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7節
他剛剛接到唐高宗的詔令。 因為天幕提到了他,所以唐高宗主動召見他,好像要提拔他了! 要是知道連漢高祖劉季都對他稱贊有加,想和他一起玩耍,估計會高興地痛哭流涕吧。 現在,他最關注的皇帝,并不是漢高祖,而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唐高宗李治。 他聽到天幕這么稱贊自己,不高興是假的。 他現在還沒有做出這篇文章,但想來也快了?;实蹜摃p識自己吧! 就在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時候,天音傳來。 聽完這悠悠我心的話之后,王勃感覺自己的腳就像是灌了水泥,一步也走不動了。 明明距離皇宮只差臨門一腳,他卻有些不想邁出最后一步。 身旁領著他的宦官也驚訝于天幕說的話,顧不上催促他。 【檄 文是一種官方文書。古代打仗,講究師出有名,不管是不是正義之師,也必須通過檄文來把自己包裝成正義的。一般發了檄文,就意味著我要打你了?!?/br> 【王勃給雞寫檄文,跟過家家一樣。用我們現代人的目光來看,挺有趣的,但是,皇帝可不覺得有趣?!?/br> 【據說,唐高宗見了王勃的“大作”之后,非常生氣,嘆息道:“我真是看錯他了,這人哪里是什么奇才!明明是歪才!什么叫二雄不堪并立,這是在說兩位皇子不能共存嗎?兩位皇子斗雞,沉迷游戲,他不勸誡,反而夸大事態!太過分了!”】 【上見之,怒曰:“此乃交構之漸?!薄顿Y治通鑒·唐紀》】 【這是兄弟互相構陷,互相殘害的開始??!】 【唐高宗當天就罷免了王勃的官職,把他趕出了沛王府?!?/br> 【一代天才王勃就這樣被趕出了京城?!俊?/br> 秦朝,沛縣 劉季已經把王勃認為朋友,聞言情不自禁張大嘴巴,草根從嘴里掉了出來,都沒注意到。 “游戲也要當真?這唐高宗的心眼比繡花針眼還要小哦,無趣,無趣?!?/br> 他搖頭晃腦:“可惜了這大才子??!” 說著說著,他笑盈盈:“如果天幕能把這人才送給我就好了,嘿嘿?!?/br> 專門給他寫討雞檄文! 這時,正在休假的蕭何湊巧來到河邊,見他們還在玩斗雞,連忙走過來:“誰讓你們在這玩斗雞的?都給我回家去?!?/br> 劉季仰著臉,感覺自己就是那被迫害的王勃,義憤填膺道:“憑什么不讓玩???哪條律令不讓我玩?雞又招誰惹誰了!” 蕭何捋著胡須,高深莫測:“你別管那些有的沒的,你照做就可以了。反正,這段時間別玩了?!?/br> 劉季有些云里霧里,但蕭何是他的好朋友兼頂級上司,他總不會害自己。 劉季便和自己的發小們把雞收回籠子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一邊走,一邊還和樊噲嘟噥:“這天幕這么精彩,我正好不想玩斗雞呢,回家看天幕去了?!?/br> 蕭何目送著他離去,重新抬起頭看著天幕,輕輕嘆氣。 他作為大秦基層小官,心細如發,才高八斗。曾經有人推薦他到咸陽任官,他都沒有答應。 他可是看得明白,王勃之前那首詩以及天幕的注解吐露了天機。 這大秦,要起風了。 唐高宗對王勃的處置驚掉了無數人的下巴,連唐高宗的父親唐太宗也不例外。 他扭頭看向太子李承乾,諄諄教誨:“你知道什么叫做上行下效嗎?” “你因為一點小過錯,就發落才子,明面上看起來是小事,但影響是很大的。以后那些才子必定人人自危,玩斗雞的時候,都要戰戰兢兢,害怕觸犯你的禁忌。平民百姓都要畏手畏腳,惶惶不可終日?!?/br> “你需要廣開言路,善于納諫,才能得民心?!?/br> 魏征成天挑他的毛病,恨不得指著鼻子罵他,他都沒有處置他。 承乾沒有學到自己半分肚量??! 李承乾心中委屈,自己未來會因為游戲之文生氣? 他倒是覺得這文章寫得挺不錯,王勃也挺好玩的呀。 沒想到自己當了皇帝之后,性情居然變了這么多。 他不知該怎么解釋,只好點頭應是。 李世民教訓完太子,心中松了口氣,余光瞥見旁邊溫潤如玉的小兒子李治,感慨極了。 雉奴從小就聰明,仁慈又孝順,和兄弟關系很好,朋友非常多。如果他是皇帝,絕對不會隨意處置這個才子! 而這時,天幕說道:【觀眾是不是覺得挺無語的?這唐高宗怎么開不起玩笑???對王勃來說,簡直是無妄之災??梢哉f是一只雞引發的血案?!?/br> 【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兒子斗雞,干什么非要找王勃發難?】 【不管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記載唐高宗仁孝,“幼而岐嶷端審,寬仁孝友”。