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1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所以時常跟著是必須的。 在過來之前,林遠秋特地把整個種稻谷的過程用筆寫到了紙上。所以在聽到村里正說自己識字后,林遠秋就把冊子交到了里正手上。 這樣村民們若是忘記了步驟,可到村里正這邊詢問。 其實林遠秋多慮了,都是種地的老手,哪有記不住的道理。 這不,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農正復述著浸種和下種的過程,“先用水浸泡種子半個時辰,再將谷種撈起放進石灰水里攪拌,隨后撈進木桶里等著谷種發芽,之后再均勻撒到小塊的秧田里?!?/br> 林遠秋連連點頭,笑道,“沒錯,正是如此,這位老者的記性不錯,不過大家別忘了木桶要用草墊子蓋上,以防失了水分影響谷種出芽?!?/br> 眾村民點頭,而白發老者被夸了記性好,忍不住嘴角咧到了耳朵根,自己這可是被知府大人夸了呢。 一名壯漢忍不住問道,“大人,等秧苗長到一尺高后,就直接拔出來插到水田里就成了是嗎?” 種田這么多年,壯漢還是頭一回聽到這樣種稻谷的,所以總想問清楚一些。 壯漢問的,也正是在場村民們擔心的。 村民們的不放心,林遠秋可以理解,畢竟這可關系到一家老少的口糧。若是沒了收成,那就得餓肚子了。 林遠秋答道,“請大家放心,自今日開始,本官時常會過來查看稻苗的狀況,等到了可以插種時,本官會親自把插種的法子示范給你們看。對了,趁著空閑時,大家搓幾卷草繩備著,種地的時候咱們要用到?!?/br> 別看林遠秋這會兒說的頭頭是道的,要知道,昨晚他為了把前世的種田步驟回想起來,一直忙到了三更才睡下。 聽到知府大人會親自過來教他們插種,村民們提著的心終于放回到了肚子里。 高同知和錢通判全程并未說話,在侍弄莊稼上他倆都是門外漢,還是不要插嘴的好。 不過這會兒兩人心里都忍不住在想,比起年紀,林大人要小他們近二十歲,沒想到在見識上,卻比他們廣多了。 …… 此次張羅說親事宜的官媒婆共有三個,林遠秋也未特地給她們分了工,只說了每說好一門親事就獎勵她們一兩銀子,在這樣的動力下,三位媒婆自然都盡心盡力的。 是以,到了三月中旬的時候,二十七位姑娘,除了年歲最大的兩個,其他人的親事基本都已說好。 為啥要說基本呢,那是因為,有幾個姑娘和男方還未相看,若相看過后雙方都滿意,那么接下來就是拍板定親了。 兩位年歲大的姑娘,都是三十六歲。而與她們同一年嫁作山妻的紅棗,因為小上兩歲,前幾日也定下了親事,男方是一個瘸腿的漢子,今年三十有五,因著十幾年前服兵役時傷了腿,加上家里兄弟眾多,就一直沒說上媳婦。 幾個官媒婆,私心里也希望這幾位歲數大的姑娘能嫁個好夫婿的,是以雖有不少鰥夫過來詢問親事,官媒婆都沒應下來。 在她們看來,嫁給正兒八經的小伙子怎樣都比給人當后娘的強,哪怕嫁的小伙子稍微有些殘疾。 等官媒婆把這樣的說親方向告知紅棗、蓮香還有桂菊時,三人仔細考慮過后就應了下來。 蓮香和桂菊正是這群姑娘當中,年紀最大的兩個。原本她倆已沒了嫁人的心思,畢竟三十六歲的年紀,想找一門好親事肯定很難。 可看到同伴們一個個都說了親,特別在紅棗的親事也定下后,兩人又生出了信心。 有殘疾怕啥,只要人好能安穩過日子就成,再說瘸腿也只是走路不方便一點,其他下地干活啥的并沒半點影響。 