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56節
朱元璋:“……” 他就不該抱有期待! 再看明朝的功德名單上,又找了不知第幾遍。 ——結果有是有,但是給出的評判數值依舊好低,還不如后面的“張居正”。 【前十年,朱翊鈞的確是新皇上位三把火,有著治國的決心,但也更多是得益于內閣首輔張居正,對方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政治,軍事,以及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涉及到了,史稱這次改革為“萬歷新政”?!?/br> 【而這一時期,兩人君臣一心,勵精圖治,使得明朝的確有模有樣起來,于是這一時期被稱之為“萬歷中興”?!?/br> 【但張居正五十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那一年,也正好是萬歷十年?!?/br> 朱元璋:“……” 其他朝代眾人:哦豁,這可真是卡得極其精準! 【這之后,沒了張居正的輔助,又跟其他群臣意見不和,也沒有再像張居正那樣能干的大臣,于是這位萬歷皇帝就逐漸對上朝失去了興趣,經常無故曠工,再之后,還有更匪夷所思的行為出現了——】 【那就是朱翊鈞開啟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階段,大臣們二十多年都見不著皇帝,而國家大事無人決斷,送上去的奏折也是石沉大海,于是所有人就都只能干瞪眼……】 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也架不住眼前一黑! 至于其他朝代的眾人:“……” 那真是沒有最想不到,只有更想不到……的的確確是足夠匪夷所思的行為了。 【雖然這期間發生了寧夏叛變的寧夏之役,播州造反的播州之役,以及日本入侵朝鮮的朝鮮之役,并且還都讓萬歷在后宮之中,遙控派兵給解決了,史稱“萬歷三大征”,但怎么說呢,這并不代表萬歷有所作為?!?/br> 【因為這三大戰役打著打著,國家就沒錢了,而國家沒錢怎么辦?】 【該收的稅也都已經收了,于是萬歷就讓太監們去全國各地監督稅收和開礦,把本來就被榨干的老百姓們,又生生刮出了一層油來,而這就是萬歷年間最臭名昭著的“礦監稅使”?!?/br> 【民間被搜刮至此,百姓窮困潦倒起來,怨氣開始沸騰,再加上之前明朝遺留的諸多問題,于是明朝真正開始衰敗?!?/br> 【加上東北的女真族,也就是金國后身,清朝前身,這時候史稱“后金”,又開始逐漸壯大起來,與明朝打了一場叫“薩爾滸之戰”的戰役,明朝慘敗,從而致使后金得以徹底脫離明朝,那之后發生的事,大家也就知道了——】 【這樣一個身處當時蠻夷之地的后金女真族,竟最終逐漸發展成為取代明朝的存在,即后來的大清朝?!?/br> 不止是朱元璋,也不止是明朝眾人,被勾起看樂子心態的其他朝代諸人,也都不約而同翻起了明朝的功德名單—— 嘖嘖,難怪這其中沒有這萬歷皇帝。 前面就算有功績,可后面這導致的結果,也太嚴重了! 而且怎么就能二十多年不上朝?!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時間,眾人竟對教育子孫后代上,有了更加嚴峻的認知! 畢竟可不能像明朝這些后面的奇葩皇帝一樣…… 【然后明朝最后的三個皇帝,萬歷的兒子,明光宗朱常洛,當了二十年太子經常被宮斗,終于登基當上了皇帝吧,結果不到一個月就病死了,因為生病吃了進貢的仙藥,吃完就駕崩了,才年僅三十八歲?!?/br> 【后面的長子朱由校和五子朱由檢,一個人生理想是當木匠,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木工上,然后把國家大事交給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明朝的知名大太監魏忠賢,又是個敗壞朝綱,壞事做盡的大jian臣……】 【還有魏忠賢的妻子,也是皇帝的奶媽客氏,同樣心腸歹毒,害人無數,對魏忠賢一路助攻?!?/br> 【沒錯,魏忠賢身為一個揮刀自宮的太監,他也是有老婆的,而且兩人還特別純粹,只干壞事,不干別的?!?