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被逼考科舉 第32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她美麗動人[快穿]、艷鬼纏身(百合)、全族捧我當國王、和男友分手后他去當了天師、年代文女配重生后踹了男主、蝶變、星途幾許(np有真骨科)、鬼壓床(高H)、(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誘神 (仙俠 h)
項三娘子認識匣子,心下明白了過來,凄厲喊道:“那是家里的地契,是阿娘的命,你快還回來,快還回來!” 項伯明只管埋頭往外面跑,先前聽到叫喊,好奇在門口探頭看熱鬧的客人,見項伯明抱著帶血的匣子跑出來,很是仗義,伸手一把把他揪住了:“光陰天化日之下,居然敢進屋搶劫,好大的狗膽,走,跟著我去見官!” 有路過的人眼尖看到,笑道:“他是項氏鋪子的少東家,你莫認錯了人?!?/br> 客人依然抓緊項伯明不放,正義凜然道:“這更不對勁了,既然是項氏鋪子的少東家,他阿娘好似受了傷,他不去管阿娘,卻抱著匣子往外面跑,實在太不孝了!” 項伯明一夜未眠,腦子餛飩不清,嗡嗡嗡在叫囂不停。毛氏的血在他眼前不斷浮現,怎么都理不清個頭緒。只是不斷掙扎。 那人忙跑進后院一看,項三娘子在嗚嗚哭,毛氏呻.吟著,鮮血淋漓。 “他這是打傷了他阿娘,搶了家中的匣子要跑??!”那人失聲喊道,“別放過他,送他去見官,實在是太不孝了!” 冬至時節,街頭巷尾人本就多,很快,無數人圍了上來。 放假進城過冬至的程子安,被崔耀光拉著,一起擠在人堆中看熱鬧。 崔武帶著捕頭很快趕來,他見身邊無數人跑過,他們在賣力喊:“項伯明打傷他阿娘了,項伯明十惡不赦,不孝不順!” 聽到叫喊趕來看熱鬧的人,將九曲巷快堵得水泄不通。 崔武皺眉,伸手抓住了一個跳腳喊得歡快的人,將他摜在了院墻上。 那人見到崔武穿著公服,瑟縮了下,將“不孝不順”這幾個字咽了下去。 崔武眼神微動,閑閑道:“你喊得挺起勁嘛?!?/br> 那人一股腦招了:“有人發錢,喊一聲一個大錢。我就是想著能為民除害,還能順手賺幾個大錢花。差爺明鑒,我是見不得有人不孝??!” 崔武愣了下,問道:“向誰領錢?” 那人道:“我也不認識,那人眼生,一人發了五個大錢就走了?!?/br> 崔武放開了他,隨意拍了拍手。 民不告官不究,他無需多管閑事。 崔武當差多年,本能覺著不對勁。 好似項家第一次被找茬起,就是有人在背后布局。 后來發生之事,一切都水到渠成。 若真是如此 ,項伯明得罪之人,著實是高手中的高手。 步步為營,幾乎神不知鬼不覺,將他打入了塵埃里。 事情鬧得這般大,估計明州府很快就人人得知。 項伯明不孝不順的名聲,無論如何都抹不去了。 這輩子,就永絕了科舉仕途之路! 作者有話說: 第34章 34 三四十章 ◎無◎ 冬至大過年。 項家的狗血人倫, 對于尋常百姓來說,無非是養家糊口外,閑暇時的消遣。 “五郎, 走嘍, 快去買了你阿娘要的雜面,等下她該等得著急了?!?/br> 相熟的人彼此打著招呼, 結伴離開。 對于讀書人來說, 著實算作大事。私塾府學相熟的同學, 見到彼此臉上興奮之色,心照不宣結伴到了茶樓瓦子,講得繪聲繪色。 “真是丟了我等讀書人的臉面啊,沒曾想他竟是這般喪心病狂?!?/br> “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窮兇極惡之人, 遲早會露出真面目,早好過晚?!?/br> “我瞧著先前衙門的差役,好似沒將他抓起來帶走,此事定不能就此善了, 必須嚴懲,以正我讀書人的名聲!” 與他交好的同伴忙制止了他:“王兄喜怒, 喜怒。冬至時節, 一切以祥和安寧為上。衙門趙知府他們定會秉公處置。再說,還有民不舉官不究嘛!” 大家一愣,隨口抨擊了幾句, 便將先前的憤怒咽回了肚子里。 治下出了忤逆不孝之事, 于趙知府來說, 是教化不力, 擔有失察之責。 毛氏不告項伯明, 衙門就不會出面,此事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反正從今以后,再無人敢替項伯明作保。朝廷規定科舉十人互相作保,若是其中一人隱瞞,其余九人無論知情與否,一并承擔連帶責任。 府學會悄無聲息將他除名,此生他的仕途之路,就此斷得干干凈凈。 若是他們站出來鬧事,就是與趙知府唱反調了。 崔武在衙門浸yin多年,自然對上峰的心思,看得比誰都透徹。很快就指揮一氣,項家鋪子關了門,項家姐弟并毛氏,都一并帶進了屋。 項伯明聽到“不孝”二字,整個人如遭當頭棒喝,頓時清醒過來。 人在面前跑來奔去,無數人的臉,在他眼前浮現。 項伯明很快就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中,臉慘白如紙,懷里還緊緊抱著沾了血的匣子, 項三娘子前去打來水,替毛氏清洗包扎。