而對媒婆來說,要找這樣的小伙子實在太容易不過,這不,單在陳氏宗族就有好幾個。 三人很快從中挑選出兩個看著靠譜的,就開始了說親。 聽到男方是陳氏宗族的,蓮香和桂菊心下就滿意了六分,她們這些姐妹當中,可有不少說了陳家的親,若是自己的親事也能成,那么日后她們眾姐妹就相互有了照應。 …… 這些時日,常常往返于后寺村和府衙的林遠秋,把心思全放在了育秧苗上。 是以當他聽到二十七個姑娘全說上親事后,竟有片刻的愣怔。 這才過了一個多月吧,這速度有些驚人啊。還有,他倒是沒想到那幾個年歲大的這么快也說上了親事。 等聽到全是她們自己相看后才定下來的,林遠秋也就沒有不放心的地方了。 既然說定了親事,接下來便是定下婚期了。 依著吳氏的意思,自然是越快越好,這些姑娘的年歲都不小了,早一點成親,也好早一些要孩子。特別是年歲大的那幾個,吳氏十分希望她們成婚后都能懷上自己的孩子。 老林頭也是這樣的想法,既然已經定下了親事,那就早點成親吧。 最后,雙方一商定,選了四月十八的吉日,也就是一個多月后。 一個多月的時間,做身嫁衣肯定是來得及的。 鐘鈺柔和馮氏讓布坊掌柜送了十幾匹紅色的綢料過來,而后馮氏教著大家裁剪,讓她們做起了自己的嫁衣。 做好的樟木箱和子孫寶桶,還有喜盆都上好了漆,只等干了之后,木匠們就可以送貨過來了。 漆的顏色是最喜慶的紅棕色,是林三柱給挑的。 相比起林家忙忙碌碌的置辦嫁妝,得知婚期的好些族人,都在私下笑話了起來。 在他們看來,這么急著辦喜事,這是擔心時間長了,怕男方反悔吧。 可想到準備娶媳婦的那幾個,不是家里窮的叮當響,就是瘸了腿的,當下覺得也沒啥好說的,反正破土鍋配破瓦蓋,正正好。 …… 下到秧田里的谷種,一般長上一個多月就能達到可插秧的標準。 每次去田間時,林遠秋都會在冊子上記下禾苗的長勢,包括一開始生出的葉片有幾張,還有就是禾苗的高度等等,以便日后有個參照。 到了四月初,禾苗已快一尺高了,林遠秋讓里正通知下去,未犁好地的人家加快速度,因為兩日后就要開始插秧了。 這段時日,老林頭也常會跟著小孫子去看秧苗,對于這種新鮮的種田方法,他自是非常感興趣。 是以到了插秧的這日,老林頭也起了一個大早,跟著小孫子一起去了后寺村。 高同知與錢通判也一樣,也都早早來到后寺村。 等到了村上,林遠秋看到,村民們已經在自己的秧苗地里等著了。 再看大家全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林遠秋也沒耽擱,卷起褲腿后,很快就下到了秧田里。 四月初的水還有些冷腳,因著要下田做活,今日林遠秋特地穿了一身短褐。 老林頭也一樣,多年未下地的他,這次也換上了短褐。等下到田里后,就開口說道,“遠秋,你怎么說爺就怎么做,都聽你的?!?/br> “是,咱們都聽知府大人的,您讓怎么做,咱們就怎么做!” 在場眾人異口同聲,聽著不是一般的有氣勢。 林遠秋點頭,隨后彎腰做起了拔秧的示范,“你們看,就這樣沿著秧苗的根部輕輕的拔,記住一定不要傷了根莖?!?/br> 秧田吃透了水,只需輕輕一下就能讓秧苗與土壤分離。不消片刻,林遠秋的腳邊就有好些秧苗堆著了,他拿過一小把事先準備好的干稻草,而后把秧苗一捆一捆的綁了起來。 “記住,別綁的太緊,否則會傷了苗?!?/br> “小民知曉了!”眾人齊齊應聲,聽著別有一番氣勢,隨后村民們都回到自家的秧田里,開始拔起秧苗來。 當天拔的秧最好當天能插完,是以等拔到差不多半數后,林遠秋便讓高同知還有錢通判一起把秧苗拎到隔壁水田里。 