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636節
書迷正在閱讀:裴總的烏龜成精了、春和景寧/嫁給準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們都想和我炒CP、小竹馬他有億點甜、從工地賣盒飯開始、曉陌微暖與君言歡、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撞衫后、你就演吧[娛樂圈]、碎月投江、聽說總裁要親三遍
“這道菜的難度比較小,主要是抽龍筋的手法有點技巧,做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br> 李逸蓋上了砂鍋蓋子,隨口說了句。 “我已經看會了?!?/br> 楊韶越叼著根蟹腳,叉著腰說道:“現在就差一條鱘龍魚給我練練手了?!?/br> 吳壘在一旁聽到,搖頭吐槽:“你可拉倒吧!一條魚就那么一根龍筋,給你抽斷了還怎么做菜?” “你怎么知道我會抽斷的?” 楊韶越不服氣的瞪著他,哼了聲:“瞧不起誰呢?當心我抽你的龍筋?!?/br> “嗤!” 不遠處正在剝花生的鄭鈞突然嗤笑了出了聲,一旁的劉云瞪了他一眼,一臉無語。 他不笑還好,他一笑過后,在場的老男人們很快就意會到他笑的原因了,一時間也都忍著笑意,表情古怪。 “怎么了?笑什么?” 楊韶越一臉疑惑,拿出手機照了照自己,又齜了齜牙,顯然是以為自己牙齒上粘了口紅。 而直播間里的觀眾已經開始調侃起來了。 “韶越meimei,來抽我的龍筋吧!” “小生不才,龍筋又粗又大,漲得難受,需要美女才能抽得出來?!?/br> “我去,你們怎么什么都能想歪???” “此龍筋非彼龍筋……完了,跟你們解釋不清了?!?/br> 看著越來越離譜的彈幕,李逸清了清嗓子,示意:“房管干活兒?!?/br> 郝力保也知道鄭鈞他們在笑什么,但他已經過了那個歲數了,對這種笑話已經沒什么興趣了。 現在的他只想知道【龍鳳宴】到底怎么做。 看到李逸調好砂鍋下的火焰強度后,就端起了腌制好的魚頭送進了蒸箱里,設置好了四十分鐘的蒸制時間,他開口問:“這個魚頭是做什么菜?” “【琉璃龍骨】?!?/br> 李逸擦了擦手上的水,解釋:“龍骨用的就是鱘龍魚的頭骨?!?/br> 聽到他這么一說,郝力保忽然想了什么,忙問:“這個頭骨是不是書上記載的鰉魚骨?” “對?!?/br> 李逸點頭解釋:“這是黑省地區赫哲族的特產,在清代是貢品,比燕窩還要珍貴?!?/br> “原來如此?!?/br> 郝力?;腥淮笪?,有些激動的說道:“我之前就在書里看到過,說有種鰉魚骨美勝燕窩。 我試著做過,但用的是脊骨大刺,沒成功,原來是要用頭骨做?!?/br> “用脊骨大刺……那肯定不行?!?/br> 李逸搖頭解釋:“鱘龍魚的頭骨是軟骨,長時間燉煮以后會形成膠質,吃起來和蹄筋一樣,而且會吸收高湯,吃起來很過癮的?!?/br> 郝力保將信將疑,好奇的看了眼蒸箱。 之前他做鱘龍魚的時候,魚頭都是直接砍開燒的。 國賓館經常接待外賓,很多外賓都不吃魚頭,所以魚頭他都是做成員工餐自己吃的。 鱘魚嘴巴那里的骨頭的確是有點軟的,在吃的時候可以咬得動,但再往上還是有點硬的。 不過他還從來沒想過,用高湯燉鱘魚頭骨居然還能燉出蹄筋的口感? 三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砂鍋飄散的高湯香氣也讓后廚眾人聞得直咽口水。 李逸掀開砂鍋蓋看了眼,就關了火,拿過了一個盤子。 用筷子將砂鍋里的九段龍筋夾出,放在了盤子里后,李逸就舀出了一勺已經變得濃稠無比的高湯,淋在了龍筋上。 金黃色的高湯包裹著愈發晶瑩剔透的龍筋,宛如藝術品一般,誘人無比。 看到這一幕,周遭已經接連響起腸胃蠕動的咕嚕聲了。 回身看到后方一群眼巴巴望著盤子的吃貨們,李逸頓了下,才說道:“不要急,我來分?!?/br> 第738章 愛才之心 所謂的分,其實就是先夾出了一段,留了出來。 其余的李逸就拿給了楊韶越她們,讓他們自己去分了。 一段龍筋有十厘米左右的長度,李逸將龍筋放在小盤子里,均勻的切成了五段。 “郝師傅,嘗嘗看吧!” 李逸抬手招呼。 