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1節
悠悠我心:【王勃逃脫了死罪,前途非常光明。當朝太子是他曾經的老板,他曾陪太子讀過書,將來也有可能是陪皇帝讀過書?!?/br> 【而且他還有很多朋友,初唐四杰的盧照鄰楊炯都和他關系不錯。他出來后不久,就有人要他回朝廷當官了?!?/br> 【可是呢,王勃經歷生死劫難,對仕途有些死心,拒絕當官的機會。他只想徜徉于山水之間,埋頭寫文章,不想再回傷心地了?!?/br> 【而且他想要去看望自己的父親,給父親養老送終?!?/br> 【他的父親之前在朝廷當官,官職不小,結果因為王勃殺人案的牽連,被 貶到交趾當縣令?!?/br> 【這個交趾在哪兒呢?這個地方如今已經不是我國的領土了!】 【他那年老的父親被貶到了如今的越南!】 【越南的湄公河平原土地非常肥沃,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非常適合種植糧食,是世界糧倉。我國排第一,它排第二??墒窃诠糯?,那里叢林密布,險象環生,毒霧彌漫,是不毛之地啊?!?/br> 【王勃對父親很孝順,看父親因他受罰,實在痛心疾首,說道:“今大人上延國譴,遠宰邊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度南海。嗟呼!此皆勃之罪也?!薄?/br> 【“我爸爸因為我的過錯被貶到了那蠻荒之地,這是我的過錯??!”】 【王勃于是沿著運河,順流而下,去看望自己的老父親?!?/br> …… 一石激起千層浪,無數帝王為之震驚。當然,不是為了王勃的探親游,而是為了那所謂的越南。 “越南的湄公河平原土地非常肥沃……非常適合種植糧食,是世界糧倉。我國排第一,它排第二?!?/br> 無數帝王:“????” 關鍵詞察覺! 雖然聽不懂什么亞熱帶氣候,但世界糧倉四個字就夠了。 那邊陲之地居然能產這么多稻谷?還被未來稱為世界糧倉?那地方面積還不到華夏的十分之一呢! 動了!他們的心動了! 秦始皇聞言,陡然一驚。 他派趙佗和屠睢帶領五十萬軍隊,南下平定嶺南。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象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那未開化的地方毒霧彌漫,有很多毒蟲,死了無數將士,才打下來南越。 沒想到到未來居然丟了! 聽這意思,是在唐朝之后丟的。畢竟唐朝的時候,那什么王勃的父親還被貶到那里呢。 未來是未來,現在是現在。需要防患于未然。 他思忖片刻,便下了決定:“來人,召趙佗和屠睢回朝?!?/br> 既然是被天幕特意提到的地方,他得好好想想辦法,讓中原的圣人教誨傳到那不毛之地,去教化茹毛飲血的南越土人。 嗯,他絕對不是饞世界糧倉。 第7章 皇帝:現在學寫詩還來得及嗎? 視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依舊自顧自播放:【這場探親旅行中,王勃風塵仆仆地路過洪州,也就是今天的南昌?!?/br> 【洪州都督閻都督在新修的滕王閣里面宴請賓客,文人雅士云集。路過的王勃也和朋友一同進去參觀?!?/br> 【滕王閣是個重點工程,如今修好了,自然是一件美事。閻都督就拿出紙筆,讓參加宴會的文人雅士為滕王閣作序,紀念這次活動?!?/br> 【與此同時,他也讓自己的女婿做好準備?!?/br> 【為什么呢?因為閻都督之所以辦這場宴會,是為了讓自己的女婿揚名!閻都督的女婿,早已經寫好了文章,準備到時候拿出來?!?/br> 【在場的文人也知道內情,準備配合著演場戲,陪“市長家的女婿”作秀?!?/br> 【這一波啊,走的是人情世故?!?/br> 【可初來乍到的王勃不知道!】 與此同時,天幕出現了新的畫面。 瓊樓玉宇的滕王閣美如畫。