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68節
嬴政不由得陷入沉思,?指邊敲著桌案邊想—— 若是多和技術發明,以及生產力的提升有關,??其后要不要將其作為發展與研究的重點? 第94章數學大國 怎能容忍被他國超越過去!…… “各位,你們在研究哪個科目?有沒有和我一樣的?” “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我現在想去看這生物,關于我們到底是從什么進化而來的,這簡直……太令人難以置信了,也不知道我能不能一路通過考核,看到這部分的相關內容……” “若是本身在這一領域上有建樹的人,大概通過考核能更容易些吧,進度一定比我們快?!?/br> “是這個道理,但是上哪里能找到啊,哎?!?/br> “這個嘛……要是上邊詔令開辦學校,到時候必然要征集相關人才……” 說到這里,談論的幾人互相對視一眼。 有人不由得率先開口道:“你們說……有沒有可能?” 無獨有偶,類似相關的談論話題不止發生在一個朝代之下。 還有其他連帶的波動和影響—— “jiejie,我也想上學,資料庫是對所有人開放的,我也有資格上學對不對?” “當然有,天幕都說了,我們都有資格,我們也不比任何人差?!?/br> “那我能上學嗎?” “能的,相信jiejie?!?/br> …… “點不開,也查閱不了,一直到現在,資料庫的內容都不對我們開放,還是沒辦法——” “也不是沒辦法,不是有為什么限制權限的‘前提條件’嗎?” “嘶……你瘋了!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我說什么了,不過就是想做出一些改變而已!不然的話,難道我們要一直這樣下去?!” “可是這限制權限相關……畢竟是和上面有關啊……” “那又如何,到了現在,資料庫都開了,結果我們還是什么都碰不著看不到,若是上面再沒個反應……嘖嘖,你看會不會發生點別的事情?是他們傻,還是這普天之下的百姓傻?” “好像……大概都不傻吧……” “那不就更是了,所以你就等著看吧?!?/br> …… 漢朝未央宮。 劉徹突然問了個問題。 “你們說匈奴那邊,能打開這資料庫嗎?” 眾臣面面相覷,隨即搖了搖頭。 “陛下,這應該不能吧?” “這上面沒有他們的名字,所以應當是不能的?!?/br> “臣猜測也是這樣?!?/br> 劉徹嗯了一聲,隨即又道:“所以他們有可能搶我們這里的人才?!?/br> “這……” “或者是我們這里的人?!?/br> 劉徹掀唇冷笑一聲:“畢竟還有財帛能浮動人心,而無論是什么手段,有用就行了?!?/br> 而且說到底,這種事情也阻止不了。 劉徹收起冷笑,凝眉細思,半晌無奈嘆了口氣,好像無論如何,現在都只能往差不多一個方向來發展了。 只有他們培養更多的人才出來,各方面的實力越來越壯大,永遠走在前面,才不會瞻前顧后別人是否會趕超上來,也更不會過多煩憂外來的窺擾和覬覦,因為他們已有足夠多的底氣。 想到這里,劉徹又是不由得嘆息了一聲,但隨即又無奈搖頭笑了笑。 既然天幕都推著他們走到了這里,還有什么可猶豫的?更何況這說到底,也并非是不好的事情。 “就按我們之前商議的……著人辦學吧?!?/br> 聽見劉徹這樣開口,眾臣其實并不意外。 因為顯而易見的,從接下來的形勢發展來看,他們必然是要如此去做才行,這樣一來,才能培養更多人才出來,只是…… “不知陛下想著重開展什么科目教學?” “是否要將精力去重點放在一些學科的發展研究上?” 這是要好好想一想,是否要有側重點,畢竟前期精力有限,而且……劉徹又看了看眼前小屏幕的資料庫,像物理,化學和生物這幾個相關模塊,其內容和知識理論等,都基本和技術研究以及生產力發展相關,好像要格外重要一些…… 【說到物理,化學和生物這三個科目,就不得不提一下同樣是理學科目,而且還是三大主科之一的數學了?!?/br> 【想我國古代可是數學大國,而且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數學可是我國古代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其發展源遠流長,成就也是極其輝煌,并且根據數學本身的發展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時期——】 【一是先秦萌芽時期,二是漢唐奠基時期,三是宋元全盛時期,四是西學輸入時期,五是近現代數學的發展時期?!?/br> 【我們的先民在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漫長歷程中,就逐漸認識了數與形的概念,比如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陶器大多為圓形或其他規則形狀,陶器上有各種幾何圖案,通常還有三個著地點,都是幾何知識的萌芽?!?/br> 【而且先秦典籍中有“隸首作數”,“結繩記事”,“刻木記事”的記載,說明人們從辨別事物的多寡中逐漸認識了數,并創造了記數的符號,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經有13個記數單字,最大的數是“三萬”,最小的是“一”?!?