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天驕(科舉) 第154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對頭、內娛完了,發瘋很正常噠/輪到我整治娛樂圈了、我就是無情怎么了[快穿]、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嬌媳婦七零家屬院日常、極品姐弟在綜藝互黑爆紅、穿書七零擺爛吃瓜、劣性寵溺、三十枚銀幣、重生后偏執女主想開了
已經有了保底了,不會再有落榜的危機,新出爐的貢士們自然也是春風得意,沒少呼朋引伴,以文會友,詩會開了一個又一個,就差編一本同年冊了。 這種情況下,余思行來和蕭景曜他們相聚,自然是理所應當,并未打擾他備考。 余思行過來的時候也帶了一個人,是同他一起前來京城趕考的晉州舉人,姓衛名昭,這次也順利考過了會試,名次還十分靠前,正好排在第十名,時不時看蕭景曜一眼,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蕭景曜總覺得對方看自己的眼神帶著幾分灼熱。 劉圭聽了余思行的話,頓時羨慕得雙眼放光,“還是你們腦子靈光,念書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年紀輕輕就能金榜題名,以后你們都是官老爺啦!” 余思行也是一陣大笑,眉梢眼底有著藏不住的得意,他的年紀在貢士中也算年輕的,得意幾分并不稀奇,直接打趣蕭景曜,“那還是比不過景曜,他都當了六年的官老爺了,遙遙領先!” 劉圭搖頭嘆氣,“他打小就不是一般人,和他比,豈不是自找不痛快?” 余思行再次哈哈大笑,又推了推衛昭,樂道:“你不是一直對景曜推崇備至,如今親眼見到了他,感想如何?” 蕭景曜頗為詫異地看向衛昭,衛昭氣質很是沉穩,被余思行點破蕭景曜粉絲的身份后,臉上也沒露出窘迫的神色,不卑不亢,鎮定地對著蕭景曜拱手道:“久聞蕭大人盛名,如今得見大人,當真是三生有幸?!?/br> 余思行繼續拆他的臺,對著蕭景曜開始賣新伙伴,“你是不知道,他捧著你那些書,護得跟寶貝似的,旁人說你一句不好,他都要擼袖子跟人大戰八百回合!” 正努力在偶像面前維持自己穩重可靠形象的衛昭:“……” 這個損友,不能要了! 劉圭又是一陣大笑,戲謔地看著蕭景曜,擠眉弄眼,“人和人果然不能比,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擁躉者無數啦!” 蕭景曜:“……” 衛昭定了定神,繼續拱手道:“蕭大人那套書籍,讓我獲益良多。我能僥幸中舉,多虧在別人家的藏書中讀過了大人編寫的科舉書,確實得謝過大人?!?/br> 蕭景曜先前編寫的科舉資料,京城賣爆了一輪又一輪。其他地方也有賣的,只是沒有京城火爆,正版盜版都有,價格也不低,有的裝幀精美的,自然被愛書之人細心收藏起來。衛昭去別人家借書看,正好就看到了這套書。 蕭景曜不動聲色地打量了衛昭一番,見對方身上穿的都是舊衣,料子也都是尋常,對衛昭的家境有了數,只是笑道:“我編寫那套科舉書,也只是分享自己的讀書考試經驗,能讓你們有所裨益,那就證明這套書還是有點用處的?!?/br> 余思行卻滿臉感慨與佩服,“景曜你有所不知,衛兄實乃我平生所見的最愛看書之人。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晉州,聽聞哪家有書,愿意借給旁人看的,他都會上門求書一觀。