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棠 第88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嫂嫂不當對照組、他們都說我的審美有毒、渣過的竹馬稱帝了、據說我爹是皇帝、我在地球開奇幻樂園、蜜色契約、替身受覺醒了、末日后綁定澀澀直播系統(gl純百)、南北舊事 (1v1 H)、【全職獵人】狩獵愉快(4P)
屆時常照引兵接應烏莽,幽州處又無?法分兵來戰,這一局就算大獲全勝。 不知常照許了烏莽什么?,大抵就是歲貢、割地、錢財糧草等物,烏莽占據汴都,不愁他不履約。 宋泠入城待了一日?,等落薇到后,便下令全軍化整為零、趁夜行軍,到汴都之外汴河與大河交匯之處再行集結。 烏莽繞道行軍,是要盡快交戰,他們低調遣回,也是為了奇襲。 宋瀾雖做好了一戰的準備,未必料得到烏莽會到這么?快,而戰機瞬息萬變,雖說汴都城中軍防也算嚴明,但烏莽偷襲猛攻,萬一在他到之前攻下了汴都城門,不知有多少百姓會受荼毒。 宋泠不太相信宋瀾,并不愿賭,于是全軍行速極快,幾乎是與烏莽同日抵達了汴河與大河交匯之處,重新集結,與烏莽的軍隊前后不過十里。 而此時距離落薇與常照的賭期,只剩不足十五日?。 宋瀾得知烏莽大軍已到汴都城外五里之時,正在讀常照遞回來的軍報。 彥濟從殿外闖入,揚聲道:“陛下,他們已到了,比我們預想中快了三日!” 宋瀾沒?有答話,彥濟大著膽子抬起頭來,見皇帝摩挲著手邊的軍報,面色慘白,卻緩緩露出一個笑來。 先前一段時日?,宋瀾大受刺激,激發出骨子里的暴虐習性,內宮中人皆是噤若寒蟬。上次他讀過葉蘇二人留下來那一句“未窮青之技”后,更是被逼到嘔血大病。 病過一場之后,聽見北方部落聯軍來攻,宋瀾卻平靜了不少。 這些?時日?彥濟跟隨著他,眼見他上朝之時有幾次額間青筋亂跳,最?后卻勉力按捺了下去。為固軍心,宋瀾親自騎馬領禁軍布防,賞罰分明地嘉許軍中諸將,若是彥濟不曾見過他殺人的模樣,幾乎要隨著禁軍高呼“陛下圣明”。 今日彥濟是在資善堂中尋到的宋瀾。 夏日?又至,資善堂外嫩綠芭蕉與人等高,被曬得微燙。小皇帝坐在古樸的漆園木窗前,陽光穿過芭蕉葉的間?隙,在他面上投下斑駁的陰影。 “常照說,如今是酷暑時節,大軍困乏不已,疾行亦不能至?!背聊季弥?,宋瀾開口?,語氣玩味,“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彥濟結結巴巴地道:“他、他敢抗旨!” 宋瀾笑道:“他如今抗旨,朕相隔千里,為之奈何?只是不知,他又是誰的人,是烏莽,還是……” 他沒?有繼續說,忽而靜道:“你聽?!?/br> 彥濟不解道:“陛下要臣聽什么?” 宋瀾答非所問:“朕今日去了一趟司天監?!?/br> 還不等彥濟說話,他便道:“將禁軍分調四方城門,列陣迎敵,開弓不射?!?/br> 彥濟道:“可城中守軍合力,才與北軍有一戰之力,若分散四?處,每個城門都布防不足,如何能?敵?” 宋瀾擱了手中的軍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于是彥濟立刻噤聲,領命而去了。 他與彥平原本是宋瀾最?為信賴的禁軍統領,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從前他們得信,是因為彥雨身為太后的宮人,盡心盡力地侍奉了這么?多年,宋瀾好歹能?顧念些舊情。如今太后死得不明不白,彥雨失寵,宋瀾沒?有動他,是無?人可用。 彥濟邊走邊忍不住心生恐懼,又兼怨氣——皇帝居于深宮,自然不知這分散兵力的后果,倘若北軍猛攻一處,難道他還要守城戰死? 在死戰前率部投降,也未嘗不可,反正他在城中除了meimei已無?親眷,說不得還能在隨他們屠掠時撈上一筆。 宋瀾自然不知他心中的彎彎繞,劉禧死后,他身側的常侍宮人皆戰戰兢兢,能?