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 第132節
不過,說起來,她也是前些日才得知安子的全名的。 那一日,安子跪地,說自己在拜師之前有些事想與方念真說。 “待我說清之后,您再考慮是否收我為徒?!?/br> “你說吧?!?/br> 安子低頭開始講述:“掌柜的,其實我不是自小就是孤兒,我是有過家人的,我全名叫‘萬安’。我爹、我爺爺,是他們二人把我撫養長大的,可是我五歲之前他們就陸續過世了,我活不下去了,才賣身,好在運氣好,直接跟了嚴夫人?!?/br> “我是從小就被我爺爺教過廚藝的,爺爺察覺到自己的身體不大好了,就給我講了許多事。他說我家原也是發達過的,我的太爺爺便是宮里的御廚,只是后來不知犯了什么錯,丟了命?!?/br> “我爺爺說,他至多也就繼承了太爺爺的半個衣缽,到了我爹這一輩,他覺得學廚難出頭,不肯學。我爺爺就只能教我了,可惜,我還小,只能練練基本功,萬家的絕門菜,都失傳了?!?/br> “之前有一段時間,我喜歡聽黃太醫和王太醫講宮里的故事,就是想探聽我太爺爺的事情,我已經基本確定,他們口中那位在御膳房的萬御廚就是我太爺爺?!?/br> “事情就是這樣,您好好想想,畢竟,我家里出過那樣的事……” 安子都不敢抬頭看方念真一眼。 方念真聽明白了,安子的意思是自家有過“污點”,怕她介意。 “既然皇家都沒連坐,說明也不是什么大事,要不然你爹怎么可能還能生下你。無妨,這都是過去的事,只要你日后老老實實做菜,本本分分做人。兩位太醫那里我也還可以去幫你溝通,看能不能回憶起你太爺爺做過的菜?!?/br> 安子激動地看向方念真:“真的?!” “自然,菜都是人做出來的,雖然沒有菜譜,但是咱們仔細研究,也未必不能成,也算是給你續上一些萬家的傳承了?!?/br> …… …… 把思緒從回憶里拉回來,方念真哭笑不得地和店員們解釋。 “萬安就是安子,以后他就是我二徒弟了?!?/br> 收徒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大家都喝了聲彩。 安子給方念真敬了茶,聽了方念真的訓誡,又獻上兩道自己做的菜,改口叫了一句“師父”,就算禮成了。 方念真是了解過古代收徒的流程的,還挺繁瑣,她嫌麻煩,更何況她又不是教書的先生。 入她師門,聽她的規矩就是了。 她目前暫定的,收徒最大的規矩就是都得做兩道自己拿手的菜給大家品嘗,大家嘗過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才算過關,她方念真可不是誰都收的。 折騰了這么一番,可算是能開席了。 方念真在自己店里吃別人做的席面也是頭一回,她新奇地吃著每一道菜。 還別說,怪不得人家在新云州都是出名的,確實有兩把刷子。 首先是口味上的不同,方念真的食鋪菜量也不小,但是口味都偏精致一些,即便是辣的菜,調料也都是精心處理過,有配比的。 這位大廚做的菜看起來很是隨心所欲,沒有精致的擺盤,蔥花香菜都是隨意一撒。 但是吃進去就是味道足,方念真自己是廚子,吃得出來,這肯定不是大量調料堆出來的。 做菜這東西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但是個人的習慣不同,側重點不一樣,同樣的菜,做出來就是千人千味。 就像知曉,方念真曾經不信邪,在廚房里和知曉鼓搗了一下午,這姑娘對廚藝的熱情倒是很高漲的。 方念真甚至把調料都給她調配好,就等著她一步步在自己的指導下做出來。 結果炒出來的西紅柿炒雞蛋,就別提了,一言難盡。 賣相尚可,一進嘴就不是那個味道,白白浪費好幾個雞蛋。 方念真至今想不明白是為什么,最后只能歸結為知曉天賦不夠。 席面上方念真最喜歡的一道菜就是燉魚,按她自己的做菜習慣,清蒸、紅燒或者做成辣味的魚,才感覺夠味兒。 這道燉魚卻很是簡單,就是用了醬燉出來的,里面還有兩片五花rou應該是用五花rou吊了湯。 別的就嘗不出什么其他調料的味道了,但是味道就是出奇的好,不止她自己這么認為,其他幾桌都是吃魚吃得歡。 方念真都忍不住想厚臉皮問人家賣不賣方子了,她保證不用到自己的店里,就饞了的時候自己做來吃。 后來想了想“江湖規矩”,還是算了,自己這不是挑事呢嘛。 再說,以后萬一他自己秘方被別人學去了,那還不得第一時間就怪到方念真頭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待她以后自己再慢慢研究吧。 方念真這桌的席面還好,她這桌多是女子,吃的量不多。 別的桌基本都是半大小子,吃個飯和搶食一樣,能吃的很,也不知道下午那些水果、零食和糕點都吃到哪個肚子里去了。 到最后,方念真這桌先吃完了,還剩了不少菜,又端到別的桌均勻地分了。 方念真這桌人就挪到了店鋪外,開始賞月。 面前換上了茶水,吃完大葷的菜,得喝點茶清清腸胃。 再次把水果端上來,再加上她買的現成的月餅,還有在糕點鋪定制的月餅。 新云州這邊都是吃甜月餅,豆沙和棗泥的餡料居多。 