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76節
他聞言不由感慨:"米價能低到這種程度,果然是監世……" “生子當如李世民!” 扶蘇:“……” 能不能不要當著他的面說? …… 唐太宗李世民聽著天幕的溢美之詞,耳尖微紅,心神震顫,白居易都把他夸成圣人了。 他知道自己的評價應該不會低,沒想到居然能高到這種地步! 他何德何能能比肩圣人? 他唇角瘋狂上揚,狀似謙虛:"咳咳咳,朕做的還不夠好,還需要繼續努力。" 他莫名有了一種偶像包袱的感覺,注視他的不僅是大唐的官員,更是大唐的百姓以及未來的人民。他還要做得更好才對。 他現在其實已經對魏征等諫官有點不耐煩了,現在一看,嗯,他還能繼續忍。 唐憲宗李純望著天幕,咬著嘴唇,心中百感交集。 他剛剛上位的時候,也想做唐太宗,可是誰能做得到? 隨著時間流逝,他的身體越發老邁,越發感覺到自己和夢想之間的遙遠距離。他這一生的功績永遠沒有辦法超過太宗。 而且當皇帝實在是太爽了,漸漸的,他開始擺爛,很沉迷享樂,更加沉迷丹藥,幻想長生不死。 天幕的一席話勾起了他年少的夢想,激起了他心中的熱血。他也想成為無數人夸贊的雄主??! 大唐剛剛建立的時候那么難,太宗皇帝拿到地獄副本,都能挺下去,并且締造盛世?,F在大唐人民還愛大唐,難度比開國低很多。 他不能輕言放棄! 他思考良久,本來不準備重用白居易,現在改主意了。 “召見白居易!” 天幕中出現新的畫面,白居易的演員來到江州,沒什么活要干,到點領錢就行了。 某天,秋季,他送客人離開,突然聽到河邊的船上有人彈琵琶。 他走近,和這個琵琶女交談起來。 歌女臉上有些歲月的痕跡,可看得出來年輕時的花容月貌。 她抱著琵琶半遮面,說:"我原本是長安的歌女,跟隨大師學藝,后來年紀大了,只能嫁給商人做妾?!?/br> 白居易被貶這么久,很想聽長安的音樂,便設立宴席,請她彈奏。 琵琶女談完之后,低垂頭顱,情緒不佳:"彈琵琶的時候,我想起曾經在長安的暢快生活,如今年紀大了,只能在江湖之中飄搖和流浪。唉……" 白居易頗受觸動,突然有點惆悵,他性格向來非常樂觀豁達,如今不免想起了長安的生活,那時他和友人多么瀟灑,如今卻孤孤單單。 他終于有了被降職的落魄感,寫下了一首《琵琶行》。 天幕一行接著一行放出《琵琶行》,無數文人為之震驚,華麗,太華麗了! 他把漢字組合得如此美妙。 白居易形容琵琶女的音樂讓他“如聽仙樂耳暫明”。他們看白居易的文章,只想說"如看仙詩眼暫明。" 李白不舍得把眼睛移開,贊嘆道:“白居易啊白居易,你怎么這么有才?可惜了,君生我已生,不然定能成為知己!” 他性格散漫不羈,詩風浪漫華麗,他喜歡寫并且也喜歡看浪漫風。 《長恨歌》已經給了他不小的震撼,《琵琶行》更是如此。白居易的詩風太對他胃口了。 朋友:“天幕不是說了他有特別好的朋友,叫做元稹嗎?” 交際花李白一點也不介意,表示想要加入:“這有何難?讓他們帶我一個吧,感情是處出來的,相信我會和他成為知己?!?/br> 他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他是來加入這個家的。 元?。骸???” 第44章 李白:小伙伴的官職都沒我高 這首詩給世人的震撼不亞于《長恨歌》,白居易的詩淺顯易懂,又有很多妙句,組合在一起,簡直是王炸。 很多人爭相抄錄華麗浪漫的《琵琶行》。 一時間,無數世界,紙都賣貴了不少。 大部分人驚嘆于白居易的才華,日本人紫式部則是在可憐白居易。 她向自己的侍女抱怨:"白樂天明明沒有犯任何過錯,他是那么的忠心愛國,卻被jian臣所害,被皇上厭惡,不得不流放江州。我真是憐惜他命途多舛!” 平安時期,貴族都以學習大唐文化為榮。紫式部從小就學習漢語,最喜歡白樂天的文集。 緊式部越說越惆悵:“恨我不為大唐人,不能和白樂天一見,告訴他,他沒有錯??墒俏覀冞@里距離大唐如此遙遠,我沒有辦法改變白樂天的命運!" 她想到偶像飄零滄桑,心里難過極了。 侍女:“您近來不是在寫文章嗎,引用一些白樂天的詩詞,讓更多人知道他,這不也是一種幫助嗎?” 紫式部恍然,覺得非常有道理,頓時有點激動,立刻準備寫文章。 