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林大柱抬起胳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爹,等過了年,兒子再做兩根搟面杖出來?!?/br> 老林頭點頭,認同了大兒子的想法。 往后家里人口會越來越多,兩根搟面杖肯定不夠使。 東屋炕上,被穿成大紅包的小清兒歡快踢著腿。而逗著她玩的正是春燕春草這兩個最小的姑姑,這會兒兩個小姑娘的任務是負責照看小娃兒。 “姐,咱們今日要給清兒包壓歲錢嗎?” 春草摸了摸小侄女rou嘟嘟的小臉,朝一旁的春燕問道。 “肯定要啊,咱倆可是小姑姑呢?!?/br> “嗯,那咱們待會兒就問奶拿紅紙去!” 春草有些興奮,以前都是爺奶爹娘給她包的紅包,沒想到今日自己也可以當一回大人了。 春草準備待會兒就包六文錢到紅包里。她的錢罐里可有不少的銅錢呢,都是平日里哥哥給的零花。 …… 吃過年夜飯,接下來便是守歲了。跟以往一樣,一家人全都聚到了老林頭和吳氏那里,二十口人可不算少,若不是幾個小的都坐到了炕上,怕是轉個身都不太方便。 “爹,等過了年,咱們不如把這老屋拆了重蓋吧?!?/br> 林三柱心里早有這個想法了,總不好幾個小輩都住著青磚大瓦房,家里老人還住土胚房吧。 林大柱跟林二柱也是這樣想的,前幾日下大雪的時候,他們三兄弟,還有遠楓跟遠松,半夜都起來掃了好多回雪,生怕大雪把幾間老房子給壓塌了。 “好好好,等開春了之后,咱們就蓋新房!” 老林頭聲音洪亮,他是從沒想過,自己還有把這幾間老房子拆了重蓋的一天。 這日子果真越過越好了啊。 吳氏抱出錢匣子,里面是她昨晚就準備好的銀錢。 按照原先說好的份額,先是三個兒子,每房給一兩,然后是遠楓跟遠松,兩對小夫妻各五百文。 銀錢自然全都遞到了兒媳孫媳的手上,用吳氏的話說,哪有男人管銀錢的道理。 拿著一大串銅錢,秦荷花有些愣怔,弄不明白怎么會有這么多銀錢發。 見狀,林遠松笑著解釋,“這是公中分給每房的零花,一年給上一回?!?/br> 聽明白后,秦荷花捧著銀錢的手微微有些發抖,這是給激動的,因為她總有一種掉進了福窩里的感覺。 一旁的林遠柏,在看到大嫂和二嫂手里的銅錢串子后,實在沒忍住,“娘,過了年我都十一歲了,也該娶媳婦了吧!” 正在剝著花生的林遠秋,聽到這話,忍不住噗嗤一聲,一顆花生rou噴得老遠。 …… 過了上元節,學子們陸續回到了學堂里。 林遠秋也一樣,雖暫時沒有鄉試的想法,可該學的知識還是不能落下的。自院試之后,除了四書五經,林遠秋的學習重點大多放在了策論上。從鄉試歷年真題卷中,林遠秋發現,策論才是重點。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若考中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 而策論大多和當前時政,以及治理獻策有關,可謂與為官為政有直接的聯系。 所以想考好鄉試,必得會制一手好策。 春梅的婚期就在三月。 送嫁妝的那日,整個小高山村幾乎炸開了鍋。 誰來告訴他們,這六畝嫁妝田咋回事???哪有嫁孫女這么個嫁法的,這林大貴和吳氏莫非都老糊涂了吧。 還有,他們家那個春秀今年多大了?有沒有到了說親的年紀??? “哎呦,我得趕快替娘家侄子打聽打聽?!?/br> 一瘦臉婦人心情激動,這可是六畝水田啊。 有腦袋瓜靈清一些的婦人忍不住潑冷水,“我說林田家的,你還是省省這個力氣吧,也不想想,既然大貴這么舍得給孫女陪嫁,你覺得他會把孫女嫁到你娘家那個窮山溝吃苦去?” 眾人搖頭,當然不可能,不說舍不舍得,就憑林遠秋秀才的身份,也不可能把jiejie往差里嫁,沒看春梅的夫家是鎮上的富戶嗎。 此時此刻,村民們才真正認識到了與林大貴家的差距。 …… 送大姐出嫁后,林遠秋又回歸到了學習上。 雖因著如今的秀才身份,周夫子對他要寬松了許多,可林遠秋有自己的自覺,在仕途上他也只邁了一小步呢,遠沒到松懈的時候。 至于賣畫的事,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幾乎每次旬假結束后,林遠秋都會拿著新的畫作或定制的菩薩畫像,去一趟胡掌柜的書畫鋪子。 現下“桃源山人”的畫作,在橫溪鎮乃至整個周善縣都已有名氣,特別是菩薩畫像,用求過于供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買的人多了,掙到的銀錢也就多了,如今林遠秋的論語書冊里,已有不下二十張的銀票夾著了。 忙碌中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年。 …… 第82章 府學 昨夜剛下過雨,濕潤的空氣夾雜著窗外那棵月桂樹的香氣,再細聞,發現還有泥土的清香,朦朦朧朧,縈繞鼻尖,讓林遠秋徹底從睡夢中醒了過來。 他習慣性的朝窗戶看了看,見還未有光從窗紙處透進來,想來還是卯時正的時候。 果然,人的生物鐘只要一經養成,就能成為每日都準時準點的習慣。 