/br> 【一、十、百、千、萬,各有專名,其中已經蘊含有十進位置值制萌芽?!?/br> 【“規”、“矩”、“準”、“繩”是我們祖先最早使用的數學工具,要問數學有什么用?像人們丈量土地面積,測算山高谷深,計算產量多少,粟米交換,制定歷法等等,可都需要數學知識?!?/br> 【所以相傳西周初年周公制禮,數學就成為了貴族子弟教育中六門必修課程——六藝之一?!?/br> 【不過當時學在官府,數學的發展是相當緩慢的?!?/br> 對了,數學。 數學也是理科之一,還是三大主科之一。 而且天幕說起數學,這他們大部分人都算是熟悉。 “我們是數學大國?” “快看數學相關模塊,現在也在發生變化!” “既然我們是數學大國,而且還從這么早就有數學的萌芽出現,那成就應該更不會差吧?” “可天幕說數學全盛時期還是在宋元……” “還有西學傳入,和近代數學的發展時期……嘖,對于后面的明清兩朝,可真是叫人觀感復雜?!?/br> “誰說不是呢,反正我們絕對不能步了那樣的后路!” “這是必然的,而且如今還有天幕在……對了,先繼續聽聽天幕往下講著數學的發展吧,我們也好更理清楚一些?!?/br> 而且目前天幕講了這么多科目,也不知道哪些科目是重中之重。 對于這些科目之后的發展與落后,是否他們要現在更著重研究才行?那對于其他的,又是不是要暫且先放到一邊? 隨著科目越講越多,而且聽了天幕說的那些話,不少人的確都產生了這樣的思考。 不過一時之間,還不能太早下定論。 還是暫且先聽天幕繼續說下去。 畢竟這聽著,數學也很是重要。 【我國古代數學的發展,在春秋時期,隨著鐵器的出現,以及生產力的提高,加上開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新的生產關系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像我們之前說過的,這個時期私學也開始出現?!?/br> 【也因此,最晚在春秋末年,人們就已經掌握了完備的十進位置值制記數法,而且普遍使用算籌這種先進的計算工具。這個時期,我國古代的眾多百姓已諳熟九九乘法表,整數四則運算,并使用了分數?!?/br> 【而后從春秋時期到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繼完成了向封建制度的過渡,思想界,學術界諸子林立,百家爭鳴,異?;钴S,為數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br> 【盡管當時沒有一部先秦的數學著作留傳到后世。 但是,人們通過田地及國土面積的測量,粟米的交換,收獲及戰利品的分配,城池的修建,水利工程的設計,賦稅的合理負擔,產量的計算,以及測高望遠等生產生活實踐,積累了大量的數學知識?!?/br> 【據東漢初鄭眾記載,當時的數學知識分成了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九個部分,稱為“九數”,而九數的出現,則確立了《九章算術》的基本框架?!?/br> 【這里我們重點說一下《九章算術》。 西漢時期與民生息,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恢復以及發展,給數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當時的人們提出了若干算術難題,并創造了解勾股形,重差等新的數學方法,同時,西漢時期也很注重先秦文化典籍的收集以及整理?!?/br> 【于是作為數學新發展,以及先秦典籍的搶救工作的結晶,便是《九章算術》的成書?!?/br> 【《九章算術》稱得上是我國最重要的數學經典,它之于中國和東方數學,大體相當于《幾何原本》之于希臘和歐洲數學,并且在世界古代數學史上,《九章》與《原本》像兩顆璀燦的明珠,堪稱東西輝映?!?/br> 【此外,《九章算數》還可以說是先秦到西漢數學知識的集大成之作?!?/br> 秦王宮。 嬴政聽著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以及那《九章算術》的出現——是由于西漢時期,社會得到恢復與發展,給數學發展帶來新的活力……不由得心緒逐漸復雜起來。 為什么《九章算術》在西漢時期才成書…… 除了作為數學新發展以外,還有對先秦相關文化典籍的搶救,收集以及整理。 雖然天幕沒有明確指出,卻不得不指明一個問題。 這大概又是有他的原因在。 為了結束列國紛爭,建立和維護統一政權,少不得要做出某些犧牲。 但嬴政才逐漸更深刻的發現,這些犧牲都具體包括了什么。 若是沒有往后的變化以及發展,若是一直這樣下去,那是不是又會錯失更多? 想到這里,嬴政不由得緩緩吐出一口氣。 要不是有天幕在,這一切都還不會改變。 所以正因為如此,對于當下,他才要更珍惜才是。 【《九章算術》的出現,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數學發展的框架確立階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