她寫的小說就是赫赫有名的《源氏物語》。川端康成稱之為日本最巔峰的小說。 紫式部并不滿足于引用詩句。 她塑造主角源氏的時候,也融入了偶像的影子。 她拿著筆,小聲自言自語:"我不能改變白樂天,但我能夠改變源氏。" “源氏也和白樂天一樣,因為□□而被貶謫?!?/br> “源氏退隱的時候穿什么衣服呢?江州司馬青衫濕,嗯,那么源氏的上下裝就是深藍色吧,和白樂天一樣別具風度,模樣清雅。" “源氏被貶謫之后做什么呢……白居易被貶謫之后,有修佛和修道,那我要設置幾個道士和僧人,讓源氏和他們交往?!?/br> “……” 紫式部在心中勾勒出源氏的形象,感覺白樂天以另一種形式在自己的筆下活了過來。 她笑逐顏開,感覺自己跟偶像的距離離得越來越近。 今天晚上白居易該入夢來了吧! 無數人為《琵琶行》所驚艷,李白如此,杜甫也不例外。 杜甫依舊漂泊,來到江南一帶,在家中看著天幕。 聽到《琵琶行》之后,他深深感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白居易碰到琵琶女之后,將自己比為歌女,抒發哀傷之意,唉,我又何嘗不是如此飄零?” 安史之亂之后,國士淪喪,社會動蕩,盛世大唐五光十色的泡沫猛然妝作開。 白居易觀琵琶女是淪落人。杜甫觀白居易,亦是如此。 杜甫站起身來,想出去走走。突然聽到隔壁的小孩都在唱那一首《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這首歌行體詩歌,在白居易所在的時代,連胡人的小孩,也就是少數民族的小孩都會唱。 這首詩往前放到安史之亂的時代,依舊能橫掃一片。 可想而知,接下來這首《琵琶行》會成為流行曲。 杜甫耳朵微動,輕聲嘆息。天幕放的這首《琵琶行》是譜了曲之后再唱出來。 小孩學得太難聽,根本不在調子上,合了白居易那一句—————嘔啞嘲聽難為聽。杜甫以前也算見過長安的貴族生活,眼界和閱歷都很高。 他默默念叨:"不知道李龜年現在在哪里?他唱的《相思》很好聽,這首詩如果由他來唱的話,肯定會好很多?!?/br> 李龜年是宮廷樂師,受很多貴族的追捧。杜甫進京趕考的時候,曾經出入岐王的府邸,認識李龜年。 王維那一首“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就是送給李龜年的。 可是如今整個大唐都在動亂中,誰會在意一個宮廷歌手的下落? 想必以他的歌喉,皇上應該會將他留在身邊,不至于受顛沛流離之苦吧? 杜甫走到集市上,只見鄉親們都在熱火朝天地討論那一首《琵琶行》。 “白居易這個大才子從來沒讓我失望過,長恨歌已經那么好聽了,琵琶行更是如此?!?/br> “可惜了,我不會唱,天幕結束之后,我估計連詞都要忘掉了?!?/br> “唉,對了,那個老李不是說他是宮廷歌手,以前給皇帝唱過歌嗎?天幕說王維那個大才子還給他寫詩呢。好像叫什么李龜年?!?/br> “切,你信他的鬼話?我也 姓李,我也說我叫李龜年,你信嗎?” 杜甫聽到這種描述,心中頗為好奇,立刻走到他們旁邊問道:“你們說的李龜年在哪里?” “在那邊的酒家賣唱呢?!?/br> 杜甫找到酒家,只見一個頭發斑白、氣質滄桑的男人正在酒家門口唱那一首《琵琶行》。 這男人只聽了一遍,便記得滾瓜爛熟,現在唱得有模有樣,讓人直呼天賦異稟。 客人們聽得非常高興,丟了不少賞錢。 李龜年收了比平時多很多的錢,心里高興壞了,連忙彎下腰撿起來,露出燦爛的笑容,賣力推銷自己:“多謝官人,這首《琵琶行》詞好聽,聲律也優美,以后都來聽我唱??!” 客人們接連笑起來:“好嘞?!?/br> 客人們走后,李龜年心里美滋滋的,目前為止,他的曲庫都被他唱爛了。自從天幕出現,他發現新的商機。 有好多適合演唱的詩歌??! 他就像掉進糧倉里的老鼠一樣,天天盯著天幕看,尋找合適的歌來唱。 其中最適合演唱的就是白居易的詩了,優美動人,老少咸宜,比《相思》長多了,唱起來很過癮! 他下定決心,默默自言自語:"以后一天唱《長恨歌》,一天唱《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