不抖著答話的都寥寥無?幾。 他在那片芭蕉的陰影之下站了一會兒,忽而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便翻找起了案前積灰的書柜,找了好一會兒,才尋出當年玉秋實初來為他講學時留下的手札。 宋瀾吹了表面的浮塵,一頁一頁地看下去。 蘇舟渡在資善堂中講為政,方鶴知講儒,玉秋實欣賞商鞅和韓非,講的是法。當年蘇舟渡與方鶴知已然譽滿天?下,玉秋實寂寂無?名,故而那兩人教導的是他的兄長,而玉秋實成了他的啟蒙先生?。 據說這三人去太學時亦是如此?遭遇,方蘇二人講學時人滿為患,玉秋實去時無?人問津。 就算這一個無?人問津的先生?,都是他程門立雪、事必躬親地敬著,才請來的。 玉秋實在這片芭蕉的陰影下為他讀韓非,還講了孫子兵法,這厚厚的手札中墨痕斑駁,甚至有他回憶著畫的幽州布防圖與塞外諸部落分布。 他一生都在恐懼北方部落的入侵,擔憂未曾到來的“亂世”。 而在北軍發兵之前,他便死于非命,若非今日?心血來潮,有誰會記得他在這里嘔心瀝血地寫下的手札? 浸yin在權術中的這些?年,恐怕連玉秋實自己都忘了當初扶持他的初心了。 宋瀾冷笑了一聲,丟了那本手札,方才站起身來,他便從窗外聽?見了一陣壓抑的、沉寂的悶雷聲。 風吹得芭蕉葉四處搖晃,有水滴濺上了他的眼皮。 在彥濟離去的兩個時辰以后,汴都落了一場暴雨。 汴都城墻極高,而暴雨之下,霧氣升騰,北軍強攻時視線不清、無法射箭,且云梯滑膩、投石不成,想一鼓作氣地攻城便難了。 落雨后,烏莽必定暫且收兵,在汴都周遭駐扎。 遮雨且避暑,哪里最為合適? 自然是山中。 若將他們逼入山中,天?晴后縱火焚燒,憑他有多少大軍,都能?付之一炬。 雨勢漸大,宋瀾毫不避讓地站在窗前,任憑雨水將他的前襟沾濕了一片。他感到寒涼,伸手摸著自己的心口?,閉上了眼睛。 “天?命,終歸是顧我的?!?/br> * 宋泠和落薇將到大河之前,便瞧見了汴都上空騰漫的陰云。 此?處水汽彌漫,尚未落雨,可觀遠方天?色灰暗,還能隱見雷電。有人從城門處策馬歸來,鬢發微濕:“殿下,屬下已帶人打探清楚,宋瀾將兵散于四處城門,抵擋北軍來戰。不過他們剛剛擺好御敵姿態,天?際忽然落雨,烏莽帶軍從東城門前繞了一圈,轉身往麓云山處去了,想必是要在山上駐扎?!?/br> 他頓了一頓,繼續道:“我們的人發覺有兵士喬裝之后偷偷出城,便拿了一個,從他身上搜出了被裹好的火石和火油?!?/br> 落薇在宋泠身側“啊”了一聲:“他分兵是不確定烏莽會從哪個方向行軍,如今天?欲落雨,烏莽駐兵山上,待雨停之后,夏日?炎炎,山林易燃,想來這些人便是提前埋伏,預備以?火攻之的!” 宋泠身側是跟隨他多年的部將孫叡,孫叡是一員猛將,刺棠案發時,他深覺不對,在混亂中飛快地解甲歸田,回到了揚州。后來宋泠與他在揚州城中重新遇見,便將錢糧托付,囑咐他與沈綏死后新任的通判一齊在城中囤兵。 孫叡聽?了落薇的話,贊了一句:“倒是個巧計,只要天?時地利,火攻便是上上之策?!?/br> 他騎馬往前繞了一圈,忽而道:“可是……” 宋泠眉頭緊鎖:“孫叡憂慮得不錯,火攻之計不過是紙上談兵,宋瀾從未與烏莽交過手,怎么?能?夠確信他會往麓云山上駐扎?” 落薇仰頭看了一眼:“夏日多急雨,若是連下一夜,倒真有可能?將烏莽逼到山上去,可這雨若是下不了一個時辰,該當如何?倘若我是烏莽,我便分幾千兵士佯作上山,等待雨?!?/br> 宋泠與她對視一眼,接口?道:“等待雨停,我還會幫著宋瀾放火,麓云山本就不高,與內城相隔如此?之近,天?若迅速放晴,火勢綿延到內城,不必攻城,城先自亂。屆時再去攻城門,簡直事半功倍?!?/br> 他按了按眉心:“時辰尚短,怎能探清敵人虛實?游牧之地好戰,宋瀾卻未臨過前線,烏莽在用兵上不會輸給他,傳令——” 他揚聲道:“斗笠避雨,速往東北城墻處去,全軍噤聲,切勿打草驚蛇!” 落薇轉頭看了一眼籠在閃電和陰云之中的汴都城,嘆道:“只盼我們比烏莽更快才好?!?