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收了塑料閨蜜的夫婿 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國師大人穿六零、嫁了一個老皇帝、我想許愿在身邊、殿下暗戀日常、滿級大佬在詭異世界乘風破浪、重回七零養崽日常、重生后我和義兄he了、重生七零,被殘疾大佬掐腰猛寵、絕色美人強嫁男配后[年代]、錯嫁良緣
五皇子齊瑞因蓄圖謀害皇族長輩,且有賣國求利之嫌,險遭嘉憲帝流放,因潘皇后抵死相護,求嘉憲帝念其為帝嗣,著輕發落。并言愧于訓子無方,甘愿自請終生于太廟禮佛一年,為兒贖愆,向祖宗請罪。 五皇子最終被罰俸三年,著圈禁府中一年。 眨眼間,已是臘月尾的除夕。 除舊布新之日,陶知影與秋照在余味坊幫了一整日的工,待要回家時,街巷已響起鞭炮之聲,燃上煙花之色。 陶宅的門神、桃符、鐘馗、春帖已粘好,大門和廳堂還掛了一些金彩。 陶孟扶正站在門口,等著在余味齋幫了一天工的陶知影。 他頭頂的門額上懸著熟識的醫士贈來的屠蘇袋,五色線扎成的結子微微蕩著風。 一群換上新歲錦裝的總角小童們正提著燈籠,繞街盤巷地嬉游著,嘴中唱念有云:“賣癡呆,賣癡呆,千貫賣汝癡,玩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 遠遠的見了陶孟扶,他們嘴里嚷得更歡了。陶孟扶朝他們招招手,小童們撒著丫子朝他跑過去,團團圍住他,陶孟扶笑著應他們:“小娃娃們,你們要賣的癡呆在哪兒呢?我來買可好?” 一顆顆小腦袋興奮地拱了過去,稚聲稚氣道:“伯伯,癡呆在這里頭呢?!?/br> 陶孟扶慈愛地笑著,逐一摸摸那些個小腦袋瓜,再在鼻尖上一點,呵呵笑道:“好了,癡呆買下了,錢給你們?!?/br> 小童們得了銅錢,道過謝后,歡呼著向前跑去,正巧撞上剛下犢車,從巷口走進來的陶知影和秋照,打頭的一個彩衣男童眨眼望著她:“小娘子,要買癡呆么?” 陶知影忍俊不禁道:“癡呆不是被伯伯買了嗎?我這里有一些聰慧糖,予了你們,如此…你們吃完后不僅不癡呆,還會變得聰明伶俐哦~” 秋照打開果盤,抽出滿是怡糖的一層,笑瞇瞇地蹲下身子逐個派予小童。 小童們向陶知影二人道過謝,皆迫不及待地扯開了花綠的糖衣塞入口中,裹著一口變得含糊不清的賣懵詞又蹦蹦跳跳地前去了。 陶孟扶含笑看著走近的陶知影與秋照:“可算回來了,年夜飯就等著你二人呢?!?/br> 蕡燭之下,用過年夜飯的幾人圍著糝盆團坐,其樂融融地敘著閑話。 縷花和幡勝是茹姐兒差人送來的,蝴蝶和飛蛾栩栩如生,陶知影直夸茹姐兒手巧,引得陶知林又是兩腮泛緋,卻禁不住也小幅度的扯嘴偷樂,明顯是暗戳戳地覺得與有榮焉。 院外傳來鼓樂吹打之聲,是驅攤的人來討賞了。 陶知影叫秋照每人予了一兩銀子。幾人本就是窮戶人家所扮,只為在這一夜多討些錢米絹布周苦過活,沒成想在這不甚起眼的院落前竟得贈如此多的錢財,一時惹得幾個驅攤人皆大喜過望,連連揖手,不斷向院內高聲唱福道謝。 蕭鼓之聲已響徹千門萬戶,家家宴飲,笑語喧嘩。 齊瑞面無表情的看著桌上沉甸甸的一大串金幣,他不用數也知道,那是整整一百二十枚的隨年金錢,給他掛于床頭用以鎮壓邪祟的。 