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422節
書迷正在閱讀:甘愿臣服、小醋精、心肝寵、悄悄、舊時春( 1v1 師生 破鏡重圓)、楊花落盡、即興偏愛、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愛了、職業反派[快穿]、姑娘今生不行善
不想天涯的回答很讓人意外,“我不知道孫思邈死沒死?!?/br> 這又是什么話? 完顏婁室困惑的時候,沈約眉頭微跳,推測道:“復制世界的形成,本起源于孫思邈的一個決定。孫思邈雖是道教人,可他自然知道有因起緣,有緣終解之理,他這么密切關注復制世界的事情,難道有什么想法?” 天涯輕聲道,“你果然想到了這點?!彪S即輕嘆道,“世人總感慨旁人不了解自己,可世人又從來不肯用心的去了解別人?!?/br> 完顏婁室微有愧意,知道天涯是在點醒他——他想不到,只是因為他仍不了解孫思邈。 你若真的了解一個問題,自然能夠解決,你若真的了解一個人,自然對他的舉動很是清楚,難道不是這樣嗎? 他完顏婁室自負疆場無往不利,可對于真正高人的認知,仍比沈約遜色許多。 “在蕭布衣爭奪天下的時候,孫思邈并沒有插手?!?/br> 天涯繼續說道,“他只是讓張仲堅約束太平道人的舉動,同時出手解決一些因為太平道的行為,溢出的一些問題?!?/br> “那是什么問題?”聶山困惑不解。 天涯解釋道,“張角得張陵傳授醫命卜三術,自身又將其發揚光大,演變成許多厲害的法門。比如說,太平道人,可以輕易的制造一場瘟疫?!?/br> 聶山明白過來,“在這種時候,孫思邈才會出手幫助蕭布衣?看來他和張仲堅般,都是屬意蕭布衣取得天下?” “倒也不能這么說?!?/br> 天涯否定道,“孫思邈只是不想復制世界的百姓,因他之故,遭遇更多苦難。哪怕事情和蕭布衣無關,可若是太平道引發的禍亂,他就會解決?!?/br> “那孫思邈究竟有什么打算?”水輕夢問到了關鍵,“他這般關注復制世界的事情,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br> 天涯幽幽道,“他的想法就是——世界因他而分,那他能不能再將世界重新歸一呢?” 第2099節 局部合并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雖然很多人知道這句話,可并不知道為何會出現這個情況,就像很多人明明喝了一肚子人生雞湯,自身的生活卻過得一塌糊涂般。 根本原因無非是知道不等于了解,了解并不是證悟。 修行同樣如此。 哪怕你通讀經典,但若自身一刻都靜不下來,那經典對你而言,無非是鏡花水月,雖然一時虛幻美麗,卻更增你的愚癡。 沈約聞孫思邈所行,贊嘆道,“孫思邈實乃證道之人?!?/br> 證道之人,必求歸一。 不然老子也不會說——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何為歸根?歸根就是歸一!何為復命?同樣是回歸本源。 生命的本源不是細胞的組合,不是最原始的細胞什么樣子,而是永恒不變的心性! 身體不過心性的載體。 通過身體細胞來研究生命本源,和緣木求魚沒有什么區別。 老子又言——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 當你真正歸一見性,不用六根起塵,不被五蘊所迷,就是不自見。不自見,方明。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自見,方明;復命知常曰明。 《道德經》不過五千多字,但老子反反復復敘說的是相似的、統一的思想,卻被后人切割分節,顛倒次序,徒增歧義。 不自見故明和知常見明,其實都可統為歸一。 道家歸一,釋家亦歸一。 真正證道之人,以一可見天下式。 孫思邈乃真正的證道之人,他身心一統,是以舉一反三,認為復制世界既然可分,那就可合! 就和世人可人格分裂、最終錯亂神經,同樣可以通過修行來歸根復命,分而再合般! 世人可以,空間為何不可? 天人真正的一統,人和空間本是不可分割的。 將分裂的世界重新統一,是孫思邈一直在思索的事情,同時也是沈約在考慮的事情。 余眾卻多數驚奇,完顏婁室不由道,“兩個世界合一,那結果會如何?” 空間合一,那里面的人呢? 