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3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接著便有一陣窸窸窣窣聲響起,林遠秋轉頭,正好瞧見兵衛把兩個碗從木窗處放了進來。一只碗里是四個拳頭大小的包子,而另一只碗里,則裝著半碗稀粥。 包子和稀粥都冒著熱氣,想來是出鍋沒多久的。 從昨晚到現在已過去六、七個時辰,林遠秋的肚子早就餓了。 號舍里雖有清水放著,不過也只是小小的一桶,而接下來可有三天的時間呢,想做到每日都能洗漱基本不太可能。 是以林遠秋只倒了水洗手和漱口,然后吃起早飯來。 與先前的幾次舉試一樣,這次林遠秋依舊只吃了個半飽,人在饑餓的狀態下更加清醒,大腦運作的效率才會更高,所以吃了兩個包子后,林遠秋就沒再吃了。 不多會兒,第一場的題卷發了下來。林遠秋數了數,共有十七張來著,這樣的答題量可不算少了。 隨著辰時一刻的鑼鼓聲響,甲寅年會試正式開始。 …… 第138章 會試(二) 號舍角落里有炭盆擺著,是陶制的。 在磨墨之前,林遠秋就往里面加了木炭把它給點上了。號舍里有官府給每位考生備好的兩斤木炭,而這些費用與會試期間的伙食一樣,都是在參試報名時就已交給衙門了。 只不過林遠秋并未使用號舍里的木炭,周子旭和陳玉堂他們是參加過一回會試的,自然清楚衙門給備的木炭情況,不但煙大,還不耐用,一大把木炭點不了一會兒,就很快過火全熄了。 所以林遠秋在準備考具時,特地另外買了炭。他買的是時下最好的銀骨炭,這種炭顏色如同白霜,無煙難燃,不易熄,一斤頂的得過普通黑炭六斤,點上它后,就不用 頻繁往炭盆里加木炭了。只不過銀骨炭的價錢可不便宜,林遠秋買了一斤,花了二兩銀子。 都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在這樣的關鍵時候,這筆銀錢還是值得花的。 第一場考的是經義和詩賦。 林遠秋依舊保持了一貫的答題方法,他把十七張題卷做了分配,第一天做六張,第二日也是六張,然后剩下的五張則放在了第三日。這樣有個規劃,就不用擔心會手忙腳亂,顧前不顧后了。 今日天氣還不錯,這個點日頭已經出來了,小木窗朝南開著,這會兒正好有陽光照射進來,使得整間號舍都跟著亮堂堂了起來。 充足的光線自然最適合用眼,林遠秋也沒耽擱,認真審起了題來。 只見第一題寫著,“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br> 林遠秋很快想起這是《史記》中日者列傳篇。意思是說,看到不正派的人,即使對方身份顯貴也不會尊敬,看到有污行的人,哪怕地位再高也不屈居其下。 至去年開始,秦遇就給兩個弟子講了許多四書之外的文章。這篇日者列傳先前就曾講到過,是以要闡明其義理并不難。 林遠秋先在草稿紙上寫出此題的意旨,然后再加入自己對文句的闡釋,很快就將第一題解答了出來。 在草稿紙上寫好之后,林遠秋又從頭到尾細細研讀了一遍,發覺自己的闡釋中規中矩中透著新意,這樣的解答不過分出挑,也不會平淡無奇,就像老師說的,正是經義最最恰當的解答。 畢竟經義與各抒己見的策文不同,其的義理早在一個正確的范圍之內,若是創新太過,超出這個框架,那就有畫蛇添足之感了。 未免串題,檢查無誤后,林遠秋就拿過答題卷,把自己的解答謄抄了上去。 中飯每人兩張烙餅,外加上一碗清水。 這樣的天氣,只有趁熱吃才不至于傷了腸胃。 是以,等看到兵衛把裝著烙餅的碗擺放到窗口上時,林遠秋就把題卷和草稿紙小心收進考籃,而后端碗進號舍,吃起中飯來。 烙餅薄薄的,圓盤大小,吃著淡淡的咸,熱乎乎的兩張下肚后,整個人也跟著暖和了起來。 怕題卷不小心掉落到炭盆里,林遠秋并沒把炭盆放置腳邊,而是挪到了身后靠前的位置。