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6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然后,他就看到了方掌院和秦侍郎的連連點頭。 再然后,就是楊大人捧起與他臉差不多的大碗,認命地喝起了酒來。 再再然后,顧平不動聲色地端起面前的碗,把碗里的酒倒了一半雞rou湯里。 不得不說今晚的顧平是最明智的,因為等離開林府時,只有他依舊腳步輕盈,還知道自家住在何方。 至于其他那些不服氣,又加賽了幾輪的,最后是被挨個送回家的。 而擔著送人回家任務的林遠楓和林遠松,以及林遠槐和林遠柏,雖累,可猶榮啊。 哼,不給你們喝個酩酊大醉,怕是想不起我家五弟可是頭名狀元吧! 等送走老師和方掌院,林遠秋終于舒了一口氣,好在自己這輩子只成一次親,不然可真累不起啊。 待回到新房,看到鈺柔依舊坐在床沿,身邊陪著柳葉。 見姑爺回來后,柳葉忙退了出去,順手還把門給帶上了。 林遠秋正想問鈺柔累不累,卻聽到窗外頭窸窸窣窣的,好似有些響動,他忙示意妻子禁聲,然后輕著腳步往窗邊走去。 窗外,周氏劉氏還有馮氏,妯娌三個正一人一張小板凳坐著。 周氏悄聲,“三弟妹,咱們這樣不會被遠秋發現吧?” 劉氏點頭,表示聽朝廷命官的床,她還是頭一回,心里實在緊張啊。 馮氏瞪眼,“大嫂,二嫂,咱們往年可都是說好了的,我幫你們聽遠楓遠松他們的床,你們也得給我聽遠秋的床,你看,現下你們孫子孫女都滿地跑了,弟妹我還一個都沒有呢,誒誒誒,我說你倆起身做啥,都還沒開始聽呢!” 見大嫂二嫂提著小板凳就跟狗攆似的模樣,馮氏心中納悶,這是咋的了? 可等她轉過頭,就看到,她家遠秋不知何時已到了窗戶這邊,正朝著她笑呢。 偷聽兒子兒媳的床被當場抓包,馮氏有些不好意思。 只是身為狀元郎的娘,怎可能不機靈呢。 只見馮氏一副被婆婆逼著才過來偷聽的無奈模樣,“遠秋啊,明日你奶若是問起,你就說沒看到娘也提早離開了,否則你奶一準得罵我了?!?/br> 說罷,馮氏一把抓起地上的小板凳,然后故作歡快的離開了。 林遠秋:“……” 而莫名被背了一口大鍋的吳氏,冷不丁連著打了三個噴嚏,她緊了緊身上的衣裳,今天不冷啊,怎么突然就打上噴嚏了呢。 鐘鈺柔自然知道婆婆躲在窗外是因為什么,所以臉倏地一下就紅了,她本就皮膚白,這會兒看著跟熟透了的蜜桃沒兩樣。 也把林遠秋給看呆了去。 都說食、色,性也,喜歡繁華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何況眼前之人還是自己鐘意的。 鐘鈺柔也一樣,從與林大哥的每次交談中,她都能感知到林大哥對自己的呵護和尊重,這樣的人,自己怎可能不喜歡呢。 這一晚,郎有情妾有意,剩下的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 …… 第172章 滑倒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生物鐘一向準時的林遠秋就已經醒了。 不過他并未挪動身子,因為妻子正窩在自己懷里睡得正香呢。而林遠秋的下巴,正好抵在鈺柔的頭發上,蓬松的發絲散發著淡淡的香氣,似果香又似花香,林遠秋不太確定,他把鼻子湊近,準備再聞上一聞,結果就這小小的舉動,懷里人就醒了。 想到昨夜的種種,雖已睜開眼的鐘鈺柔,卻沒好意思抬頭朝相公看,只一個勁的把腦袋往林遠秋胸口埋。 