聽到知府大人要開始教插秧了,眾村民很快都又聚了過來。 前世林遠秋是插過幾回秧的,這會兒教起人來并不難,何況還有草繩拉著,肯定偏不到哪里去,果然等小半畝地的秧苗插下來,看著還是整整齊齊的。 對眾村民來說,這種邊拉草繩邊種地的法子實在新奇,種一畝地下來,就跟玩似的,一點都不覺著累。 可等到了第二日,村民們不是腰酸就是腿疼,全身上下就好像被石磨碾了一遍。 不過只要能多種些糧食出來,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 …… 四月初十這日,林遠秋去了一趟定胡縣。新知縣上任,他自然要過去與人做個交接。 而新知縣,正是原來的汪縣丞,許是考慮到汪縣丞對定胡縣的熟悉,此次定胡知縣一職,景康帝直接安排他頂上,并未派其他人過來。 對于這樣的安排,林遠秋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定胡縣才起步沒多久,若換了別人,林遠秋還真有點不放心。而汪縣丞就不一樣了,當初縣城的許多公務他都親自經手,自然清楚定胡縣接下來的方向。 到了四月十五這日,林遠秋又去了一趟永寧州,和前幾日去定胡縣一樣,這次他也是去辦理交接事宜的。 新來的知州姓沈,看著四十歲不到的樣子。林遠秋對此人沒有一點印象,想來人家并不是從京城過來,而是直接從地方升任上來的。 果然,沒說上幾句,沈知州就開門見山地介紹了自己,原來沈知州先前在咼錦州任同知一職。到去年年底,正好三年任期滿,因著考評不錯,就被圣上升任到永寧州當知州來了。 交了官印和兵符,林遠秋算是把永寧州的擔子真正放了下來,按理來說,少了許多事務,自己應該覺得輕松才對,可不知怎地,林遠秋突然生出了許多不舍。 等回到石洲府,林遠秋提起筆,寫起了請誥封的奏折來。任知府已滿三個月,此時正是請誥封的最佳時候。 大景朝有明文,凡四品以上的官員,可以給家中女眷請誥封,而這些女眷,指的正是嫡祖母、嫡母還有嫡妻。 林遠秋并未多想,直接把祖母和母親,還有鐘鈺柔都寫了上去。 因著不知道圣上能不能恩準,所以請誥封的事,林遠秋對誰都沒說。 …… 四月十七,送嫁妝日。 大喜的日子總要張燈結彩才顯喜慶,一大早,吳氏就讓家丁把紅綢掛起來了。 第217章 出嫁(一) 自從府衙貼了要把所有山妻嫁給楊氏、趙氏以及陳氏族人的告示后,整個石洲府的百姓就一直在關注著這件事。 而這些人當中,絕大多數都認為知府大人要辦成此事不太可能,畢竟嫁娶之事,意在雙方你情我愿,若是強行逼迫,肯定會生出許多的事端。 所以在聽到最后山妻們定下的夫婿,不是一貧如洗,就是傷了腿的瘸子后,眾百姓覺得這樣才正常。 原以為,接下來這件事就該翻篇了,沒想到知府大人倒好,居然還要在府衙門口擺一場送嫁儀式,這不是鬧笑話嗎。 想到屆時一個個寒酸樣的新郎,以及新娘們枯瘦干巴的模樣,眾人都無比期待山妻們嫁人的日子快點到來。 至于這般期待為了啥,自然是準備過來瞧這場好戲的。 想來如此百年難遇的場景,定會讓人捧腹大笑才是。 于是,不止石洲府城的百姓,就連周邊縣城,都有不少探奇之人聞訊而來。 至于各大茶樓的說書先生,自是更不必提,如此好的評書題材,他們怎可能錯過。 一時間,府城內的大小客棧,足以用爆滿來形容。 而這些,林遠秋自然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