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8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京城大小鏢局有二十多家,時間倉促,肯定來不及一一了解和比對,林遠秋想讓岳父幫著拿拿主意,看看哪家鏢局更適合。 本想著今日并非休沐,舅兄們定在值上才是。豈知等林遠秋到了鐘家后,發現一家人都在,一問才知,原來兩個舅子已在昨日下午辭了城門衛的差事。 而這會兒,兄弟倆已開始著手準備出行的事宜了。 如此的行動迅速,讓林遠秋不得不感嘆身為都教頭兒子的執行力。 林遠秋看到,兩個舅兄正用鹿皮輕擦著手刀和太斧,一旁還有一把長長的,頂端帶著尖菱的兵器,那鋒利處看著油光锃亮的,顯然是剛上過劍油的緣故。 見女婿瞧得仔細,鐘榮便知他定不識得此兵器,就笑說道,“這一桿是搗馬突槍?!?/br> 搗馬突槍? 一聽這名字,林遠秋就知道它的具體用處了,想來這正是戰場上專門戳敵軍坐騎的兵器。 看到妹夫似乎對刀槍劍戟非常感興趣,鐘錦安大手一揮,直接帶著林遠秋去看家里的蘭锜了。 蘭锜其實就是擺放各種兵器的木架子,也叫兵器架。林遠秋看到,木架子上有棍棒、有刀劍,還有像錘子一樣的長柄武器,不過它們具體都叫啥名,林遠秋是一個都不知道。 鐘錦安一一做著介紹,戟刀,鴉項槍,鐵鏈夾棒,掩月刀,連珠雙鐵鞭,還有捍棒。 鐘錦安邊說,邊還一樣樣取出來在林遠秋面前擺弄上幾下。 那眼明手捷、氣勢十足的招式,若不是對方神情看著專注,林遠秋簡直要以為,這人就是為了報接親那日的“二箭之仇”的。 與秦遇的想法不同,鐘榮是支持此趟所有人都一起出發的。他還是那句話,一定要提早啟程,這樣路上才不用太趕,而行程不匆忙的話,對老人婦孺來說,就不會太過勞累。 至于為何要所有人一起出發,而不是等男人們先去那邊安頓好了,再接女眷和孩子們過去。 鐘榮給出的理由是:此趟北上,咱們人手是最充裕的,不說他這邊三個,就是林家,都有八、九個成年男子??扇羰窍麓卧俳?,肯定會有好些人因著各種原因走不開身。 “就比如女婿你,地方官沒有圣喻不得擅自離開轄地。而錦安和錦華,那時說不定已忙到旁的事情上去了?!?/br> 就是他自己,說不定到時也有別的事情要忙。 “女婿你說,少了這么多人護著,咱們怎么可能放心讓她們北上?!?/br> 鐘榮還想說的是,與朝廷命官一同出行,能大概率的避開宵小之輩。畢竟,誰會沒事找事的跟朝廷過不去呢。 岳父的一番分析,讓林遠秋心里再沒了糾結,當即決定,就按岳父說的,全家一同出發。 至于出發的日子,林遠秋定在了會試放榜之后。此次兩個妹夫都有參試,林遠秋自然想知道他們的成績如何。 只不過接下來的殿試,不管兩個妹夫有沒有機會參加,林遠秋都顧不上這么多了。 因為殿試時間在三月中旬,而他的到任日期是四月底,加之林遠秋想把時間盡量寬裕在路上,所以三月十日之前,他們一家肯定是要啟程的。 聽到女婿想讓自己幫著參謀鏢局的事,鐘榮也無二話,直接領著林遠秋去了興順鏢局,這家鏢局有幾個鏢師是鐘榮認識的,算是知根知底的了。 與岳父告辭后,林遠秋并未直接回府,而是沿著街邊的鋪子,慢慢逛了起來。 感覺自上值之后,好久未這般認真的逛過街了,更別說此刻愜意的行走在街上。 二月底的天,還有些冷,路上的行人三三二二。 來京城六年,南安街林遠秋路過的次數并不多,所以并不知道這邊還有首飾鋪子開著。 再看這門面,連著兩間,規模還不小。林遠秋突然想起,下個月二十八號正是自己和鈺柔納采的日子,記得去年自己買了一支玉釵送給了妻子,而今年,不出意外的話,三月二十八已在去塞外的路上,所以自己何不先把禮物給買好了。 