不論嚴寒酷暑,從未斷過。我第一次見他,就是在一位友人家,他在大冬天走了幾十里路,落了滿身雪,手上都是凍瘡,嘴唇發烏,手腳都快凍僵了,還是禮數周到地行了禮,問主人家能否借書一觀。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人!也就是中舉后,他的日子才好過點,但他得了銀子就去買書,日子過得扣扣搜搜的。到了京城,還因為衣裳太過簡陋而被其他舉人嘲笑,偏他毫不在意,繼續粗茶淡飯,攢著銀子買書?!?/br> 蕭景曜心下震動??粗l昭平靜的模樣,蕭景曜突然就想到了上輩子義務教育學的一篇文章,《送東陽馬生序》,不由脫口而出,“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br> 衛昭眼神大亮,瞬間將蕭景曜視為知己,“大人高見!” 不愧是他的偶像! 蕭景曜敬重衛昭求學之刻苦,鄭重道:“私下小聚,不必稱什么大人。你和思行同年,比我大兩歲,叫我景曜便是?!?/br> 說完,蕭景曜又向衛昭引薦劉圭和高揚二人。 等到雙方都見完禮后,高揚忍不住唏噓道:“同樣四處奔走,我不如衛兄遠矣?!?/br> 人家走遍晉州,只為求書一觀。哪像他,不過是平平無奇的富家翁,仗著家資頗豐,到處游玩,真是不思進??! 感慨間,高揚又拍著胸脯表示,“我家離晉州也不遠,家中藏書頗豐,修了一座藏書樓。若是衛兄日后還想看書,可以到我家來!” 衛昭心情也頗為激蕩,好在他性子平和踏實,聽了高揚的情況,也沒生出什么仇富的心思,而是坦然笑道:“若是有緣,衛某定會去府上拜訪?!?/br> 衛昭的脾氣,是在一次次登門求看書被拒絕中鍛煉出來的。書籍這么珍貴的東西,主人家不想借給你看,甚至惡語相向,都是常事。衛昭聽過的難聽話多了去了,見過的冷臉不知凡幾,鍛造出一副堅如磐石的性子,聽了高揚這話,順勢拿了杯酒,對著高揚笑道:“衛某代天下艱難求書的讀書人謝過高兄?!?/br> 高揚撓撓頭,豪爽地舉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樂呵呵道:“這也不是什么大事,書寫出來,就是給人看的。我家既然有藏書樓,能讓愛看書之人一觀,也是一樁雅事?!?/br> 聽得衛昭頗為感慨,竟有些遺憾高家不在晉州。不然的話,他說不定能將高家的藏書都看完。 那可是一座藏書樓! 蕭景曜覺得小伙伴們帶來的新伙伴都很不錯,順勢向衛昭提起了他會試文章中的佳句,有理有據地夸起衛昭來。 衛昭既驚又喜,“蕭兄竟然還記得在下的拙作?” “前十的文章,我自然是拜讀過的?!?/br> 余思行幽幽道:“你天生過目不忘,不知羨煞多少讀書人?!?/br> 越和科舉考試死磕,越知道過目不忘的本事有多令人羨慕。 劉圭和余思行被開掛的蕭景曜打擊多年,現在重聚,找回了兒時的自在,自然開始互相埋汰起來。 高揚也是念過書的,聽到蕭景曜過目不忘,臉上也露出了羨慕和憧憬之色。 唯有衛昭神情自若,他雖然不能過目不忘,但記性也不差。在別人家借書看,自然要努力把書上的內容牢牢記住,衛昭很是努力,絕不會讓知識輕輕流淌過腦子而一無所獲。 蕭景曜一邊和劉圭二人互損,一邊對衛昭笑道:“翰林院藏書無數,少說都有上萬冊。衛兄若是能順利進入翰林院,只怕日后該發愁書怎么都看不完?!?/br> 余思行幾人頓時哈哈大笑。 衛昭卻眼神大亮,心中升騰出無限斗志。為了去翰林院看書,殿試拼了! 蕭景曜回想了一下衛昭的文章,覺得水平并沒和沈意之相差太遠。未嘗沒有爭一爭狀元的實力。 