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3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這樣的話,一時半會肯定弄不完,所以也只能約到明日交貨了。 出了點心鋪子,兩兄弟飛快回了客棧,用林大柱的話說,趁著人家沒反悔,咱們快些把柿子蒂弄完,等真金白銀到了口袋,這筆生意才算做成。 林三柱一聽,覺得很對,話說,他到現在還跟做夢一樣呢。 原本自己只是想把一把價格,沒想到,居然被自己把出個高價來。 所以就像大哥說的,只有等銀子裝進口袋,才算做成了生意。 于是,兄弟倆回到客棧后,立馬上樓回了客房。 一直著急等著的林二柱,在聽到二十八文的賣價后,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接下來立馬解開布袋,非常利索的掰起了一個個柿子蒂來。 不愧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林二柱此時想法也跟大哥三弟一樣,只有銀子真正到了口袋,才證明他們真的掙到了。 就這樣,兄弟三人,從白天一直掰到掌燈時分,終于把柿餅全都收拾好了。 不對,現下柿餅已不能再稱為柿餅了,為了防止被人學了去,兄弟三人商議過后,給它另起了名,就叫“吉祥如意餅”吧。 第二日一早,林大柱就花了五個銅板,問客棧掌柜借了后院里的板車一用,兄弟三人把布袋都扛到了車上后,就往點心鋪子送去。 到了那里后,掌柜果然已經候著了,三人心里的石頭同時落了地,而后卸貨過稱,再是結算銀錢。 五百六十七斤“吉祥如意餅”,單價二十八文一斤,想到昨日人家可是把包袱里的幾斤“吉祥如意餅”都留給了他,所以掌柜也干脆,直接給了個整數,一共付了十六兩銀子。 掌柜笑道,“日后再做了吉祥如意餅,你們還送過來就是!” 想到昨日那幾斤吉祥如意餅很快就被賣了出去,而后那個賣餅之人,又跑上門來詢問還有沒有的場景,中年掌柜對接下來店鋪的生意可是有信心了不少。 …… 還了板車,兄弟三人回到房里后,就挨個把十六兩銀子摸了一遍。 三錠五兩的,外加一兩碎銀。 說實話,兄弟三人如今都已三十多歲,可像這種五兩一錠的銀子還是頭一回上手呢,何況這一下子就來了三錠。 所以,三人此時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了。 林三柱拿起銀子看了又看,想起自家狗子,忍不住說道,“大哥,你說咱們掙了這么些銀子,要不要給家里的娃兒買些好吃的回去???” …… 第35章 喜鵲登梅 對于三弟的提議,林大柱怎么可能同意,出門前,自家老娘可是再三叮囑了,絕不能亂花銀子。 還讓自己特別盯住老三,自家老娘的原話就是,“若你三弟不聽,你盡管揍一頓就是了?!?/br> 揍人林大柱肯定不會,可銀子他還是能管得牢的。 這不,趁著三弟一個沒注意,林大柱一把就搶過了他手里的銀錢,而后飛快往衣襟里一塞,道:“走走走,咱們現下就去把繡線和繡布買了來,今日若是還來得及的話,咱們就坐馬車回去?!?/br> 這次來縣城,除了賣柿餅,兄弟三人還肩負了采買繡線和繡布的任務。 所以,回家之前,他們還得去一趟繡坊和布莊。 見銀子被大哥搶了去,林三柱也不惱,只嘆了口氣道,“前幾日我瞧見叔爺家的云安,正舉著手里的糕餅顯擺,說是他爹幫他從縣城買回來的,當時可把遠槐饞的不行,眼珠子都快留在糕餅上了?!?