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592節
書迷正在閱讀:裴總的烏龜成精了、春和景寧/嫁給準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們都想和我炒CP、小竹馬他有億點甜、從工地賣盒飯開始、曉陌微暖與君言歡、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撞衫后、你就演吧[娛樂圈]、碎月投江、聽說總裁要親三遍
可沒想到這么快,這座木碑上的銘文,就已經快把碑面都鋪滿了。 看向了木碑下方所剩不多的空白區域,他暗自思索。 這次他又會附身在誰的身上呢? 心中隱隱有了猜測,李逸思緒流轉,已經抬手刺破了手指,按向了碑面。 熟悉的墜落感襲來,等到李逸恢復意識,一股無與倫比的溫暖就包裹住了他的全身,喚醒了他久遠的記憶。 他像是落入了深?;鹕娇?,周遭都是溫熱腥咸的海水,還可以看到上方蒙蒙亮的暗紅色的天空。 這片海水的溫度和他的身體溫度完全一致,讓他感覺十分的舒服愜意。 而且他雖然身處水下,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缺氧的窒息感,反而有種化身為魚,可以在水下呼吸的感覺。 他感覺自己的思緒都散開了,理智也漸漸消失,只留下了些許本能。 這種感覺讓他有些沉醉,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安全感,甚至想永遠留在這里。 忽然,一陣劇烈的晃動襲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下方的海底像是產生了地震,隨后裂開了一道縫隙,通入地心。 溫熱的海水瞬間就像是找到了宣泄口,向著地殼下方涌去。 周遭的空間在收縮,擠得他難受不已。 跟著,就是一陣天旋地轉,仿佛有無數只大手在推著他,想把他推出這片溫暖安全的區域。 終于,一陣刺眼的光芒占據了他的視野,即便緊閉著雙眼,依然讓他難受無比。 陣陣冷冽的寒風仿佛鋼刀一般,刺激著他的皮膚,疼得他張口大喊了起來,可傳出口的,卻是一陣嬰兒的啼哭聲。 不過很快,一塊有些粗糙,但卻溫暖的布將他包裹了起來。 跟著,一雙手就抱起了他,將他放在了一處溫暖的所在。 “生了!是個小子!” 隱約有個大大咧咧的中年女人聲音傳來。 “菩薩保佑!” 一個男人的聲音也依稀傳進來,還有一陣亂糟糟的恭喜聲。 “鄭叔,今日雙喜臨門,你給我家小子起個名字吧!” 那個男人的聲音聽著很是開心。 跟著,一個略顯老態的男人聲音就隨之傳來:“這孩子是辛卯年,丁酉月,庚午日,丙子時出生,天干庚辛丙丁,火煉秋金。 此造為陽刃用官格,丙丁官星以日支午火為根,故官星根深。 此子在東屋所生,又是官星根深,就叫他東官吧!” “好!” 之前那男子喜出望外:“那就叫他張東官!” 第682章 司庖易牙 木碑空間中,李逸的身影緩緩浮現。 看著面前的木碑,他的眼神復雜。 靜靜等候著腦海中記憶剝離,他回顧著在木碑空間中的記憶。 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一次進去,他居然呆了整整75年才出來。 和他猜想的一樣,這次他附身的是御膳房的總廚,也是宮中廚藝最強,甚至一手打造了滿漢全席的御廚張東官。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居然是從張東官出生的那天開始附身的。 這是他第一次附身在嬰兒身上。 或許是嬰兒的腦容量不夠承載他的記憶,他在附身嬰兒時期的張東官后,自身的記憶就消散了大半,一直到三歲才開始逐漸想起來。 那時候的他因為腦海中不匹配的記憶,很是痛苦,經常喊頭疼,動不動就昏倒。 以至于他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藥,求神拜佛,連蒙學都給他耽擱了。 不過到了十二歲之后,他的記憶完全復蘇,這個病也就自動痊愈了。 記憶復蘇,回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務,他就主動向父母提起想要學廚。 父母自小疼他,得知后雖然不舍,卻也還是幫他聯系著拜師。 但因為從小帶著他治病,家中的積蓄已經花銷一空,還欠了一屁股債。 沒有錢送禮,根本就沒有廚師愿意收他。 