完顏婁室想到這里,內心不由悸動,因為他想到一個他不敢設想的事實。 果然,天涯輕淡道,“你覺得呢?你希望善的留存,還是希望惡的留存?” 完顏婁室失聲道,“這就是你說的善良世界……通過空間合并,留存善良,去除惡的,是以宋不會存在,金不會存在?存在的只有大梁國?” 結局說出,眾人愕然。 完顏希尹皺眉道,“那不會死很多人?” 聶山愕然道,“那我們的親人呢?你怎能想出這種殘忍的方法?”說著連連搖頭。 他們雖經天涯清理脈輪,觀念早有所改變,可天涯的創建實在駭人聽聞,讓他們根本無法接受。 天涯沉默良久,方道,“世人顛倒夢想,不過如此?!?/br> 聶山反駁道,“按照你的做法,我等親人盡喪,這般行為,恕我萬萬不能接受?!?/br> 天涯緩聲道,“你為何不問問沈約的看法?” 眾人向沈約望去,見沈約沉默不語,聶山心中微沉,“沈先生,你不會贊同天涯的建議吧?” 他自知天涯若行一事,唯有沈約可以抗衡,換句話說,沈約的決定事關重大。 沈約笑笑,“先聽天涯說下去吧。孫思邈只是有個想法,未見得成行。更何況……”沈約緩聲道,“我們都知道孫思邈悲天憫人一點不假,我們想到的結果,他不是早就想到了?” 看向發亮的墻壁,沈約詢問道,“根據本源世界記載,孫思邈死于唐時,不過也有人說,他是得道飛升,但如果你天涯都不知道孫思邈的死活,那孫思邈莫非已至復制世界?” 眾人驚嘆沈約的奇思妙想,暗想正因如此。 沈約腦海中卻有靈光閃過,“也或許,他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次實驗?” 眾人不解沈約之意時,水輕夢眸光亮閃,“你的意思是……他在自己身上,嘗試了空間合一?!?/br> 天涯默然片刻,終于道,“是的,他想要空間合一,可同時考慮到合一的結果,終究沒有選擇進行整體的空間cao作,只是進行了局部空間合一?!?/br> “局部空間合一?” 沈約心中微動,“天子基莫非……就是因局部空間合一產生的空間?” 水輕夢失聲道,“不錯,很有這個可能?!?/br> 天涯輕吁一口氣,“你終于想到了這點?!?/br> 沈約腦海中光亮連閃,將天涯不久前所言迅速貫穿,“你主動和我聯系,真正的目的,是想再度重復孫思邈的實驗,而這一次試驗的目標,是本源世界的所有人類?” 眾人震驚。 天涯輕聲道,“不然呢?故事要說給感同身受的人來聽才有意義,自孫思邈離去后,我等了這些年,終于等到一個可以聽懂這個故事的人?!?/br> 它沒有再說下去,可所有人都明白,能聽懂這個故事的只有沈約。 沈約輕吁一口氣,“孫思邈為何決定做這個實驗?” “因為他感覺這是個解決的機會?!碧煅某谅暤?。 “解決什么的機會?”聶山關切道。 天涯緩聲道,“解決世人悲哀輪回的機會?!?/br> 聶山怔住。 他發現自己不但和沈約差得遠,比起孫思邈,同樣相差太多。 看得遠不足為奇,看到宇宙之外的人都有,但看得清,知道宇宙為何存在,才是這世界奇跡的存在。 天涯繼續道,“這世上或許有人比孫思邈要出彩,但很少有人如孫思邈這樣的人生?!?/br> 眾人并不反對。 他們甚至覺得孫思邈人生之奇詭壯麗,這世間無人能夠比擬。 自幼才華橫溢,以天縱其才傲嘯世間,卻卷入權利的血腥中,痛失愛人,毅然進入世人難及的昆侖,學得天下無敵的本事,卻不再以天下為敵,反倒重思天下的意義。 這是何等心智? 這世上有太多人從天真到被世俗欺騙,等同世俗、流于世俗,厭惡世俗最終憤世嫉俗,唯獨孫思邈沒有走入這個無奈的循環,他反倒想解決世俗! “你們考慮的結果,他都考慮過了。這本是他遲遲不能做出決定的原因?!?/br> 天涯感喟道,“但有一天,他終于問我——如果有機會留下善良,將惡斬除,那我們為何不去做?只因為這是我們自身的惡,我們親人的惡,才讓我們選擇留下這些惡,繼續為禍世間嗎?” 第2100節 圣人之治 天涯很是感慨。 它不是人,可它又太像一個人。 是人,它才有真正的思考。 孫思邈對天涯的發問聽起來平淡,卻刺入所有人的心間。 聶山默然。 他終于聽出天涯的言下之意——我們是堅決的執行守善、存善,還是有選擇擇善擇惡,這本是不同的兩條路。 真正維系善良的人,不會因為脅迫、親情、規則和各種借口排斥善、留下惡。 當我們對善惡有了選擇的時候,那我們再不是維系善良,而是在維系可悲的規則。 這種規則漸漸讓我們向惡妥協,驅逐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