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全網黑回鄉下種田爆紅[美食]、我當捕快那些年、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
第二章 話說這謝知秋小姐,許是確有幾分奇骨。 她繼承了母親溫解語的長相,小小年紀已生得如珍珠般標致。 尤其是她一雙眼眸兒長得極好,烏瞳明亮,似月光沐潤下的黑玉石。 她朝人望來時,總有些歲月靜止、秋夜花開的味道。 只是,這漂亮的小大小姐,卻不愛說話,也不愛笑。 她長到兩歲時,還從未開口吐字。 明明他人說話她都聽得懂,也知道點頭搖頭,可她臉上總不見一絲表情,又不見出聲說話,仿若一尊沒有感情的精致人偶。 人們紛紛議論,謝家這小姑娘是個啞巴。 老爺與夫人亦愁白了頭,四處尋醫問藥。 然而名醫尋遍,四海大夫卻都束手無策,皆說大小姐的嗓子沒有問題,但具體為什么會如此,則弄不清楚。 唯有一位自閩南云游而來、傳聞身負醫術的年邁尼姑,受謝家之邀進入謝府,同樣看過這位小大小姐后,斟酌半晌,道:“小姐的嗓子是健康的,也能聽懂人言。她一直不說話,似乎并非不能,而是不愿?!?/br> 謝老爺急問:“可小女為何不愿呢?” 老尼姑閉目凝神,道:“這貧尼不太清楚,只能說,凡事總有緣由。 “世人總認為孩童無知天真,可實際上,縱是稚子,心中也有千折百壑的想法。大人若是因她年幼,便認為她腦袋空空、什么自己的想法都沒有,未免小瞧。 “依貧尼之見,老爺與夫人不必太過擔憂,等大小姐自己想要說話之時,自會開口?!?/br> 言罷,老尼姑收了診金,謝過,便手持鐵缽,告辭離去。 然而,哪怕諸多大夫都說謝小姐喉嚨無恙,可現實仍是,謝小姐從不口出一語。 于是,謝家大小姐是個啞巴的傳聞,終是傳了出去。 時間長了,謝家老爺與夫人便也放棄了,哪怕女兒口不能言,也照樣疼愛她,甚至因此更添幾分憐惜。 直到一日,謝家本家舉辦賞花宴。 謝老爺帶著女兒知秋,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謝老爺素來與族中幾位兄長不和睦,他讀書讀得不大長進,堂兄們都對他有些瞧不上。 這日,園中海棠花開得好,一位族兄有意拿謝老爺取樂,便故意一指海棠,道:“望麟,今日這里只剩你還一首詩都沒寫過了?,F在花宴快結束了,要不然,你就以這海棠為題,多少寫個一首,就當給愚兄一個薄面?!?/br> 族兄此話一出,謝老爺背后便出了一層冷汗。 他倒不是完全不會寫,只是在這種事情上,他自小在同族中顯得落后,久而久之便生了畏懼之心,覺得自己多說一個字便會丟人現眼。 哪怕他人不真的出言奚落,他也承受不住那種微妙的眼神。 只是族兄已開口,他不作也不行了。 謝老爺嚅動嘴唇,正欲硬著頭皮來上一首。 這時,有一只小手拽了拽他的衣角。 卻聽一個小女孩用細弱的聲音,生澀地道:“升云掛天關,落霞染樓臺。遙見千樹雪,原是海棠開?!?/br> 謝老爺心頭一驚,垂首去看。 先前說話的,不是他年幼的女兒謝知秋,還會是誰? 可這孩子從小不說話,縱使是她的親生父親,也識不得她的嗓音。 而謝小姐這一開口,不止是謝老爺,連在場的其他人,俱是大吃一驚。 一來,謝望麟這個女兒患有啞疾是眾所周知的,她突然說出一句意思如此清晰的話,其震撼程度,無異于銅像突然口吐人言。 其二,這謝小姐今年不過三歲。不要說她,換作任何一個普通小孩,這個年紀,不過是整天玩泥巴,能認識幾個大字已是了不起了,有誰能一開口,居然作出一首詩呢? 一時間,萬籟俱寂。 眾人皆低頭看著這個小姑娘,鴉雀無聲。 反倒是做出驚人之舉的謝知秋姑娘本人,神情仍是淡淡的。 她面無表情,眼瞼微微低垂,睫影落在眼底,面對周圍一眾大人的震驚之色,她竟是波瀾不驚。 如此沉穩的姿態,愈發讓人心生驚異。 半晌,先前那位族兄才先開口道:“望麟,你家這閨女剛才莫不是……開口說話了?” 