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30節
【刑部侍郎李藩很喜歡讀李賀的詩,是李賀的粉絲,自己搜羅了李賀的詩,想給李賀做一本詩集?!?/br> 【他多方詢問之后,得知李賀有一個表弟,這個表弟以前經常跟李賀互相寫信,李賀給他寫過很多詩?!?/br> 【李藩就去找李賀的表弟,想在他那里找到更多的詩,編入詩集?!?/br> 【李藩一聽,還有這等好事?】 【他高高興興地把自己手上的詩全交給了李賀的表弟,然后回到家里靜候佳音?!?/br> 【結果過了一年,一點兒消息也沒有。他于是找到李賀的表弟,問詩集做好了沒有?】 【結果李賀的表弟說:“我從小跟他一起長大,他傲得很,我很討厭他,一直想狠狠報復他。他給我的那些詩,我全都丟到廁所里去了!”】 【“你給我的那些詩,我也全丟了!”】 【李藩氣得要命,把他趕了出去,悔恨了很久。所以李賀傳下來的詩句很少?!? 【誰能想到李賀的表弟居然如此叛逆呢?】 李賀:“……” 李賀的母親:“……”…… 古青青:【清代文人陳成曾經說:“昌谷之詩,唐無此詩,而前乎唐與后乎唐亦無此詩!”】 【他只活了二十七歲,還未到三十而立,已經開宗立派,登堂入室,創立起了自己特有的奇詭冷艷的“長吉體”?!?/br> 【光是這份特殊性,就足以讓他上悠悠我心這里的十大詩人榜單?!?/br> 【悠悠我心版唐宋十大詩人第九,李賀!實至名歸!】 緊接著,聲音戛然而止,視頻消散一空,天幕中只剩下一句話。 “下段視頻,將在五天后播放?!薄?/br> 無數世界的人津津有味,討論李賀這位才子的事情,爭相背誦天幕收錄的文章。 不少人因為不是大唐人,此生無法跟李賀相 見,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而李賀所在的世界中,很多行動力強的人,已經在收拾行囊,往李賀這里趕來了。 那可是天幕點評的第九詩人!現在誰還有李賀名氣大?誰還比他更風光? 他們要向李長吉拜師學藝?。?! 無數人在往河南昌谷這個小山村狂奔,生怕落后一步。 自從天幕提出李賀的名字,就有村人反應過來,包括剛剛路過李賀家門口的兩個村民。 他們震驚不已,心中嫉妒得要命,可是又無可奈何:“這……怎么會……” “他憑什么被仙人點評……詩寫得有那么好嗎?要是寫得好,怎么會蝸居在這里?” 緊接著,他們便看到很多同鄉人拿著東西,往李賀家里跑。 大人帶著小孩,拿著束脩,想給小孩拜師。還有人拿著賀禮,想去恭喜。還有人就是純粹想看熱鬧。 當真是萬人空巷,熱鬧得都不像是小山村了。以前他們辦喜事,家里都沒這么熱鬧。 老母親獨自出去,把門關緊了:“你們別打擾長吉休息!” 他們叫得親熱:“知道的,長吉這下要發達了呀!” “聽說長吉病了,我家里有棵老人參,祖上傳下來的,特別補,他需要不?” 門外人聲鼎沸,和以往蕭瑟的模樣大不相同。 李賀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短短十幾分鐘的視頻,讓他從地獄到天堂。 何其神奇。 何其幸也。 他從窗子那里看了很久,沒看到表弟的身影,心中無言。 表弟家距離這里不遠,這么久時間,爬也能爬過來了,可他偏偏沒來。 他有些晃神,他知道自己心高氣傲,也因此得罪過不少人,卻沒想到珍之愛之的表弟也對自己不滿。 可他改不了,要是改了,那還像他嗎? 他嘆了口氣,收回思緒,暗下決心,自己的詩集自己編。 再編一本《昌谷集》吧,收錄所有詩!…… 李賀的長輩韓愈看到天幕之后,雙手負在背后,心中百感交集。 他收了很多弟子,對李賀印象很深,也對他非常關注。只是自顧不暇,沒有辦法照顧李賀。 算算日子,他今年二十七歲,他現在身體還好嗎? 悠悠蒼天,為何如此薄待他! 他憂心忡忡,準備去看李賀一眼。 至于那弟子劉叉,看到天幕的時候,倍感不妙,收拾東西跑了。 韓愈也沒有留他,劉叉詩風奇詭狂氣,和李賀有些相像,不然他也不會收下他。 