隨著這串金幣帶來的素色紙笈上,落著一句他每年都能親耳聽到的話:祝我兒福壽綿長。 他木著臉坐在椅中,貌似紋絲不動,心中卻開始陣陣抽痛,凄楚悲切之感不斷襲來,他慢慢抬起雙手,撐住低垂的額頭。 想著他母儀天下的阿娘,本是金玉鳳體的潘皇后,此刻卻為了保他安恙,獨自一人在清寂幽冷的家廟中,對著滿堂的牌位禱告誦念,甚至連一張金花箋都未尋得。 外間處處笙歌鼎沸,人人醉舞狂歌,這喧闐將徹夜不止,而他的府中,卻被一片愁云慘霧罩著… 他忽然于愧慚中生出強烈的憤恨,這憤恨如蠶絲一般縱落飛襲,裹緊全身。 石寄藍那賤婦心思了得,早知父親暗慕令福姑祖母,故意與其交好,又借頭疾之因,將齊修送予姑祖母照看,如此幾番才得了父親喜愛。 而他阿娘潘皇后雖出身潘國公府,祖上有從龍之功,家世顯赫的后宮之主卻偏生是個性子軟的,多年來被爹爹無視,屢屢遭石寄藍明里暗里挑釁,卻只知吞聲飲泣,甚至昏頭昏腦地教他要愛敬父兄。 還有他的父親嘉憲帝,身為君王卻目瀆倫常,不僅覬覦皇姐,且縱著宮妃欺壓皇后,如今甚至立庶子為儲君。敗德至此,他何當為父?又何堪為君? 齊修端直起身,交手望向庭院中的一地月光。他想,這大齊天下,合該歸他。 元日一早,陶知影剛從予安院派過利是袋兒回來,便碰上了前來拜節的謝家兄妹。 互道過新歲吉祥后,陶知影主動開口留了謝頤,謝頤自是欣喜不已。 陶知影被他炙熱的眼神盯著頗不自在,只好直奔主題:“不知謝二哥可有去京城行商的打算?” 謝頤一怔:“影姐兒是指…盛京城?” 陶知影鄭重點頭:“不瞞謝二哥,我大伯…約莫要回朝中了?!?/br> 陶孟扶已收到朝中舊僚確切的書信告知,朝廷的任書預計下月就會發到。 大齊除宰執外,其它官員皆無府第配給,她得先去盛京置辦一處宅子。 陶孟扶既已待官復原職,他們日后行事便再不用小心翼翼。她此前儲下的銀錢雖不算少,但盛京是寸土寸金之地,宅子頗為昂貴,還得雇買廚娘、針線過供、粗細婢妮等一應仆役置于府宅中。 伯父既復為朝官,人情往來也是少不了的,還有宅中所有人的一應日常嚼用。自己這世既打定主意不嫁人,便得有足夠的銀錢傍身。 況且她還有個未娶妻的弟弟,自然也要為他盤算一番。因此,她打算在京中做些生意,開鋪行商固然可以有穩定長遠的進項,但余味齋這樣的鋪子畢竟進項小。 思來想去,還是找謝頤商量一番,畢竟謝氏是商賈大家,他也是個行事周到,頭腦致密的,就算不能繼續合作,給她指條路子也是好的。 謝頤心下一暗,陶家伯父要回朝任官,那陶知影今后便是仕宦人家的女兒,他一介商賈… 隨即他又想到,她連去盛京都會想與他一起行商…單憑著她對自己的這份信任,他覺得…自己還可以爭上一爭。況他也早想過要挪去盛京,輦轂之下,自是綱紀嚴明得多,且可帶上族中一些子弟去求學謀仕… 略一思索,謝頤道:“影姐兒可有想好的路子?” 陶知影有些猶豫:“倒是有一個念頭,只是…我不甚懂行,不太能琢磨出具體的方向…” “如此…不若說與我聽聽,你我二人一道琢磨?!敝x頤有些羞赫,為著這話中的些許親密。 