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0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如此,林家今年也做了一萬多斤柿餅出來,雖比去年足足少了七成,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這么多,也算出乎意料了。 有一點林遠秋可以確定,明年周記作坊肯定不用再收柿果了。 做好了柿餅,接下來自然是怎樣銷售的問題。為了不擾亂市場,在柿餅的定價上,林遠秋直接給大家做了統一,并且規定,任何人都不許抬價和賤賣,否則直接拉到衙門打五十大板。 一聽要挨板子,眾人忍不住都縮了縮脖子。 只是知州大人定下的價錢會不會太高了點啊,六十文一斤,到時會有人買嗎? …… 去年在吉祥如意餅上大掙了一筆的幾個掌柜,這個月再過來的馬車,就要比前幾次多了十幾輛出來。 特別是田掌柜,此次過來,除了繼續拿畫框和抽繩布袋這些暢銷貨外,剩下的二十幾輛馬車他準備全都裝上吉祥如意餅。 其實要不是上個月周記掌柜已提前跟他打過招呼,說每家掌柜買的吉祥如意餅不能超過五千斤,田掌柜肯定還要多加上幾輛馬車。 規定每位掌柜的拿貨數量,也是林遠秋定下的規矩。 如今吉祥如意餅正是起步的階段,若不規定著數量,很可能會出現一家掌柜拿走所有吉祥如意餅的情況。而其他白跑一趟的商家心中屆時肯定會有抱怨,久而久之,自是不愿再往這邊過來了。 如此自絕銷路的做法,自是萬萬要不得的。 …… 等到了賣吉祥如意餅的這日,得了告知的百姓們,早早提著布袋在衙門口排起了長隊。 此時的他們,可以說既興奮又忐忑,興奮是因為知州大人說的六十文一斤的價錢,而忐忑,自然是銀錢沒到手前的不確定了。 各家掌柜都帶有自己的人手,檢查貨品的、打稱的、結算銀錢的、還有打包裝袋的。 等收貨攤子,衙門口很快忙碌了起來。 百姓們依著次序往前,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農,等他把布袋小心遞過去后,很快就聽那稱稱之人報出四十二斤的重量。 老農點點頭,是這個斤兩沒錯,他在家里稱的也是這個數。 “四十二斤,結算銀子二兩五錢!” 隨著算盤珠子一陣噼里啪啦的響,很快便有人把二兩多銀子遞給了老農。 接過銀錢后,老農的手有些微顫,這是高興的。 而隊伍后面伸長脖子的眾人,在看到果真按六十文一斤的價錢結算的,嘴角早已不知不覺咧到了耳朵根。 特別是隊伍中那個挑著扁擔,一邊掛了一只布袋的中年漢子,自己這一擔吉祥如意餅可有一百二十多斤呢,六十文一斤,那就是七兩二錢銀子了,先前在家里算銀錢時倒不覺得,可這會中年漢子感覺自己的心都快蹦出嗓子眼了。 收貨的事一連忙碌了三日,而后眾掌柜在第四日離開了永寧城。 林遠秋派了兵衛,讓他們把商隊護送到磐壁地界。 臨近臘月,凌冽的寒風多了起來。 還跟去年一樣,林遠秋給村民們下了臘月之前必須搬進城里的規定。雖已殲滅了山戎人,可為了保險起見,林遠秋覺得今年大家還是繼續都住進城里吧, 若是今冬再沒狀況發生,那么明年冬天村民們想住在哪兒,就由他們自己看著辦了。 雖還未進入臘月,可nongnong的年味卻已開始了。 手頭有了寬裕的銀錢,百姓們置辦起年貨來,就要舍得了許多。 這幾日街面上人來人往,熱熱鬧鬧的氣氛可謂前所未有。 有了貨品交易,自然就多了稅銀,包括前些時候百姓們賣吉祥如意餅交的十稅一的稅賦,這讓永寧州和定胡縣的庫銀立刻充盈了起來。 