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326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老張還是最懂怎么展現莉姐演技的男人。 莉姐很吃驚,甚至有點意外的起身對各方鞠躬。 荊小強已經帶頭起立鼓掌了,莉姐對他也鞠躬笑笑,搖曳著銀色晚禮裙走上去,用英文四平八穩的感謝了評委、觀眾以及劇組,特別還有羅伯特跟恩尼…… 當初莉姐跟著荊小強他們在北美穿越巡演的時候,英語還只是初級入門。 現在已經相當嫻熟,顯然下了功夫而且有打算。 荊小強多懂啊,而且他大概知道,坐下來在安寧耳邊低聲:“她跟老張要分手了吧?” 安寧一驚:“你怎么知道,但……拍戲的時候我也隱約聽見他們有過爭吵,莉姐想結婚,老張跟你一樣花花腸子,可沒你這份大方,這誰熬得住,女人青春年華就這么幾年,全耗在他身上最后啥都沒有,我支持莉姐?!?/br> 荊小強點頭:“那你跟麥姐張羅,簽下莉姐幫她在歐美發展,我就不摻和了,幫她弄幾部戲出頭,婚姻可以好好挑,不用在老張這歪脖子樹上吊死?!?/br> 安寧又哼哼。 這時候莉姐下來,豪斯蒂姆帶著自己的樂隊開始現場表演電子鍵盤組合加幾件樂器的《加勒比海盜》配樂。 大屏幕上也開始出現蘇妃瑪索在電影里跟瓊尼、修杰克馬遨游海盜船的美妙壯闊景色。 帥哥、美女、俏皮的樣子真是賞心悅目極了。 臺下的蘇妃瑪索卻探頭問:“如果女配獎給了你的戲,最佳女主角的可能性就比較少了哦?!?/br> 她也懂這里面的平衡游戲。 荊小強翻譯了,安寧認真回應:“沒事,她得我得都一樣,算是個突破,都是給我們掙了點自信心?!?/br> 她骨子里的那種大氣呈現出來,讓法西蘭玫瑰很吃驚。 天海幫腔:“我覺得你演得也很棒!” 安寧飛快白眼她:“我們一家人就不用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了,你看看你能差?!” 手上卻親熱的摟腰。 天海就更親近的抱她肩膀。 因為隨著豪斯蒂姆帶隊演奏完氣勢磅礴的電子樂以后,最佳外語片開始閃現介紹。 簡直毫無懸念,在介紹時候就特別提到《海角》也是羅伯特編劇、監制的中日合拍作品,等到電影劇照在大屏幕上閃現,掌聲已經響起來。 其他幾部競爭者毫無一合之力。 大多數外語片能送到好萊塢參加奧斯卡評選就已經是千難萬阻。 跟《太平輪》、《海角》這樣獲得了北美發行的“外語片”比,簡直就是被降維打擊。 荊小強太懂里面這種機巧關系了。 雖然奧斯卡評委是學院派,特別強調不以票房標準選擇。 但市場永遠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一部戲能夠獲得較高票房,還保持了文藝敘事風格,那就絕對是奧斯卡評委最青睞的類型。 《海角》本質上就是獲獎文藝片的模板作業,特殊環境下的愛情故事,絕美的取景畫面,兩個長得不好看的歪瓜裂棗湊到一起卻相互拯救靈魂的浪漫溫情故事。 如果是帥哥美女鐵定連提名都不可能。 所以當頒獎嘉賓宣布《海角》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時候,所有人都在笑著鼓掌,想看看荊小強他們這一屆到底能囊括多少小金人。 然后這時整個現場加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看見安寧身邊那位一直很搶鏡的英氣美女終于起身。 挨著親過身邊三位朋友,大大方方的迎上等在臺邊的李和信、黎鞍等人,一同走上領獎臺。 剛開始還有人在納悶,這戲里有這么漂亮的角色嗎? 現場已經有醒悟過來的開始轟動了,天海爽朗的一手牽住李和信,一手挽了導演走上去的樣子。 正好和大屏幕上靜止下來的男女主角結婚儀式后走在海邊的神態類似。 不是吧? 不是吧?! 這個如此漂亮又富有女性魅力的高挑亞裔姑娘,竟然就是電影女主角? 大屏幕上的“結婚情節”其實出現在電影一半多的地方,兩個不被人看得起,仿佛都有殘缺的男女,在初期的各種磕碰后還是堅定的舉辦了婚禮。 盡量把自己收拾得干凈整潔,李和信穿上不合身的廉價西裝領帶,頭發都是從蓬亂中盡量梳理出那么一點點正式感。 格外的糙老爺們兒其實很認真在對待的樣子。 李和信演繹出了平京爺們兒很常見的那種局氣,牙齒打落往肚里吞的那種臭脾氣倔強,雖然還是對女人滿是嫌棄,但牽著的手握得很緊。 他的確是有表演天賦,就這么一張固定在大屏幕上的劇照,全身表情眼神居然都能讓人覺得握著的手很用力。 然后被他握著的女主角,佝僂瘦弱又矮小,不協調的肢體、扭曲的身形。 走在哪里都是讓人輕視的殘疾模樣。 齙牙的嘴角那點笑容都好像是用盡全力才能做得稍微正常點,有點自卑又討好的孩子般天真表情,居然莫名的讓人感覺到她的幸福。 后面遠處的朋友、鄉親們參加了婚禮,肢體語言都是很復雜的遠遠注視著這兩位新人離去。 長年海風吹拂的地區,樹木偏倒草坪都是歪的,仿佛這里看不到溫室里唯美的那種東西。 