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10節
雖然父皇和母后沒有說什么,但他的內心卻逐漸變得敏感且易怒。 腳有疾的人怎么可以當天子呢?父皇真的不會廢了他?那些文武百官怎么看他?那些弟弟又在如何嘲笑他? 所以在天幕說起唐高宗的身份的時候,冥冥之中,他并不感到意外,反而有一種“終于來了”的塵埃落定的感覺。 幾乎在剎那間,就相信了天幕所說的未來。 父皇將來果然廢了他! 唐高宗不是他,那到底是誰? 他扭過頭去,冷眼看著自己的兩位弟弟。 父皇有很多兒子,理論上來說,那個寶座誰都能坐。但是父皇和母后感情甚篤,從始至終,只有他們一母同胞的三人有機會登臨大寶。 其中,李治年紀最小,威脅最小,他第一個就將李治排除了! 至于最有可能的人選…… 他扭頭看向長得珠圓玉潤的李泰,眼中閃過不易察覺的冷光。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父皇有多寵愛李泰,封地非常大,超過很多皇子。李泰甚至還可以不去封地,留在長安。 父皇還總是帶著李泰外出,一日不見都要派鳥送 信。李泰長得胖,父皇覺得他上朝辛苦,還特許他乘坐轎子來到門口。 他的幕僚常常告訴他,要多多注意魏王李泰。自從他腳有疾之后,他聽說不少大臣,也朝著李泰靠攏。 李泰九成九是唐高宗! 人是那么的矛盾。他因為腳疾開始自我厭惡,并怨天尤人,每天都在想父親什么時候會廢了自己??墒虑檎娴膩砹?,他卻不想失去太子之位。 再說了,他跟李泰如今勢如水火,倘若對方繼位,自己哪有好果子吃? “我愿把太子之位讓給弟弟!” 父親無比寵愛李泰,找父親是沒有用的,只能另辟蹊徑,來博取母親的同情。 果不其然,長孫皇后面露憐意。 這三個兒子,個個都是她的心肝寶貝。李承乾因為腳傷心情低落,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此刻李承乾凄凄慘慘,痛哭流涕,直直戳中了長孫皇后的心。 她連忙把李承乾從地上拉起來,不停安慰。 旁邊的李泰面上滿臉震驚,仿佛還沒消化這個信息,心里卻笑開了花。 他剛剛非常羨慕唐高宗李承乾被天幕點名。 結果這唐高宗居然是他自己! 哈哈,幕僚說得對,太子傷了腳,怎么可能爭得過他?!太子之位果然是他的! 不過太子實在狡猾……居然跑去求母親了! 別以為他不知道,這招叫以退為進! 要是真的答應了,父親對自己的印象分肯定要下降了! 他反應極快,立刻朝著父親跪了下來,把頭磕得梆梆響,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父皇,孩兒 什么都不知道,嗚嗚?!?/br> “我一直很崇敬哥哥的,怎么會想搶他的位置!” “楚王,吳王,他們的德行都勝過我,也比我年長,誰繼位都輪不到我呀?!?/br> 他長得很胖,皮膚白皙,哭起來可愛極了。 李世民的兒子非常多,李承乾是嫡長子,李泰是嫡次子,他們中間隔著楚王和吳王。 李世民陷入深深地思考。太子自從腳患病,性格是越來越偏激,他看在眼里,心里也直打怵。 太子真的適合那個位置嗎? 天幕已經告訴了他答案。未來的他放棄了太子李承乾。 那唐高宗就只有可能是李泰和李治了。其他的孩子,他絲毫沒有考慮,畢竟那些都不是觀音婢所生。 他低頭看著跪在他面前的李泰,目光從從前的慈愛,變成了nongnong的審視。 這一刻,他真正地把魏王李泰放到太子之位候選人上來了。 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集書萬卷,才學很深。與此同時,也非常孝順,很能逗自己開心。 他越看越滿意,或許,李泰真的適合當繼承人…… 他于是面色和緩下來,安撫道:“我知道你沒有那種意思,七尺男兒,哭個什么勁,丟臉!起來吧!” 李泰抽抽噎噎地站起來,見父親面色很好,心里高興極了。 天哪,他好像要當太子啦!可算熬出頭了。 然而這時,天幕突然說道:“高宗大赦天下,皇帝稱天子,皇后稱天后,二圣臨朝,改元大赦!” 李泰眼睜睜地看著父親面色瞬間黑如鍋底。 二圣臨朝? 自己未來是瘋了嗎?!居然讓女人上朝! 在他驚恐的目光中,父親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扭過頭去,不再看他。 李泰要不是不想暴露自己的 野心,估計恨不得扇自己幾巴掌,跪下來說,自己絕對不會讓女人上朝! 一代賢后長孫皇后也愣住了,忍不住說:“不管是誰繼承位置,都是糊涂!” 