這日,林遠秋正與嚴同知以及賀通判商議如何澆鑄上繳國庫的稅銀,就看到守門衙役匆匆跑了進來:“大人大人,傳旨官宣讀圣旨來了?!?/br> …… 第210章 知府 守門衙役的通報讓林遠秋有了一時的愣怔,等反應過來后,心里突然生出一句“終于來了”的話,在他已差不多快把這件事拋到腦后的時候。 見圣旨如見圣上,該有的禮儀規矩必不能少。 林遠秋正了正衣冠,再吩咐六房書吏快些把香案擺上,自己便快步迎了出去。 嚴同知與賀通判緊隨其后。 此次過來傳旨的人林遠秋是見過的,先前他為圣上進講經史時,常出入御書房,對御書房的幾位公公雖談不上全都熟悉,卻也是照過面的。 “胡天使一路辛苦?!绷诌h秋拱手與胡公公打著招呼。 大寒冬的,路上急駛了十來天,雖乘著馬車,可一路的顛簸,骨頭都快散了架,怎可能不辛苦。 只是,替圣上辦差,哪能提辛苦兩個字。 “林大人客氣了?!?/br> 胡公公邊說邊隨著林遠秋走進衙門大堂,此時堂上香案都已擺上,見狀,胡公公也沒耽擱,說了聲林大人咱們開始吧,就展開了捧在懷中的圣旨。 彩色錦緞,黑牛角軸? 見到眼前圣旨的規格,林遠秋竟有些納悶,他沒想到居然會是升職的圣旨。 地方官三年為一任期,滿三年后,才會視政績好壞決定是否晉升還是暫待原職。所以在聽到來了圣旨后,林遠秋只往嘉獎上去想了,以為是以資勉勵,至于升官的事肯定放到自己三年任滿述職之后。 要說林遠秋為何知道這道是升職的圣旨,當然是從圣旨的規格上分辨出來的。 原來,本朝的圣旨在錦緞的用料上有著規制。一般來說,官職越大,錦緞的色彩越是多樣。其中多彩圣旨頒發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至于五品以下的,圣旨顏色要單一一些,一般為純白色錦緞。而最高等級的是七彩圣旨,不過這樣的規格都是頒給皇室宗親的。 除了色彩上的區別,圣旨軸柄的質地也按官員品階的大小做了區分,如一品官為玉軸,二、三品官為貼金軸,而四、五品官就是此刻林遠秋所看到的黑牛角軸了。 來不及多想,在聽到永寧知州接旨后,林遠秋忙雙膝跪地,很快恭聽起圣意來。 身后的嚴同知與賀通判,以及六房書吏,還有眾衙役們,也都俯身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然永寧知州林遠秋,文武兼全,以武威震山戎,視民如傷,以文安民濟物,燃薪達旦。朕心甚慰,茲特敕爾石洲知府,另賜黃金百兩,永錫天寵?!?/br> 石洲知府?竟是直接升到了四品。 林遠秋恭聲,“微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接過圣旨,趁著起身的空檔,林遠秋已取下腰間的錢袋,而后以袖遮掩,很快塞到了胡公公的手里。 人家千里迢迢跑一趟,自己的答謝是應該的。 胡公公捏了捏,好像是銀票,臉上的笑容頓時更親切了些。 要說林遠秋的這只錢袋,還是前些時候作坊里新做的樣式,錢袋上頭用綠色絲線繡了一個翠竹狀的“進”字。 “進”有富裕、上進、勢如破竹之意。因著寓意極好,所以田掌柜他們過來進貨時,一次就拿走了好多,而林遠秋也看著喜歡,于是就拿了一只佩戴了起來。 胡公公并沒久待,只在永寧城吃了頓中飯,就很快離開了。 這天看著陰沉沉的,眼見就有大雪要下來,自然是早點回京的好,別到時被大雪困在半道,那可就麻煩了。 朝廷來了圣旨以及公子升官的事,平安早跑到后衙稟報給了老林頭和吳氏。興奮的夫妻倆,忙讓家丁快快去作坊把老爺夫人、少爺少奶奶們都喊回來。 