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01節
唐玄宗之前看完《長恨歌》,不得不把楊貴妃送進道觀,暫避風頭,還把安祿山軟禁在長安。 最近心里正煩悶著呢,于是帶上宮妃去華清宮泡溫泉。 唐玄宗李隆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詩文的鑒賞能力很高?!锻馈愤@首詩在各大世界都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唐玄宗也不例外。 他望見天幕中的詩之后,心神激動:"這最后一句簡直開天辟地,這樣的人才怎么沒有被收入宮中?李林甫,你怎么干事的!” 宰相李林甫長相儒雅,臉上帶笑,親和力強,讓人見了便心生好感。 “想必這杜甫還沒正式參加科舉,才會被遺漏。陛下要是喜歡杜甫,那臣現在就把他找來?!?/br> 唐玄宗李隆基這才稍稍滿意:"嗯,你說得對,召見杜甫。" “看來大唐還沒有把天下的人才都收入襄中啊,朕這個皇帝做得有點不好?!?/br> 李林甫找補:“陛下哪里有什么過錯?朝廷武將武能定國,文官文能安邦。正如太宗皇帝所說,天下人才盡入吾彀。朝廷早就人才濟濟了,多一個杜甫,少一個杜甫,又有什么區別呢?” 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李隆基也不例外。 李隆基含笑說道:“李林甫,你真是吾之子房,吾之諸葛!” 【杜甫一直玩到三十多歲,用十八年環游七個省,還想去日本玩,由于一些事情沒能去成,他后來還很遺憾:"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 人到中年,他的生命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他的父親過世了,他沒有經濟來源了,啃不了老了。二是他娶了妻子,他沒有那么年少輕狂,逐 漸變得穩重。 這個富二代也要開始自己持家。 在這段時期里,他也看遍了祖國山川,看到了很多社會頑疾。一個學子當然改變不了這個大唐,得去當官改變大唐啊。 他于是收了心,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 745年,唐玄宗昭告天下,只要有才藝的人,都可以來長安參加考試。消息一出,天下震動,有才藝的人高興地和過年一樣。 杜甫高高興興地去了,結果他碰上了一場詐騙。 那場考試沒有一個人中榜?!?/br> 天幕此話一出,無數人為之震驚。 李世民一開始聽到唐玄宗的圣旨,還挺高興的:"唐玄宗如此選拔人才,廣招天下寒士,有明君之相啊?!?/br> 誰知緊接著,便聽到了荒唐的消息。 李世民心中掀起滔天巨浪:“這么重要的科舉考試,怎么會一個人都不錄取,這李隆基在搞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 他還以為杜甫會得償所愿、致君堯舜,結果連官都當不上,簡直荒唐。 李泰見他這么生氣,連忙說道:“未必是李隆基的錯,可能是考試出了什么問題,所以沒有錄取人吧?” 天幕之前說了,未來的唐高宗并不是李承乾,只有可能是李泰或者李治。 絕大部分人包括李世民,都覺得唐高宗是李泰。 李泰當然要給李隆基說話了,不然父皇萬一不讓他繼位了怎么辦? 唐玄宗李隆基也很震驚,目前杜甫還沒有來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所以這么神奇的一場科舉考試還沒有發生。 唐玄宗李隆基怒火中燒:“荒唐,這是誰干的好事!這是要將科舉考試的威嚴置于不顧嗎?以后天下考生怕不是要把考試當成一場笑話!" “誰是主考官?” 他的目光掃過近在咫尺的李林甫和楊國忠。 楊國忠立刻跪下來,瘋狂甩鍋:"臣絕對不會做出這么荒謬的事情,請陛下明鑒。" 李林甫見他反應這么快,暗道老賊,也跪了下來,眼珠子一轉:"陛下,鄉間的人才可能都被陛下收入襄中了,哪里還有什么人才呢?考試當然沒有人中榜了。" 唐玄 宗李隆基一聽,瞬間覺得挺有道理,腰桿子都挺直了,心中豪情萬丈。 是啊,他縱觀朝野,全是人才,哪里還有什么遺漏的呢? 他真想學著唐太宗大喊一句:“天下人才盡入吾毅!” 誰知緊接著,天幕說的話打破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幻想。 【這是一場著名的科舉奇葩案件。 當時大唐的宰相叫李林甫。 李林甫雖然會作詩,但是文采并不好,沒有參加科舉,那他是怎么一步步當上宰相?因為他姓李,是皇室遠親,這個身份成了他的敲門磚。 大唐皇室人多著呢,李林甫的宗親身份不夠看,很快沒什么用了??墒撬麉柡蛥柡υ谟诤軋A滑。 他性格陰柔,精于算計,是"口蜜腹劍"這個成語的貢獻者??恐宦放矢絼e人,青云直上,最終登頂宰相。 他文化不高,所以很討厭那些聲望高的名士。當然,那些名士也討厭他這個沒文化的jian相。 李林甫跟這些名士水火不容,也擔心他們說自己的壞話。 所以他打造了一次和詐騙無疑的科舉考試。 