/br> 而后,他又看了看一旁的林二柱,“對了,你家遠柏也在?!?/br> 說罷,林三柱忍不住又嘆了口氣,“唉,幸好我家狗子不饞嘴,不然看著實在可憐?!?/br> 屋里沉默了片刻,而后就聽林大柱的嗓門響起,“三弟,你看清楚沒,那是啥子糕餅?” “對啊,啥糕餅你瞧清楚沒?”林二柱也忍不住問道。 林三柱搖頭,“我也喊不出名字,不過若是到了糕餅鋪子,想來就能認得出來,不如咱們現在就過去瞧瞧?” 林大柱和林二柱嗯嗯嗯地點著頭,去去去,咱們立馬就去。 于是買好了繡布繡線后,兄弟三人很快就去了糕餅鋪子,不愧是縣城,這不,鋪子里頭糕餅果子的樣數,可比鎮上要多出了不少,啥梅花香餅,翠玉豆糕,蝴蝶卷,還有蓮葉果什么的,他們壓根就沒見過,差點把林大柱三人看花了眼。 等走出店門時,一二三四五,兄弟三人共拎了五包糕餅點心出來。 原本他們也沒想買這么多,可三弟一會兒覺得這個挺像,一會兒又覺得那個也像,一時倒是分不清,到底哪種才是族長孫子顯擺的那款。 最后三人一合計,要不每樣都稱上一斤吧,就這樣,一口氣買了三包糕餅下來。 正準備出了糕餅店,林三柱又開口了,“大哥二哥,爹娘他們還從未吃過縣城的點心呢?!?/br> 林大柱林二柱一聽,可不是嘛,這些年,爹娘為了這個家,為了他們兄弟幾個,省吃儉用,不說縣城的點心,就連鎮上的糕餅都沒怎么吃過呢。 想到這里,兄弟倆恨不得當場狠抽自己一頓,覺得自己可真是不孝啊,幸好三弟想到了。 買買買,咱們現在就給爹娘買好吃的點心。 于是,兄弟三人又讓店掌柜給多包了兩包軟乎些的糕餅。 才出了糕餅鋪子,林大柱和林二柱又聽三弟說道,“咱們爹的煙袋鍋子都舊成啥樣了,怕是整個小高山村再找不出第二把來了吧,大哥二哥,你說要不要給爹新買一根去?” 林大柱和林二柱一想,對啊,可不就是舊得沒法看了嘛,那上頭的煙嘴好像都已經掉了,還是三弟細心,走走走,咱們現在就給爹買新煙桿去! 見客人買東西這么干脆,賣煙袋鍋子的掌柜,順帶推銷了他家又細又不嗆人的好煙絲,還說,抽了他家的煙絲,保證說話洪亮,嗓子不咳嗽,也不沙啞。 幾人一聽,心想,這還用說嗎,這么好的煙絲他們當然得買點啦,這樣自家老爹就不會老是咳咳咳了。 本以為應該再沒東西可買了。 結果兩人又聽三弟回憶起一件事來,“上回娘一直朝大伯娘頭上看,起先我還有些納悶,咱娘到底看啥呢,后來才發現,原來大伯娘頭上居然插了根銀簪,難怪看的咱娘眼饞了,唉,娘連根銀簪子都沒有,一年到頭都只有木簪子插著?!?/br> “眼饞啥,有啥好眼饞的?!绷执笾笫忠粨],“咱們當兒子的,哪能讓娘連根銀簪子都沒有,走!咱們現在就給娘買銀簪子去?!?/br> 于是,出了煙袋鍋子鋪后,兄弟三人直接去了銀樓,而后左挑右選,最后花了六錢銀子,給自家老娘買了一根喜鵲登梅花樣的扁簪。 接過簪子,林大柱小小心心放進了懷里,這可是六錢銀子呢,自己可千萬要收好了。 等出了銀樓,林大柱和林二柱就直接往客棧走,逛了半日的街,今天他們肯定來不及回鎮上了,只能在客棧歇上一晚,明日再乘馬車回家了。 只是三弟這是啥意思? 這不,等林大柱和林二柱走出去老遠,再回頭看時,就見自家三弟還是一動不動的杵在那里,一副滿臉為難的樣子。 “咋啦?”林大柱納悶,“你不會又想上茅房了吧?!?/br> 剛剛不是才去過嗎。 誰又想上茅房了,林三柱翻了個白眼,“明日你倆準備就這樣回去?” 林大柱林二柱不解,“不這樣回家還要哪樣回家?” 林三柱朝兩人看了看,“你們想啊,咱們給爹買了新煙袋鍋子和煙絲,給娘買了銀簪子,又給娃兒們買了好吃的糕餅點心,可給媳婦卻啥都沒買,你們說,若是她們生起氣來,會不會把咱們趕出房???