余思行好奇地問蕭景曜,“會試的試卷,你都記下了?” 蕭景曜無奈,“又不止我一個考官,我怎么可能都記下來?!?/br> 再說了,一些老生常談味同嚼蠟的文章,蕭景曜也就是掃一眼的事。要是都把它們裝進腦子里,那蕭景曜的大腦該多累。 余思行有些遺憾,“那你肯定沒看到我的文章?!?/br> 蕭景曜悠悠背了兩句余思行策論的開頭,余思行臉色一喜,興沖沖地問蕭景曜,“你判了我的考卷?畫了圈嗎?” 蕭景曜見他上鉤,又是一笑,“你的考卷不是我判的。不過嘛——” “不過什么?” “不過最后一名的卷子,我也該看一看不是?”蕭景曜笑瞇瞇地拍了拍余思行的肩膀,“貢士門檻,就是你了!” 余思行:“……” 這個損友誰要?他出十兩銀子白送! 劉圭已經毫不客氣地哈哈大笑起來,衛昭和高揚也忍俊不禁,覺得這位名聲在外的蕭大人當真有趣。不再是傳說中的高不可攀的天才形象,而是變得鮮活起來。 一餐飯吃得賓主盡歡。 余思行酒過三巡,拽著蕭景曜的袖子耍無賴,“我這個會試最后一名,殿試很危險??!好歹我們也是總角之交,你總不會忍心看著我淪落為同進士吧?” 同進士確實也很好,是許許多多讀書人遙不可及的高峰。但可以當進士,為什么要當同進士? 余思行眼巴巴地看著蕭景曜,醉眼朦朧,十分希望蕭景曜能指點他一二。 蕭景曜本來也有此意,要不是突然被正寧帝點為副考官,蕭景曜是打算讓余思行住進蕭家,每天都指點他的文章的。 現在余思行可憐巴巴地求蕭景曜指點,蕭景曜自然不會不應,當即笑道:“以你和我多年的交情,我難不成還會吝嗇幫這個忙?” 殿試變數極大,哪怕余思行會試排在最后一名,也不是沒有成為進士的希望。甚至有的最后一名還成了二甲傳臚,主打的就是一個運氣,看自己的策論能不能對皇帝的胃口。 蕭景曜又看向藏不住羨慕之色的衛昭,溫和道:“你若是不嫌棄,也可以將文章給我看一看?!?/br> 衛昭當即起身,鄭重彎腰謝過蕭景曜。已經有些醉意的余思行也搖搖晃晃地起身,跟著彎腰,讓蕭景曜忍不住搖頭失笑。 蕭景曜現在看衛昭,怎么看都覺得這位也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待薅羊毛的肥羊再次 1,蕭景曜十分滿意。 相較于衛昭和沈意之這些一定會留在朝堂的新進貢士,蕭景曜更關注高揚。 得知高揚會在京城玩一圈后就繼續出發,蕭景曜試探著給了對方一個建議,“若是你真走完了大齊的山山水水,到時候,不如寫一本游記?” 高揚本來對念書不感興趣,看他家財萬貫又坐擁一座藏書樓還不走科舉這條路就知道他在念書上應當是沒什么天分的,更別提自己寫一本書了。蕭景曜這么一提,高揚瞬間拊掌叫好,“蕭兄說得是!天下能走完大齊疆域的人有幾個?我要是寫完了這本游記,別人也不會罵我不知所謂,反倒能在游記中知曉大齊各處的美妙風景!” 蕭景曜微微一笑,心說你要是真把游記寫了出來,后世名聲肯定比一般讀書人大得多。狀元又怎么樣?三年就有一個。走遍大齊的人,怕是只有高揚一個。到時候后世研究大齊這段歷史,想知道大齊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日常生活,不得將高揚這本游記給翻爛? 蕭景曜沒想到的是,高揚確實走遍了大齊的疆域,也確實寫了本游記。但在游記序言中,高揚花費了大量筆墨感謝蕭景曜。以至于后世考古專業旅游專業等學生,也要學一學蕭景曜和高揚的友情,更堅定了蕭景曜這位大佬無處不在的刻板印象。 高揚是個爽快人,行動力超強,回去后就開始動筆,將他進京這一路上的見聞給寫了出來,還去找蕭景曜斧正。 