郝力保點了點頭,就拿過了一把干凈的叉子,插在了最右側的一段龍筋上,按著它蘸滿了下方的湯汁,才拿起來,送入了口中。 看著他仔細品味的表情,李逸將盤子拉到了一旁,沖身旁的劉藝菲示意:“這些你們吃吧?!?/br> 劉藝菲點了點頭,微微一笑,就端著盤子去到了趙金麥那邊,黃小明和吳壘也跟了過去。 他們都知道,有好吃的,李逸肯定不會忘了他們。 郝力保閉著眼睛,在仔細品味著龍筋的味道。 入口的高湯鮮美無比,還帶著蟹油的濃香。 高湯是中餐廚師的靈魂,郝力保也是一位熬湯大師,國賓館的后廚里,那口湯鍋自從他擔任行政總廚的那天起,就沒關過火。 不過這道龍筋里的高湯,卻還是讓他有些驚訝。 在來之前,他有想過李逸的高湯味道肯定不差。 畢竟他能獲得那么高的知名度,手里肯定有兩把刷子。 但他卻沒想到,李逸的高湯能調得這么好。 高湯看起來只是用各種食材長時間燉煮,把食材的味道燉出來,好像也沒多難。 可真正想要熬得好,里面的講究卻多了去了。 湯的肥瘦,咸淡,清稠,都和味道有著直接的關系。 湯瘦了就是油脂不夠,味道就會寡,所以要增加肘子的用量。 湯肥了就是油脂太多,味道太膩,要撇油,外加用整鴨吸油。 高湯的鹽分主要來自于火腿,火腿的用量也直接關系到高湯的咸淡。 想做成清湯,就要用rou蓉來洗湯。 要做奶湯,食材就要過油炸,還要多加大骨頭。 此外,用干海貨熬的高湯,和用雞鴨豬rou熬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用菌菇熬的味道也別有風味。 這其中的門道,足夠一個專業廚師學十年才能入門。 但李逸的這鍋高湯,從各個角度來看,都堪稱完美,甚至比郝力保自己熬的都一點也不差。 如果不是知道這鍋高湯是李逸熬的,郝力??隙ㄒ詾檫@是一位至少干了四五十年的老廚師熬的湯。 然而,李逸人都沒有四五十歲。 這也讓郝力保在嘗到第一口高湯的味道后,就忍不住生出了和熊鑫鑫同樣的感慨。 他好像的確是老了。 不過作為全國餐飲業國家職業技能競賽的裁判員,全國餐飲業國家級評委,國家機關職業技能考核委員會評委,和全國電視烹飪大賽評委,他的定力還是不錯的。 一番感慨過后,他就收攏了心神,重新仔細品嘗起了這道菜。 混合了蟹黃濃香的高湯在香度方面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粘稠度也恰到好處,剛好包裹住了龍筋的所有表面。 而龍筋的口感爽脆,略顯彈牙,還帶有一絲絲的鮮甜,膠質感滿滿,一口吃下去,的確十分過癮。 品嘗著龍筋的滋味,郝力保想要找點毛病出來,但思索半晌,卻一點問題都沒找得出來。 這讓他愈發驚訝了。 從他的角度出發,居然連一點問題都挑不出來? 難道這道菜真的做到了完美? 這不可能??! 眾口難調,千人千味,這世界上絕對不存在一道完美的菜,這是他向來的觀點。 可這道龍筋菜,他卻的確挑不出毛病來。 無論是造型,擺盤,香味,口感,這道菜都堪稱完美,沒有任何一點踩雷。 不過他依然堅信,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菜。 只是這道菜的水平做得的確夠高,高到連他都不知道還能從哪里改進了。 意識到這點后,他突然睜開了眼睛,看向了李逸。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李逸的廚藝,很可能已經達到和他比肩的程度了??! 打量著李逸,他心中思緒紛飛。 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廚藝居然能達到他的水平,這事兒如果放在以前,他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可李逸就這么站在他的面前,而他也親口嘗過了李逸親手做的菜,這個事實,也已經不允許他否認了。 這一刻,他忽然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后生可畏。 他對李逸的確產生了一種隱隱的畏懼感。 李逸才二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