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 姜沃請從署衙逃掉的裴相進門坐下,兩人說起西域之事來—— 安西大都護府分為‘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已有一整年,李文成和薛仁貴分別任兩都護府的大都護,試行效果不錯。 不但這兩都護府彼此為援,有了北庭都護府設于中間,安北都護府的壓力也小多了——畢竟□□和薛延陀故地內部落繁多,也不是各個都老老實實的,而當年打下這兩地的李靖和李勣兩位大將軍,都已然不在了。 不過好在,英國公生前幾l年,曾經又去做了一次‘售后保障’,把北境重新犁了一遍。 此時,裴行儉主要說起的,還是安西都護府。 作為兼職的吏部尚書,他先從公贊道:“哪怕吐蕃求和后,李大都護這一年半來也并未有分毫松懈:不但繼續清肅邊境,嚴謹鎮防,更有牧養肥碩,屯田安民之舉?!?/br> 姜沃笑瞇瞇,與有榮焉道:“我看了,今年她的吏部考功,可是上上等?!?/br> 吏部考核,從‘上上’到‘下下’共有九等。 李文成今年是第一等,朝廷的功賞詔書,還是姜沃寫的。 裴行儉見姜相這般,也不由含笑:李大都護考功最佳等,姜相看起來,比當年自己得了上上等還要歡喜。 其實,要不是宰相不論等,裴行儉從吏部考功屬的角度來看,如今他們這些宰相,每年都能算是‘上等’。當然,如果嚴格計算考勤和公文量的話,可能王相…… 裴行儉搖搖頭:最近看吏部考功的奏報太多了,什么事兒都想到考核上,差點重點又跑了。 他取出幾l份特意帶來的公文,跟姜沃討論起來:“姜相,李大都護上了奏報,欲從明年起,將黨項、羊同、貴川、羌部等西域小國,都停止按照屬國管理,而是按照安西四鎮周圍的羈縻州制進行管理?!?/br> 這算是大唐在西域的掌控力,又邁進一大步—— 屬國跟羈縻州的管理并不一樣:屬國的話,是給大唐進貢稱臣,需履行‘若大唐有征召要派兵’等較為松散的義務。 相較之下,羈縻州受到大唐影響就深多了:尤其是類似于安西四鎮周圍羈縻統治的各部落,其部落的國王(酋長),都是身兼兩職:一邊做著自家的王,一邊做著唐朝的官。 而且不是‘郡王’這等爵位,而是‘刺史、參將’等真正的大唐實缺官,且直接隸屬于當地的都督府管理。 要說跟大唐別的官員有什么區別,那就是他們這官位因為跟王位綁定,可以世襲。 但哪怕世襲,都要經過大唐的冊封和任命。 且自此后,這些部落就不是各行各道了,譬如黨項、羊同等部落之間,平時也少不了摩擦。但若是按照羈縻統治,就不能再互相攻殺,若有矛盾,交給上級都督府來調節。 一言以蔽之:做了羈縻州,就都要在大唐的律令下運轉。 這是不小的一項改動。裴行儉先拿來與姜沃商議一下,將來自然還要上常朝再大議。 姜沃也并不意外:文成已經寫信與她討論過這個問題。 很好,姜沃想起扔到水里的鵝卵石……波紋繼續擴散出去了。 將這些部落,從依附的小國,漸漸轉為羈縻州,便是大唐在步步為營,繼續往西邊推進防線的過程。 于是姜沃對此事表達了很鮮明的支持態度:“羈縻州制,以軍伍和政令兩相并行,不但構建了更穩定的防御體系,還形成了更有效的組織結構與管理體系,也算是為將來西域整體布局的穩定,以及朝廷在西域的發展,奠定了優秀的基礎?!?/br> 裴行儉聽完后不由一笑:姜相說話總是一套一套的,且自有其邏輯理論。