且那邊不挨著什么,也是整個號舍里最安全的地方。 沒辦法,如今自己正鎖在考舍里呢,若真不小心起了火,怕根本沒有跑出去的機會。 并不是林遠秋自己嚇唬自己,這種考生被燒死在號房里的事,前朝就有發生過,因號舍連著號舍,當時可是一口氣燒死了二十多人。 也正因為那次事件,如今貢院里,每相隔十間號舍,就有一只千斤缸擺著。等到開考的前幾日,兵衛們就會往缸里裝滿水,如此,真要有了火患,也能救上一救。 不過都說防范于未然,要林遠秋說,與其事后拼命找補,還不如直接杜絕發生的好。 所以自己小心些肯定不會錯。 一日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等林遠秋把《咸有一德》中“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其難其慎,惟和惟一?!钡牧x理解答出來后,已差不多申時末了。 看到還剩下的兩首詩賦,林遠秋并不擔心。寫詩作賦本就是他的擅長,等吃過晚飯后,自己再花上半個時辰,今日份的六張題卷就全部完成了。 要做出五千多人的飯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是以在吃食樣式上,自然是怎么簡單怎么來了。 所以想在號舍里吃上飯菜,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晚飯這頓和中午一樣,也是兩個烙餅來著,不過一碗清水換成了一碗米粥,而粥里的米??粗行┸浥?,該是加了粳米才對。 果然,等林遠秋咬上一口烙餅,再呼一口粥到嘴里后,頓覺柔軟細膩,帶著醇香。 晚飯過后,林遠秋并未接著考題,而是起身在號舍里消起食來。左走兩步,右走三步,前后至多一步,雖空間狹小,可林遠秋覺得自己還挺有節奏的。 等把兩首詩賦寫完,外頭的天完全黑了下來。 林遠秋再次檢查了今日份的六張試卷,看看有沒有遺漏,以及姓名籍貫處是否會漏寫了什么,等發現都沒問題后,就把它們都小心收進了考籃里。 這會兒雖看著天黑,可也才戌時初,睡覺的話肯定太早。是以林遠秋又拿出一張草稿紙,他準備先趁著這會兒有空,先思忖思忖其他幾首詩賦。 這樣等明日再寫時,就會輕松許多。 …… 第二日的早飯依舊是包子和稀粥,與昨日一樣,四個包子林遠秋只吃了兩個。 剩下的兩個,他準備也和昨天晚上一樣,放到炭盆里烤熱后當作宵夜吃。 吃好了早飯,林遠秋沒多耽擱,往硯臺里添了幾勺清水后,就拿著墨條開始磨起墨來。 林遠秋的硯臺是正形硯,硯池不大,磨一次墨寫不了多少字,常常一天考試下來,就得磨上四、五回墨。按理來說,這樣不得用的硯臺早該換了才對,家里又不是沒有旁的硯臺。 可林遠秋并沒有這樣做,哪怕再費時間,他也從未有過換硯臺的想法。究其原因,大約還是這只硯臺是爹給他買的緣故吧。 林遠秋清楚記得,當初為了買這只硯臺,他爹可是去碼頭扛了好幾天的麻袋呢。 …… 第一場的三天考試很快就過去,等到酉時大伙兒都交了題卷后,號舍的門鎖就被兵衛們打了開來。 明日一早大家就要出了考場,所以這會兒正是大家的自由活動時間。 第139章 會試(三) 雖能走動自如,可也只允許眾考生在自己號舍前的過道內走動。不然五千多人四處閑逛的話,貢院里就要亂成一團了。 林遠秋也出了號舍,待在里頭有事情要忙還好,否則就跟木頭人似的肯定待不住,何況自己在號舍里已經待了三天了。 許是還有兩場試未考的緣故,怕會紛亂了心神,大家都很默契的沒有多提這場考試的事,并沒相互詢問考得如何,答的怎樣。 再則考經義又不是考帖經,有著正確的答案。經義題的解答,每個人都不相同,所以就算問了,也統一不出標準的答案來。 貢院里的號舍按照千字文排列,林遠秋他們這一排是“閏”字,共有五十多間,這會兒大家都站在過道上,看著人數可有不少。 