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00節
曹cao皺著眉說道:“蘇軾被稱為詞圣也就罷了,我就沒見過這種文體,封誰當詞圣我都無所謂。但你跟我說,杜甫居然是詩圣,跟我開玩笑呢?" “他比得過屈子,比得過宋玉?” “未來評價詩歌的人都是外行人吧,根本不知道圣人的含金量啊?!?/br> 其實圣人并不是儒家專屬的稱呼。在先秦時期,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圣人。 古籍記載,所謂"圣人",上左有"耳"以表聞道,通達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揚道理,教化大眾;下邊的"王"代表統率萬物為王之德,德行遍處施行。 圣人是無限接近至善至美的人! 連寫詩厲害如曹cao,都不敢染指這個神圣的稱呼。 他的兒子曹植說道:"確實有點夸張,但是也許杜甫可以當得起這個稱呼。" 曹cao搖搖頭,因為出身不高,他挺討厭世家子,也極力打壓豪族世家。 他指著天幕說:“如果他沒有出生名門貴族,我就信了。這人家境優越,十指不沾陽春水,都沒吃過苦,能寫出什么好的詩詞呢?” 【杜甫是家中長子,幼年的時候母親過世了,父親娶了繼母,生了好幾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當官,杜甫在家中的地位越來越尷尬,可能有點類似于灰姑娘。 好在杜甫有個姑姑,姑姑很心疼他,于是把他接到身邊,惡心撫養,待他猶如親生兒子。 后 來姑姑去世了,杜甫還親自披麻戴孝。按習俗來說,其實娘家侄子不用守孝,可是杜甫非常尊敬這位姑姑。 他姑姑給了他缺失的父愛和母愛?!?/br> 【杜甫十九歲的時候,已經讀了萬卷書,于是想走萬里路。大唐這么大,他想去看看。 在現代,旅游都很燒錢,更不用說在古代。杜甫的父親對他不錯,全力資助他旅游。 杜甫于是開始啃老。二十歲出頭的杜甫又去山西玩,又去吳越玩,玩到二十三歲才回老家參加考試。 他來到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榜了。這次落榜沒什么陰謀,就是他才學不夠。 杜甫沒當回事,他還年輕,以后機會多得是呢,失敗一次怎么了? 再說了,他還有爹養呢。 他背著行囊,瀟灑地旅游去了?!?/br> 朝氣蓬勃的杜甫背著行囊,踏上河南,河北,山東足跡遍布大好河山。 他登上一座高山,遙望泰山。大山啊,真的美! 在齊魯大地上,泰山高聳入云,他一定要登上泰山,俯瞰一切渺小的群山。 …… 天幕把這首《望岳》放了出來。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臀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br> 曹cao望著最后那一句,吸了口涼氣,只覺得豪情壯志涌現在心頭,久久不散。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這這?!?/br> 他趕忙閉上眼睛,不敢再看了,再看下去,他擔心他今天就要反了漢獻帝那個小子。 杜甫的詩煽動力有一點點強。 杜審言剛出了官府,就看見了自己的大兒子杜閑。 杜閑也是專門來找他的,緊張不已,手心都出了汗,激動得臉色通紅:"爹——" 雖然他還沒有成婚,但他有一個超級牛的兒子! 他下意識想找杜審言邀功。 結果杜審言一腳踹過去:"生一個杜甫不就夠了嗎,你還娶妻做什么,你瞎巴,人家都對杜甫不好。杜甫有你這個爹,真是晦氣。 要不是我女兒把杜甫接過去,杜甫還不知 道要被你糟蹋成什么樣?!?/br> 杜閑:“……” 他趕忙道歉:“爹,我沒有啊,天幕不也說了,我是在外面當官,所以我什么都不知道。再說了,我未來也給杜甫錢財去旅游啊?!?/br> 可杜審言看兒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知道給錢,不知道陪他?!?/br> “你前幾年就訂了婚約,快到完婚的時候了,趕緊生孩子,生完了我養?!?/br> 杜閑:“……' 感情他就是生兒子的機器是吧? 杜審言下定決心為了這個孫子,要好好保重身體,活到能見到他的那一天。兒子如果欺負孫子,他要打斷兒子的腿。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倍艑徰悦?,贊嘆不已,仿佛在跟杜甫說話:“真有乃翁之風啊,蘇味道的后代也比不過?!?/br> 他仿佛看見了杜甫光明的未來。 憑這種文采,杜甫官居一品也是夠的。蘇味道的后代蘇軾也不過做了三品官,他杜家未來恐怕要出一個宰相了。 他真是全方位地贏了蘇味道啊! 蘇味道如果聽到這句話,肯定會陷入沉默。 很多家長拼兒子,到了他們這里,直接開始拼后代了。 第58章 李隆基:這天下已經沒有什么人才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得真好啊?!?