寫公文也很有自己的風格,跟他們所學的策論之法、九經之言大相徑庭。 應當是兩位仙師教出來的緣故,與旁人自是不同。 如今他在家聽夫人、女兒說話,就很有姜相的風格。 * 說過西域事,裴行儉臉上帶了更輕松的笑意,說起了大食(阿拉伯帝國)的事兒。 “泥涅師王到了吐火羅后,大食國也很是頭疼呢?!?/br> 不知是見到大唐打到吐蕃求和,還是親眼旁觀了裴行儉‘孤身入敵’一劍封喉的戰績——波斯王子,不,現在該稱波斯王了。他到吐火羅后,完全沒有頹廢躺平,而是很振奮地開始組織“反抗大食國,復波斯王國”運動。 別說,吐火羅周邊各國響應者還不少。 尤其是在波斯被滅后,周圍逐漸被大食國擠壓生存空間的小國。 而大唐在穩住西域局勢后,毫無意外成了中亞各小國的救命稻草。 不少國家都紛紛開始遣使朝貢。 “今年鴻臚寺很忙吧?”裴行儉雖然忙的沒空去鴻臚寺溜達,去看哪些國家派了使團過來,但他收到了波斯王子的信。 雖然被‘護送歸國’的同行經歷有點波折,但裴行儉之后還放開阿史那都支的小金庫任由泥涅師先挑,之后更把他穩穩當當送到了吐火羅,給他念詔書冊封他為王,更代表大唐請吐火羅國王好生照料波斯新王。 泥涅師就覺得,裴相這人還怪好的! 自己在大唐,也算是上面有人了。 于是泥涅師回到吐火羅后,還特意做起了中間人,介紹這些同樣被大食欺負的國家去大唐求援。還特別不見外地寫信給裴行儉,告訴他哪些國家是抗大食國的‘好國’,拜托裴相能照顧的話,照顧一二。 裴行儉數著道:“康國、拔汗那、護密國、石國吐屯……”[1] 姜沃點頭:“是,今年鴻臚寺的官員可是過不好年了?!?/br> 一來吐蕃平定,西域各國紛紛遣使進貢,二來便是大食國之事,令中亞各國也開始遣使求援。 不但如此,這些小國的‘投唐’舉動,令大食國也有些不安。 于是今年大食國也派了一個使團來,且不知是為了震懾其余各國,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比起旁的小國貢物,大食國可是大手筆。不但送了許多膘肥體壯的當地良馬,甚至還萬里迢迢送了一只獅子來! 總之,鴻臚寺今年工作量暴漲,出現了崔朝加班比她還多的情形。 * 而說起鴻臚寺,裴行儉還帶了幾l分好奇問道:“我今日還聽說一事,陛下和天后有意讓留到最后的幾l個駙馬候選人,也進鴻臚寺做些迎待番邦使團之事,好察看其行事如何?” 姜沃帶笑頷首:曜初的駙馬,從今年開春起著手安排,到年前,終于篩選至最后幾l個候選人。 如果皇帝也有考功,那這基本就是皇帝今年最要緊的‘政績工程’了。 其實原本歷朝歷代皇帝挑駙馬,也多有個范圍和候選,比如召見一批年紀相當的世家名門子弟,考一考文學騎射等。 但這回,帝后給長女安定公主選駙馬,顯然跟過去的公主不太一樣。 更興師動眾,且明顯是重駙馬人物,遠重于家世。 在朝臣們眼里,帝后越如此,越說明對女兒的看重??磥戆捕ü魅氤?,不會是一件曇花一現的事情,應當是會久立于朝堂之上了。 也是,太子病弱常年不見蹤影,而周王和殷王卻逐漸在長大……不少眼明心亮的重臣,已經看出了猜到了皇帝令長女入朝的用意。 許多簪纓之族不免扼腕于自家娶不到這樣一位舉足輕重的公主。 也是二圣直接不考慮世家名門,要是帝后肯放寬標準,他們是不介意拿出一個子弟的前程,來換一個家族跟安定公主綁定的。 