可這對兒,明明男的粗糙女的殘疾,卻讓人覺得無比美好。 再大的風浪,這個爺們兒都會拼命撐住。 而那個瘦弱的肩膀也一定會默默地補縫男人內心。 電視機前的觀眾已經跟著現場此起彼伏的掌聲開始驚嘆。 如果不是最佳外語片不參加其他獎項評選,這個最佳化妝獎怎么都應該給這個女主角。 但隨著故意特寫的鏡頭,不停切換在笑盈盈接過獎杯的女演員全身姿態和大屏幕上的女主角身形做對比。 原來她站直了跟男主角一樣高,反倒是導演在兩位儀表堂堂的主演身邊,像條憨厚的比特犬。 大家又確認這已經不僅僅是化妝的功力了。 演技,這是種跟之前莉姐展現過的演技完全不同的肢體表現力。 如果說面部表情有戲,更多需要的是天賦,肢體表現力往往是無數苦練的汗水積累。 這時候就能看出來天海挺拔的姿態帶著深厚舞臺劇底子。 如果不是最佳外語片限制,現在大家居然覺得她應該有實力去競爭最佳女主角了。 可馬上他們又推翻了這個想法。 第1392章、用英雄打敗頑固 因為黎鞍這才登上了本該屬于他的舞臺。 他才是華人導演,乃至華裔電影人里面正兒八經的奧斯卡第一人。 李和信肯定是平京爺們兒那種繃著臉剛硬的站在那,后來給荊小強說不是為了繃個面子好顯擺,真后悔上去。 他就不適合這種美式風格的脫口秀臺面。 天海捧著小金人,也把舞臺留給導演,她的靜態高冷顏值有雕塑感,很吸引鏡頭。 可看似不起眼的導演卻三言兩語就把自己變成了視覺中心。 他是在花旗讀的電影,之前拍的戲也是以華人在花旗的生活故事為背景,跟荊小強一樣屬于冰雪芒果人。 皮膚是黃的,心是黃的,但泡在白茫茫一片的西方社會已經很熟悉了。 對著麥克風還能單手插兜:“上臺前所有人都提醒我千萬要挺住,千萬不能百感交集,泣不成聲,雖然這樣很流行也很煽情,但我想說哦,你們太低估了一個無戲可拍,在家洗了六年碗,做了六年家務的男人內心有多么堅強……” 全場愣了下,就開始爆笑! 李和信能聽懂,納悶兒,在家洗幾年碗需要多堅強?老子從來就不洗。 天海不動聲色的拿手肘碰他,提醒跟著一起笑。 黎鞍是那種軟軟的右岸腔英語:“我來就一直被恭喜,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說這種領獎被恭喜是什么滋味,在這里我最想分享這種恭喜的只有一個人,當然我還是有職場情商的哦,敢這么說,也是因為我老板今天有三十多個提名,肯定會多次上臺,不會在意我這么一點點私人小心思……” 真的,他不緊不慢說起來,那種得體的幽默分明是知識過剩、讓人傾羨的體現。 一句話恭維了頒獎組委會,恭維了老板,擺正了自己位置,還逗樂觀眾。 但在笑聲和掌聲中卻傳遞了真摯:“我只想把這種恭喜跟我太太分享,是你給予我洗碗做家務的寬容空間,從來不催促我這個一事無成的男人要做什么,總是支持我做些不知道該怎么表達的鏡頭畫面……” 斯坦尼康終于捕捉到了席位上那個看起來特別普通的中年華裔女人,大屏幕上的劇照被切換過來的瞬間,甚至會感覺那個女主角就是黎鞍太太的樣子。 平凡,歲月留痕,卻笑中帶淚的不好意思遮自己臉。 掌聲真是熱烈得發自內心。 現場幾乎所有電影人應該都體會過,那種成名、出作品前的沉寂,讓人發瘋的沉寂。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需要打磨自己演技、技能,也許才有一片成名天下曉的幸運,但這個落差巨大得讓人心悸。 哪怕是演二代、導二代,有父母長輩帶著入行輕松些,同樣面臨拿不出作品反而被人嘲笑裙帶關系走后門的窘境。 電影行業這東西做不得偽,好就是好,不好就算使勁吹捧,觀眾看了,行家看了一樣會評價甚至反噬。 所以誰都經歷過這種成名前啥也不是的倉惶,四處奔走上戲尋求機會,然后可能試鏡就被刷掉,跟人比外表,比演技,比才華甚至還要比潛規則。 看似光鮮的電影圈,實際上背后是巨大的慘淡基數。 羅斯庫勞今天能在《角斗士》上揚眉吐氣,可之前二十年都是到處跑龍套,甚至不惜拍風月片混口飯吃。 黎鞍卻精準的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這就是他的特點。 就像當初甫一見面,他就能從細節指點出李和信、天海怎么詮釋角色,現在他也輕易的把控住了全場電影人的共情。 讓大家全都帶著心有戚戚的認同感在鼓掌,全都覺得這個最佳外語片實至名歸,這個華裔導演是有點東西的。 結果那位主持人在送三位下臺之后,才隨口提示:“不會有人還不知道吧,這實際上還是《加勒比海盜》的導演,感謝您在洗碗的同時也構想出了這樣一場奇幻大戲……” 剛落下的掌聲,不由得再次雷鳴般高漲。 哦哦哦,如果說最佳外語片的設置,本來只是給全世界其他文化一種來電影圣殿朝圣的施舍,其實一貫并不太重要。 荊小強卻精確把控到這個缺口,用作自己港產西片的切入點。 一旦《太平輪》沖破了這個缺口,后面源源不斷的電影都會沖擊這個薄弱點,以他選擇創作都是后來年度大戲甚至幾年、十年經典作品的檔次,這個最佳外語片的門類幾乎會被他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