她謀略超群,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不小的功勞,表現得像位女將軍,安撫將士。 李世民當上皇帝后,常常問她朝廷上的事情。她卻選擇激流勇退,總以后宮不得干政的理由拒絕。 后來還讓皇上不要重用長孫無忌,也就是自己的兄弟。 她深知,只有在權力中心外,家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證。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越來越尊重她。 如果是勸諫皇上,尚且能忍。畢竟自己也多次勸諫陛下。 可自己從來沒有垂簾聽政,更別說二圣臨朝了。就連呂后,也是在劉邦死后才垂簾聽政,臨朝稱制。 皇帝和皇后同時上陣,這是什么荒唐事?這皇帝是個死人嗎?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倘若呂后見了,也要驚掉下巴! 她都有些懷疑未來的高宗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了,自己的三個兒子不像是會做出這種事情的人呀。 李世民也非常惱火。虧他還以為兒子有個好的廟號,所以是個好皇帝,結果居然讓后宮干政,甚至二圣臨朝。 他生氣地甩袖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這是要再造成呂后之亂嗎!” 李承乾和李泰也紛紛配合父母,說起女人干政的后果,好像自己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 李世民一臉諱莫如深,冷眼看著自己的兒子。 他聽說李承乾很好色,還隱隱聽到了他養孌童的傳聞,很有可能管不好后宮。 而李泰的王妃是工部尚書閻立德的女兒閻婉。 她能當魏王妃,當然是因為閻家是名門望族。曾祖父是龍驤將軍,祖父是隋殿內監,父親更是朝中重臣。 “二圣臨朝”的消息深深扎在他的心口,他突然覺得和名門望族聯姻不是件好事了。 未來外戚干政,架空皇上,不是沒可能。 沒過多久,他下定決心:“來人啊,朕乏了,將三位皇子送回府上?!?/br> 三個兒子很不想走,卻不得不走。 他們離開之后,長孫皇后給李世民遞過來茶水,到底是多年夫妻,腦回路都是一樣的:“臣妾明日就讓她們進宮來,然后親自教導她們禮儀?!?/br> “辛苦你了?!崩钍烂裆钌顡u頭:“倘若皇帝聰明,又怎會出現后宮干政,他們太糊涂了……” 皇后干政,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皇帝的放縱。 未來的唐高宗大概是李泰,如今看來,李泰跟他印象的不一樣,并不智慧! 或者說,只是在文學方面非常聰明,并不擅長辦大事,更不適合當政治家。跟天幕點名的王勃有異曲同工之處。 長孫皇后看出對方有些不滿李泰,意有所指:“不辛苦,雉奴尚且年幼,可也到該定親的時候了。他的王妃人選,可得好好考慮了?!?/br> 她的話猶如撥云見日,讓李世民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是啊,兩個大號練廢了,不如練個小號! 雉奴最年幼,如今還處在幼童和少年的過渡期,性格還未定型。好好教導,定能成才。 他從前很傾向于和一品世家聯姻,如今,態度卻有些改變:“那給他挑哪家的女兒?家室不是最重要的,娶妻當娶賢,就和觀音婢你一樣?!?/br> 因為李泰看起來也不太行,他現在已經考慮上李治了。 長孫皇后含笑說道:“到時候我辦一場賞花宴,讓那些女孩都過來讓我瞧瞧?!?/br> 他捏住長孫皇后的手,含情脈脈:“辛苦你了?!?/br> “夫妻之間,說這么多見外的 做什么?!遍L孫皇后笑著說道,腦海里已經開始思考哪家閨女適合李治了。 她拋掉世家,將目光投向了二等家族,比如殷家柴家。他們有功勛,背景卻不深,是忠誠的?;庶h。 對了,上次宴會,她看到的荊州都督武士彟家女兒好像不錯,長得玉雪漂亮,名字好像叫什么……不記得了。 只記得長得可愛。 武士彟是草莽出身,跟隨李淵起兵,才當了開國功臣,背景沒有世家子弟那么顯赫,威脅很小。 唉,就是比雉奴大了幾歲。 不過娶妻當娶賢,年紀不是問題,只要賢惠就行了。只要不會造成二圣臨朝,就夠了?!?/br> 天幕在各個朝代掀起滔天巨浪,甚至直接影響到了皇位繼承人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