誰知道他品格居然如此之差,居然行偷竊之事。 看不起他寫墓志銘也就罷了,直接走就是了,偷他的錢是怎么回事! 那是他辛辛苦苦賺來維持家用的…… 結果宮中突然傳來消息,天子要召見他。 他只好放下念頭,跟人前去皇宮,覲見唐憲宗。 他默默想,這下可算是托了長吉的福,不然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出頭,得以和天子交流?!?/br> 杜甫邊看天幕邊喝著酒,很快酒喝完了,視頻也放完了。 酒家的客人已經鬧騰過好幾輪,現在還在念叨那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杜甫心里也很惆悵。 安史之亂,國土淪喪,整個大唐變成了一幅綢緞,人人都想來撕扯。 他也想收取關山五十州??! 這個未來遠房表侄子寫詩直中他下懷。 他一開始沒認出來李賀,因為這個時候李賀還沒出生,他只認識李賀的父親李晉肅。 李晉肅的祖先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八叔鄭王,所以他們家屬于鄭王一脈。 杜甫家庭背景就不得了了,祖父是著名詩人杜審言,母親有李唐王室的血統。 所以李晉肅是杜甫的遠房表弟。 不久前,李晉肅從湖北公安到四川去任職。 暮年的杜甫對于親人無比看重,即使關系隔得有點遠、還是第一次見,也非常熱情。 他依依惜別,還給李晉肅寫了首詩:《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 李賀的家鄉在河南昌谷。 杜甫的家鄉在河南鞏縣,距離李賀不遠。 聽這意思,以后河南地區會平靜下來,不然李賀也不會往家趕。 可是現在正逢安史之亂,各地亂成一鍋粥,李賀回到家才病死,可他就說不定了。 他遙望家鄉,思鄉之情牽引心頭。唉,說不定這輩子,要客死異鄉 了!…… 被杜甫記掛的李晉肅陷入沉默,他現在連親都沒成,居然冒出了一個大胖兒子…… 要不是反復確認家族的信息,他根本不敢相信。 這大兒子居然因為他的名字考不了進士。簡直無妄之災。 ……不如到時候改個名吧。 改名對于他們來說不算難事,不少文人改過名。 比如,歐陽修覺得劉幾文章太詭異虛浮,不喜歡他,所以讓他落榜。劉幾大徹大悟,跑去基層磨煉,文風一變,然后把名字改成劉輝。 歐陽修再碰到他的時候,覺得他的文章寫得太好了,后來才知道他就是那個劉幾?!?/br> 太史令帶著手下的人把天幕所呈現的信息全部記錄下來,當記錄到《阿房宮賦》的時候,所有人眼前一黑。 他們拿著竹簡的手不約而同顫抖起來,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東西交上去之后他們會不會死?應該會的吧…… 最終還是太史令拍板,把杜牧寫的詩文全部交給秦始皇。 秦始皇之前看到那句“嬴政梓棺費鮑魚”,氣得眼前眩暈。 醫官熬了上好的參湯,考慮到他多疑的性格以及現在嚴峻的形勢,還沒等秦始皇問,就報出所有的原料:“陛下,這里面有靈芝、人參……滋陰潛陽,平肝熄風,降壓安神,是上好的安神藥湯?!?/br> 侍從試完毒之后,給秦始皇送了過來。 醫官受寵若驚,立刻說道:“多謝陛下,那以后多熬一些備用?!?/br> 秦始皇不置可否。 隨著年歲漸長,他越發穩重,已經很少發脾氣了,要不是那鮑魚的典故太惡心人,他也不會破防。 這次不過是特殊情況,沒有下次。 “陛下,這是那杜牧的詩文,里面有一首《阿房宮賦》?!?/br> 扶蘇好奇地接過阿房宮賦,覺得很有趣,笑著說道:“父皇,想來這大唐人也覺得阿房宮建得好?!?/br> 他心中有種奇異的感覺,雖然大秦會滅亡,但大秦依舊存在。無數人都在懷念大秦。 這是他父親建立的國家! 這讓他如何不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