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82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跑了一宿,早上才在車里蜷著打了會兒盹,荊小強回到縣城已經有新的物資運送車輛抵達,現找縣里面的打字員給打印復印一疊臨時雇用合同,簽字就發錢! 當然是悄悄發,這事兒沒必要顯擺,主要是把事情正規化,人家干起來也有勁兒。 但沒有在合同上強調要運送多少的業績kpi,很難在這個時候看到摸魚的人。 貨車司機們驚喜連連,更是對荊小強親手給他們發錢感到肝腦涂地。 一再叮囑他們注意安全,協助各村農家把細軟和人頭點清帶回來。 不過做這些事情荊小強都躲在縣里招待所,有點松口氣更不想去拋頭露面喧賓奪主。 連特么部隊來人上堤壩勘查情況,都先找他,感覺也是找個理由來看明星,敬個禮就嘿嘿笑。 有袍澤的親近,也有憨厚的笑意。 唱個歌沒什么,荊小強不想這么個事兒盡是我的名字,我只是想盡可能降低損失。 但這是他躲起來就能掩藏的光芒嘛? 他應該知道有種喪事喜辦的套路吧,哪怕主心不是想推卸責任,轉移注意力,也要尋找突發事件中的閃光點,盡量宣傳正面形象,彰顯優越跟前景光明呀。 沒人敢跟荊小強搶功,他這種名氣的人做點什么要是敢頂替,曝光之后全國人民相信誰? 丫的誰呀,還敢跟小強比功勞么。 所以縣里面一個勁兒感謝上級派了這么好的生力軍來。 省里面也派電視臺過來采訪,荊小強不接受采訪那也要拍拍照片,錄下他在受災群眾慰問演出上的身姿吧? 怎么形容呢,荊小強在這種表演舞臺上就太受歡迎了。 主要是他自己也嗨。 滿世界唱英文歌給老外聽是為什么,賺錢呀。 當個莫得感情的歌唱機器,輸出那些打動人心的旋律,連注入的情感都是商業性質的職業投入。 荊小強自己喜歡去下部隊慰問演出,就是真的有歸宿感和成就感。 看那些大多是農家子弟的基層指戰員,帶著最開心的笑容迎接歡呼他,哪怕知道是邊防生涯枯燥艱難,來條狗都開心。 可血脈里就是想感謝這些脊梁骨,就是希望他們擁有無悔的軍營生涯,哪怕只是一點點閃光回憶,就夠了。 現在面對受災群眾也是這種發自內心的情緒,他們犧牲了,為大局犧牲了家園,還不夠值得感謝嗎? 在這樣受苦的時候,能夠因為聽到荊小強的歌聲露出笑容,那就是文藝工作者的價值啊。 所以哪怕是縣里面很普通很一般的音箱器材,荊小強也從第一秒就把狀態拉滿。 先來一首全國人民都熟悉的《藍天狂想曲》,直接把全場觀眾的情緒點燃。 從未聽過演唱會,甚至都沒聽過專業人士唱歌的村民們集體排排坐吃果果,一動不動的滿臉我的個娘親耶,這唱得是真比電視上還好聽呀! 縣里面的籃球場是那種水泥臺階沒有固定座,可以擠很多人,最后還讓球場壩也坐滿了最積極的大媽小媳婦。 可荊小強唱完就挑著老人招呼:“那邊是青山鄉的蔣大爺吧,聽說有七十高壽了,身體還這么好,要保重好身體,還要看我們新的青山鄉小伙子大姑娘們過好日子呢……” 老人興奮得差點沒心梗! 惡補了兩天的紅歌唱上也不錯,再來幾首主旋律流行歌曲大家也歡呼,那就試試《這世界那么多人》呢,一樣很讓大家沉浸到感情里,最后才唱《祖國》。 真的應景,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盛世太平,感到疼痛、感到迷惑的時候,一定要堅定信念。 相信祖國母親,才能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去面對,去參與建設。 因為如果只凝視黑暗深淵,遲早會被吞噬消極。 所以這首歌響起的時候,真正做到了全場歌聲飛揚,好多人第一次聽演唱會,第一次聽現場就聽得熱淚盈眶。 以至于縣里面好多居民家都想跟泄洪區的村民換換了。 籃球場外擠得人山人海都進不去,必須優先保證村民,然后才是中小學生。 縣里面還吶吶的想給荊小強個什么獎狀證書,這就是他們現在能拿得出來的了。 被荊小強笑著說這有啥,搞好災后重建我們再來一起慶祝,也算是個媒體監督吧。 省里面的電視臺設備還是要好不少,拿到貝塔帶第一時間就返回省臺做專題,又剪了精華作為重要新聞推送給磚兒臺。 所以等磚兒臺在聯播新聞里面提到文藝工作者到水災第一線去慰問演出的時候,省臺已經大張旗鼓的講述了荊小強怎么去帶動泄洪區村民撤離,怎么給撤離群眾慰問演出。 這必然在省城高校里面引起了軒然大波,滾社樂隊這才知道老大已經奔赴災區一線。 我們自然要跟上效犬馬之勞??! 不需要穿云箭,都有千軍萬馬來相見了。 第814章、如果洪水也能這樣聽話,就好了 這種時候無組織無紀律的往災區跑,本來就是添亂。 