想到這里,林遠秋便提腳進了首飾鋪子。 店伙計見有客人,忙熱情上前相迎,只是這會兒林遠秋卻有了停頓,至于為何,當然是因為架柜上掛著的幾只小布袋了。 而之所以它們會吸引住了林遠秋的目光,還是那些小布包的款式。巴掌大的包身,然后一根同款料子的細帶穿在包身上,這樣子,只要把細帶兩頭一拉,小布包就可以像包子一樣,收緊了包口。如此,裝在包里的東西就不會掉出來了。 不過,此刻林遠秋想到的則是,咦,這不就是前世的抽繩手袋嗎? 且看到眼前手袋的簡單款式后,林遠秋已在心中回想起十幾種在前世看到過的樣式來。 比如往布袋上縫上用各色布頭疊成的絹花,或是填充了棉花的小布偶,如兔子、鯉魚、蝴蝶等等等等,想來這些樣式更能吸引了姑娘們的眼球。 林遠秋問了小布袋的賣價,居然要兩百文,聽店伙計的意思,這袋子還是從番邦國過來的。 果然物以稀為貴啊。 沒在店里耽擱多久,林遠秋挑了一支玉翠鑲珠的金釵,以及一對耳鐺。 給妻子買,自然也少不了自己娘的,林遠秋給馮氏挑了一只實心的金鐲,待結賬時,他又讓掌柜給加了一只布手袋進去。 此時的林遠秋,已對這只手袋有了具體的規劃。 等回到南鑼鼓巷,差不多未時。 到了房間后,林遠秋看到幔帳輕掩,顯然鈺柔正在午睡。他把東西輕輕放到桌子上,然后把房門重新帶上。 妻子午睡,林遠秋倒沒往別出去想,如今臨近陽春時節,想來鈺柔這是春困吧。 等林遠秋到了爺奶那兒,發現正房西屋這邊已有幾十只大木箱子放著了,這應該是上午又重新收拾了一遍的。 為了路上少些搬運,昨晚老林頭和馮氏規定了大木箱的數量,兒子兒媳房里只允許兩只,孫子孫媳因為有小孩子的衣裳被褥,所以多加了兩只,一共是四只。 至于小箱籠,也不許多收拾,每一房,頂多三只。 而包袱這些,只要你們自己不嫌累,不限數量。 …… 很快就到了會試放榜這日。 還跟先前一樣,凡國子監的學生,這一日都在國子監聽榜,所以這會兒周子旭和王文昌都不在家里。而春燕和春草,一早就往娘家來了。 兒子會試,周興自然不會缺席,他是二月初過來的京城,有了前兩次的看會試榜的經驗,這次周興和書硯二人很快就回來了。 書硯終歸要年輕些,這會兒腳步飛速的他,也顧不得什么老爺主子了,很快就把人給甩的老遠。 這不,離著大門還有十來米的距離呢,書硯就敞開大嗓門喊上了,“少奶奶,少奶奶,少爺考中了!少爺考中了!” 此刻,林遠秋和老林頭他們都在前院等著呢,一聽這聲音,都快步出了來,再看那三兩步跑進門的書硯,早已經樂得見牙不見眼了。 “快快快,快把鞭炮點上!”女婿考中了會試,林三柱自然心情激動。 平安和平實,還有老張頭,捧著鞭炮出了院門,很快,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就響徹了整條胡同。 然后,大家就看到已差不多笑成木魚的周興跨進了院門。 林三柱正想調侃上幾句,哪知一轉眼,周興就嗚嗚嗚的大哭了起來。 “嗚嗚嗚,親家啊,方才我去看榜時,心可是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這次又是榜上無名啊,嗚嗚嗚,子旭終于考上了啊,嗚嗚嗚,他祖父可一直都盼著呢,嗚嗚嗚……” 看到公公抹著眼淚,春燕眼眶也跟著紅了起來。夫君這幾年有多用功,春燕是最清楚的,也打心底替夫君高興,等考過了殿試,往后夫君再也不用這般辛苦了。 林三柱拍了拍周興的肩膀,表示都是過來人,他能體會親家的心里感受。 此次已是子旭的第三次參加會試,若這回又沒考中,那么接下來又得等三年,試問一個人能有幾個三年可以耽擱啊。 