這一可愛的舉動,讓林遠秋忍不住輕笑出聲。 他輕撫著懷里的人兒,正想讓對方再睡一會兒??社娾暼嵬蝗挥浧?,成婚第二日自己還得下廚做早飯呢。 再轉頭看向窗戶,只見已隱隱有亮光透了進來,所以再不起來怕就要晚了。 想到這里,鐘鈺柔便沒耽擱,很快就從床上坐起,“相公你再睡會兒,柔兒得起來做早飯了?!?/br> 做早飯?對哦,林遠秋很快想起,新婚第二日有新媳婦下廚的規矩。 這下他哪里還躺得住啊,忙也跟著穿衣起身,“我幫你?!?/br> “幫我?”怎么幫,鐘鈺柔納悶,“相公你會做飯?” 林遠秋點頭,“會??!” 做飯這活計只要學會了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本事,前世他一個人住的時候,時常會下廚犒勞自己。所以哪怕這些年他沒怎么動過手,基本cao作林遠秋還是記得的。 何況做早飯又不難,只要把米和水下到鍋里,煮成稀粥就可以了。 要是實在不行,自己還可以幫著燒火不是嗎。 鐘鈺柔一聽,便沒攔著,想著待會兒就讓相公幫著燒火好了。 柳葉已經等在了門外,小姐下廚,她肯定是要在一旁幫著打下手的。 可等柳葉看到一前一后從屋里出來的兩人,心里就有著納悶,姑爺起這么早做啥? 沒等柳葉想明白,就看到姑爺已抬腳往前走去,而自家小姐緊隨其后。再看姑爺去的方向,好像正是廚房來著。 別問柳葉為何知道,因著今天早上小姐要下廚,所以昨日她就跟院里的婆子打聽了廚房的位置。 三人到了廚房時,張媽與另兩個廚娘已舀了做早飯的米面出來。 見少爺和少奶奶過來,張媽便知這是新媳婦下廚來了,忙招呼了另兩個廚娘,而后三人就候在門外,準備隨時聽少爺和少奶奶的差遣。 見狀,鐘鈺柔也沒耽擱,手腳利索地開始淘米,想著先把稀飯煮上。 其實鐘鈺柔也是前不久才學的這些,她家雖是小戶,可燒菜煮飯的廚娘一直都是有的。 出嫁之前,鐘鈺柔跟著家里的廚娘學了燒飯煮粥,以及幾道簡單的面食,至于多的,就不會了。 待把米下到鍋里,鐘鈺柔就開始舀水和面,今早的面食她準備做蝴蝶卷,這是幾道面食里面,鐘鈺柔最喜歡也是最拿手的。 說是蝴蝶卷,其實也就是把面食做成蝴蝶的樣式,除了再加些糖進去,在口感上,與饅頭基本沒有區別,所以做起來并不難。 林遠秋一邊燒火煮粥,一邊看著主仆兩個,把揉成條的面,一根根卷成蝴蝶的形狀,身體、翅膀、眼睛,就連觸須都沒落下。 張媽隨時留意著廚房里的動靜,等看到少奶奶已開始搓面食,她便往另一只大鍋里加水,然后架上蒸籠,準備幫著把蝴蝶卷蒸出來。 對于兒媳今早下廚的事,林三柱和馮氏都掛著心呢。夫妻倆都是一樣的想法,覺得兒媳在娘家肯定沒做過飯食,也不知今天能不能順利把早飯給做出來。 所以天剛蒙蒙亮,林三柱就催著馮氏快到廚房看看了,“若是不行,你就給兒媳搭把手去!” 馮氏也是這樣想的,自己的做飯手藝雖比不上大嫂二嫂,可做頓早飯是絕對沒問題的。 只是沒過一會兒,馮氏就滿臉帶笑的回來了。 林三柱正想問她樂啥,就聽馮氏說道,“要我說啊,林家男兒都是疼媳婦的,先前遠楓他們就是,現下咱們遠秋也是如此。方才我過去灶間時,就看到遠秋在幫媳婦燒火呢。還有咱們兒媳,看著就是個性子利落的,那和面揉面啥的,做起來可一點都不含糊呢?!?/br> 其實馮氏還想說的是,看到兒媳這副爽利勁兒,她心里的擔憂就消去了一大半。 原本馮氏是有些發愁的,自己一個農婦出身的婆婆,兒媳婦卻是官家小姐,她實在擔心日后婆媳兩個的相處。 如今看來,自己倒是可以稍微放心一些了。 …… 平日里,除林遠秋因著要上值須得早起外,林家其他人的早飯時間基本都在辰初。 這是老林頭定下的規矩,也規定了若沒有其他原因,這個點就必須到飯廳用早飯。 自然,這規矩只針對家中的大人以及大一些的孩子,小娃兒是不算在內的。 只不過今天的日子可不一般,想到今日能吃上漂亮小嬸嬸做的早飯,原本貪睡的婉雪、婉瑜,還有墨俊幾個都早早起了床。 果然,小嬸嬸沒讓他們失望,這蝴蝶饅頭也太好看了吧。 婉瑩和婉雪,還有婉瑜,拿在手里左看右看,都舍不得把它吃進肚子里。 早飯過后,便到了新媳婦敬茶的時候,林三柱和馮氏自不必說,自己的兒媳肯定是滿意的,這不,吃了兒媳婦敬的茶之后,紅包給的那叫一個爽快。 吳氏和老林頭自然也非常滿意,小孫媳不但模樣周正,性子也是個大方的。 而周氏和劉氏,以及高翠秦荷花她們,那就更不用說了,侄兒媳婦(五弟妹)一看就是個好脾性的,想來日后大家定能相處融洽。 除了給吳氏是一條繡了如意祥云的抹額外,鐘鈺柔給家中其他長輩都做了布鞋。 至于家里的孩子們,女孩子每人一支精美的銀花釵。男娃兒則是每人一把兩寸長的未開刃小匕首,匕首的外殼上還鑲嵌著小松石,看著精致極了,也讓幾個男孩子愛不釋手,一個個嘴巴如涂了蜜一般,連連與小嬸嬸道著謝。 回到房里,林遠秋與妻子說了家里的很多事,包括墨林軒和林記的生意。既然已是夫妻,且還是家中的一份子,自然得知曉家里的事情才行。 等聽到家中女眷都一起做了繡活,然后拿去鋪子里賣時,鐘鈺柔也很快起了興趣。 她的兩間嫁妝鋪子有陪房幫著打理,平時有大把的寬裕時間,與其這樣無所事事的閑著,還不如跟著婆婆,還有伯娘嫂子她們一起做做繡活,再則,這些花樣可都是相公畫的,鐘鈺柔總覺得繡起來很有成就感。 想到就做,待三朝回門后,鐘鈺柔就找了婆婆,與她說起自己也想跟著一起做繡活的事。 馮氏自是沒有不依的,說實話,每次看到大嫂二嫂與兒媳一起做繡活的時候,她就羨慕的不行。 這樣一想,馮氏當即去房里拿出自己做好的繡品,準備給兒媳好好看一看。 因著吳氏說了要多存一些再送到鋪子里賣,是以,馮氏房里已積攢了不少繡品,荷包、扇套、筆袋、書套樣樣都有。 等鐘鈺柔看到那繡了一幅幅畫的書簽后,覺得眼睛根本不夠用,“這些繡品可真好看,娘,您的手太巧了?!?/br> 被兒媳一夸,馮氏忍不住嘴角往上揚,“這哪里是娘的手巧啊,明明是遠秋畫的花樣好才對。鈺柔,娘跟你說哈,咱們家鋪子里的繡品之所以這么好賣,全因為遠秋畫工好的緣故?!?/br> 馮氏可沒有說大話,別家鋪子里的繡樣只僅僅是繡樣而已,哪像他家遠秋出的,直接就是一幅畫。 鐘鈺柔覺得婆婆沒有說錯,相公確實畫的好,還有,像這種繡整幅畫在繡品上的做法,鐘鈺柔還是頭一次看到。 她轉頭朝柳葉吩咐道,“去房里把針線筐取來,我跟婆婆學一會兒針線?!?/br> 柳葉點頭應是。 不多會兒,就捧著裝滿絲線的笸籮過來了。 隨后,婆媳兩個,一個教的仔細,一個學的認真,才過了小半個時辰,鐘鈺柔就能單獨上手了。 …… 林遠秋共有半個月的成親假,趁著這幾日空閑,他直接忙起布置大書房的事來。其實這事也不復雜,只要擺上幾個書架,然后再放上可供孩子們寫字看書的桌椅就成。 林遠秋喊上幾個堂兄,大家一起去了家具鋪子一趟。準備給家里的幾個孩子都買一套桌椅回來。 而像婉雪婉瑜幾個小的,雖還沒到開蒙的時候,可這次,林遠秋也給他們把桌椅買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