于是,他直接去到了蘇州最有名的得月樓,點了一桌子菜,然后每道菜都退了回去。 得月樓主廚大怒,出來找他,卻被他挑出了一堆毛病,駁得那主廚啞口無言,隨后勃然大怒,直接把他趕出了酒樓。 他是想借此打出名氣,吸引其他酒樓聯系他。 不過在被趕出酒樓后,他卻意外遇到了一個走街串巷賣藥糖的老頭。 那老頭攔住了他,表示要收他為徒。 他原本嗤之以鼻,但那老頭讓他嘗了塊自己做的藥糖后,他就二話不說,直接拜了那老頭為師。 那老頭的生意很差,做的藥糖滋味難吃,沒有多少人愿意買。 但他有著堪比皇帝的皇帝舌,味覺敏銳,卻發現那藥糖的味道酸甜苦咸鮮五味俱全,而且無比均衡,誰也無法壓過誰。 這是極高的廚藝才能做到的事,就連他都沒辦法做到這種程度。 見他拜師,那老頭就告訴了他自己的稱謂。 老頭名叫易祥,是徐州人士,無父無母,無妻無子。 他將老頭請回家中,在父母的見證下,拜其為師父。 之后,他就在家中隨同易師學習廚藝,一學就是十載。 十年之后,他帶著一封易師親筆的信函,去到了一家名叫松鶴樓的新開的酒樓,成為了松鶴樓的總廚。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松鶴樓就成功將得月樓踩在了腳下,成為了蘇州第一大酒樓,每日顧客盈門,絡繹不絕。 就這樣過了十八年。 十八年后,乾隆第一次南巡,他被蘇州織造府重金聘請入府,為乾隆烹制了一條松鶴樓的看家名菜【松鼠桂魚】。 乾隆品嘗后龍顏大悅,大為贊賞。 六年后,乾隆第二次南巡,抵達蘇州織造府后,點名要吃【松鼠桂魚】。 但因他隨同易師回鄉省親,乾隆沒能如愿。 再五年后,乾隆第三次南巡,再次點名要吃【松鼠桂魚】。 但因傳膳太監失手將【松鼠桂魚】打翻,乾隆震怒,當即要將傳膳太監斬首。 他于心不忍,另做一道【響油鱔糊】,令乾隆吃得舒爽,便饒了傳膳太監的性命。 三年后,乾隆第四次南巡,指名道姓要張東官制作御膳。 他制作一桌宴席,吃得乾隆龍顏大悅,隨即就下旨將他征召入宮。 自此,他就成了乾隆最喜歡的一位御廚,在入宮的當年,就擔任了御膳房總廚,并且一當就是十九年。 在這近二十年的時間里,乾隆對他嘉獎有加,在所有御廚里,他是最受寵的一個。 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廚藝過人,另一方面,還是因為他主持制作了乾隆年間第一次舉辦的千叟宴,也就是后世所稱的滿漢全席。 在康熙年間,雖然也舉辦過兩次千叟宴,但那都是康熙為自己慶祝壽辰舉辦的,而且參與的都是朝中官員和皇親國戚。 乾隆舉辦的這次千叟宴,不僅請了皇親國戚,朝廷滿漢官員,還請了前朝老臣,以及民間的長壽老人。 也是這次宴會,被當時的文人稱為“恩隆禮洽,滿漢共親,為萬古未有之舉”,所以才被后世傳為了滿漢全席。 這場宴席的規模盛大,足有三千多人,宴席足足擺了八百桌,各種山珍海味,雞鴨魚rou,紛紛上桌。 御膳房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幾乎將所有的菜式都呈現了一遍。 因他的老父母及易師都年過九十,也一起參加了這場千叟宴。 但因為進京舟車勞頓,在回鄉的途中,他的老父就染了風寒過世了。 回到家鄉后,他的老母親也因憂思過度,一年后就撒手人寰了。 在合眼,老母親曾將他叫到了床邊,叮囑交代。 因他一生未娶妻,老母彌留之際,仍感痛心。 不過她沒有再試圖勸他,而是表示他一身廚藝,當為天下人稱頌。 帝王一人得食,也只悅一人之口。 能悅天下人之口,才算是功德無量。 這話若是傳出去,已經算是大逆不道之言,足以判斬首之罪。 但老母親是將死之人,卻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在她看來,自己的兒子一生未娶妻妾,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已令祖宗蒙羞。 但若是能傳藝惠人,令世人稱頌,留下身后名,也算是給祖宗的一份撫慰了。 在交代完這些事后,老母親也撒手人寰了。 他將父母葬回家鄉,決定守孝三年。 在他守孝期間,易師找到了他,向他袒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易祥乃是庖廚祖師易牙的后人,也是當世的廚界司庖。 對于他的身份,李逸其實早有猜測。 他姓易,又是徐州人,廚藝調味出神入化,身份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