/br> 第103章 君山焚盡(五) 會靈湖上荷花又開,今夏卻無人在意,皇帝在禁宮之中縱馬疾馳,驚得蓮枝亂顫。 他帶著皇城禁衛,一路出了明光門。 正值白日,御街上卻門戶緊閉,不?見一人。 剛剛轉過彎來,宋瀾便?瞧見了皇城東北方向、火光沖天的麓云山。 這一場雨,于他而言是天機,于烏莽而言更甚,至少,他一把火便將戍守城池的禁軍燒了個軍心?大?亂。 有老臣在大殿上抱著他的腿,苦苦哀求:“北軍士氣正盛,十萬大?軍遲遲未歸,我朝正軍心?大?亂,實在不?宜與他們正面交鋒。陛下先派使臣講和,和不?成?,領文?武百官離城、早圖來日才是!” 他對面的人則被氣得須發?倒豎:“國賊國賊!此時禁軍戍守城池,只要上下?一心?,必能退敵,安可棄城而去?若天子先?逃,汴都?百姓又當何?如!” “庶民草芥,怎能與天子安危相比?” “陛下?,請賜我甲胄,老臣愿以身報國,死守不?退!” 言語繁雜,吵得他心?亂如麻,宋瀾拂袖而去,策馬疾馳到城門處。 他聽見投石攻城的聲音時,心?中驟然想起的,竟是許多年前偷聽來的一句教導。 還是在資善堂的芭蕉葉下,酷暑的午后,他撥開葉子,瞧見宋泠跪坐在案前,后背洇濕一片。 可他卻不?動如山,像是一尊雕像般靜默。 方?鶴知?捧書而立,嚴肅地道:“《曲禮》有言,‘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1],雖說你今夜作業中棄城的方略是為保存實力,可王軍一退,國運便?散了。即使你逃了出去,求得外援,又怎能確信他們不覬覦神器、引得天下?大?亂?” “……為君為政,所需顧念之事實在太多,不?可只以?利益計?!?/br> 這些話他分明是偷聽過的,為何?直至此時才能回想起來? 可縱然回想起來,臨著面前戰火燒灼的城墻,他心?中還是不可避免地生了退卻之意。 有軍士瞧見他親至,不由嘶吼了一聲:“御駕親至,退卻者死!” 這一句幾乎將?他喝醒,宋瀾翻身?下?馬,登城遠眺,只見濃煙滾滾,戰車行進、廝殺怒吼聲不絕于耳。他勉強定下?了心?思,喚來了統戰的校尉,同?他們商議對策。 不知是他到來多少激勵了些,還是軍士統一戰術后愈戰愈勇,半個時辰的功夫,竟已初露勝像。宋瀾脫力地癱倒在城墻之后,望向仍然飄拂著濃煙的麓云山。 他心中剛剛升騰起半分奇異的欣喜感,便?有人連滾帶爬地上前奏報:“陛下?,左將?軍彥濟叛國!他、他為北軍開了南城門!” 周遭兵士霎時大?驚,宋瀾腦中“嗡”地一聲:“不可能,北軍主力在此攻城,何?以?分兵到南城?” 那人哆嗦著答:“此處是、是佯攻,從麓云山大?火開始,他們軍中便?有人泅渡而去,偷襲了南門!” 皇城不過是城高渠深。 若能夠堅守兩日,等幽州緩過一口氣來,就算不?能重創北軍,也可以?拖垮他們的攻勢,畢竟他們的糧餉已被燒過一回,此次行軍神速,也有不?敢戀戰的意思。 可若是城門大開,那便?萬事休矣。 宋瀾當即爬起,咬著牙,還沒說話,他身?側的護軍將軍便道:“臣等護衛陛下?先?出汴都?,以?圖來日!” 他就等著有人開口說這句話,可事到臨頭,一句“甚好”卻怎么都說不出口。 畢竟就算是剛剛死戰過的這批兵士也十分猶豫——眾人的親眷家小多在汴都?,如今北軍進城必定屠城。 這些人也未必真心護衛。 于是宋瀾吞下了那句“甚好”,換了一句:“眾將?當保存實力,以?圖日后,與夷狄血仇,終有得報的一日!難道你們甘愿無力拼殺,白白葬送性命嗎?” 見眾人表情稍緩,他才勉力松了一口氣:“今日城墻之戰,朕已看在眼中,來日重回汴都?,有功者封侯,賞千金!” 他脫下?手中的玉扳指,往軍中一拋,先?前說話的護軍將軍立刻跪下,懇切道:“請陛下?出城!” “是,我等護衛陛下殺出城去!” 宋瀾丟盔卸甲,換了尋常衣物,在城門處護軍所率不足千騎的護衛下?,預備趁亂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