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8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周子旭一拍胸脯,“這還不簡單,若我被烏靜先生收作徒,那林兄你就來我門下吧?!?/br> 說罷,周子旭的眼睛亮了亮,越來越覺得這就是一個好主意來著,“哈哈,林兄,咱倆就這樣說定了,屆時到底誰做烏靜先生的徒孫,就看他選誰當徒弟了?!?/br> 說罷,周子旭朝門口的書硯吩咐道,“你快些幫我把書箱背來,從今日開始,我要和林兄一起悟學?!?/br> 林遠秋也沒拒絕,兩個人在一起邊學邊探討,總比一個人悶頭的強。 于是,等書硯把書箱給周子旭拿過來后,兩人就開始鉆研起策論文章來。 等用到水利上的學識時,林遠秋便把自己摘抄的幾本冊子拿出來分享。 周子旭隨手翻開一本,等看清冊子上頭分別標注了屯田、灌溉、排澇,以及與它們對應的一條條內容后,忍不住驚嘆,“林兄,你是怎么想到這般做的?!?/br> 如此一整理,再背記起來可就簡單多了。還有,這一條條實事時務也不知林兄是從哪里搜羅來的,居然這么多。 對周子旭,林遠秋也沒啥可以隱瞞的,便直接與他說了這次考鄉試的事,并把自己買來的幾十篇策文也都拿了出來。 看到一大疊策文,周子旭有些激動,“如這般的圍墨,叔爺那兒就有好多,林兄,等下次我回去時,全給你拿了過來。對了,不如就讓我和林兄一起做小錄摘抄吧,可行?” 看到對方滿眼的期待,林遠秋笑著點頭。 他怎么可能不同意呢,多一個人幫著收集,自然會讓資料更齊全一些。 不過目前對他們兩個來說,如何能入烏靜先生的眼才是頭等大事。 想明白后,兩人便暫歇下方才的話題,繼續制起策來。 有了書童,行事就要方便了許多。這不,等到了飯點時,周子旭直接吩咐書硯去飯堂把飯打回來吃,還讓書硯記得把林兄的那份也一起帶過來。 飯堂里備有食盒,用它裝飯菜就成。 …… 一連數日,府學里的學子們,除了上教諭的課時,相互能照一回面,其他時候,基本都在各自房里忙碌。至于忙些什么,恐怕也只有自己知曉了。 而原本座無虛席的守文亭,再一次空空如也了起來。 有好幾次,林遠秋夜間上茅廁,都能看到好些同窗房里還亮著光,包括周子旭亦是,可見都還在挑燈夜讀呢。 此情此景,林遠秋心中自是萬千感慨。也感嘆古人學習的不易,這不,就為了一個還不知道在哪里的拜師機會,大家已差不多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了。 不說旁人,他自己也是如此,這會兒已是亥時末,自己不是照樣還未睡覺。 …… 到了烏靜先生講學的這日,林遠秋也和其他學子一樣,帶上了自認為寫得最好的一篇策文。 只不過,與旁人不同的是,林遠秋帶上文章的用意比其他人要多上一層。 那就是,哪怕沒被烏靜先生看中,能得到他給自己的文章點評也是受益匪淺的。 禮學堂里聚滿了人,大家都伸長脖子翹首以盼,林遠秋和周子旭來的遲了,只能坐到最后一排。其實也不能說他倆來得晚了,應該是其他人來得太早才對。 林遠秋和周子旭怎么也沒想到,好些同窗居然早飯都沒吃,就來這里占好位置等著了。 唉,只能說他倆還是太嫩了點啊。 約摸過了一刻鐘,就見幾個教諭陪同一位瘦小的老者走了進來。 林遠秋看到,那老者雖兩鬢斑白,可整個人卻是精神抖擻。從黃教諭幾人對其的敬重程度,可見這人應該就是烏靜先生了。 