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144節
可誰讓他現在基本被放棄了呢,只好抱緊丘志清大腿,期待這位新來的縣令,能夠給點力,在下次鮮卑冦邊之時,協助他守住城池! 對,就是協助他守城,在他看來,這些文官勇氣是有的,手段也有,不過統兵就差了點意思。 其間,鄭巖先把丘志清弄出來的簡易呼吸法,傳給兩人。 讓他們學會之后,先傳給軍中士卒,而后傳給城中僅剩的六千多百姓。 “這便是爾等今日的任務,明天開始,讓城中百姓出門服徭役,不白做,服徭役有糧食拿!” 閔用有些猶豫。 “明廷容稟,天氣寒冷如斯,我等武藝加身,尚且寒冷異常,縣中鄉親衣著單薄,不耐寒冬,讓他們出來服徭役,是否欠考慮了些?” 吳獻也是附和道:“是啊,明廷急于整修城防,此時卑職可以理解,可天寒地凍,恐害了軍卒和鄉親們性命,望明廷三思啊……” 鄭巖對于這兩人的推脫,有些不悅的道:“明廷如此,自有道理,鮮卑虎視眈眈,不趁此時整肅加固城防, 難道坐等鮮卑入寇不成?且御寒之法,不是已經教與爾等了么?不然為何給爾等一天時間?去吧,照做即可!” 兩人雖然有些不以為然,不過官大一級壓死人。 糧食掌握在丘志清手中,他們還沒有殺官造反的膽量,只得乖乖照辦! 兩人出了縣衙,一邊按照剛剛鄭巖所教的呼吸法運行,一邊暗暗對比,片刻之后,兩人對視一眼,均露出詫異之色。 而后差異轉為驚喜! 真的可以,那個書生看來沒有騙自己。 他們也是希望可以快點整修城防,雖然丘志清到來之時,他們便領著那二百多軍卒,粗略的整修了一遍。 奈何他們沒有權力征發徭役,無法動員城中百姓干活。 現在新任縣令有了抵御寒冬的法子,他們自然樂見其成! 丘志清給他們的呼吸法,自然不是抵御寒冷那么簡單。 這是一套和軍卒使用的氣血功法互補的呼吸法,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活的久一些,爆發的次數多一些…… 這樣一增一減……好像也沒什么區別…… 保命能力卻是增加了不少。 最主要是,沒那么怕冷了,就算境界高遠之人,來看這套呼吸法,也會告訴你,這是御寒用的,附帶一些養生效果。 目送三人離開,丘志清這才有機會查看自己的縣令權限。 摩挲著手上,代表平城縣令的銅印,丘志清隱隱間,可以通過銅印,獲得一個自上而下的視角。 也可以獲得全城的力量加持,不過這也太弱了一點。 以自己為例,就算全城的力量用來壓制自己,也頂多壓制自己三成的力量,而且這是在自己不抵抗的情況,否則自己還能掙脫…… 平城是邊境小城,要是洛陽那樣的城池呢? 他在太原之時,卻并未感受到這種壓制,估計是需要激活,激活條件在丘志清看來,便是妖氣,或者邪祟,這種負面能量。 思及此,丘志清不由抬頭看了一眼蒼穹,這是個更大的壓制,不是何物…… 這種視角,也就局限于城墻外一里地。 不過這也差不多夠了,想想城池攻防之時,自己有了個上蒼視角,怎么說也增加了不少勝率。 對此,丘志清伸手一劃,一個水幕出現在丘志清身前。 隨意調整,可以拉近拉遠,方圓百里之內,都可以自由探查,不比手中的銅印香么? 第二日,丘志清便開始整修城防,并沒有發什么糧食,而是直接說明,響應號召,出來干活,可以包兩頓飯食。 剛開始是丘志清對鄭巖提出以工代賑,發糧食,讓他們出來干活。 不過鄭巖顯然對這個時代更為了解,也更懂得剝削。 直接提出出來干活,包兩頓吃食! 鄭巖一說完,丘志清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知道他說的很有道理,心里鄙視一番自己黑心資本家的同時。 丘志清同意了這個計劃,讓鄭巖去實行。 同時告訴他,要是發現了有什么可用的人才,也可以給他推薦,縣中現在還差很多職位。 縣尉手下的兵馬,也需要補齊。 這都是丘志清需要做的事情,這年頭,邊境不太平??! 這年頭,在邊郡當兵的熱情還是挺高的,如今還是比較推崇公羊學說,大家普遍的認知便是:九世之仇猶可報乎?百世之仇猶可報! 去年鮮卑入寇,說不得以后還回來。 報仇!必須報仇! 除了城中之人外,丘志清還讓人把城外愿意搬遷之人,一起搬進城中。 