既然不想聊試題,那么能聊的自然是自己了,考生們相互介紹著自己的情況,姓甚名誰,是哪里人,年歲多少。 說來,他們這也算是“同號之緣”了,若此次有幸能進一步,那么往后在官場上更是妥妥的“同年”。 如此一想,自然就更加親切了。 有幾個聊的特別投緣的,還提筆相互留了家中住址,便于以后書信來往,沒有紙張就掀開衣擺,好讓對方直接寫在自己衣衫上。 林遠秋從介紹中得知,自己左邊這間號舍里的考生是山東曲阜人,今年已三十有四,聽他自己說,今年已是他第五次參加會試了。 說這句話時,林遠秋能明顯聽出對方話語中的惆悵。也是,會試三年一次,五次那就是十五年,從一個未及弱冠的青蔥小伙,一直考到如今的而立之歲,心里的悵惘自然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 而林遠秋想到的,則是對方幾十年如一日的苦讀,不分嚴寒或酷暑,想想都很磨人。 林遠秋試著帶入自己,隨后覺得自己可能做不到這樣的堅持。 再聽到這人說若是此次未中,還準備接著考下去的話,林遠秋心中剩下的只有佩服了。 …… 夜半時分,號舍外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來。 現下正是冬小麥開始返青的時節,這會兒有雨下來,于地里糧食而言,自是無比適宜的。不都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嘛,所以對農人來說,這可是豐收在望的喜悅。 只是,對參加會試的考生來說,下雨天就不怎么美好了。會試還有兩場未考呢,若期間一不小心淋雨得了風寒,那么此次會試就基本泡湯了。 這樣想著,原本就沒什么睡意的考生們,這下就更睡不著了。紛紛起身,扒著木窗往外看,心里盼著雨能盡快停下來,否則待會兒就要淋著雨出考場了。 林遠秋也已起了身,不過他沒去小窗那邊扒著,而是點起蠟燭,仔細查看起號舍來,想看看會不會有漏雨的地方。 好在只聽得瓦片上的“嗒嗒嗒”響,并未見有雨水掉落下來,想來在會試開試之前,朝廷已讓人修檢過號舍的。 雖是如此,可林遠秋還是準備出了貢院后,就預備一塊油布在考籃里,以防萬一。 清晨時分,雨終于停了。 一夜未眠的眾人,都不約而同的松了口氣,雨停了好啊,這樣待會兒出貢院時,就不用擔心會成落湯雞了。 林三柱和周興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他倆可是宵禁一解除就過來了。 看到兒子從龍門出來,林三柱把雨傘往腋下一夾,然后疾步上前,待接過了兒子手里的考籃后,林三柱就把捂在胸口的油紙包拿了出來,“喏,這是爹給你買的rou包子,還燙著呢,你快些趁熱吃!” 隨后林三柱又想到了什么,忙又開口道,“爹已經讓張嫂去買魚了,中午飯咱們就做紅燒魚吃?!?/br> 一旁的周興見狀,忙也從衣襟里掏出一個油紙包遞給周子旭。 原本周興出來時,壓根沒想過要給兒子買rou包子,這不是看到親家買了嘛,他才想起孩子在號舍里待了一晚,肚子肯定是餓了的,所以忙也跟著買了。 在照料孩子上,周興不得不承認,自己可不如親家來得心細。 所以在聽到林三柱說中午要做紅燒魚吃的話,周興立馬決定,待會就讓兒子在林家吃了中飯再回去。 林三柱哪有不應下的道理,話說這可是自己的女婿,他這個當岳父的喜歡都來不及呢。 再說自己現在對女婿好,將來他肯定也會對春燕好的。話說,他們當爹娘的,為來為去不都是為幾個孩子cao著心嘛。 …… 等到了家后,平安很快提了洗澡的熱水來,他是半個月前過來新宅子這邊的。 平安如今已有十四,林遠秋讓他過來的目的,就是準備若看著可以的話,往后就安排他在新宅子這邊當個跑腿小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