想到自己的小女婿,馮氏忙開口問道,“親家可看到文昌的名字?” 周興搖頭,擔心自己會看漏,他可是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結果都沒看到榜單上有王文昌的名字。 聽到這話,馮氏不免有些失落,要是這次小女婿也考中就更好了。 林春草卻不覺得有什么,“娘,夫君才考過鄉試,會試還未來得及好好備考呢,等下一回,肯定能考中的?!?/br> 老林頭一聽,笑道,“春草說的對,下回孫女婿一定會中榜的?!?/br> 吳氏也笑著說道,“正是這個理兒,等文昌好好準備上三年,自然就能考上了?!?/br> 林遠秋則問了周子旭的中榜名次。 等聽到是第十二名后,他忍不住點點頭,這樣的成績,如無意外的話,二甲前排定是穩的,想來之后的朝考,考中庶吉士的可能性也會很大。 只不過周子旭的殿試和朝考,林家人是沒時間參與了。 …… 外放官員在離開京城前,都必須進宮朝辭。 朝辭指的就是外放到地方的官員,在上任之前,與圣上的辭別。 與此同時,皇帝還會授予官印。 因還兼著定胡知縣一職,是以,林遠秋的官印有兩個,好在那裝印的木匣子并不大,這會兒兩只匣子捧在手的林遠秋,并沒影響他躬身向圣上行禮的動作。 景康帝倒是沒想到,林修撰這么快就過來與自己辭別了。要知道外放文書才發下去沒多久呢,由此可見,林修撰是個勤奮的。 哦,不對,如今應該稱其為林知州才是。 景康帝肅聲,“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望爾勤勉為政,一心為民,造福一方!” “臣領命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遠秋把印匣放置一旁,而后跪地叩首。 嗯,景康帝滿意的點點頭,正想說退下吧,卻見方才還跪著的林修撰,這會兒已是跪坐在地上了。 林遠秋心中還有未完成的事兒呢,自然不會就這樣輕易離開了。 所以,這會兒跪坐在地上的他,是準備與圣上好好說說,自己啟程前的各種準備事項的。 而此舉,本就是朝辭中的應有之意,好表明君臣一條心。只不過往年并沒有這般“實誠”的臣子,真的會像林遠秋一樣,跪地而坐,與圣上嘮起家常來。 只聽林遠秋說道,“啟稟圣上,微臣祖父祖母如今已過花甲之歲,可在得知微臣此次外放至定寧州后,就一力要與微臣一同前往。祖父祖母說,活了大半輩子,還從未領略過咱們大景朝的大好河山呢。微臣聽后只得相勸二老,此去永寧州可有一千多里地呢,哪是想看大美山河就能看到大美山河的,不說路上車馬的顛簸,就是一路的住宿,也是大難題一件啊……” 半個時辰后,從御書房里退出來的林遠秋,手里除了原先兩只裝著官印的木匣子,還多了一張引紙。 有了這張引紙后,再入住驛站時,就不受人數限制了。 而景康帝,見人終于離開后,忍不住松了口氣。 真沒想到林修撰年紀輕輕,嘮起家常來,卻是沒完沒了的。那什么微臣爺奶已買了不少菜蔬的種子,準備到了永寧州后,就把菜種撒上啦。又什么微臣大伯娘做了好些腌rou,預備當作路上的干糧啦。還有什么家中幾個侄兒居然想把秋千也給帶上啦,等等等等。 不過,景康帝倒是真沒想到,林修撰居然會帶著全家人去任上。 可見,林修撰這是準備沒有后顧之憂地勵精圖治一番了。 自己果真沒看錯人啊。 …… 第184章 走馬上任 家里的鋪子以及莊子上的安排,林遠秋是交給他爹的。 才兩日,林三柱就把一切都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