宴會之中,觥籌交錯,氣氛熱鬧。 侍從給在場的文人墨客分發紙筆。 很多聰明人禮貌地推辭,面露羞澀和慚愧之色,說自己寫不來。 他們一個接著一個推辭,到最后,根本沒幾個人愿意出手。 而這時,一道年輕男子的聲音傳來:“鄙人不才,愿意一試!” 王勃一點都不識趣,直接接過了紙筆,引來眾人驚訝的目光。 有人擔憂,有人嘲笑,有人看熱鬧。 這愚蠢的外鄉人,到底懂不懂宴會的真相??? 閻都督的女婿正準備拿出自己的文章,迎接鮮花和掌聲,見狀直接愣住了,這跟之前排練的不一樣??? 主人閻都督臉色也黑了下來,拂袖而去,告訴身旁的下人:“我倒要看看他寫出來了什么東西!你及時向我匯報!” 他費了老鼻子勁,給女婿造勢,結果被個年輕人給毀了。他倒要看看,這人能寫出怎樣的文章! 如果寫不好,不用他批評,那些文人墨客都要把他噴死! 王勃 沒有看見別人怪異的表情,要是看見了,估計也不會在意。 他思考良久,心中已經有了一篇錦繡文章,直接拿起毛筆,筆走龍蛇。 那些文人墨客也紛紛走到旁邊,看起熱鬧來。 閻都督派來的人看了一會,回去稟報:“豫章故都,洪都新府?!?/br> 閻都督冷笑一聲:“呵呵,不過是老生常談。都是這么寫的?!?/br> 沒過多久,仆人又來稟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br> 閻都督聞言,面色稍稍變了,低著頭沉吟起來。 這第二句筆落天外,指出南昌是星宿的分野,一下子就超凡脫俗起來了。 沒過多久,仆人又回來稟報:“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br> 閻都督這下坐不住了,走出內室,來到王勃身邊。 只見王勃早已有了腹稿,寫起文章來行云流水。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边@一句落在紙背上的時候。 周圍的文人墨客拍案叫絕,不停叫好。 閻都督也情不自禁發出了贊嘆,真乃才子! 不久,一篇震爍古今的《滕王閣序》誕生。 文章沒有任何涂改,文不加點,洋洋灑灑,片刻而成,滿堂震驚。 而在這首序之后,還有一首《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 江□自流?!?/br> 周圍的文人墨客都在爭先恐后地品鑒著這篇千古駢文,看著看著,突然發現最后一句空了一個字。 他們的態度比之前熱情多了,甚至和王勃稱兄道弟。 “子安兄,這是你寫漏了?” “怎么可能,定是子安兄 給我們出的題?!?/br> “哦哦,原來是這樣,我猜是檻外長江水自流?!?/br> “我看非也,我猜是檻外長江緩自流?!?/br> 王勃沒說話,把序和詩交給閻都督之后,就告辭了。 閻都督的心像是有小貓在撓,癢得很。 這空的到底是什么字? 別的文人填寫得也不錯,但是終歸不是原作者,總感覺差了點味道。 他顧不上生氣了,連忙叫人追上王勃,這一次非常上道,遞了金銀過去。 王勃神色自然地收下銀子:“您太客氣了。這里沒有別的意思,空了一個字,那就是空?!?/br> “檻外長江空自流?!?/br> 眾人為之驚嘆,妙哉! 修建滕王閣的帝子如今在哪里?只剩下長江空空往東流去。 其中意境,又哪里是他們填的字能比得上的? 【千古第一駢文《滕王閣序》就這么出世了!】…… 《滕王閣序》不僅驚艷了閻都督,也驚艷了大千世界無數文人。 很多文人細細揣摩其中真味。 開篇點出滕王閣,隨后情景交融,寫出今日滕王閣的寂寞。緊接著,又觸景生情,引出斗轉星移。最后感慨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人去樓空,有江水空流。 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哲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