她有點疑惑。 說實話?,謝知秋知道?會試困難,她不可有自負之心,但她從小到大,文章時常受人夸贊,只要能進去排名,多半都是第一。這還是第一次,竟有人名次在她前面。 謝知秋多多少少有點好奇,便?攔下報錄人道?:“多謝閣下報喜,敢問閣下,會試第一是何人?” “不必謝不必謝,給大相公報喜,應該的?!?/br> 報錄人客氣地點頭哈腰。 然后,他回答謝知秋的問題道?:“蕭相公才華出眾,得中亞元自是遠超庸人!不過這第一名也是厲害的,蕭相公聽了,定會信服—— “今年的會元,乃是同平章事大人齊慕先之長子——齊宣正!” 第五十七章 卻?說這同平章事大人齊慕先, 在方朝,乃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 他寒門出身,幼時?是個放牛郎。 相傳, 他五歲時?趁放牛的機會躲在私塾先生?的窗下聽習, 被先生?發現逮個正著。 一個貧家小孩不交束脩就躲起來偷偷聽課,對私塾先生?而言, 自是不可容忍的偷學之行。私塾先生?本想找他父母來說, 逼他們補交束脩不說, 當?然也要教訓教訓這孩子。 若是普通小孩見到這陣仗,定然是要怕了?。 然而齊慕先不同,他非但沒有生?畏, 反而沉著冷靜。 他先滿臉羞愧之色, 誠懇地向私塾先生?道了?歉,然后又夸贊先生?,說他本來只是從窗下經過, 不小心聽到先生?講課,覺得講得實在太?好,一不小心聽得入迷, 這才忘了?離開。他還說,他知道偷聽不好,但他家里實在沒有錢, 這才不敢讓先生?發現他。如果先生?如此?生?氣,他愿意為先生?做事抵債, 可以每日來幫他擦鞋洗衣裳。 齊慕先的表現, 令私塾先生?大為驚異。 私塾先生?出于稀奇, 多問了?對方幾句,誰知這孩子不僅將他上課所?講一一背了?出來, 還能舉一反三,說出遠超同齡人所?能領會的道理來! 私塾先生?大吃一驚,便對這孩子刮目相看,反復思索之后,將他收為關門弟子,即便他交不出學費,仍舊教他念書。 后來,齊慕先果然不負所?望,十一歲中了?秀才,二十歲得舉人,二十六歲又中進士。 之后,他一個寒門子,本在仕途上無人相助,并不順遂。 但是,錢正七年?,昌平川之戰兩年?之后,一個天大的機會,又落在他身上—— 昌平川一戰后,方朝弱勢于辛國,不得不對辛國俯首稱臣,年?年?以大量金銀上供。 然而,饒是如此?,辛國仍不滿意,不斷獅子大開口,一再加碼,縱然是富裕的方朝也不堪重?負。雙方的關系再度緊張起來,邊域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