毛氏臉色緩和了些,聽到崔武的話,頓時又要暈過去。 “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了,撞在了石頭上,是我自己,不是我兒,我兒沒有不孝!” “崔捕頭,崔二郎,你莫要抓我兒,莫要抓我兒!” “兒??!” 毛氏哭天搶地,崔武掙脫開她的抓扯,道:“好好好,既然是你自己不小心,我就不抓項伯明到衙門問話。我差事還一大堆,就不多留了。三娘,你好生照看你阿娘?!?/br> 崔武領著捕快們大步離開,到了門口,聽到身后尖利的哭聲震天,他沒有回頭,道:“走了,大過節的,早早巡邏完,早些歸家?!?/br> 崔耀光看完了熱鬧,意猶未盡與程子安一同回家。路過老婆婆的烤年糕攤子,買了四串糖年糕,兩串留給崔荷崔玉,他們各自拿著一串,被燙得呲牙咧嘴。 “真是爽??!”崔耀光吹氣的間隙,還不忘嘖嘖感嘆。 程子安也沒去問,他所言是指項伯明下場,還是年糕的美味。 年糕燙,程子安舉著小心揮舞,天氣寒冷,外面的一層很快就涼了下來。 崔耀光見狀跟著他學,笑嘻嘻道:“還是子安聰明?!?/br> 程子安不客氣說那是,小口啃著年糕。 崔耀光回頭張望,眼珠子靈活轉得飛快,湊過來神秘兮兮道:“大哥被二伯支去東城巡邏,你說他下值回來,得知項家的事會如何?” 冬至時節忙碌,崔耀祖回了城,崔武一大早就堵在了門口,親自押著他去了衙門當差。 許氏不放心,生怕崔耀祖又去了項家找項三娘子,崔文安慰他道:“放心,有老二在呢。這些時日老二都不會讓他空著,將他調去東城當差,他平時就是太閑了!” 九曲巷在南城,住著些小吏與做買賣的人家。東城多大雜院,住著的都是些窮苦百姓,案子多,雞零狗碎的事情從早到晚都不斷。 至于崔耀祖會如何做,程子安就不清楚了。 程箴托人帶了消息回來,說是下雪路不好走,會晚上兩日到明州府,他一切平安,家人勿念。 算上時日,程箴頂多明后日就能到明州碼頭了。 冬至在崔文家團聚,崔素娘與許氏方氏圍著熏籠在說閑話,崔荷與崔玉兩姐妹在一旁翻花繩玩。 程子安與崔耀光進屋,屋里的說話聲頓時一停。 方氏嫌棄地數落崔耀光:“你瞧你,還不如子安,吃得衣襟前都是糖漬?!?/br> 崔耀光敷衍地隨手一抹,拿著年糕晃動逗崔玉,“meimei,我有糖年糕哦!” 崔玉喜歡吃甜,她歡呼一聲,上前幫著崔荷一起接過了糖年糕,乖巧地道:“多謝表哥?!?/br> 崔耀光不高興了,瞪著她道:“你就不謝我?” 崔荷在一旁抿嘴笑,崔玉脆生生揭穿了崔耀光:“哥哥沒錢,有錢也舍不得,小氣得很!” 崔耀光訕笑不做聲了,糖年糕的確是程子安出的銀子。 程子安見完禮,就走到崔素娘身邊,伸出手,任由她輕撫手心,確認自己沒被冷著凍著。 許氏問道:“熱鬧都散了?” 崔耀光道:“散了?!苯酉聛?,繪聲繪色說了項家的熱鬧。 許氏聽罷,說不出什么心情,只嘆了口氣。 方氏冷聲道:“都是活該!毛氏先前的那些算計,只怕要全落了空?!?/br> 許氏眉頭緊皺了起來,愁容滿面。方氏自知說錯了話,忙去寬慰她:“大嫂,你別......” 崔耀光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方氏了解自己的兒子,立刻唬著臉,道:“一邊玩去,大人說話,你在一旁湊什么熱鬧!” 似乎想起了什么,方氏一拍腿,道:“子安這次又考了好成績,回屋去跟著子安好生學習,讓他指導你的功課?!?/br> 崔耀光怪叫道:“阿娘,你侮辱我!” 程子安樂得哈哈笑,崔素娘忙拍了他一下,笑道:“二嫂真是,子安才讀幾天書,哪能教得了耀光?!?/br> 方氏認真道:“子安以前學習不好,聽二郎說,他就是沒將心思放在學習上,如今他懂事了,學習一下就追了上來。老三成日就知道偷玩,就算子安教不了他的功課,教他懂事上進綽綽有余?!?/br> 崔耀光聽得暗自翻白眼,拉著程子安慌忙逃了,方氏還在身后不放心喊:“回屋去學習,別跑出去瘋玩?!?/br> 兩人穿過兩家院墻上開的月亮門,前去崔武家。 “阿娘真是啰嗦!”崔耀光邊回頭邊悻悻道:“以為我不知道,阿娘一時嘴快,說漏了嘴。她想說項三娘子先前在議的親事肯定黃了,再回頭找上大哥。大伯母也在擔心,她們要急著商議對策呢?!?/br> 程子安不置可否,回到崔耀祖的屋子,舒舒服服躺在椅子里閉目養神。 崔耀光學他那樣躺到旁邊的椅子中,脫掉鞋子,將腳搭在書桌上,將他許久都沒翻過的《中庸》,壓得皺巴巴。 想起先前方氏的話,崔耀光的腳動了動。 告假不用上學,這些天他過得無比的快活,書是一次都沒翻過。 冬至后總得回私塾去讀書,在過年放假前,會進行一次考試。 要是考不好,回來免不了方氏的一通嘮叨,崔武說不定還會動家法。 大過年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