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圣神皇帝心道:可見這些年,真的沒有少吃她的糧米,還得耗費人手看著他們,又是一項開支。 總不能一點用處都沒有吧? 故而見了突厥也有此意,皇帝就對文成道:“都可?!?/br> 調、教一下,還能有點用處的,就送出去和親。 若是調理都調理不出來的蠢貨,就放在神都,拿他們的‘武氏’身份當成魚餌,釣釣魚消遣也好。 總之,別想光吃飯不干活,在邊關躺平,消耗著國家的稅賦和糧食不停制造新后代了。 文成聽到陛下這句‘都可’,不由看了一眼圣神皇帝:假如武氏人,跟陛下能有一點血緣的體現,那才能達不到,起碼長相會出眾。 那樣也行叭。 文成這才告退。 臨走前,圣神皇帝還忽然想起一事,問了一句:“上陽宮將要開學,晉陽是不是快回來了?” 文成點頭:“昨兒才收到信,已然從長安出發了”。 就聽皇帝又道:“待她回神都,你代朕去親接一接。她年節下既未在,就挑幾種有趣的煙花給她。畢竟她在這兒的府邸空了個過年,放放煙花也算是避瘟鎮邪了?!?/br> 以晉陽公主的身份,能離開長安來上陽宮任教,對西京長安的穩定有所裨益,而且晉陽又確實是有本事的,圣神皇帝自然對她也多加以關照。 * 而此時,另一位沒有被圣神皇帝提到的李唐的公主,卻正在家中給圣神皇帝備禮。 延安大長公主。 這是她的新封號,她自己還是更習慣從年輕時就有的封號:千金公主。 作為李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千金公主在李唐宗親里輩分是比較大的,但她年紀卻只跟自己侄子,先帝高宗相仿。 她的封號還是圣神皇帝改的—— 因圣神皇帝登基后,她是最‘識趣’的李唐宗親,直接上書要求改姓武氏。于是得了這個封號,和五百戶的實封。[1] 但除了封號和加食邑,圣神皇帝對她,卻再也沒有表現出什么額外的照顧恩寵。 千金公主也明白:因為她在政事上不夠有用。 比如同為李唐冊封過的公主,她在能做實事,助力朝政上,較李文成、晉陽公主都差遠了,尤其是從前的文成公主,這是實實在在掌兵練兵的。 可…… 千金公主也很委屈:之前也沒人教她接觸政事啊,她也沒有前后眼,能看到將來會有女帝登基。 于是,千金公主就依舊準備在自己擅長的賽道上發揮特長,讓圣神皇帝另眼相看,更加重自己身份。 * “母親是不是多慮了?哪怕陛下要與吐蕃和親,也不會動咱們府上的孩子,母親何必為了此事給陛下備禮?” 千金公主之子鄭理回到府上時,聽侍女說起公主為了今日朝堂上的吐蕃和親傳聞而擔憂,正在給宮中備禮,以求皇帝不要選中公主府的子嗣去和親。 鄭理不由走來勸慰。 他認認真真勸道:陛下已經召真正的武氏宗親歸朝了。哪怕母親自請改了武氏,也不用擔心公主府的孩子們。 然而還沒說完,就見母親千金公主,用一種看傻子的目光看了看他。 “這個道理,我難道不知道?” 千金公主直接道:“我只是要尋個由頭給陛下‘求情’罷了?!?/br> 其實,要拉進兩個人的關系,尤其是拉進與上位者的關系,除了送禮討好外還有一個法子,就是去求情。 去求一件上位者舉手之勞,甚至根本不用一勞的事情。 之后就順理成章能以‘報恩’‘感謝’的由頭,再走的更近些,送禮都送的名正言順。 鄭理:……果然是阿娘,你在第五層。 之后,鄭理也熱切起來:他雖是公主之子,但因并不擅長讀書騎射,如今也沒有什么實缺官。 他倒是很清楚自己的本事,不準備弄什么實缺官,但母親的公主食邑加封以后,他父親的爵位可沒動,還是縣侯。 而他自不能承襲公主府,只能承襲父親的爵位。將來到了他承襲,還又要降等。故而鄭理也是挺熱切盼望母親得圣神皇帝青眼,將來能恩及他的爵位。 “那母親為圣神皇帝備的是什么禮?若有所需,只管吩咐兒子出去搜尋采買就是了?!?/br> 千金公主擺手:“用不著你?!?/br> “送禮,要送人所需之物。如今圣神皇帝缺什么,我便送什么?!?/br> 鄭理疑惑:“陛下如今登基為帝,富有四海,百邦晏服,膝下亦有子女孫輩,有何所缺?” 千金公主道:“陛下后宮空空?!?/br> 鄭理:…… 還好沒在喝水,否則鄭理只怕要把自己嗆到。 他愣了片刻:“母親!這,這不好吧!” 千金公主道:“陛下是皇帝,如你所說富有四海。古往今來,有皇帝中宮故去后,皇后之位空懸,卻無后宮空無一人的先例?!?/br> 鄭理長到三十歲,忽然發現自己變成了結巴:“可,可母親,先帝,先帝他?!?/br> 千金公主聞言,拿起帕子優雅抹了抹眼淚,哭了兩聲自己的侄子:“可憐先帝多病,去的早?!?