陶知影倒沒太在意,她一徑捊著自己的想法:“大齊建國這許多年,除宰執及世家進仕的子弟外,京中的庶族官員一直都只能僦舍委巷,散處京城各地,如此…自然對官務的處理造成了許多麻煩,除政事拖沓外,應當還有泄露機密文書的危險,我聽聞…朝廷或將于年后為官員修筑廨舍…” 謝頤接道:“如此大的工程,需要不少的木材,各地的事材場必無足量木材可供應…此事由采造務負責,為了防止官員貪墨,定會將采買市木的任務分于各州縣府衙,你我若想做這木材生意,怕是難以疏通各方采買的官員…” 陶知影點頭:“此話正解。且采伐需耗費大量人力,搬輦也不甚便利,算上官府的抽解和退材…怕是無甚賺頭?!?/br> 沉吟半響,謝頤繼續開口道:“雖做不了木材生意,但有一項與材木相關的倒可周慮一二…” 見他望了望自家半開的窗欞,陶知影順口問道:“可是門窗?” 謝頤搖頭:“門窗花式紋格過于繁復,且造藝也頗為講究,若舉此門生意,不僅需囤購木材,還得廣羅手藝精湛之雕工,可知此類工匠皆通文墨,薪俸并不低,江陵此處的雕版工日薪亦需二百六十余文,盛京城中約莫想來不會少于三百文…” 陶知影不禁咋舌,這工匠日薪可抵普通仆從半月薪糧了。 謝頤繼續道:“況身為主家,還需尋人監工、質驗,此間瑣事甚多,你我初涉其中,恐難堪其慮,想來司此職事之官員也不會放心將此差事予了你我?!?/br> 聽得他如此條理清晰,陶知影笑笑:“謝二哥想來是已有主意了?!?/br> 見她笑意盈盈地望著自己,謝頤心中不由突跳了一下,他略帶些結舌:“約莫…有一些,但也不甚明確…” “謝二哥但說便是?!?/br> 謝頤定了定神:“現房舍之窗紙,民間百姓多用竹篾紙,但此紙禁不住蘸水點戳;桐油紙雖可防水,卻架不住一指之力,極易捅破;藤紙的韌性倒是不差,就算蘸水也無法輕易捅破,但終究外觀粗俗;富人慣用的棱布雖美觀,其透光性卻屬下乘…” 陶知影也附和道:“且盛京之地靠北。我去歲在北地時,曾見那處的窗紙遇雪水便容易脫落或熬爛,若逢結冰則遇熱消融,水還會延到窗紙及窗欞間,如此不僅漏風,想來窗欞幾番遭水浸也極易腐爛?!?/br> 謝頤輕輕嘆氣:“我雖早有此思,卻仍未尋得合適之物可替之?!?/br> 確有難度,陶知影亦心下謂嘆,此物需輕薄有余,但不失堅韌,且觀之精美,不似那粗俗之物… 顧自思索間,她的視線移開窗間,轉到正在院中葡萄架下敘話的一對小兒女。 也不知林哥兒方才說了什么,惹來茹姐兒一陣暗嗔,做出一幅不欲搭理他的樣子,小女兒的嬌羞之態盡顯。 林哥兒這個呆子連忙起身去哄,卻顯見是不得要領。他急著再三撓頭,自袖中取出一朵縷花遞了過去,那飛蛾縷花比昨日所見茹姐兒裁的要大,想來是他自己照著茹姐兒的手工樣子自己裁的,用的應是陶知影素日用來裁花箋的紙,那紙上是撒了云母粉的,在日光下有些熠熠發光… 陶知影腦中忽有一念閃過,她開口道:“謝二哥可還記得前歲夏時,你我遣去西域販物的船曾帶回一堆云母石?” 謝頤略作回想:“那堆云母石當時似是轉賣給了紙行?!?/br> “紙行一般碾碎了是用來制箋。雖說是云母粉,但我記得有些粉片卻是大如指蓋,且摁之不破,想來既為石料,硬度自是不差,若能制成片狀之物,以其形色…當是上佳的蒙窗之物?!?/br> 聽完她的話,謝頤不由兩手相擊:“影姐兒說的是,此物既為石料,想來亦是耐潮防腐的,待我此去尋一些來試制?!?