穿好衣杉下了床,林遠秋很快來到面盆前,里面是自己昨晚就備好的清水,這會兒用來洗漱正正好。 新買的豬鬃毛牙刷還有些刺口,不過林遠秋已經習慣,也知道等多用上幾回,那豬鬃毛就會軟乎上一些。 本朝牙刷大致分為三種,分別為馬尾毛、豬鬃毛,以及楊柳枝。 前者因為材料難取,所以比豬鬃毛的牙刷要貴上了許多,一般普通的小戶人家根本舍不得掏銀錢去買。 就比如林遠秋,像這種隔上一段時間就要更換的生活用品,他才不舍破費幾百文去買上一支呢。 除了馬尾毛和豬鬃毛牙刷,剩下的就是楊柳枝了,不用花銀錢,村里就有很多,折下來后把樹枝的一端浸到水里,要用時再用牙齒咬開,等咬出樹枝纖維后,就可以使用了。 林遠秋以前在村里時,用的就是這個。 說實話,若不是在城里折柳枝實在不方便,他肯定還會繼續用楊柳枝刷牙,并非舍不得二十多文買鬃毛牙刷的錢,而是比起豬鬃毛,柳樹枝要軟上許多。 洗漱好了之后,林遠秋打開房門,再轉身把門鎖上。怕不小心會丟了鑰匙,林遠秋特地用一根細布條把鑰匙串了,然后掛在了脖子上。 根據林遠秋兩世的生活積累,他覺得這是最不易弄丟鑰匙的法子。反正掛上后再往衣襟里一塞,旁人也看不出他把鑰匙掛在了脖子上。 至于為何要隨時鎖門,林遠秋到現在也沒弄明白,反正別人都是這樣做的,他也就跟著學了。 何況別人就算不如此,林遠秋也是準備這么做的,畢竟出門在外,防備之心還是得有的。 這也是林遠秋來到府學近一年時間里,時刻提醒著自己的話。 雖然同窗們看著都溫文儒雅、彬彬有禮,可都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該有的謹慎還是要有的。 況且,若不是自己這謹慎的性子,想來家里人肯定也不會放心讓他來這么遠的府學念書吧。 想起前幾日他爹離開時滿眼包淚的模樣,林遠秋心里不是滋味。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這世上就沒有不牽掛自家孩兒的父母,所以,就算為了能讓他們安心,林遠秋都得把自己給照顧好了。 想到這會兒鄭馬夫肯定已在馬廄那兒等著他了,林遠秋便沒耽擱,快步往跑馬場走去。 這是他除了下雨天以外,每天清晨必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到跑馬場去練習騎馬。 林遠秋也是到了府學之后,才知道這邊除了四書五經,還有禮、樂、射、御、書、數,這幾門選修課可學,也就是君子六藝。 也是在那時,林遠秋才明白,為何王夫子和周夫子都能彈得一手好琴了,感情這是君子必備的才能啊。 不過,據林遠秋所知,王夫子和周夫子的彈琴手藝都是翻著樂譜自學的,與府學這邊正兒八經有六藝夫子傳授不一樣。 也是,這府學可是由官府創辦的,自然配備要更齊全一些。 能多學幾門手藝,林遠秋肯定樂意,更何況這六藝里面的書法和射箭本就是他喜歡的。 前世他因為長時間近距離伏案工作,所以造成用眼過度,視力下降的厲害。 后來聽人說,學射箭可以緩解用眼疲勞,還能有效改善視力。 于是林遠秋就趕緊去射箭俱樂部報了名。 原本以為交了學費之后,自己肯定會像先前健身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 可沒想到,練過幾次之后,林遠秋很快就喜歡上了這種能讓自己做到心無旁騖,始終保持精神專注的感覺。 于是這一練就是好幾年,包括穿到這里的前一天,他還去過一回射箭俱樂部呢。當時林遠秋已經能做到十支箭最起碼有六支能射到九環的位置了。 而如今,有了重拾愛好的機會,林遠秋自然不會錯過。 再說,就算為了自己的眼睛考慮,他也應該多練一練,因為射箭對恢復視力是真有幫助的。 所以等教諭把填報表格發下來時,林遠秋毫不猶豫的填上了自己最喜歡的“射藝”和“書法”。 報好了名,之后自然是等著開課了。為此林遠秋還特地去買了一副護腕,這是射箭時保護手腕用的。 原本以為萬事俱備只等開課了,哪知教諭告訴大家,從今年開始,“射藝”和“御藝”是不能分開的,所以報了“射藝”的學生就必須加上“御藝”。 好幾個原本報了“射藝”或者“御藝”的學子,聽到這個合并的新規定后,都猶豫了起來,因為按照規定,每名學子只能選修兩門,若選了“射藝”或者“御藝”,那么意味著像撫琴、禮樂、書法這些,他們都不能學了。 最后眾學子只能兩下相較,挑了自己最喜歡的門科。 既然是規定,林遠秋也沒辦法,誰讓自己實在不想放棄射箭呢,所以那書法課沒有就沒有了吧。 至于“御藝”,林遠秋也是知道的,御就是教你駕駛車馬的本事。其實學會之后,還挺有用處的,畢竟在古代,車馬可是主要交通工具,學會了,就跟前世考上駕駛證一樣的道理,這么一想,林遠秋居然有了一種無心插柳的感覺。 可誰來告訴他,好好的學駕駛馬車,怎么就變成騎馬了呢。 是的,等那日林遠秋懷著“考駕照”的興奮心情,準備到跑馬場好好“學開車”時,卻只見到一紅一棕兩匹馬站在那里,當時他還疑惑車架子在哪里呢,結果那個黑臉教官告訴大家,御就是騎,騎就是御。 所以學駕駛和學騎馬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