眾學子忙起身行禮,平日里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如今終于見到了真人,大家心里自是按捺不住的興奮。 烏靜先生也沒耽擱,抿上一口茶后,就開始了今日的講學。 到底是滿腹經綸之人,哪怕只是一個最是尋常的《大學》開篇,也能讓烏靜先生引經據典,條理清晰的說出不一樣的見解來。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知鳥乎?” “曾子有云,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林遠秋跟周子旭坐得遠,是以,哪怕兩人把手舉的再高,也沒輪到答上一題。 一番講學結束,烏靜先生喝了一口茶,接著起身走下講臺,隨后在林遠秋和周子旭的驚詫目光中,把兩人手里的文章接了過去。 方才自己提問時,就見兩人把手舉得老高了。觀他倆至多十二、三歲的年紀,都還只是小孩子呢,這會兒自己若再不把他們的文章接過來,想來會哭鼻子也說不定。 烏靜先生如是想著。 而林遠秋和周子旭,幸福來的太突然,讓兩人都有些受寵若驚。 此刻見烏靜先生已攤開文章看了起來,兩人忙從座位上站起,而后垂手恭立,準備凝神聆聽。 其他學子自是滿眼的艷羨,就連黃教諭幾人,也對烏靜先生方才的舉動有些驚訝,只以為林遠秋和周子旭這是有幸入了先生的眼。 而翻著文章細看的烏靜先生,此時心里想的卻是,原以為二人小小年紀就已然中了秀才,想必在時務實事上定有不俗的見解才是,現下看來,是自己想當然了。 特別是其中一篇,通文看下來,除去生花的妙筆,就沒見有幾處實質性的東西。 烏靜先生只以為林遠秋在文筆上的過多描補,實質是為了掩蓋自己見識上的不足。 他平素最不喜投機取巧之人,看到這樣的文章后,已自動把林遠秋劃分到投機鉆營一列了。 莫說目前自己暫沒有收徒的打算,真要是有,這樣的學生,肯定也是不要的。 若林遠秋知道,自己絞盡腦汁在文筆上花的努力,會被烏靜先生誤會成投機取巧的話,想來定是欲哭無淚的。 考慮到兩人的年歲,烏靜先生沒當場給出評語,只提筆在文章末尾寫下了批語,算是與人留了臉面。 等林遠秋雙手接過文章時,總覺得瘦小老頭看著他的眼神有些奇怪,讓自己有種小小年紀就不學好的錯覺。 正因為這個眼神,使得林遠秋沒敢當場去看批語。 而一旁的周子旭,已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文章翻至最后一頁,可等他看到上頭寫著泛泛而談四個字時,眼淚差點都飚了出來。 林遠秋也看到這四個剜心的字了,只得拍了拍周子旭的肩膀,以示安慰。 哪知等林遠秋回到宿舍打開自己的文章時,發現他才是最需要被安慰的那個。 只見文章末尾出,正龍飛鳳舞的寫著:多下苦功,投機取巧要不得。 …… 第90章 聽到 回到房里的周子旭,越想心里越難受,真沒想到自己下了大功夫寫出來的文章,卻只得了一句泛泛而談的批語。 周子旭心想,泛泛而談可不就是膚淺的意思嗎。 要知道,烏靜先生的學問可不小,雖算不上名響四方的大儒,可經他手教出來的學生,有出息的就有好幾個呢。 這樣一名博才多學的老師,給的點評自然不會有錯的道理。 但這可是“膚淺”啊,用心寫出來的文章居然只得了個膚淺的評語,那往后自己在舉業上還有希望嗎?難道這輩子只能當個秀才了?先前自己可是跟祖母保證過要當上大官的呢。 想到祖母,周子旭眼里開始裹淚,心里的難受又增加了幾分。 