/br> 然后放下帕子認真道:“所以我這回給陛下選的人,體格是極好的?!?/br> 鄭理再次呆住,好半天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母親,可俱兒子所知,先帝與陛下夫妻情分甚佳?!?/br> “母親要送的話,是不是提前探探陛下的意思,可別弄巧成拙?!痹趺凑f呢,到底也是千金公主的兒子,很快底線就靈活了起來,接受了母親要送人后,就開始轉頭cao心送的對不對。 可別想討好,結果戳到了龍之逆鱗。 千金公主這才換掉了看傻子的目光,用看正常人的目光對兒子點了點頭,開始交流道:“我自然知道,先帝與陛下夫妻情分是深的。但這與后宮多幾個伺候的人,也無甚沖突,于陛下而言,不過是解悶——譬如我與你父親,情分也不錯?!?/br> 鄭理:哦……????! 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該知道的! 而且,他父親可不是先帝,他爹鄭縣侯還活著呢! 鄭理開始重塑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千金公主也不等兒子重塑完成,繼續指點他道:“而且還有一事,你不懂。便是我送的這個人,陛下瞧不上,也沒關系?!?/br> 畢竟審美這種事,實在難以吃的準。 千金公主到底跟圣神皇帝不熟,說不得陛下還就喜歡病美人呢?但她送人,總不能送個病秧子進去,所以還是打保險牌。 其實重點也不在一個面首,而在于她的態度。 她是第一個提起陛下哪怕是女帝,后宮也該與歷代皇帝相同的人。 故而她選的人,千金公主拿不準陛下喜不喜歡,但她頗為拿的準,她這份態度,陛下起碼不會厭惡。 鄭理在思維廢墟上,勉強運轉問道:“那母親要不要兒子從禮部請個禮官來教教規矩?” 禮部的禮官,就是從前教導準駙馬宮廷規矩的。 千金公主想了想:“罷了,這種事趕早不趕晚。過去一年朝上事多,沒什么人想到這里,或是想到了也不及辦?!?/br> “一教規矩少說也得一兩個月,還走漏了風聲,萬一讓別人搶先倒不好了?!?/br> “就這么送吧?!闭f不定陛下喜歡天然無添加的。 要是不喜歡,就由著陛下自己教去吧。 ** 以千金公主的雷厲風行,是次日就把人送了進去,還特意挑了黃昏時分,道不愿擾陛下白日公務。 而姜握,也是當晚就知道了。 倒不是她為臣子要窺探圣蹤,而是圣神皇帝收了這份特殊的‘禮’,大約也覺得有趣,當即就讓殿前親衛去姜宅說與大司徒也聽聽。 而且點的還是個頗為活潑的女親衛。 把千金公主送人的情形說的活靈活現。 作為御前得用的親衛,說起一個面首,自然無甚敬意,直接道:“大長公主還說是什么良家子馮公子,陛下令人出宮一查就知道了,原是在坊間鬻臺貨的小販,估計因體貌出眾,才被大長公主相中了送來吧?!? “大長公主還說,若是陛下覺得面兒上不好看,或者不愿意留在宮中,也可以讓他出家當成僧人,常召進宮講經就是了?!?/br> 女親衛都搖了搖頭:“陛下是皇帝,何須如此?!?/br> “ 大長公主的一片心意,陛下就先選了個后宮空置的殿宇,將人放進去了。說是讓殿中省先教一教規矩?!?/br> 女親衛伶伶俐俐說完,又行禮道:“下官這就回宮,大司徒有無旁的吩咐?或是有話要下官奏給陛下?” * 姜握聽完此事,也不由扶額一笑。 是千金公主能干出來的事兒。 雖然接觸不多,但姜握相人準,還是頗為了解千金公主的。 如果說有的公主,女官,鼎力擁護圣神皇帝,是有維護女帝與自身女子為官的抱負和立場在里面。 那么千金公主則是另一類人,完全不在意性別:如果現在的皇帝是男人喜歡女人,她就會送美女;如果現在的皇帝是女人,她就送美男。 實實在在的三觀完全跟著權力跑。 從某種意義上講,她是個非?!畣尉€’的人:誰掌天下大權,我就好好奉承誰。 故而,千金公主作為李唐宗親,還是輩分頗高的宗親,做出這事兒來,旁人驚訝,姜握倒是一點不驚訝。 但,不驚訝是一回事,完全不理會卻又是不行的。 主要是,若按史冊來,千金公主送來的這位馮姓面首,應當就是后來頗有名氣的薛懷義。 這位面首……姜握蹙眉,可是曾經因為爭寵,一把火燒了明堂(相當于燒了如今上朝的正殿)更有其余對宰相不敬、爭道,令官員對他行禮等種種惡劣行徑。當然,最后也把自己折騰沒了。 想想他折騰的‘事故’,姜握就起身與女親衛道:“等等,我換官袍,與你一并進宮?!?/br> 陛下如今是皇帝,后宮之事如何也不當由人置喙。但她作為宰相,還是得去與陛下約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