無奈帝后之意昭然若揭,此路不通,只好作罷。 ** 年前最后一次常朝。 安西大都護李文成的‘改諸部為羈縻州’奏疏,被拿出來于朝上公議。 在三省六部的朝臣們大半同意,幾l位宰相皆認可的情形下,此奏請正式通過,于明年開始施行。 退朝的時候,姜沃不免想起舊事—— 比起從前,文成只是自請為使者與吐蕃談判,還有朝臣唧唧歪歪道女子怎么能為使臣。而她們還要尋古人之事跡,以‘漢代女使馮嫽’為證,來證明女子也是可以正式持節為使臣的。 現在,文成作為安西大都護,提出整個西面疆域的政令大改,卻都無人覺得意外了。 朝臣們只是在討論,這道政令正確與否,而不是在討論這條政令是誰提出來的。 人的心態與認知,就是在無數的時間和事件中,一點一點變化的。 宛如春日枝頭,第一朵迎春會被人格外注意到,但慢慢的,枝頭不知何時,就開遍了擠擠挨挨的花。 亂花漸欲迷人眼。 見多了后,人們就會習慣:哦,原來只是春天到了。 第264章 鴻臚寺之行 臘月二十九,這一年最后一日當值日。 下常朝后沒多久,王中書令就宣布,除了當值的官員,其余人統統可以放年假了。 署衙內一片歡然。 姜沃要從中書省離開時,卻被王神玉叫?。骸霸蹅円黄鹑サ淇褪鹚姆金^瞧瞧吧,聽說今年來朝貢的使臣,不少都是從前沒來過的,衣飾打扮各有不同,還帶來了許多新鮮的玩意兒?!?/br> 他神色輕松怡然,用姜沃的話來說,就是整個人從頭到尾,洋溢著放假人的明亮,簡直要發光似的。 而他愉快年假的第一站,就準備去鴻臚寺了。 “好?!苯中Σ[瞇應下:“我本來也要去的?!?/br> 不過她要去鴻臚寺,并非是去看各國使臣,而是準備再去看看走馬上任的駙馬候選人。 當人驟然被調換了環境,還是忽然被放到這種‘萬邦來朝’的年節大事中去,更能看出其性情、舉止與行事。 用二圣的話說:既然做了駙馬,將來總要陪同安定公主至國朝各種祭祀大典、吉禮嘉禮等諸多隆重典儀之上,哪怕只是年節下宮廷宴飲呢,也是有無數皇親國戚、朝臣勛貴的大場合。 “總得舉止雅重、大方得體,不能給曜初丟臉吧?!?/br> 世事難兩全——這時候皇帝又感嘆起世家的好處來了,別的不說,在儀態舉止上面,世家培養子弟還是很到位的。 所以當年王鳴珂不肯去主持皇后親蠶禮,皇帝不得不從司農寺抓個官員代行的時候,才一眼挑中了風風雅雅的王神玉,而不是兢兢業業育種,農業知識最豐富(但相貌也跟田間農戶無限靠近)的吳正卿。 于是這一回,選駙馬的流程之所以這么長,從年初拖到了年尾,其實并非一直在篩選,而是好幾個月,都是培訓期—— 初選過后的少年郎們,就由禮部和太常寺專研行禮禮制的官員,再加上宮中派出去的專掌教習禮儀舉止的姑姑們,開始專門教導皇室禮儀,待人接物了。 用掌教姑姑們的話說,一開始不會也沒關系,只要‘有靈性加肯學’,就都能教好。 不是可塑之才的,就被刷掉了。 整個過程,不但帝后時不時垂問,叫人進來細看。還有幾位長公主也幫忙看著——沒錯,這回選駙馬較特殊,皇帝還請了姊妹們幫著一起掌眼,想著大概公主更懂得想要什么樣的駙馬吧。 但皇帝此舉,倒是把幾位長公主的駙馬,鬧得緊緊張張的。 生怕皇帝挑著挑著女婿,忽然看姐夫(妹夫)也不咋順眼了,順帶手就給換了。 * 四方館,顧名思義,待四夷使節之所。 此館設在建國門外,建造的大氣磅礴威嚴壯觀,亭臺樓閣飛檐相望。除了許多供給外邦使團居住的屋舍外,甚至還有跑馬樓、斗雞臺等娛樂場所。