漫不說這些身嬌rou貴的大學生能做多少事,主要是在這個物資緊俏的時代一股腦往災區跑,本就捉襟見肘的吃喝拉撒住就平添難度。 荊小強也是從這幾千泄洪區村民被緊急轉移到縣城來感受到細節。 做事從來不是鍵盤俠口嗨,每位村民的吃穿用住都是實打實的壓力。 讓人家犧牲了家園,可不就得有善后措施,不能讓人家聽天由命的無所事事,而且對平時也就十來萬人的縣城,這已經是快十分之一的額外人口。 按照荊小強這號召力,前幾天光是聚集過來的歌迷都有多少,要是真帶著來跟隨他救災的心思,再聚個十萬人都不是問題! 也就是這會兒經濟條件落后,沒有自駕車這一說,看看花旗,輕而易舉的就在各地聚集超十萬的歌迷看演唱會。 救災最頭痛的就是人員安置,你這還多好幾倍于受災群眾的追隨者,那叫什么事兒? 但這話肯定不能直接批評,對于新聞發布當晚就從省城連夜趕來的兩三百大學生,潑冷水是不好的。 畢竟對于炙熱高漲的青年熱情要好好引導。 這種事情對他們的一生也許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甚至會塑造他們不同的人生價值觀。 老伯伯很清楚,充滿殘酷跟人性考量的災難現場,絕對算是人生最重要的課堂。 就像他曾經經歷過的火災,那些男人,正是因為讓婦孺老人跟觀眾先走,才葬身火海,這輩子也不能慫過大家。 一邊讓司機、助手安排大學生們住進中學教室打地鋪,一邊馬上給何炯炯打電話。 通過《音樂報》來向全國大學生、音樂愛好者表達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最新一期音樂報將馬上提前到明天發行。 商量好之后,才趕到中學鼓舞感謝大家,并且簡單的分發了些任務,首先是不要再催促其他人過來,因為現在情況不明朗,變數還很大。 重點在于馬上組織分配成不同團隊,四位跟荊小強下過部隊做慰問演出的滬戲男生立刻成了四個分隊的隊長,分別對應管理熟悉人手。 兩位退伍汽車兵又分別各負責兩個分隊的通訊聯絡跟人員調動,還有紀律管理! 感覺兩位退伍兵都已經快淡忘,那種寫進血脈里的軍人基因被瞬間點燃,使勁收腹鏗鏘的敬禮說是,首長! 很多基層戰士,都習慣于只要是干部都喊首長。 不離奇。 卻立刻把大學生們必然還散漫的精氣神扎緊! 來了,就不是大學生,是戰士! 是荊小強麾下指哪打哪的戰士了。 當年優勢在手的國軍,輸得一干二凈,那么多俘虜變成解放軍就立刻成了世界輕步兵巔峰的勇士,靠的可不就是這種冠絕全球的組織能力嗎。 據說這一晚,好多大學生熱血guntang得翻來覆去都睡不著。 但愣是沒一個違反紀律到處鬧騰。 第二天一早就在分隊長帶領下,到災區村民中間溝通了解,生活上有哪些需求,相互熟悉情況,我們都是荊小強的……志愿者隊伍。 荊小強把大家包括他都定義成了志愿者,在這個年代絕對很少見的稱呼。 不過這第二天的確還在源源不斷抵達大學生! 好在物資也在川流不息的運抵。 來了編進四個分隊里,先當搬運工去。 老實說,縣里面都有點受寵若驚了! 不是吧,我們年年都有水患,不過是今年雨大了點,持續久了點,這么多大學生,這么多物資。 特別是荊小強還跟著一起在里面搬東西。 他是既然沒啥事兒,就當跟著健身,還能順便熟悉人員。 對五十來歲的老家伙,這種體力勞動里能輕易看出哪些人值得帶領,哪些聰明有眼力價,哪些只是湊熱鬧跟著來好玩,偷jian?;謶凶?。 有時候真不能怪這個世界不平等,起碼在這個團隊表現里,不少人之間已經被拉開巨大差距。 雖然他們都是跟荊小強第一次見面。 分隊長們也不動聲色的按照荊小強約定好的小動作,開始陸續收納自己的助手,然后分別心驚。 原來小強這么厲害,原來考察就在每時每刻,以后真要小心點嚴格要求自己。 其實對劇院副總的工作經驗看來,不都是基cao嘛。 棉被、雨衣、方便面、救生衣等等,各種類型都在抵達。 滬海作為國內工業重鎮,華東作為目前最發達的輕工業地區,成叔、老莊、蔣桂章這一撥兒人能聯絡上各種物資。 關鍵還在不需要報審、核價之類繁瑣的手續,基本上都是價格大差不差,立刻現金購買。 這效率就太高了。 大學生的優勢就是隨便指一個,基本的清點入庫分配都沒問題。 更能提煉出哪些人適應能力,工作能力的差別。 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些人開始打退堂鼓,我是來唱歌不是來搬東西的,在家都從來沒干過這么重的活兒。 連續兩三天都是輪番上陣搬幾個小時物資! 很容易讓人產生,我是誰,我在干嘛,我跑這里來找虐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