相公升了官,鐘鈺柔自然也非常高興,她很快和吳氏安排起今晚的全家宴來, 林大柱兄弟三人,以及周氏、馮氏還有劉氏,這幾日都在永寧城這邊的作坊。離得近自然回來就快,不到兩刻鐘,就全都到了家。 而在定胡縣的林遠楓和林遠松,還有高翠、秦荷花,以及王云香和丁菊,速度也不慢,幾人乘著林遠槐和林遠柏拉貨的馬車,不消一個時辰就都回到了家里。 …… “爹!” 送走胡公公后,林遠秋就快步回了后衙,才進到后院,隔著琉璃窗的小寶兒就在屋里喊上了。 “誒!”林遠秋笑著應答。 看到兒子小臉蛋貼著琉璃窗,嘴里哈出的熱氣很快在琉璃上起了一層白霧,這是又在對著琉璃吹泡泡了,林遠秋忙加快了腳步。 等他掀開門簾,就看到已被人抱下炕的寶兒,正邁著小短腿晃晃悠悠的朝他跑了過來,而鐘鈺柔則緊跟在一旁。 自打會走路后,林墨逸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往爹爹懷里撲。 墨逸是寶兒的大名,是林三柱給小孫子挑的,當時林遠秋臻選出來的字有彥、琛、逸,還有衍,等聽到“逸”寓意著平安喜樂、茁壯成長時,林三柱當場就把林墨逸的名字給定下來了。 見兒子沖過來后就抱著自己的腿,林遠秋忙把手上的圣旨遞給了林三柱,然后蹲下身把人抱起。 “寶兒今天乖不乖???”林遠秋掏出帕子擦了擦兒子的小嘴。 小寶兒想了想,很快用小胖手指自己的小鼻子,“乖,寶兒乖?!?/br> 這萌萌的小模樣,頓時惹得在場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遠秋啊,今日爺實在太高興了,你可真替咱們家爭氣啊?!?/br> 老林頭才一開口,聲音就有些哽咽,眼睛也跟著濕潤了起來。 吳氏自是知道老頭子的心中所想,此時她的眼里也裹著淚,苦過來的人,心中的感慨總要比旁人多一些,擔心小輩們見了不自在,吳氏一抹眼淚,笑道,“你這老頭,今日是咱們家的大喜日子呢,可不興把人給惹哭了?!?/br> 林三柱適時開口,“爹,咱們把圣旨擺在哪兒???對了,還有圣上獎給遠秋的一百兩黃金呢?!?/br> 說著,他指了指平安懷里抱著的檀木箱,一百兩黃金雖個數不多,可重量卻是有的。 對哦,他們還得供圣旨呢,老林頭立馬收回心思,當即安排了起來,“老大老二,你倆去把香案擺起來,咱們快把圣旨供上?!?/br> 至于一百兩黃金,老林頭對平安吩咐道,“把箱子抱到你家公子屋里去?!?/br> 既然圣上嘉獎給遠秋的,當然就是遠秋的。 婆子們很快傳菜上來,廳堂里共擺了三桌酒席,男人一桌,女人一桌,還有就是小孩子們一桌。 林墨宣和林墨昊,把秦秀才也接了過來。這一舉動,看的林遠秋忍不住點頭,尊師重道乃為人為學之本,可見林家的這些孩子都是不錯的。 …… 等吃過晚飯,一家人就商量起接下來的安排。 如今已是臘月,林遠秋自然沒有即刻去赴任的打算。他看了那任書的到任日期,在正月二十五日之前,算著時間還有一個多月呢,所以還是等過了年再說。 不過該準備的,要提早準備起來。 還有就是開著的作坊,肯定不能丟下不管。 現在林遠秋倒是有些慶幸百姓們提早學會了吉祥如意餅的做法,否則等新知州接任,自己再插手永寧州的事,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 最后一家人商議的結果就是,和當初小高山搬去京城一樣,先把行李收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