/br> 【還有就是對朝廷有意見,有事沒事就批評一下朝廷的東林黨,以及和依附魏忠賢,以魏忠賢為首的大臣,即被稱為“閹黨”的官員集團,經常發生各種爭斗,也就是明末如火如荼的黨爭?!?/br> 【不過最后東林黨人一個個都被排擠迫害,然后其最終也幾乎都被趕出了朝廷?!?/br> 【這致使魏忠賢對明朝廷更是無腦cao控,還極其打壓當時對抗后金,守住明朝大門的將領袁崇煥,你說讓人氣不氣?而明熹宗朱由校就是在這**不堪,烏煙瘴氣的環境中,仍專心致志搞他的木匠活計,并且還一搞就是七年?!?/br> 【最終是因為船翻,掉入河里受到驚嚇,不久就病死了,再之后,就是他弟弟,也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了?!?/br>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眾人又想起了這句話,不由得再次心酸難受不已。 這其中有多少次可以改變的機會?又有多少次可以挽救的機會?雖然好像有的也并不能算多…… 但最終結果竟然一次次都是這種結局,真是叫他們無奈又憤懣!怎么他們明朝的皇帝,一個個都是這樣的?! 而就算皇帝不行,為什么可用的人才還這么少?! 【朱由檢,一個大明王朝最苦命的皇帝,有志向,厲行節儉,勤于政事,一心想要重整河山,也有魄力,整治了魏忠賢,使其最終自縊而死,也處死了客氏,但遺憾的是,明朝那時候的問題實在太多了?!?/br> 【朱由檢空有滿腔抱負,但他不是天才,治國和用人能力都平平,成事不足還敗事有余?!?/br> 【雖然搞死了魏忠賢,但碰到戰事吃緊,竟又繼續重用太監,還讓其去監軍去打仗,疑心病又重,重要崗位的大臣換了又換,百姓問題卻得不到解決,一直耽誤朝政,然后還親手殺掉了最重要的依靠袁崇煥……】 【總之,就是整個完蛋,再加上當時明末還處于小冰河時期,導致朱由檢繼位以來,旱災,蝗災,瘟疫就沒斷過……所以農民起義,清軍入關,朱氏王朝最終不得不走向了窮途末路?!?/br> 【只能說,這其中影響因素也是頗多?!?/br> 【朱由檢自身的問題,天災**的問題,處理政事不當的問題等等,以至于明末氣數將盡,終究不可阻擋?!?/br> 教育,溝通,用人,治人,如何辨識人心和防范人心……還有自身的能力問題與如何提升,以及如何解決各種問題和各種困難等等。 這其中的學問和門道可真是太多太多了。 歷朝歷代下,眾人不禁盯著眼前的小屏幕各自深思起來,也越來越想要開啟權限去查詢和翻閱里面的內容。 而且……這里面竟然還有災害防治相關?! 想那旱災,蝗災,瘟疫,地震災害,水災等,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令人足夠發愁和難解的問題,結果這資料庫中竟然還涉及災害防治相關的知識?怎么能如此令人心動! 所以這究竟怎么才能獲取翻閱權限? 不少人這下是真的著急了起來。 正在這時,又聽天幕繼續開口道—— 【然后我們再來總的說一下,其實以上關于明朝朱見深后面這些皇帝,不像朱祁鎮那樣有大過錯,而且也并非這一兩句就能概括全面的?!?/br> 【比如朱佑樘在位時期的確有過“弘治中興”,但是他也給朱厚照留下了不少爛攤子?!?/br> 【而朱厚照其實個人能力是很不錯的,單看他的應州大捷就能知道,解決了明朝十幾年的邊患問題,但還是那句話,包括朱厚照在內,明朝被文官集團裹挾的皇帝真的不少?!?/br> 【還有萬歷皇帝朱翊鈞,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其實也有避開黨爭的意思,但一些國家大事也算不上不管,比如在后宮遙控那“萬歷三大征”?!?/br> 【另外就是和閹黨作對的東林黨,其實也不是個好的,我們都知道明史有很多失實和失誤的地方,其中就有東林黨殘余勢力編寫導致的原因,所以明朝的文官集團才是最大的問題?!?/br> 【除此之外就是明朝皇帝真的都不太會用人,有用得用的人才都少得可憐?!?/br> 【又比如朱由校重用大jian臣魏忠賢,其實也有利用其打壓東林黨的意思,但怎么說,魏忠賢這個人也是真的很不行,還有后來的崇禎,雖然是殺了魏忠賢,但也又讓東林黨卷土重來……】 【并且崇禎空有抱負,但是能力才干著實平庸,同樣不懂得培養以及任用人才?!?