還有的史料記載他懦弱,怎么搞起了文字獄?簡直是人設崩了!】 【關于這件事背后的原因,多數學者認為,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畢竟大唐王朝是出了名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br> 【唐高宗的父親通過玄武門之變,才登上皇位?!?/br> 【唐高宗自己一開始不是太子,和皇位無緣,最后卻脫穎而出,登上皇位。有人戲稱他撿漏王,什么都沒做,天降一個皇位?!?/br> 【對了,也有史學家覺得他腹黑,認為高宗外圓內方,膽大心細,敢講敢做。不是不爭不搶,而是善于用弱,大智若愚。采用了不流血的玄武門之變?!?/br> 【唐高宗的性格是有所爭議的。不管他的性格是怎么樣的,兄弟相爭,一直都是李家的禁忌話題?!?/br> 【至于唐高宗到底是怎么想的?這也不重要。反正最后的結果就是王勃被最高領導人厭惡了?!?/br> 【總之,這就是唐高宗對王勃的第二嘆?!?/br> 【第一次嘆息讓王勃飛黃騰達,第二次讓王勃墜入深淵?!俊?/br> 大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 長孫皇后:“???” 李承乾和李泰:“???” 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扭過頭去看著長孫皇后,見她也是一臉迷茫,這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東西。 “唐高宗自己一開始不是太子,和皇位無緣,最后卻脫穎而出,登上皇位。有人戲稱他撿漏王,什么都沒做,天降一個皇位?!?/br> 李世民滿心對李承乾的教誨梗在嗓子眼,上不去也下不來,憋得面色漲紅。 所以這發落王勃的唐高宗并不是太子李承乾! 那這高宗到底是誰? 此時正是炎炎夏日,宮殿里溫度不低,然而天幕話音落下,氣氛頓時降到冰點。 那股冷意仿佛能鉆入骨髓,將人凍成冰塊。 周圍的侍從面對整個大唐最尊貴的家庭,齊齊跪了下來,恨不得挖掉自己的耳朵,好過聽到這等驚天秘密。 保不齊要掉腦袋了! 第5章 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 天幕話題的主人公王勃來到了皇宮外,聽完自己的未來,愣在原地,呆呆地低頭看著自己的鞋子,思緒放空,怎么也走不動了。 天幕的話好像一盆冷水澆在他身上,把他凍得渾身冰涼。 他還以為自己的游戲之文會獲得圣人的賞識,結果不僅沒有,反而因言獲罪。 這,這簡直是無妄之災呀! 這篇文章,也不是他自己想寫的,是沛王殿下命令他寫的。從視頻內容來看,遭殃的卻不是沛王殿下,而是自己這個無名小卒。 他就像剛進職場的大學生,渾身傲氣,干凈純粹,看不懂職場里的彎彎繞繞,一頭栽進了巨坑,再也爬不上來。 他想著想著,靈魂好像從身體里抽離了,浮在半空中,看著威嚴肅穆的皇宮。 曾幾何時,皇城的主人不是陛下,而是陛下的父親,太宗文皇帝。 太宗文皇帝駕崩之時,他還只是幼童。 父親王福疇聽聞圣人駕崩,臉上是茫然和無助,反復確認消息的真偽之后,當著兒子們的面,老淚縱橫。 他從未見過父親如此失態。時隔多年,記憶猶新。 父親那時候的樣子,好像天塌了一樣。 太宗文皇帝走了,也像是把這群貞觀老臣的魂給帶走了。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大唐還沐浴在太宗文皇帝的遺澤之中,每次提到太宗文皇帝,人們便要流露出一種迷茫又懷念的色彩。 事實上,在很多年后,依舊是這樣。 黃巢率領的起義軍打到長安,大唐的軍人們無心打仗,只想投降。 然而一首《秦王破陣樂》,諸將緘默,百官掩泣。最后重振旗鼓,大敗黃巢。 又給大唐續了命。 唐太宗——大唐全民白月光。 宦官已經回過神來,心中覺得尷尬。 王勃這次被宣召明顯是要飛黃騰達了,結果現在這么一劇透,這宣召也不知是否是福。 君臣兩人在未來好像鬧得并不愉快。 他收回思緒,催促道:“莫要走神,快些走,別讓陛下等急了?!?/br> 王勃被他叫醒,從幻想中抽離出來,邁開腳步,跟著宦官前往皇宮。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走什么神。 或許只是在懷念那個長輩們無法遺忘的貞觀之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