/br> 陶知影也有些興奮:“若試之可行,我聽聞西域不少的礦山都有云母石,你我可雇石人采拓,屆時大量合制…” 謝頤忽面露憂色:“卻不知是否能得朝廷選用…” 陶知影卻一幅胸有成竹的樣子:“謝二哥且寬心,此事我自有法子?!?/br> 第24章 過了上元節,交待好予安院與余味齋的事后,陶知影便帶著秋照先行趕去了盛京。 謝頤行事迅穩,已習得云母石壓片的制藝,現派了人去西域采石,也在江陵帶了工役研制如何制成窗紗。 陶孟扶和陶知林則一個回了平陽武學院,一個留在江陵靜候朝廷的復官文書。 雖早有心理準備,但陶知影卻還是被盛京的地價給驚到了—— 稍微氣派的宅子耗資就需上萬貫,即便是稍微一般的,也要個七八千貫。 咬咬牙,她還是在靠近內城的地界置下一處三重的宅子。如此,伯父平日處理公務與會客自是方便許多,而且林哥兒與茹姐兒也該成婚了,看那日二人如膠似漆的模樣,她想著等林哥兒考完武學,就該幫他把茹姐兒給娶回來了。 交付完宅子,她又去牙市贖買了幾名仆婢,且雇了一位管家理事,待一切安置妥當,這才去了秦府探秦婉姜,順道拜見了秦夫人。 秦夫人感念她勸回幼女,硬是留她一道用了晌食,復又拉著她說了好一會兒的話,這才讓秦婉姜送了她出府。 二月中,陶孟扶揣著朝廷的復官文書回了盛京,入宮謝過恩后,正式重返了任上。 因著不停有陶孟扶昔日的門生故吏與舊僚上門做賀,陶知影著實忙了好一陣,待緩過勁來好生歇了幾日,便接到了秦婉姜的貼子,邀她一同去相國寺逛集會。 二人同行間,陶知影恍惚間又覺回到了上一世。 每當她們二人站在一起時,肖培之總是洋洋自得,認為自己的一對妻妾抵天下百美。陶知影知道他其實對秦婉姜也一度非常動心,不然就憑秦婉姜曾經的舞伶身份,肖培之那時怎么也會央著安平伯想辦法退了這樁婚約。 奈何二人成婚后,秦婉姜這位神女每每與他在一處總連話都不說幾句,肖培之一開始還頗覺新鮮,總是想著法的往跟前湊,試圖逗她開心。只沒過多久,他公子哥的脾氣便出來了,于是便想起了陶知影的千般嬌媚百般貼心。 這相國寺的萬國集會每月開放五次,各色商販皆紛然而集,售物之云令人耳目不瑕,猶如一條熱鬧的街市般,好一派人煙市井的模樣。 還有一些年輕男女在家中長輩的帶領下趁機相看,處處都民士女,羅綺如云。 早就除去舞伶服的秦婉姜,身著一襲纏著百蝶穿花的淺綠挑絲云緞長裙,挽著時下盛京城最時興的發髻。單螺松松沾玉潤,櫻唇淺淺印珠紅;整個人如空谷幽蘭般沁人心脾。 與同樣玉環墜耳、輕紗罩體的陶知影站在一起,一對佳人眉目如畫,占盡世間風流。自是引得不少年輕郎君心蕩神移,有些甚至駐足相望,搜腸刮肚地想著由頭,盼與佳人攀談一二。 一位眉目雅逸的華貴少年郎君迎面走來,向秦婉姜揖手見禮:“秦七娘子?!?/br> 秦婉姜僵直著身子回禮:“肖四郎君安好?!?/br> 他又望著陶知影,禮貌問道:“不知這位小娘子如何稱呼?” 秦婉姜悶聲回他:“這位是陶小娘子?!?/br> 對方璨然一笑:“原是陶小娘子,某肖培之,幸會?!?/br> 陶知影望著眼前溫和從容的少年,欠身回禮:“郎君安好?!?/br> 面上雖不顯,陶知影卻從不認為自己再遇肖培之,能做到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