/br> 唐太宗李世民看著杜甫這首詩,唇角止不住上揚,感覺渾身的熱血都被調動起來了:“觀音婢,朕看著杜甫,便好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朕曾經和杜甫一樣,也是才學出眾的鮮衣少年啊?!?/br> 長孫皇后眨眨眼睛,到底是多年夫妻,非常了解對方:"可是臣妾聽說,陛下年少的時候不愛讀書,喜歡看博戲,長安走馬,洛陽觀花,是個十足十的紈绔少年?!?/br> 李世民聞言面色一滯,輕咳兩聲:“你聽誰說的?都是風言風語,不要信?!?/br> “曾經聽太上皇說的?!?/br> 李世民陷入沉默,哼,父皇就知道抖落他的糗事。 他轉移話題:"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往事不用提了。對了,朕原本看完《長恨歌》,感覺那李隆基是個好色的昏君,簡直無可救藥?,F在一看,他的治下居然能出詩圣這種人才,他手下還是挺人才濟濟的,不算一無是處?!?/br> “就是這詩圣不是出在皇家,讓朕有點遺憾?!?/br> 詩圣,一個多么偉大的稱呼,貞觀年間的人聽到這個稱呼的時候,眼睛都放光了,李世民也不例外。 圣人為什么沒有出現在老李家! 長孫皇后:“李商隱和李賀算是李唐皇室的遠親,皇室面上也有光啊?!?/br> 因為周圍都是家人,李世民說話也沒什么顧忌,直白地表達自己的遺憾:"可是他們都沒排上前五呢。而且天幕說了,他們家境貧寒,關系很遠,算不上皇室。" “這些皇室子孫過著衣食不愁的生活,什么事也不用干,只需要讀書,文采還不如那些勛貴人家的子弟,真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李世民搖搖頭,下定決心,要督促一下皇親國戚,讓他們好好讀書,不能讓別人看輕了皇室。 他望著天幕中意氣風發的少年杜甫,心里說不羨慕杜審言是假的。 他的子孫后代怎么就沒出一個詩圣呢? 誰知緊接著,便聽天幕說道。 【杜甫很崇拜唐太宗李世民,“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彼X得唐太宗太厲害,給大唐留下了豐厚的家底。 他想讓大唐變得和貞觀年間一樣繁榮昌盛。 杜甫為什么這么崇拜唐太宗李世民,一,可能是李世民是大唐人民的白月光。二,可能是杜甫跟李世民有血緣關系。 杜甫是李世民的直系血親。杜甫的父親是京兆杜氏,生母家境更加顯赫,出自清河崔氏。 他們的血緣關系可以追溯到李世民的女兒臨川公主。算下來,杜甫的外婆的外公是李世民。 杜甫平時自我介紹的時候,也不說自己是杜家的人,一般自稱:“清河崔氏之甥”,因為清河崔氏里有很多舅舅?!?/br> 李世民:“??!” 長孫皇后:"?。?!" 李世民費了好大勁,才壓制住瘋狂上揚的唇角:“臨川公主孟姜打小就聰明,文辭出色,寫字有王羲之的風范,原來杜甫是孟姜的后代,怪不得這么優秀。" 李世民很喜歡這個女兒,也沒什么女子不能讀書的想法,看完對方的文章之后,跟長孫無忌吹噓:"我女兒年紀這么小,寫字就這么好看,聽說王羲之有個女兒叫孟姜,非常有才,我要給我女兒也取名孟姜?!?/br> 周圍的人連忙恭賀:“恭喜陛下?!?/br> 李世民每個毛孔都散發著舒適的氣息,詩圣是他家的人,而且還特別崇拜他,太爽了。 李世民望著天幕中的杜甫,這下感情都不一樣了,從前杜甫在他眼里是勛貴之子,現在則是女兒的后代。 他心里難免升起了慈愛之心,像是在看自家的子侄:“這孩子真厲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文采這么好,應該能得償所愿吧?!?/br> 這時,天幕繼續說道:【杜甫就這樣一邊旅游,一邊讀書練習。 這個做題家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有回報?!?/br> “做題家……這個說法倒也有趣。努力,本來就應該有回報,不是嗎?”年輕的杜甫笑著說道。 他現在才三十出頭,還在游歷山川,目前無心科舉考試。 李白晃晃酒杯,心里有些隱憂。 他比杜甫大了十多歲,見多識廣,可不覺得大唐上層有什么好的地方。他就是得罪了上層,才會被賜金放還。 李白似有所指:"努力,也未必有回報啊。" “總感覺天幕下一句話,就會說你報國無門了?!?/br> 杜甫還處在年輕氣盛的時候,寫詩也很少寫什么社會明暗面,意氣風發地說:"陛下締造籃世,功績不亞于太宗,天下才子都想為他效力,怎么會報國無門呢?” “太白兄,你的詩我可是背得滾瓜爛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望著陽光燦爛的杜甫,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一瞬間有點恍惚。 他很快回過神,笑了起來,沒說那些掃興的話,推杯送盞:“說得對,喝酒喝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