此時城中人口流失,空出了不少房屋,剛好用以安置。 同時丘志清寫了一份公文,公文中明確表示,縣中大戶,去歲之時多被擄掠至塞外,導致縣中土地荒蕪。 丘志清請求將縣中無人耕種的大戶土地,收歸國有,所得收成,郡縣之間,三七開! 平城縣七成,雁門太守三成! 丘志清沒幾天便受到太守府回的公文:縣中荒蕪之大戶土地,平城縣衙可酌情耕種,主人歸來,可歸還土地。 土地產出,可用于重建左軍營! 虧大了,所謂左軍營,就是現在吳獻統領的二百多士卒,之前所屬的那個營。 公文上說的好聽,其實就是雁門郡不打算給平城送糧食,至于重建左軍營,呵呵……自己看著辦! 至于那些荒蕪的土地,他們的主人,到底是不是被鮮卑擄走,這個重要么? 第二百一十四章 邊城異動 不過十余日的時間。 丘志清并把四百人招齊了,城防工事也重新整修了一遍,理論上來說,他這個縣令是沒有兵權的。 不過他兼職縣尉,那就沒問題了。 這期間,丘志清的縣令形象,在百姓心中樹立了起來。 縣令不再是他們印象中,端坐在縣衙的泥塑雕像,而是一位年輕有為,言而有信,愛民如子的好縣官。 當然,要是這位縣令的徭役再多一點了好了。 如此便能讓他們省下過冬的糧食,以免面年青黃不接之時餓肚子。 而丘志清也仿佛是聽到了他們的心聲,開始征集徭役,進行下一步工作。 主要便是丘志清根據自己的所學,弄出了一個快速制作箭桿的腳踏車床,讓人去城外弄些蘆葦來當做箭桿儲備,以防不測。 丘志清還想弄出一個三弓床弩的,曾經他便利用這種遠程拋射的原理,差點干掉了蒙哥汗! 不過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為他發現,吳獻這廝直接投擲長槍,都幾乎能丟到一里地開外,而且還快。 不比只能射出三里地的三弓床弩來的差。 且這種東西,容易被對面學去,攻城方用的還很是安逸! 好吧,其實是還有點技術誤差,他覺得不夠完美,且縣衙軍械庫中,還有四架霹靂車,也就是投石機。 丘志清沒有那么多人,cao作大型機械,因此三弓床弩計劃,被他暫時擱置。 時間一晃,便是半個月時間過去,平常年景,這個時候應當是非常死寂的平城縣城,今年顯得別樣的熱火朝天。 聽聞城中有活計,管飯,且分配房子,分配來年的耕種土地。 不少城外的莊戶紛紛搬進城中,山中隱戶亦是下山尋找活計。 丘志清對此,統統一視同仁,該安排工作,安排工作,該安排居所,安排居所。 就連明年誰家該耕種哪里的土地,都一一劃分好,收成對半分,由縣衙,也就是丘志清提供明年的糧種。 糧種就是這三年來,丘志清修煉斡旋造化的成果。 一種比之尋常高出三成收成的麥子,可別小看這三成收成。 山下趙家莊用了都說好! 當然了,一開始,只有略微的增產,這三成,還是丘志清三年培育的成果,他相信,之后會變得更好。 這對他斡旋造化的修煉,也有莫大的好處。 他發現,這個世界,真是道存高遠,他在后世中,亦是看過不少小說,悟道如何簡單。 可到了他這里,只能由術入道,由法入道。 很多時候,他只能通過修煉,體悟術法,來進一步的“悟道”,這還是他斡旋造化入門之后才能做到。 之前他只能說是體悟自然,進而影響自然,斡旋造化給了他另外一種視角…… …… 城中一片熱火朝天,眾鄉民們都在混縣令免費的兩餐,學習著聽說可以御寒的呼吸法,就等明年開春種上自家土地。 正當大家皆以為今年就這樣過去之時,譙樓上鐘聲響徹了不大的平城。 譙樓也就是俗稱的城門樓子,一般建的很高,上邊掛著鐘,有危險敲一敲。 邊郡城池中的百姓,都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還在縣城外割蘆葦桿子的鄉民,一聽到這個熟悉且不詳的聲音,一個個先是呆愣住,而后沒命的往縣城方向跑。 還在城中做工的,卻是一個個驚起,呆呆的望著鐘聲傳來的方向,手足無措,一臉茫然,不知道自己該作何反應。 倒是那些受過基礎訓練的青壯,一個個往訓練之時,自己預先分派的城門趕去。 這是有敵人入寇的鐘聲。 去年響過一次,活下來的人,可謂是記憶猶新! 時間回到一盞茶之前,丘志清正在縣衙之中,觀看著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