/br> 【縱觀整個明朝時期,尤其是后面這些個明朝皇帝,其功過是非,一兩句話真的說不清楚,也展現分析不出來,但總的來說,同樣問題就是手里得用人才太少,也不懂得去培養真正有才干的人才,以及或多或少都在被文官集團所裹挾?!?/br> 文官集團……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不禁沉下臉色,下頜也繃緊起來。 于明朝其他時空,氣氛也是各有各的凝重及僵硬。 【而且不說明朝皇帝,再說一下為大明守門的袁崇煥,說他是崇禎的重要依靠,也只是相對而言,因為袁崇煥這個人,評價很是兩極分化?!?/br> 【他的確對明朝有功,但其人志大才疏,做事不考慮后果,眼光狹小,性格很有問題,還殺了另一個抗擊后金的主力毛文龍,不過包括毛文龍在內,兩人可以說是都爭議頗多?!?/br> 【但總體而言,袁崇煥殺了像毛文龍這樣的抗金將領,對大明而言怎么都是一步臭棋,就像崇禎最后將袁崇煥凌遲處死,也算是斬殺了明朝能夠抗擊后金的重要依靠?!?/br> 【而真正說起來,無非仍是沒有多少人才可用的問題,所以其選擇和結果才會發展至此?!?/br> 【也因此,結合以上種種,以及這其中涉及到的各種問題等,我們今天這期視頻的主題,便是《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系列?!?/br> 科教興國? 人才強國? 秦王宮。 嬴政聽到這八個字的時候,整個人倏然就屏住了呼吸。 所謂的“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單聽這八個字,簡直就讓他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一路聽下來,那位唐太宗李世民最后痛心廢掉太子的問題,漢武帝劉徹晚年巫蠱之禍,導致太子劉據自殺,更是間接導致西漢由盛轉衰,還有明朝那諸多奇葩皇帝的問題等等…… 不得不說其內里最根本的問題都出在“人”上面。 而這其中,其實都還有可回旋的余地。 甚至解決的余地和方式還不少,但前提是能“早知道”,比如知道和曉得這資料庫中的內容,然后最終作用在…… 【教育溝通問題,生產力,科技創新與發展,國家富足與強盛,左右都脫不開一個“人”字?!?/br> 【更確切而言,是“人才”兩個字,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出人才,是人才,有人才,才有可能,也有能力和機會去避免,以及解決因各種因素所產生的諸多問題等,所以這人才,是重中之重?!?/br> 【所有一切的發展改變,避免和解決,以及實現等等,都依托在“相關人才”之上?!?/br> 【那如何才能培養足夠優秀,也能力使到位的相關人才出來?】: 第86章學校 構成一個“人”的“必經之路”…… 這一整個聽下來,尤其是再聽到天幕說的后半部分—— 所謂一體兩面,分說兩端,原來都并非那么簡單就能下定論的。 朱佑樘治下出現過“弘治中興”,但是留下了不少爛攤子,可見其在位統治期間,必然也是出現過不少錯處。 還有朱厚照設立豹房,寵信宦官劉瑾,又殺劉瑾,以及其親征的應州大捷等,也是不能說只貪圖享樂,毫無作為。 聽天幕后續之言,其后皇帝皆是如此,都不可片面看待之。 但是否能上這明朝的功德名單…… 朱元璋又是不禁再次翻看起來,也不知是第幾次翻看了,每一次翻看都有不同的情緒體驗,皆是各種復雜的心思情緒,而后再聽天幕先前說的最后那部分時,又是換了更為復雜的心思情緒—— 這功德名單上出現的人名,原來最終看的,還是其作為有沒有作用到百姓身上,而并非單純去看其個人能力如何。 是百姓啊,原來百姓才是重中之重。 所衡量的最根本標準,其實就是對治下百姓如何。 也因此,單看其功績和能力,確實有的聽著還不錯,但是卻沒能上榜,比如朱厚照。 有的總體來看,功過都有,但因前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績,所以仍是可以上榜,只是數值偏低,比如朱佑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