謝老爺自己也尚未從驚愕中回過神來。 過了許久,他才慌忙矮下/身子,抓住謝知秋的肩膀:“秋兒,你方才說了什么?再說一遍給爹聽聽?!?/br> “升云掛天關,落霞染樓臺。遙見千樹雪,原是海棠開?!?/br> 謝小姐身子雖小,吐字卻字正腔圓。 她平靜道:“大伯出題以海棠作詩,我想到一首,就說了,不可以嗎?” “不是……” 謝小姐年方三歲,破天荒第一次說話,就是出口成詩。 出了這樣的事,現在誰還會有心情在意當初是怎么出的題? 謝老爺尤是如此。 他內心早已是一團亂麻,自無心流連什么賞花會,當即告辭回家。 其余主人賓客亦皆驚愕,完全能夠理解謝老爺之舉,忙與他道別。 先前那位族兄專程送他們到門口。 族兄路上幾乎沒說話,只是抵著下巴琢磨謝小姐作的句子。 “升云掛天關,落霞染樓臺。遙見千樹雪,原是海棠開……” 那族兄低聲重復著。 直至臨別前,他才深深地看了謝老爺一眼,意味深長地道:“意境不差,對偶亦佳,難以想象是垂髫幼女所作。 “你這姑娘的啞疾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單論這首詩的文采……說實話,你當年天資只算平庸,可你女兒,卻十足像謝家人?!?/br> * 待回到馬車上,廂門緊閉,車夫抽了馬鞭,車轱轆骨碌碌地轉起來。 謝老爺抱了女兒上車,仍久久回不過神。 小女兒趴在窗前,淡淡地看著窗外風景,滿眼寧靜。 終于,謝老爺忍不住問道:“秋兒,你原來果真可以說話,只是不想說?” 謝知秋回頭,輕輕看了他一眼,未言。 謝老爺一向知道這個女兒沉默,只是以前他是擔心女兒的身體,如今,卻感到空前的奇怪。 他見女兒仍如人偶一般不開口,思索片刻,壓低聲音,安撫她道:“秋兒,你別怕,這車廂里只有我們父女兩人,你想說什么都可以說,為父會護著你?!?/br> 謝知秋定定地望著他,隨后,微微瞥向別處。 謝老爺試探地問:“你確實一直可以說話?” 許久,謝知秋點了點頭。 “你什么時候學會說話的?” “……” 過了好一會兒,小謝小姐才久違地再次吐字,只是惜字如金:“不記得了?!?/br> 謝老爺暗自吃驚,只是怕驚到好不容易開口的女兒,面上并不表現。 他又問:“先前的詩,真是你自己作的?” 謝小姐點頭。 “今天你本來也不想說話,但你發現為父為難,擔心為父是作不出詩,為了幫我解圍,才破例出聲了?” 謝小姐又點頭。 “可是我從來沒有教過你如何作詩,你是如何學會的呢?” 謝小姐再度說話—— “娘每日午后會讀兩首小詩,我在旁邊能聽得見。感覺作詩只是將一些好聽的詞組合起來,稍作對稱,另外最后一個字發音需要相近而已,有什么難的?” 謝老爺心里又暗暗吃驚。 作詩所講究的,自然沒有這小女兒說得那么簡單,只是她才三歲,且因為啞疾尚未啟蒙,能理解到這個份上,已是罕見。 但話說到此,謝老爺心中疑云已密。 他問:“既然如此,你明明可以說話,為何始終不開口?莫不是院中有哪個丫鬟婆子欺負你?” 說到后一句,他話里壓不住地帶上一絲怒氣。 然而謝知秋只是皺眉,說:“我不喜歡而已?!?/br> 頓了頓,她才解釋道:“我有記憶以來,常聽到院中的人聊天,他們說的內容都是王家如何如何李家如何如何。 “這些人喜愛議論,仿佛多生了幾雙眼睛在別人身上,哪怕是他人一句無心之言,也要被反復推敲猜出個所以然來。 “既然別人說的話、做的事,會傳到我耳中,那么與之相對的,我說的話或許也會傳到別人耳中,說的話越多,越容易落他人口舌。 “禍從口出,多說多錯,不如一句不說?!?/br> 謝知秋這么一個小女孩,說起這樣的話來,神情十分淡漠。 然而謝老爺一聽,卻愣了。 無論如何他也想不到,一個小孩會有這種想法。 謝知秋的想法或有偏頗之處,且她就真因此一句話不說未免太過夸張……可這話中的道理,卻一點不錯。 世俗有言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