反正我是肯定不敢就這樣回去的?!?/br> 林大柱和林二柱立馬想起了自家媳婦狠掐人的勁兒,頓時覺得到時被趕出房門都是輕的。 “那你說咋辦?”兩人看向林三柱。 “還能咋辦,”林三柱伸手往邊上的花姿閣一指,“要不咱們進去瞧瞧?” 林大柱和林二柱沒猶豫,抬腿就跨進了店門。 花姿閣里賣的全是女人家的東西,有頭花、絲帕、香粉,口脂,還有珠釵等等等等。 兄弟三人也沒挑別的,直接去了擺頭花的柜子,各自給媳婦挑了一朵頭花,而林三柱,除了給媳婦挑了,接著又給兩個閨女也各拿了一支。 見狀,林大柱和林二柱也跟著再挑了一朵,他倆可也有閨女呢。 再說牛頭都去了,就沒必要再拉著牛尾巴了。 …… 林大柱覺得今天自己掏錢袋付銀子的動作有些頻繁,可他看了看買來的東西,沒覺得有買錯的地方啊。 可為嘛自己總有種哪里不太對勁的感覺呢。 林大柱想啊想,怎么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直到第二日回到了家,他娘看到大包小包的東西,氣得直接朝他一大掃把揮過來后,林大柱才終于想明白了到底哪里不對勁了。 這不,出門前,自己可是與娘說好不會亂花銀子的,且還再三保證不會被三弟鼓動,咋就全忘光光了呢。 吳氏也不吃虧誰,三個兒子都被她招呼了一遍,兄弟三人飛快逃出了堂屋。 接著,圍著八仙桌,想看看到底買了啥的眾人,就看到自家奶(婆婆)(老伴)把大掃把往門后一放,而后滿臉喜色的回到了八仙桌前。 吳氏當然心情激動,剛剛老三一進院門就悄悄與她說了,說這次可給娘買了銀簪子。 是以,這會兒的吳氏,恨不得立馬把銀簪子拿出來戴上一戴呢。 只是滿桌子的大包小包,也不知到底哪一個才是。 而周氏劉氏還有馮氏,以及三個大娃,五個小娃,此時正伸長脖子等的心急,他們實在很想看看包裹里都有些啥了。 好在,吳氏也不磨嘰,拿起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包袱,很快就解了開來,大家湊前一看,里面居然是一桿嶄新的煙袋鍋子,以及一包煙絲。 老林頭頓時眼睛發亮,這一定是給他買的吧? 哎呦,這下自己終于有新煙桿了。 老林頭忍不住上前,從老伴手里把煙桿和煙絲接了過來,然后樂滋滋的回房高興去了。 老林頭心想,早知道幾個孩子還給他買了煙桿,剛剛老伴輪掃把時,自己就上前攔著點了。 拆包袱繼續,這會兒打開的包袱里,有好幾個小木盒,吳氏打開其中的一個,看到盒子里頭有一朵桃紅色的頭花裝著。 吳氏正納悶這是給誰買的,就聽門口傳來了大兒子的嗓音,“娘,這朵頭花是買給春梅的?!?/br> 吳氏轉頭,好嘛,老大老二還有老三,此時三人正扒著門框,都伸長脖子往屋里瞧呢。 春梅一聽這么漂亮的頭花居然是給自己的,忍不住朝林大柱笑道,“謝謝爹爹!” 吳氏把頭花遞了過去,心想,老大還挺會當爹的。 緊接著周氏的頭花給翻了出來,然后是春秀的,再然后是春燕春草的,再再然后是馮氏的。 就在吳氏馬上又要拿起大掃把時,終于,一支喜鵲登梅的銀簪子,亮閃閃的出現在了她的眼前。 只見銀簪上,幾朵精致的梅花點綴在梅枝上,再看那花枝頂,正有兩只活靈活現的喜鵲駐在枝頭呢。 只一眼,吳氏就已經喜歡上了它。 見老娘拿著銀簪愛不釋手,門口的林二柱有些急了,他家媳婦和閨女的頭花還沒拿出來呢,沒看這會兒劉氏的臉,都已經拉得老長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