方念真定制了咸蛋黃月餅,新云州沒有吃臘rou和火腿的習慣,要不然做一些火腿月餅也是極美味的。 她定月餅之前,也不是沒想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但是光是和面就夠難住她的了,中式面點的技藝真的不簡單,她有自知之明,有些錢還是得讓專業的人來賺。 今天整日的天氣都很好,晚上的夜空也沒有云,月亮又大又圓,還很亮。 星空閃爍,無論方念真看了多少遍,還是會在心里默默感慨。 她在現代,只有小的時候看過這樣璀璨的星空,星星又大又亮,漫天繁星好像一顆顆鉆石般閃耀。 待到她長大了,就很少見那么多星星了。 唯有一次,她去邊疆旅游,晚上宿在帳篷里,才又有了小時候的感覺,原來星空從未消失。 方念真沒有喝酒,卻又覺得醉了一般,陶醉在今夜的滿足中。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 她喜歡獨處,但是也喜歡大家難得聚到一起的時刻。 現在她就與石大嫂在話家長:“嫂子,你最近好像不怎么來拿涼皮的貨了?” “最近不大好賣了,咱們那條街附近有別人家開了個小攤,自然是要分走一些客源的?!?/br> 方念真點了點頭,現在新云州的涼皮生意已經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她對自家招牌管理的很嚴格,人家干脆就不用“方記”的名頭,還真有那么幾家闖出些名堂,靠著自己獨特的風味吸引了一些食客。 這都是美食發展的必經之路,方念真很是想得開。 她湊到石大嫂耳邊小聲說道:“嫂子,我那邊的晾曬房以后可能還得勞你多費心,到時候落成了,我再跟你細研究?!?/br> 石大嫂心里不由得高興起來,念真這意思是又能用上自己了? 雖然擁有了元元,她很是開心,但是有的時候也會悵然若失。 尤其是看見莫大姐都能帶幾個人,自己干小工坊的時候,石大嫂就會忍不住想,若是這孩子能來的再晚一點……那自己是不是也能有些自己的事業了。 所以她狠狠地點了個頭:“妹子,我辦事你放心,肯定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br> 方念真看著石大嫂臉上的笑容,自己也暢快地笑了。 那邊確實缺個管理的人,她想了,這晾曬房曬葡萄干的工作不算什么體力活,她初步打算在城里物色幾個勤快的女子。 女子的管理,放個男人自然不合適,石大嫂算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了。 現在元元已經省心多了,她又住在晾曬房隔壁,之前在自己店里干活也是手腳勤快,她也是很了解很放心的。 再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了。 眾人吃著月餅賞著月,一直到戌時才散了,趕在宵禁前回了家。 新云州在中秋節這日并沒有什么活動,也是出于歷史原因,戰亂多年,本地人很少有齊全的家庭,而他們這些外遷來的更別說了,哪家不是遭了難的。 所以這是個團圓的佳節,也是盛滿了思念的日子。 度過了歡聲笑語的一個下午,晚上回到宅子后的靜謐,倒讓方念真有點不適應了。 黃鶯似乎在讀著家里來的家信,她本來是打算給黃鶯放假的,是黃鶯自己說,要攢著假期,等到月末回去幫家里秋收的。 她又踱步到知曉房間前,卻聽見墻外傳來的“布谷鳥叫”。 得,別打擾人家剛確定關系的小情侶了,自己還是趕緊回房和大福相依相偎吧。 八月十八,方念真的晾曬房總算是初步落成了。 她收到了工頭的消息,便前去查看,若是有不滿意的地方,還能再返工整改一下。 不得不說,這個工頭也是用了心的,不說完全和方念真給的圖紙一樣吧,但是也還原了至少百分之九十九。 作者有話說: 大家中秋快樂呀!和念真一起過中秋咯?。▌倓偣膿v了一下抽獎,大家記得參與喲~) 第110章 奇葩杜家 方念真站在晾曬房前, 滿意地欣賞著。 踱步進去,地上鋪的都是大塊青磚,上面也都是打掃過的, 幾乎看不見塵土。 晾曬房里面還有些泥土味, 工頭說這個房子這么通風,再暴曬個幾日就沒什么味道了。 房子已經落成, 方念真就讓人把放在木匠那里的木架子運了過來,一個個的把架子在地上固定好, 再綁好一排排的繩子,以后掛葡萄用。 萬事俱備,就差葡萄。 現在過了中秋節,葡萄園里的葡萄基本都差不多成熟了。 方念真讓譚李選了又大又好的,包成漂亮的果籃,給知州府、瑞王府, 還有石大嫂、莫大姐等幾家各送了幾籃。 禮物雖輕, 但是有情意在, 這是她名下的果園的出產,自然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的。 嚴氏最近也是很忙,與方念真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 安子畢竟是嚴氏推薦到方記的, 方念真把收安子為徒的事也告知了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