轉身吩咐書硯別跟著他后,周子旭就快步往林遠秋這邊來了。 聽到敲門聲,林遠秋忙拉開抽屜把策文往里一塞。這樣的批語他自己知道就行了,要是被人看了去,可丟不起這個臉。 林遠秋覺得,自己四十多年的“老心靈”從來沒像今天這般脆弱過。 哪知把門打開后,比他更脆弱的周子旭就抹著眼淚進來了。 “林兄,你說我會不會也跟叔爺一樣,哪怕再努力,再付出心思,這輩子也只能是個秀才了???” 周子旭一跨進門來,眼淚就忍不住掉了下來,他可是聽祖父說過的,當年叔爺也是在十幾歲時就考中了秀才,可到了鄉試這一關,一直考了二十多年都未考過。 后來還是因為不想再蹉跎年歲,才放棄舉業,在鎮上開了私塾。 想到這里,周子旭更是淚目,難道往后他也得開私塾去? 可是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當夫子怎么辦,也不想想,那些皮娃兒多讓人頭疼啊。 顯然,曾經也是皮娃兒的周子旭,已然忘記自己讓人頭疼的事了。 此時的他也顧不上什么君子如玉翩翩無雙了,拉起衣袖把眼淚鼻涕一抹后,繼續問道,“林兄,你說我還有考中鄉試的希望嗎?” 這又是鼻涕又是眼淚的模樣,讓林遠秋簡直沒眼看。 他有些想笑,又覺得太不厚道。 最后實在沒忍住,“我說你知不知羞啊,只不過泛泛而談幾個字就把你難受成這樣,照你這么個傷心法,那我豈不是要去跳河!” 跳河!跳啥河? 周子旭懵懂抬頭,表示沒明白林兄話里的意思。 而林遠秋,則快速打開抽屜,他也不管啥丟不丟臉了,拿出里頭放著的策文就往周子旭手里一塞,“喏,給你看看烏靜先生對我的批語?!?/br> 周子旭雖發懵,可絲毫不影響手上的動作,接過文章后,就一頁頁往后翻。林兄這篇文章先前他可是讀過的,不但用詞精準,且段落清晰,比起他寫的,可要好上太多了,所以周子旭是不相信烏靜先生會給出啥不好的評語的,可等他翻到最后一頁,看到文章末尾寫著“多下苦功,投機取巧要不得?!钡膸讉€字后,頓時眼睛睜的老大,這這這是怎么回事? 難道是自己看花了眼,周子旭忙又拿衣袖擦了擦眼睛,再看,結果還是“投機取巧”這幾個刺眼的字來著。 所以,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還有,面對這樣的批語,林兄是怎樣做到跟個沒事人似的。 林遠秋也沒多做解釋,早上為了趕著去聽講學,他只吃了四個包子,這會兒肚子早已咕咕響了,還是先把自己填飽了再說。 至于吃什么,林遠秋都已經想好了,話說沒有什么,比吃一頓鮮香味美的魚rou更能安慰受傷的“心靈”了。 所以中午這頓,不如就去酒樓吃魚吧。 見對面之人還發著愣,林遠秋拍他肩膀,“周兄,中飯我來做東,咱們一起到酒樓吃紅燒魚去?!?/br> 一聽去吃魚,周子旭立馬回了神,也終于發覺自己肚子已經餓了的事。 這下周子旭也不去糾結批語的事了,一個轉身后就飛快往宿舍跑,“林兄稍等片刻,我這就換件衣衫去?!?/br> 他的衣袖上除了眼淚就是鼻涕,若不換一身的話,可沒臉出門。 說是片刻果真就是片刻,這邊林遠秋剛鎖好門,換了一身月白色直裰的周子旭就跟書硯一前一后的過來了。林遠秋看他不但重新梳了發髻,腰上還多了一只墨綠色的香囊掛著,這溫雅如玉的模樣,看著又是翩翩小公子一枚了。 三人出了府學大門后,就往財達街而去,因為魚香居正位于那條街上。 …… 林遠秋算得上是魚香居的熟面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