蕭景曜自然樂意和高揚探討一下他的游記,但凡高揚有疑問,蕭景曜就沒有不答的。惹得高揚一個勁地對劉圭感慨,“蕭大人可真是個平易近人的好人!” 哪有三品大員對尋常百姓這么和顏悅色的?高揚自己知道自己的文章是什么水平,覺得蕭景曜沒把他的文章當場撕掉都算是給他面子,結果蕭景曜看了他的文章不僅沒生氣,反而溫和地一個字一個字教他改文章,還時不時夸他兩句。 天啦,世上怎會有如此溫和的三品大員! 高揚都覺得,自己先前不愛念書,肯定是家里請的先生不夠好!要是讓他碰上蕭大人這樣好的先生,指不定他現在也是進京趕考的一員呢。人家蕭大人都說了,他在寫文章上很是有些天分,還特地圈出了幾句話來夸他呢。 聽說正寧帝點了蕭景曜當上書房的夫子,給皇孫上課。高揚頓時覺得正寧帝真是英明無比,知人善任。像蕭大人這樣溫和風趣尊重學生的好夫子,就該去教導皇孫! 蕭景曜還不知道他又多了一個迷弟。額……算算年紀,高揚還比蕭景曜大幾歲,該叫迷哥?反正一通教學下來,高揚已經徹底被蕭景曜折服,準備在游記里將蕭景曜吹個天花亂墜。反正他的書他做主,必須讓所有人都知道蕭景曜是個多么好的大官! 高揚帶著滿腔的雄心壯志離開了京城,殿試也如期而至。 這一次殿試,蕭景曜當然不會再當考官。殿試的主考官只有一個,那就是正寧帝。但蕭景曜也沒有空閑,被正寧帝和福王抓了壯丁,來了太和殿監考。 看著滿殿緊張兮兮的考生,蕭景曜的心情也有些復雜。六年前,他也是站在太和殿等著開考的考生一員,現在竟然變成了監考的官員了? 蕭景曜順勢看了一眼最前面的位置——他參加殿試時,坐的就是那個位置。 現在那個位置上也坐了個年輕人,眉目疏朗,青衫落拓,站在那兒便讓人想起蒼松翠竹,動起來后又有幾分瀟灑之態。 一看就是江南考生。極具地方特色。 正寧帝很是滿意,大齊人才濟濟,每一屆殿試都有人才,各行行業遍地開花,分明已經有了盛世之象。 他一定是個明君沒錯了! 福王也很高興,用看肥羊的眼神一一掃過殿中的考生,還偷偷走到蕭景曜身邊說悄悄話,“今年倒是有幾個人才,但我感覺他們都比不上你?!?/br> 蕭景曜:“……” 所以您就逮著我這一只肥羊準備薅到底了是嗎? 福王嘿嘿一笑,堅決不承認自己的險惡用心,只是攛掇蕭景曜,“我給你安排活,你也可以讓別人分擔分擔。這不,這么多大好人才,就等著你調/教出來了?!?/br> 蕭景曜幽幽地看著福王,嘆息道:“殿下,您該慶幸,您投了個好胎?!?/br> 不然早就被人套麻袋了! 福王一臉得意,“那是當然!” 他,福王,世上最會投胎的崽。超棒! 蕭景曜不想搭理福王,送了福王一對大白眼,而后認真地觀察起這一屆考生來。 太和殿監考,人才搶先看。新奇的體驗,蕭景曜必須得好好把握。 余思行的位置在最后,蕭景曜遙遙望了過去,正好對上余思行的視線。余思行本來還有些緊張,見到蕭景曜后就淡定了,安全感十足,腦海里就跟放電影似的,浮現出這段時間蕭景曜教導他的種種情景,每一次指點他都記得牢牢的,不慌。 蕭景曜又在靠前的位置找到了衛昭,他依然是那副鎮定穩重的模樣,蕭景曜看看他,又看看成竹在胸的沈意之,只覺得殿中英才,唯這兩人最為出眾。 福王不知什么又湊了過來,樂呵呵地對著蕭景曜叭叭,“你也發現了這兩人嗎?我也覺得他們挺厲害?!?/br> 有多厲害,福王說不清楚。但以后能把一些棘手的事情扔給他們應當不會出錯。 能力出眾的人才越來越多,福王很是滿意。 蕭景曜嘴角抽搐,一時間竟不知道該為沈意之和衛昭高興,還是該為他們點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