杜甫等才子參加了這場科舉考試,滿心以為自己要通過,結果令人震驚的是,所有人都落榜了,沒有一個人被錄取。 李林甫創造了科舉考試零錄取的世界紀錄。 他敢這么玩國家公務員考試,一下子得罪了多少人才啊,簡直驚世駭俗。 唐玄宗一聽,也很震驚,詢問為什么一個人都不錄??? 李林甫就說:“他們的文采太差了?!?/br> 唐玄宗難以置信:“真的這么差?” 李林甫一臉苦澀:“因為陛下已經把全天下的人才都收入襄中了,鄉野之間沒有人才了。正所謂野無遺賢?!?/br> 正常人應該都信不了這種話,結果,唐玄宗李隆基信了。 李林甫表示:整個大唐只能有一個"甫",那就是我李林甫?!?/br> 唐玄宗李隆基:“……” 李林甫:“……”天幕這個促狹鬼,害死他了! 唐玄宗李隆基,面色黑如鍋底,像是第一次認識李林甫一樣看著他。 他耳朵自動過濾了天幕批評他的語句,痛罵李林甫:"李林甫,你混賬。朕從沒有想到過你居然是這樣的jian佞!” 唐玄宗李隆基重重一腳踢在李林甫的心口,一點也沒有留情,堪稱很辣。 李林甫悶哼一聲,心口絞痛,身體不受控制地往后倒,疼得頭皮發麻,一時間喘不過氣。 唐玄宗直白地怒罵:"這就是你說的野無遺賢!滑天下之大稽!" “就是因為你這樣的jian臣,朕未來才會錯過杜甫這樣的大才,你簡直可恨啊,該死??!” 他罵得特別很,叫得特別大聲,好像這樣就能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李林甫。他自己還是個英明神武的帝王,只是一時間被jian臣迷了眼睛罷了。 楊國忠一開始靠擎附李林甫上位,后來兩人出現分歧,李林甫經常打壓楊國忠。要不是楊貴妃求情,楊國忠簡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楊國忠見李林甫倒霉,恨不得開懷大笑。他正在為自己的靠山楊貴妃被送走而發愁,現在天幕就送來了最好的刀子,如果不利用,他就是傻子。 他連忙煽風點火:"陛下,李林甫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他任人唯親,嫉賢妒能,蒙蔽圣上,欺君罔上。請陛下明鑒啊?!?/br> 唐玄宗李隆基不等李林甫爭辯,便立刻說道:“楊國忠,朕命你好好調查此事,倘若李林甫真的如此嫉賢妒能,朕一定會處置他,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br> 嗯,絕對不是他的錯,都是李林甫的錯。 …… 李世民簡直腦殼疼,胸口劇烈起伏,額角青筋直跳:"朕怎么會有如此愚蠢的子孫?" “野無遺賢這種話也能信?他怎么不把皇位交給李林甫呢?” 他望著天幕中受挫的杜甫,真的心疼了。 他如今看杜甫就像看自家子侄,哪能見他受這樣的委屈。 他恨不得穿越到李隆基面前,狠狠給他一個大巴掌,打得對方量頭轉向,哭爹喊娘。 叫他任用jian佞!叫他欺負杜甫! 李泰見父皇如此生氣,不敢給李隆基求情。他當然不敢怨恨陛下,只能忽恨李隆基這個不爭氣的子孫。 混賬李隆基!別讓他知道李隆基是哪個兒子的后代,不然他一定讓他降生不了。 年幼的李治非常聰明,也能看得懂天幕,也很無語。 他心中腹誹,龍生龍鳳生鳳,李泰生出這樣蠢笨的子孫,也很正常。畢竟他自己就不聰明。 【落榜的時候,杜甫已經四十多歲,卻一事無成。而且居長安大不易,光是房租就嚇死人。 很快,他把父親留下來的遺產花光了,不得不上山采藥賣錢。他自稱少陵野老,也就是長安郊外的一個落魄老頭。 在這期間,他還得了瘧疾和風濕,命懸一線。他靠著鄰居救濟,才勉強熬了過來。 既然考試這條路走不通,那他就只能去拜訪權貴。當時大唐考試不封名字,如果權貴喜歡他的文章,自然會給他走關系,這樣就能當官了。 比如王維和李白都找了玉真公主,李商隱也找了令狐楚?!?/br> 【杜甫天不亮就要起床,來到權貴的門前,恭恭敬敬地候著,周圍人流洶涌,因為大家都想求見權貴。 這個時候,杜甫還是個中二中年,不懂得如何去結交權貴,不懂得寫詩歌功頌德。 王維為了得到玉真公主的賞識,不惜放下身段,打扮成樂師給玉真公主演奏。李白為了討好玉真公主,瘋狂給公主寫詩,把她夸得和天上的仙子一樣。 杜甫還很莽撞,比如這一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他并不夸這個權貴,反而大篇幅描述自己有多厲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而且當時文壇流行王維李白這樣歌頌大唐的詩歌。杜甫更喜歡寫自己見到的大唐另一面。 權貴一看,天哪,簡直滿滿負能量,杜甫在否定偉大帝王的功績,是何居心! 他們知道杜甫詩寫得好,但是并不欣賞。杜甫蹉跎了四年,一無所得。 他受夠了毒打,終于明白了走后門的正確姿勢,他開始給權貴歌功頌德,很快,結交了一些朋友?!?/br> 與此,同時天幕出現新的畫面。 751年,唐玄宗辦了個盛典。杜甫委托自己的朋友,把自己寫的文章送了過去。 唐玄宗一看:“天哪,真是位大才子,這樣的才子居然沒有進入朝廷,這不合理,來人啊,給杜甫專門安排一場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